楊行密,王建,錢鏐,劉隱,馬殷,李克用,李茂貞與朱樑王朝關係

楊行密,王建,錢鏐,劉隱,馬殷,李克用,李茂貞與朱樑王朝關係

如果要簡潔概括的話就是強者與朱溫為敵,弱者與朱溫為善。唐末群雄裡最強的李克用,是朱溫最大死敵。李克用本為沙陀人,起初也曾經造過李唐的反,一度流亡塞外,後來趁黃巢之亂改過自新,一躍而成李唐重鎮。李克用因為沙陀背景,向來能征慣戰,有天下精銳第一稱號,朱溫企圖謀害他未果,雙方反目,從此在北方串聯征伐。但李克用雖善戰,政治上卻不如朱溫,反而因為強悍遭到唐庭,藩鎮的一致忌憚,因此最終被朱溫壓制。二者關係簡單明瞭,生死之敵,朱溫建樑,李克用就終生奉唐,最終也是李克用之子滅了後梁。

其二李茂貞,李茂貞掌控鳳翔,是關中第一強鎮,因此多次借勢威逼長安,結果被唐庭先後借朱溫李克用重創,李克用本打算滅了他,但唐庭害怕李克用勢大,反而保全了他。李克用退走後李茂貞又威脅長安,這次朝廷招來朱溫,朱溫直接攻進鳳翔,逼迫李茂貞屈服。等到朱溫滅唐,李茂貞自持強兵,和李克用等聯合繼續奉唐號。不過李茂貞雖然和後梁作對的決心很堅定,卻被後蜀王建忽悠,王建和李茂貞等聯合對付朱溫,卻偷襲李茂貞,一舉奪取漢中.......後來又多次打擊李茂貞,到最後因為後梁前蜀雙線打擊,李茂貞勢力日減,基本退出爭霸了。李茂貞算是個反面教材,為什麼馬殷他們雖然看不上朱溫卻跟後梁交好,實在是因為哪怕和後梁敵對,你最大的敵人往往還是地緣上那個身邊人。李茂貞佔據漢中隴西,佔據巴蜀的王建不管是反朱溫還是挺朱溫,最後還不是得打李茂貞。

賊王八王建,就是前蜀開國君主,王建起初在川中爭奪未參與天下紛爭,等到朱溫控制朝廷,王建已經平定巴蜀,當然不服,因此和李克用等聯合與朱溫為敵。但因為山南道在李茂貞手裡,王建也只能幹吆喝,反而是趁機奪取漢中,為自己打開了進軍北方的大門。之後沒和後梁多交戰,倒是對李茂貞多次打擊,稱帝后更是連大義名分都沒了,朱溫篡位,王建稱帝,沒啥區別(當時其他人大多還頂著王爵),因此反而和後梁關係和緩,但他死後不久,後唐滅樑後立刻攻蜀,子孫全滅,跟朱溫一個下場了。王建算是很現實和機會主義了,後梁勢大後根本沒勇氣和後梁爭雄,只想關起門來做皇帝了。

楊行密算是一代梟雄,善於理政用人,而且統御部下極為得力。不過他有兩個問題,一是起家較晚,黃巢之亂還沒出頭,等到秦宗權之亂才漸露頭角,這時候朱溫早就是中原之雄了。第二是基本盤太差,江淮雖然富庶,但楊行密起家時卻連受吃人魔王秦宗權和大惡人孫儒的破壞,十室九空,楊行密雖然看不上朱溫,大破過朱溫南下軍隊,卻也實在無力北上爭雄。他帶頭在淮南勤儉為本,修築水利,招攬流民,恢復生產,並逐步向江西江南擴張,奠定了南唐的基礎。可惜楊行密死的太早,子孫又無能,死後政權落入權臣之手,等到江南確立了李家統治,後梁都滅了。但楊行密雖然無力北伐,對周邊的幾個勢力壓力卻是實實在在的,吳越,馬楚等都極為忌憚楊吳勢力,因此遠交近攻紛紛結好後梁,吳越王甚至睡覺都要用圓枕頭。

馬楚吳越閩這些政權基本沒啥可說的,一是本錢小,沒底氣參與天下爭霸。二是周邊的前蜀楊吳勢力大離得又近,威脅比後梁更大。三就是出於商業利益考慮,特別是馬楚的茶葉,吳越的絲綢等都要銷往中原以發展自身經濟。三方考慮下來都很現實的選擇和後梁交好,但他們對每一箇中原勢力都是如此,倒不是真覺得朱家天子如何如何......

南漢,沒什麼可說的,太遠了。而且劉隱對嶺南的控制都不算穩固,就是對外也只能和馬楚爭奪一下湘南那些個爛地....。但是對後梁確實也看不上,汴州天子這種話......

總結一下,後梁確實並沒有被各地諸侯認可,很簡單的道理:李家真天子我等尚且不拜,何況這老朱溫。但很多時候出於現實政治利益考量,一些弱勢諸侯選擇對後梁口頭稱臣以換取實際利益,但這只是因為他們本身勢力不足或者位置不夠。真正和後梁接壤的強勢諸侯,李克用楊行密李茂貞等都是時刻準備滅此朝食的。本質上說,後梁根本沒有建立起一個穩固的王朝,拿到任何一個時代,後梁都只是一個大割據勢力的標準,它所能控制的只有河南山東關中平原一帶.......,因此說後梁時代是一場群雄逐鹿的加時賽也不為過,所以朱溫雖然比他的對手們時機更好,更強大,但從來也談不上是最終勝利者。要說為啥朱溫入本紀,因為後梁滅唐,佔據中原,因此佔便宜了唄。但在傳統史學界向來是把後梁當成偽政權一般的待遇的.......當然老朱皮厚心黑能征慣戰加上善籠絡軍心比李茂貞李克用都強也是真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