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王朝建立之後,放棄了元朝通過給予西藏大量賞賜來換取在青藏高原駐軍權的國策,節省了財政開支,並通過發動藏人修建道路驛站增強內地與西藏聯繫,通過茶馬古道的貿易對西藏維持影響力,因此明朝的西藏經營是盈利的,同時在經濟上使得西藏依賴於內地。

"

明王朝建立之後,放棄了元朝通過給予西藏大量賞賜來換取在青藏高原駐軍權的國策,節省了財政開支,並通過發動藏人修建道路驛站增強內地與西藏聯繫,通過茶馬古道的貿易對西藏維持影響力,因此明朝的西藏經營是盈利的,同時在經濟上使得西藏依賴於內地。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西藏地形圖

但是僅僅有經濟層面,尚不足以令西藏承認中央的統治。明王朝一方面冊封西藏各地宗教領袖為法王、國師,予以尊崇的同時分而治之,另一方面扶持雲南西北部忠於朝廷的納西族麗江木府不斷向藏區擴張,最終直逼藏東要害昌都,扼住青藏咽喉。

麗江木氏是納西族,祖先為羌系民族和雲南土著混血而成的氂牛羌,曾經作為無當飛軍的兵源效力於蜀漢政權。可以說,納西族既有羌系民族的彪悍勇猛,又很早就有忠於內地王朝的傳統。

"

明王朝建立之後,放棄了元朝通過給予西藏大量賞賜來換取在青藏高原駐軍權的國策,節省了財政開支,並通過發動藏人修建道路驛站增強內地與西藏聯繫,通過茶馬古道的貿易對西藏維持影響力,因此明朝的西藏經營是盈利的,同時在經濟上使得西藏依賴於內地。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西藏地形圖

但是僅僅有經濟層面,尚不足以令西藏承認中央的統治。明王朝一方面冊封西藏各地宗教領袖為法王、國師,予以尊崇的同時分而治之,另一方面扶持雲南西北部忠於朝廷的納西族麗江木府不斷向藏區擴張,最終直逼藏東要害昌都,扼住青藏咽喉。

麗江木氏是納西族,祖先為羌系民族和雲南土著混血而成的氂牛羌,曾經作為無當飛軍的兵源效力於蜀漢政權。可以說,納西族既有羌系民族的彪悍勇猛,又很早就有忠於內地王朝的傳統。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白沙古鎮,麗江木氏的發源地

據說麗江木氏在唐朝發源於白沙古鎮,在大理國時代就有一定實力。宋理宗保祐元年 (1253 年), 麗江木氏率眾迎降忽必烈並隨蒙古軍隊平亂和征伐 , 被任命為茶罕章管民官、 茶罕章宣慰司、 軍民總管府等職,勢力在滇西北繼續擴展。

"

明王朝建立之後,放棄了元朝通過給予西藏大量賞賜來換取在青藏高原駐軍權的國策,節省了財政開支,並通過發動藏人修建道路驛站增強內地與西藏聯繫,通過茶馬古道的貿易對西藏維持影響力,因此明朝的西藏經營是盈利的,同時在經濟上使得西藏依賴於內地。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西藏地形圖

但是僅僅有經濟層面,尚不足以令西藏承認中央的統治。明王朝一方面冊封西藏各地宗教領袖為法王、國師,予以尊崇的同時分而治之,另一方面扶持雲南西北部忠於朝廷的納西族麗江木府不斷向藏區擴張,最終直逼藏東要害昌都,扼住青藏咽喉。

麗江木氏是納西族,祖先為羌系民族和雲南土著混血而成的氂牛羌,曾經作為無當飛軍的兵源效力於蜀漢政權。可以說,納西族既有羌系民族的彪悍勇猛,又很早就有忠於內地王朝的傳統。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白沙古鎮,麗江木氏的發源地

據說麗江木氏在唐朝發源於白沙古鎮,在大理國時代就有一定實力。宋理宗保祐元年 (1253 年), 麗江木氏率眾迎降忽必烈並隨蒙古軍隊平亂和征伐 , 被任命為茶罕章管民官、 茶罕章宣慰司、 軍民總管府等職,勢力在滇西北繼續擴展。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納西族傳統服飾

明朝平定雲南後,麗江木氏同樣投順,避免了像段氏大理總管府那樣被明軍連根拔起。洪武十五年,麗江土官阿甲阿得不遠萬里到南京覲見朱元璋,受到朱元璋高度評價: "爾麗江阿得,率眾先歸,為夷風望,足見攄誠!且朕念前遣使奉表,智略可嘉;今命爾為木姓,從總兵官傅擬授職,建功於茲有光,永永勿忘,慎之慎之。 "

"

明王朝建立之後,放棄了元朝通過給予西藏大量賞賜來換取在青藏高原駐軍權的國策,節省了財政開支,並通過發動藏人修建道路驛站增強內地與西藏聯繫,通過茶馬古道的貿易對西藏維持影響力,因此明朝的西藏經營是盈利的,同時在經濟上使得西藏依賴於內地。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西藏地形圖

但是僅僅有經濟層面,尚不足以令西藏承認中央的統治。明王朝一方面冊封西藏各地宗教領袖為法王、國師,予以尊崇的同時分而治之,另一方面扶持雲南西北部忠於朝廷的納西族麗江木府不斷向藏區擴張,最終直逼藏東要害昌都,扼住青藏咽喉。

麗江木氏是納西族,祖先為羌系民族和雲南土著混血而成的氂牛羌,曾經作為無當飛軍的兵源效力於蜀漢政權。可以說,納西族既有羌系民族的彪悍勇猛,又很早就有忠於內地王朝的傳統。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白沙古鎮,麗江木氏的發源地

據說麗江木氏在唐朝發源於白沙古鎮,在大理國時代就有一定實力。宋理宗保祐元年 (1253 年), 麗江木氏率眾迎降忽必烈並隨蒙古軍隊平亂和征伐 , 被任命為茶罕章管民官、 茶罕章宣慰司、 軍民總管府等職,勢力在滇西北繼續擴展。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納西族傳統服飾

明朝平定雲南後,麗江木氏同樣投順,避免了像段氏大理總管府那樣被明軍連根拔起。洪武十五年,麗江土官阿甲阿得不遠萬里到南京覲見朱元璋,受到朱元璋高度評價: "爾麗江阿得,率眾先歸,為夷風望,足見攄誠!且朕念前遣使奉表,智略可嘉;今命爾為木姓,從總兵官傅擬授職,建功於茲有光,永永勿忘,慎之慎之。 "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洪武帝朱元璋

木姓即來自朱元璋養子,鎮守雲南的沐王沐英,可見朱元璋對麗江木氏的重視。但儘管如此,明王朝對於雲南的國策是不斷擴大控制力,增加漢人控制區,當然不會允許麗江木氏如同在元朝一樣擴張領地。

經過明初削減,麗江木氏下設四州一縣一巡檢司,分別是:通安州、寶山州、蘭州、巨津州、臨西縣、石門關巡檢司。這些區域相當於今天麗江市的古城區、玉龍縣,迪慶州的維西縣,怒江州的蘭坪縣,不及今天麗江市一區四縣的範圍,相比元朝時麗江木氏的領地,削去了北勝府、蒗蕖州、永寧州、順州這一府三州。

但明王朝對於麗江木氏依然非常重視,慷慨地表示,雖然木氏不得嚮明王朝直屬區域和親於明朝的土司用兵,但如若向西面的吐蕃地擴張,明王朝不惟允許,還鼓勵支持。

雖然明朝名義上繼承了元朝對西藏的管理,但是整個封建時代,中央王朝對西藏的控制都是薄弱的。忠於明王朝的麗江木氏向藏區擴張,可以有效擴大明朝對藏區的影響力,更是藉此扣住藏區東部作為質押,使得西藏不敢公然脫離大明王朝的管理。

"

明王朝建立之後,放棄了元朝通過給予西藏大量賞賜來換取在青藏高原駐軍權的國策,節省了財政開支,並通過發動藏人修建道路驛站增強內地與西藏聯繫,通過茶馬古道的貿易對西藏維持影響力,因此明朝的西藏經營是盈利的,同時在經濟上使得西藏依賴於內地。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西藏地形圖

但是僅僅有經濟層面,尚不足以令西藏承認中央的統治。明王朝一方面冊封西藏各地宗教領袖為法王、國師,予以尊崇的同時分而治之,另一方面扶持雲南西北部忠於朝廷的納西族麗江木府不斷向藏區擴張,最終直逼藏東要害昌都,扼住青藏咽喉。

麗江木氏是納西族,祖先為羌系民族和雲南土著混血而成的氂牛羌,曾經作為無當飛軍的兵源效力於蜀漢政權。可以說,納西族既有羌系民族的彪悍勇猛,又很早就有忠於內地王朝的傳統。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白沙古鎮,麗江木氏的發源地

據說麗江木氏在唐朝發源於白沙古鎮,在大理國時代就有一定實力。宋理宗保祐元年 (1253 年), 麗江木氏率眾迎降忽必烈並隨蒙古軍隊平亂和征伐 , 被任命為茶罕章管民官、 茶罕章宣慰司、 軍民總管府等職,勢力在滇西北繼續擴展。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納西族傳統服飾

明朝平定雲南後,麗江木氏同樣投順,避免了像段氏大理總管府那樣被明軍連根拔起。洪武十五年,麗江土官阿甲阿得不遠萬里到南京覲見朱元璋,受到朱元璋高度評價: "爾麗江阿得,率眾先歸,為夷風望,足見攄誠!且朕念前遣使奉表,智略可嘉;今命爾為木姓,從總兵官傅擬授職,建功於茲有光,永永勿忘,慎之慎之。 "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洪武帝朱元璋

木姓即來自朱元璋養子,鎮守雲南的沐王沐英,可見朱元璋對麗江木氏的重視。但儘管如此,明王朝對於雲南的國策是不斷擴大控制力,增加漢人控制區,當然不會允許麗江木氏如同在元朝一樣擴張領地。

經過明初削減,麗江木氏下設四州一縣一巡檢司,分別是:通安州、寶山州、蘭州、巨津州、臨西縣、石門關巡檢司。這些區域相當於今天麗江市的古城區、玉龍縣,迪慶州的維西縣,怒江州的蘭坪縣,不及今天麗江市一區四縣的範圍,相比元朝時麗江木氏的領地,削去了北勝府、蒗蕖州、永寧州、順州這一府三州。

但明王朝對於麗江木氏依然非常重視,慷慨地表示,雖然木氏不得嚮明王朝直屬區域和親於明朝的土司用兵,但如若向西面的吐蕃地擴張,明王朝不惟允許,還鼓勵支持。

雖然明朝名義上繼承了元朝對西藏的管理,但是整個封建時代,中央王朝對西藏的控制都是薄弱的。忠於明王朝的麗江木氏向藏區擴張,可以有效擴大明朝對藏區的影響力,更是藉此扣住藏區東部作為質押,使得西藏不敢公然脫離大明王朝的管理。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麗江木氏族長木增畫像,衣冠為明代官服

麗江木氏接受漢文化最早,漢化程度很深,史稱"雲南諸土司,知詩書,好禮守義,以麗江木氏為首"。木氏歷代領袖都能說漢語,也多能作漢詩,精通漢文化。明王朝每年可以向麗江百姓徵收賦稅760兩白銀,後來改為以馬匹繳納,足見朝廷對麗江有一定徵稅的權力。除此之外,麗江軍民府還屢次在正賦之外向朝廷捐獻白銀,歷年多達十萬兩以上。

在明初,藏東川西的藏族土司桀驁不馴,有時攻掠明朝內地各民族,這時麗江木府實力有限,主要承擔"守鐵橋以斷吐蕃"的任務,防禦、擊退暴動的藏人。從景泰年間起,在明政府的允許和鼓勵下,麗江木府開始對各藏族土司用兵,向藏人揮動戰刀,深入雪原。

麗江木氏對藏區的用兵,在藏東、川南地區,以三塘為主要攻略對象,即建塘、巴塘、理塘。相傳這三塘系吐蕃帝國時代藏王三個兒子的封地。

"

明王朝建立之後,放棄了元朝通過給予西藏大量賞賜來換取在青藏高原駐軍權的國策,節省了財政開支,並通過發動藏人修建道路驛站增強內地與西藏聯繫,通過茶馬古道的貿易對西藏維持影響力,因此明朝的西藏經營是盈利的,同時在經濟上使得西藏依賴於內地。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西藏地形圖

但是僅僅有經濟層面,尚不足以令西藏承認中央的統治。明王朝一方面冊封西藏各地宗教領袖為法王、國師,予以尊崇的同時分而治之,另一方面扶持雲南西北部忠於朝廷的納西族麗江木府不斷向藏區擴張,最終直逼藏東要害昌都,扼住青藏咽喉。

麗江木氏是納西族,祖先為羌系民族和雲南土著混血而成的氂牛羌,曾經作為無當飛軍的兵源效力於蜀漢政權。可以說,納西族既有羌系民族的彪悍勇猛,又很早就有忠於內地王朝的傳統。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白沙古鎮,麗江木氏的發源地

據說麗江木氏在唐朝發源於白沙古鎮,在大理國時代就有一定實力。宋理宗保祐元年 (1253 年), 麗江木氏率眾迎降忽必烈並隨蒙古軍隊平亂和征伐 , 被任命為茶罕章管民官、 茶罕章宣慰司、 軍民總管府等職,勢力在滇西北繼續擴展。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納西族傳統服飾

明朝平定雲南後,麗江木氏同樣投順,避免了像段氏大理總管府那樣被明軍連根拔起。洪武十五年,麗江土官阿甲阿得不遠萬里到南京覲見朱元璋,受到朱元璋高度評價: "爾麗江阿得,率眾先歸,為夷風望,足見攄誠!且朕念前遣使奉表,智略可嘉;今命爾為木姓,從總兵官傅擬授職,建功於茲有光,永永勿忘,慎之慎之。 "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洪武帝朱元璋

木姓即來自朱元璋養子,鎮守雲南的沐王沐英,可見朱元璋對麗江木氏的重視。但儘管如此,明王朝對於雲南的國策是不斷擴大控制力,增加漢人控制區,當然不會允許麗江木氏如同在元朝一樣擴張領地。

經過明初削減,麗江木氏下設四州一縣一巡檢司,分別是:通安州、寶山州、蘭州、巨津州、臨西縣、石門關巡檢司。這些區域相當於今天麗江市的古城區、玉龍縣,迪慶州的維西縣,怒江州的蘭坪縣,不及今天麗江市一區四縣的範圍,相比元朝時麗江木氏的領地,削去了北勝府、蒗蕖州、永寧州、順州這一府三州。

但明王朝對於麗江木氏依然非常重視,慷慨地表示,雖然木氏不得嚮明王朝直屬區域和親於明朝的土司用兵,但如若向西面的吐蕃地擴張,明王朝不惟允許,還鼓勵支持。

雖然明朝名義上繼承了元朝對西藏的管理,但是整個封建時代,中央王朝對西藏的控制都是薄弱的。忠於明王朝的麗江木氏向藏區擴張,可以有效擴大明朝對藏區的影響力,更是藉此扣住藏區東部作為質押,使得西藏不敢公然脫離大明王朝的管理。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麗江木氏族長木增畫像,衣冠為明代官服

麗江木氏接受漢文化最早,漢化程度很深,史稱"雲南諸土司,知詩書,好禮守義,以麗江木氏為首"。木氏歷代領袖都能說漢語,也多能作漢詩,精通漢文化。明王朝每年可以向麗江百姓徵收賦稅760兩白銀,後來改為以馬匹繳納,足見朝廷對麗江有一定徵稅的權力。除此之外,麗江軍民府還屢次在正賦之外向朝廷捐獻白銀,歷年多達十萬兩以上。

在明初,藏東川西的藏族土司桀驁不馴,有時攻掠明朝內地各民族,這時麗江木府實力有限,主要承擔"守鐵橋以斷吐蕃"的任務,防禦、擊退暴動的藏人。從景泰年間起,在明政府的允許和鼓勵下,麗江木府開始對各藏族土司用兵,向藏人揮動戰刀,深入雪原。

麗江木氏對藏區的用兵,在藏東、川南地區,以三塘為主要攻略對象,即建塘、巴塘、理塘。相傳這三塘系吐蕃帝國時代藏王三個兒子的封地。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景泰年間開始,麗江木氏挺進木裡地區,先後在雅礱江、無量河、木裡河流域發動 20 餘次戰爭,修建大量碉堡並移民駐守。由於木裡地區位於三塘當中,麗江木氏控制此地,就切斷了三塘之間的聯繫,使之無法互相支援,在戰略上是一著妙棋。

西拓的同時,麗江木氏也試圖東進,一度參與鹽井衛(位於今涼山彝族自治州南部)的爭奪,遭到明朝警告而止。足見明王朝對雲南有著有效的管理,雖然允許麗江木氏西拓以擴大朝廷對於藏區的影響力,但吞併其他土司或衛所則完全不可。

三塘中最南部的建塘,又名中甸,即是大名鼎鼎的香格里拉,海拔較低,當中有金沙江干流流過,湖泊星羅棋佈,土地相對肥沃,在三塘之中實力最強。

成化年間啟動的木府對建塘的攻略,極為慘烈。建塘的藏族土司擁有較高的技術工程水平,以巨石修建大量碉堡,倚山河險要而守。木府憑藉從漢人處學得的工程技術以及從內地徙來的漢人工程師,用巨木製造了攻城椎、衝車等各種大型攻城武器,蒙上鐵皮及溼佈防御火攻。大量輔兵民夫被動員起來,操作攻城武器仰攻碉樓。

"

明王朝建立之後,放棄了元朝通過給予西藏大量賞賜來換取在青藏高原駐軍權的國策,節省了財政開支,並通過發動藏人修建道路驛站增強內地與西藏聯繫,通過茶馬古道的貿易對西藏維持影響力,因此明朝的西藏經營是盈利的,同時在經濟上使得西藏依賴於內地。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西藏地形圖

但是僅僅有經濟層面,尚不足以令西藏承認中央的統治。明王朝一方面冊封西藏各地宗教領袖為法王、國師,予以尊崇的同時分而治之,另一方面扶持雲南西北部忠於朝廷的納西族麗江木府不斷向藏區擴張,最終直逼藏東要害昌都,扼住青藏咽喉。

麗江木氏是納西族,祖先為羌系民族和雲南土著混血而成的氂牛羌,曾經作為無當飛軍的兵源效力於蜀漢政權。可以說,納西族既有羌系民族的彪悍勇猛,又很早就有忠於內地王朝的傳統。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白沙古鎮,麗江木氏的發源地

據說麗江木氏在唐朝發源於白沙古鎮,在大理國時代就有一定實力。宋理宗保祐元年 (1253 年), 麗江木氏率眾迎降忽必烈並隨蒙古軍隊平亂和征伐 , 被任命為茶罕章管民官、 茶罕章宣慰司、 軍民總管府等職,勢力在滇西北繼續擴展。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納西族傳統服飾

明朝平定雲南後,麗江木氏同樣投順,避免了像段氏大理總管府那樣被明軍連根拔起。洪武十五年,麗江土官阿甲阿得不遠萬里到南京覲見朱元璋,受到朱元璋高度評價: "爾麗江阿得,率眾先歸,為夷風望,足見攄誠!且朕念前遣使奉表,智略可嘉;今命爾為木姓,從總兵官傅擬授職,建功於茲有光,永永勿忘,慎之慎之。 "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洪武帝朱元璋

木姓即來自朱元璋養子,鎮守雲南的沐王沐英,可見朱元璋對麗江木氏的重視。但儘管如此,明王朝對於雲南的國策是不斷擴大控制力,增加漢人控制區,當然不會允許麗江木氏如同在元朝一樣擴張領地。

經過明初削減,麗江木氏下設四州一縣一巡檢司,分別是:通安州、寶山州、蘭州、巨津州、臨西縣、石門關巡檢司。這些區域相當於今天麗江市的古城區、玉龍縣,迪慶州的維西縣,怒江州的蘭坪縣,不及今天麗江市一區四縣的範圍,相比元朝時麗江木氏的領地,削去了北勝府、蒗蕖州、永寧州、順州這一府三州。

但明王朝對於麗江木氏依然非常重視,慷慨地表示,雖然木氏不得嚮明王朝直屬區域和親於明朝的土司用兵,但如若向西面的吐蕃地擴張,明王朝不惟允許,還鼓勵支持。

雖然明朝名義上繼承了元朝對西藏的管理,但是整個封建時代,中央王朝對西藏的控制都是薄弱的。忠於明王朝的麗江木氏向藏區擴張,可以有效擴大明朝對藏區的影響力,更是藉此扣住藏區東部作為質押,使得西藏不敢公然脫離大明王朝的管理。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麗江木氏族長木增畫像,衣冠為明代官服

麗江木氏接受漢文化最早,漢化程度很深,史稱"雲南諸土司,知詩書,好禮守義,以麗江木氏為首"。木氏歷代領袖都能說漢語,也多能作漢詩,精通漢文化。明王朝每年可以向麗江百姓徵收賦稅760兩白銀,後來改為以馬匹繳納,足見朝廷對麗江有一定徵稅的權力。除此之外,麗江軍民府還屢次在正賦之外向朝廷捐獻白銀,歷年多達十萬兩以上。

在明初,藏東川西的藏族土司桀驁不馴,有時攻掠明朝內地各民族,這時麗江木府實力有限,主要承擔"守鐵橋以斷吐蕃"的任務,防禦、擊退暴動的藏人。從景泰年間起,在明政府的允許和鼓勵下,麗江木府開始對各藏族土司用兵,向藏人揮動戰刀,深入雪原。

麗江木氏對藏區的用兵,在藏東、川南地區,以三塘為主要攻略對象,即建塘、巴塘、理塘。相傳這三塘系吐蕃帝國時代藏王三個兒子的封地。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景泰年間開始,麗江木氏挺進木裡地區,先後在雅礱江、無量河、木裡河流域發動 20 餘次戰爭,修建大量碉堡並移民駐守。由於木裡地區位於三塘當中,麗江木氏控制此地,就切斷了三塘之間的聯繫,使之無法互相支援,在戰略上是一著妙棋。

西拓的同時,麗江木氏也試圖東進,一度參與鹽井衛(位於今涼山彝族自治州南部)的爭奪,遭到明朝警告而止。足見明王朝對雲南有著有效的管理,雖然允許麗江木氏西拓以擴大朝廷對於藏區的影響力,但吞併其他土司或衛所則完全不可。

三塘中最南部的建塘,又名中甸,即是大名鼎鼎的香格里拉,海拔較低,當中有金沙江干流流過,湖泊星羅棋佈,土地相對肥沃,在三塘之中實力最強。

成化年間啟動的木府對建塘的攻略,極為慘烈。建塘的藏族土司擁有較高的技術工程水平,以巨石修建大量碉堡,倚山河險要而守。木府憑藉從漢人處學得的工程技術以及從內地徙來的漢人工程師,用巨木製造了攻城椎、衝車等各種大型攻城武器,蒙上鐵皮及溼佈防御火攻。大量輔兵民夫被動員起來,操作攻城武器仰攻碉樓。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美麗的香格里拉曾經是納西族與藏族喋血的戰地

建塘的藏人因為人力不足,無法有效防禦攻城武器的衝擊,在木府軍隊的猛攻下,一座座看似固若金湯的堡壘土崩瓦解。對於實在堅固難克的碉堡,納西族戰士們還會挖掘地道,用巨木支撐,然後火燒木柱使得碉堡垮塌。

延續百十年的鏖戰充滿血雨腥風,《木氏宦譜》記載——"遂取各要害地,屠其民而徙麼些戍焉"。麼些,即納西。在殘酷的戰爭中,沒有溫情可言。

建塘被攻略之後,木氏土司又連續攻佔了巴塘、理塘,建立了大量的據點並廣泛移民強化控制,兵鋒直抵西藏東部的重鎮昌都,直接威脅到拉薩。

"

明王朝建立之後,放棄了元朝通過給予西藏大量賞賜來換取在青藏高原駐軍權的國策,節省了財政開支,並通過發動藏人修建道路驛站增強內地與西藏聯繫,通過茶馬古道的貿易對西藏維持影響力,因此明朝的西藏經營是盈利的,同時在經濟上使得西藏依賴於內地。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西藏地形圖

但是僅僅有經濟層面,尚不足以令西藏承認中央的統治。明王朝一方面冊封西藏各地宗教領袖為法王、國師,予以尊崇的同時分而治之,另一方面扶持雲南西北部忠於朝廷的納西族麗江木府不斷向藏區擴張,最終直逼藏東要害昌都,扼住青藏咽喉。

麗江木氏是納西族,祖先為羌系民族和雲南土著混血而成的氂牛羌,曾經作為無當飛軍的兵源效力於蜀漢政權。可以說,納西族既有羌系民族的彪悍勇猛,又很早就有忠於內地王朝的傳統。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白沙古鎮,麗江木氏的發源地

據說麗江木氏在唐朝發源於白沙古鎮,在大理國時代就有一定實力。宋理宗保祐元年 (1253 年), 麗江木氏率眾迎降忽必烈並隨蒙古軍隊平亂和征伐 , 被任命為茶罕章管民官、 茶罕章宣慰司、 軍民總管府等職,勢力在滇西北繼續擴展。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納西族傳統服飾

明朝平定雲南後,麗江木氏同樣投順,避免了像段氏大理總管府那樣被明軍連根拔起。洪武十五年,麗江土官阿甲阿得不遠萬里到南京覲見朱元璋,受到朱元璋高度評價: "爾麗江阿得,率眾先歸,為夷風望,足見攄誠!且朕念前遣使奉表,智略可嘉;今命爾為木姓,從總兵官傅擬授職,建功於茲有光,永永勿忘,慎之慎之。 "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洪武帝朱元璋

木姓即來自朱元璋養子,鎮守雲南的沐王沐英,可見朱元璋對麗江木氏的重視。但儘管如此,明王朝對於雲南的國策是不斷擴大控制力,增加漢人控制區,當然不會允許麗江木氏如同在元朝一樣擴張領地。

經過明初削減,麗江木氏下設四州一縣一巡檢司,分別是:通安州、寶山州、蘭州、巨津州、臨西縣、石門關巡檢司。這些區域相當於今天麗江市的古城區、玉龍縣,迪慶州的維西縣,怒江州的蘭坪縣,不及今天麗江市一區四縣的範圍,相比元朝時麗江木氏的領地,削去了北勝府、蒗蕖州、永寧州、順州這一府三州。

但明王朝對於麗江木氏依然非常重視,慷慨地表示,雖然木氏不得嚮明王朝直屬區域和親於明朝的土司用兵,但如若向西面的吐蕃地擴張,明王朝不惟允許,還鼓勵支持。

雖然明朝名義上繼承了元朝對西藏的管理,但是整個封建時代,中央王朝對西藏的控制都是薄弱的。忠於明王朝的麗江木氏向藏區擴張,可以有效擴大明朝對藏區的影響力,更是藉此扣住藏區東部作為質押,使得西藏不敢公然脫離大明王朝的管理。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麗江木氏族長木增畫像,衣冠為明代官服

麗江木氏接受漢文化最早,漢化程度很深,史稱"雲南諸土司,知詩書,好禮守義,以麗江木氏為首"。木氏歷代領袖都能說漢語,也多能作漢詩,精通漢文化。明王朝每年可以向麗江百姓徵收賦稅760兩白銀,後來改為以馬匹繳納,足見朝廷對麗江有一定徵稅的權力。除此之外,麗江軍民府還屢次在正賦之外向朝廷捐獻白銀,歷年多達十萬兩以上。

在明初,藏東川西的藏族土司桀驁不馴,有時攻掠明朝內地各民族,這時麗江木府實力有限,主要承擔"守鐵橋以斷吐蕃"的任務,防禦、擊退暴動的藏人。從景泰年間起,在明政府的允許和鼓勵下,麗江木府開始對各藏族土司用兵,向藏人揮動戰刀,深入雪原。

麗江木氏對藏區的用兵,在藏東、川南地區,以三塘為主要攻略對象,即建塘、巴塘、理塘。相傳這三塘系吐蕃帝國時代藏王三個兒子的封地。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景泰年間開始,麗江木氏挺進木裡地區,先後在雅礱江、無量河、木裡河流域發動 20 餘次戰爭,修建大量碉堡並移民駐守。由於木裡地區位於三塘當中,麗江木氏控制此地,就切斷了三塘之間的聯繫,使之無法互相支援,在戰略上是一著妙棋。

西拓的同時,麗江木氏也試圖東進,一度參與鹽井衛(位於今涼山彝族自治州南部)的爭奪,遭到明朝警告而止。足見明王朝對雲南有著有效的管理,雖然允許麗江木氏西拓以擴大朝廷對於藏區的影響力,但吞併其他土司或衛所則完全不可。

三塘中最南部的建塘,又名中甸,即是大名鼎鼎的香格里拉,海拔較低,當中有金沙江干流流過,湖泊星羅棋佈,土地相對肥沃,在三塘之中實力最強。

成化年間啟動的木府對建塘的攻略,極為慘烈。建塘的藏族土司擁有較高的技術工程水平,以巨石修建大量碉堡,倚山河險要而守。木府憑藉從漢人處學得的工程技術以及從內地徙來的漢人工程師,用巨木製造了攻城椎、衝車等各種大型攻城武器,蒙上鐵皮及溼佈防御火攻。大量輔兵民夫被動員起來,操作攻城武器仰攻碉樓。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美麗的香格里拉曾經是納西族與藏族喋血的戰地

建塘的藏人因為人力不足,無法有效防禦攻城武器的衝擊,在木府軍隊的猛攻下,一座座看似固若金湯的堡壘土崩瓦解。對於實在堅固難克的碉堡,納西族戰士們還會挖掘地道,用巨木支撐,然後火燒木柱使得碉堡垮塌。

延續百十年的鏖戰充滿血雨腥風,《木氏宦譜》記載——"遂取各要害地,屠其民而徙麼些戍焉"。麼些,即納西。在殘酷的戰爭中,沒有溫情可言。

建塘被攻略之後,木氏土司又連續攻佔了巴塘、理塘,建立了大量的據點並廣泛移民強化控制,兵鋒直抵西藏東部的重鎮昌都,直接威脅到拉薩。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麗江木氏的勢力最遠推進到藏東重鎮昌都

至明末,木氏土司勢力範圍最寬廣:東北方向已達雅礱江流域的五所、鹽井衛、寧遠宣慰司等區域的一部分,四川省九龍縣、香城、稻城一帶。 正北方向已達巴塘、 理塘至昌都(查木多)一線,向西達到今緬甸恩梅開江一帶。

這時,在清代赫赫有名,耗費七千萬兩白銀、數十年才平定的大小金川,當時也處於麗江木府的控制管理下。如果麗江木氏對於藏東的統治能延續到清朝,則大小金川之役沒必要發生,因為木氏的老巢麗江古城直接暴露在大理方向的朝廷官軍威脅下,不可能反抗朝廷,影響朝廷進藏道路的通暢。

"

明王朝建立之後,放棄了元朝通過給予西藏大量賞賜來換取在青藏高原駐軍權的國策,節省了財政開支,並通過發動藏人修建道路驛站增強內地與西藏聯繫,通過茶馬古道的貿易對西藏維持影響力,因此明朝的西藏經營是盈利的,同時在經濟上使得西藏依賴於內地。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西藏地形圖

但是僅僅有經濟層面,尚不足以令西藏承認中央的統治。明王朝一方面冊封西藏各地宗教領袖為法王、國師,予以尊崇的同時分而治之,另一方面扶持雲南西北部忠於朝廷的納西族麗江木府不斷向藏區擴張,最終直逼藏東要害昌都,扼住青藏咽喉。

麗江木氏是納西族,祖先為羌系民族和雲南土著混血而成的氂牛羌,曾經作為無當飛軍的兵源效力於蜀漢政權。可以說,納西族既有羌系民族的彪悍勇猛,又很早就有忠於內地王朝的傳統。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白沙古鎮,麗江木氏的發源地

據說麗江木氏在唐朝發源於白沙古鎮,在大理國時代就有一定實力。宋理宗保祐元年 (1253 年), 麗江木氏率眾迎降忽必烈並隨蒙古軍隊平亂和征伐 , 被任命為茶罕章管民官、 茶罕章宣慰司、 軍民總管府等職,勢力在滇西北繼續擴展。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納西族傳統服飾

明朝平定雲南後,麗江木氏同樣投順,避免了像段氏大理總管府那樣被明軍連根拔起。洪武十五年,麗江土官阿甲阿得不遠萬里到南京覲見朱元璋,受到朱元璋高度評價: "爾麗江阿得,率眾先歸,為夷風望,足見攄誠!且朕念前遣使奉表,智略可嘉;今命爾為木姓,從總兵官傅擬授職,建功於茲有光,永永勿忘,慎之慎之。 "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洪武帝朱元璋

木姓即來自朱元璋養子,鎮守雲南的沐王沐英,可見朱元璋對麗江木氏的重視。但儘管如此,明王朝對於雲南的國策是不斷擴大控制力,增加漢人控制區,當然不會允許麗江木氏如同在元朝一樣擴張領地。

經過明初削減,麗江木氏下設四州一縣一巡檢司,分別是:通安州、寶山州、蘭州、巨津州、臨西縣、石門關巡檢司。這些區域相當於今天麗江市的古城區、玉龍縣,迪慶州的維西縣,怒江州的蘭坪縣,不及今天麗江市一區四縣的範圍,相比元朝時麗江木氏的領地,削去了北勝府、蒗蕖州、永寧州、順州這一府三州。

但明王朝對於麗江木氏依然非常重視,慷慨地表示,雖然木氏不得嚮明王朝直屬區域和親於明朝的土司用兵,但如若向西面的吐蕃地擴張,明王朝不惟允許,還鼓勵支持。

雖然明朝名義上繼承了元朝對西藏的管理,但是整個封建時代,中央王朝對西藏的控制都是薄弱的。忠於明王朝的麗江木氏向藏區擴張,可以有效擴大明朝對藏區的影響力,更是藉此扣住藏區東部作為質押,使得西藏不敢公然脫離大明王朝的管理。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麗江木氏族長木增畫像,衣冠為明代官服

麗江木氏接受漢文化最早,漢化程度很深,史稱"雲南諸土司,知詩書,好禮守義,以麗江木氏為首"。木氏歷代領袖都能說漢語,也多能作漢詩,精通漢文化。明王朝每年可以向麗江百姓徵收賦稅760兩白銀,後來改為以馬匹繳納,足見朝廷對麗江有一定徵稅的權力。除此之外,麗江軍民府還屢次在正賦之外向朝廷捐獻白銀,歷年多達十萬兩以上。

在明初,藏東川西的藏族土司桀驁不馴,有時攻掠明朝內地各民族,這時麗江木府實力有限,主要承擔"守鐵橋以斷吐蕃"的任務,防禦、擊退暴動的藏人。從景泰年間起,在明政府的允許和鼓勵下,麗江木府開始對各藏族土司用兵,向藏人揮動戰刀,深入雪原。

麗江木氏對藏區的用兵,在藏東、川南地區,以三塘為主要攻略對象,即建塘、巴塘、理塘。相傳這三塘系吐蕃帝國時代藏王三個兒子的封地。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景泰年間開始,麗江木氏挺進木裡地區,先後在雅礱江、無量河、木裡河流域發動 20 餘次戰爭,修建大量碉堡並移民駐守。由於木裡地區位於三塘當中,麗江木氏控制此地,就切斷了三塘之間的聯繫,使之無法互相支援,在戰略上是一著妙棋。

西拓的同時,麗江木氏也試圖東進,一度參與鹽井衛(位於今涼山彝族自治州南部)的爭奪,遭到明朝警告而止。足見明王朝對雲南有著有效的管理,雖然允許麗江木氏西拓以擴大朝廷對於藏區的影響力,但吞併其他土司或衛所則完全不可。

三塘中最南部的建塘,又名中甸,即是大名鼎鼎的香格里拉,海拔較低,當中有金沙江干流流過,湖泊星羅棋佈,土地相對肥沃,在三塘之中實力最強。

成化年間啟動的木府對建塘的攻略,極為慘烈。建塘的藏族土司擁有較高的技術工程水平,以巨石修建大量碉堡,倚山河險要而守。木府憑藉從漢人處學得的工程技術以及從內地徙來的漢人工程師,用巨木製造了攻城椎、衝車等各種大型攻城武器,蒙上鐵皮及溼佈防御火攻。大量輔兵民夫被動員起來,操作攻城武器仰攻碉樓。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美麗的香格里拉曾經是納西族與藏族喋血的戰地

建塘的藏人因為人力不足,無法有效防禦攻城武器的衝擊,在木府軍隊的猛攻下,一座座看似固若金湯的堡壘土崩瓦解。對於實在堅固難克的碉堡,納西族戰士們還會挖掘地道,用巨木支撐,然後火燒木柱使得碉堡垮塌。

延續百十年的鏖戰充滿血雨腥風,《木氏宦譜》記載——"遂取各要害地,屠其民而徙麼些戍焉"。麼些,即納西。在殘酷的戰爭中,沒有溫情可言。

建塘被攻略之後,木氏土司又連續攻佔了巴塘、理塘,建立了大量的據點並廣泛移民強化控制,兵鋒直抵西藏東部的重鎮昌都,直接威脅到拉薩。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麗江木氏的勢力最遠推進到藏東重鎮昌都

至明末,木氏土司勢力範圍最寬廣:東北方向已達雅礱江流域的五所、鹽井衛、寧遠宣慰司等區域的一部分,四川省九龍縣、香城、稻城一帶。 正北方向已達巴塘、 理塘至昌都(查木多)一線,向西達到今緬甸恩梅開江一帶。

這時,在清代赫赫有名,耗費七千萬兩白銀、數十年才平定的大小金川,當時也處於麗江木府的控制管理下。如果麗江木氏對於藏東的統治能延續到清朝,則大小金川之役沒必要發生,因為木氏的老巢麗江古城直接暴露在大理方向的朝廷官軍威脅下,不可能反抗朝廷,影響朝廷進藏道路的通暢。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清平大小金川作戰示意圖

由於麗江木氏對西藏的侵略,西藏地方統治者反而對明廷顯得恭順,擔心明王朝給予麗江木氏更多支持,令木氏進一步擴大在西藏的勢力。

麗江木氏為了建立在藏區東部的統治,也尊奉藏傳佛教各派,同時納西族的文化也被帶到藏區東部,雙方民俗文化、農耕技術、語言等方面都表現出互動的關係。木府的西擴雖然帶來了殺戮和戰火,但也帶來了先進的技術,促進了藏地的經濟發展。

"

明王朝建立之後,放棄了元朝通過給予西藏大量賞賜來換取在青藏高原駐軍權的國策,節省了財政開支,並通過發動藏人修建道路驛站增強內地與西藏聯繫,通過茶馬古道的貿易對西藏維持影響力,因此明朝的西藏經營是盈利的,同時在經濟上使得西藏依賴於內地。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西藏地形圖

但是僅僅有經濟層面,尚不足以令西藏承認中央的統治。明王朝一方面冊封西藏各地宗教領袖為法王、國師,予以尊崇的同時分而治之,另一方面扶持雲南西北部忠於朝廷的納西族麗江木府不斷向藏區擴張,最終直逼藏東要害昌都,扼住青藏咽喉。

麗江木氏是納西族,祖先為羌系民族和雲南土著混血而成的氂牛羌,曾經作為無當飛軍的兵源效力於蜀漢政權。可以說,納西族既有羌系民族的彪悍勇猛,又很早就有忠於內地王朝的傳統。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白沙古鎮,麗江木氏的發源地

據說麗江木氏在唐朝發源於白沙古鎮,在大理國時代就有一定實力。宋理宗保祐元年 (1253 年), 麗江木氏率眾迎降忽必烈並隨蒙古軍隊平亂和征伐 , 被任命為茶罕章管民官、 茶罕章宣慰司、 軍民總管府等職,勢力在滇西北繼續擴展。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納西族傳統服飾

明朝平定雲南後,麗江木氏同樣投順,避免了像段氏大理總管府那樣被明軍連根拔起。洪武十五年,麗江土官阿甲阿得不遠萬里到南京覲見朱元璋,受到朱元璋高度評價: "爾麗江阿得,率眾先歸,為夷風望,足見攄誠!且朕念前遣使奉表,智略可嘉;今命爾為木姓,從總兵官傅擬授職,建功於茲有光,永永勿忘,慎之慎之。 "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洪武帝朱元璋

木姓即來自朱元璋養子,鎮守雲南的沐王沐英,可見朱元璋對麗江木氏的重視。但儘管如此,明王朝對於雲南的國策是不斷擴大控制力,增加漢人控制區,當然不會允許麗江木氏如同在元朝一樣擴張領地。

經過明初削減,麗江木氏下設四州一縣一巡檢司,分別是:通安州、寶山州、蘭州、巨津州、臨西縣、石門關巡檢司。這些區域相當於今天麗江市的古城區、玉龍縣,迪慶州的維西縣,怒江州的蘭坪縣,不及今天麗江市一區四縣的範圍,相比元朝時麗江木氏的領地,削去了北勝府、蒗蕖州、永寧州、順州這一府三州。

但明王朝對於麗江木氏依然非常重視,慷慨地表示,雖然木氏不得嚮明王朝直屬區域和親於明朝的土司用兵,但如若向西面的吐蕃地擴張,明王朝不惟允許,還鼓勵支持。

雖然明朝名義上繼承了元朝對西藏的管理,但是整個封建時代,中央王朝對西藏的控制都是薄弱的。忠於明王朝的麗江木氏向藏區擴張,可以有效擴大明朝對藏區的影響力,更是藉此扣住藏區東部作為質押,使得西藏不敢公然脫離大明王朝的管理。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麗江木氏族長木增畫像,衣冠為明代官服

麗江木氏接受漢文化最早,漢化程度很深,史稱"雲南諸土司,知詩書,好禮守義,以麗江木氏為首"。木氏歷代領袖都能說漢語,也多能作漢詩,精通漢文化。明王朝每年可以向麗江百姓徵收賦稅760兩白銀,後來改為以馬匹繳納,足見朝廷對麗江有一定徵稅的權力。除此之外,麗江軍民府還屢次在正賦之外向朝廷捐獻白銀,歷年多達十萬兩以上。

在明初,藏東川西的藏族土司桀驁不馴,有時攻掠明朝內地各民族,這時麗江木府實力有限,主要承擔"守鐵橋以斷吐蕃"的任務,防禦、擊退暴動的藏人。從景泰年間起,在明政府的允許和鼓勵下,麗江木府開始對各藏族土司用兵,向藏人揮動戰刀,深入雪原。

麗江木氏對藏區的用兵,在藏東、川南地區,以三塘為主要攻略對象,即建塘、巴塘、理塘。相傳這三塘系吐蕃帝國時代藏王三個兒子的封地。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景泰年間開始,麗江木氏挺進木裡地區,先後在雅礱江、無量河、木裡河流域發動 20 餘次戰爭,修建大量碉堡並移民駐守。由於木裡地區位於三塘當中,麗江木氏控制此地,就切斷了三塘之間的聯繫,使之無法互相支援,在戰略上是一著妙棋。

西拓的同時,麗江木氏也試圖東進,一度參與鹽井衛(位於今涼山彝族自治州南部)的爭奪,遭到明朝警告而止。足見明王朝對雲南有著有效的管理,雖然允許麗江木氏西拓以擴大朝廷對於藏區的影響力,但吞併其他土司或衛所則完全不可。

三塘中最南部的建塘,又名中甸,即是大名鼎鼎的香格里拉,海拔較低,當中有金沙江干流流過,湖泊星羅棋佈,土地相對肥沃,在三塘之中實力最強。

成化年間啟動的木府對建塘的攻略,極為慘烈。建塘的藏族土司擁有較高的技術工程水平,以巨石修建大量碉堡,倚山河險要而守。木府憑藉從漢人處學得的工程技術以及從內地徙來的漢人工程師,用巨木製造了攻城椎、衝車等各種大型攻城武器,蒙上鐵皮及溼佈防御火攻。大量輔兵民夫被動員起來,操作攻城武器仰攻碉樓。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美麗的香格里拉曾經是納西族與藏族喋血的戰地

建塘的藏人因為人力不足,無法有效防禦攻城武器的衝擊,在木府軍隊的猛攻下,一座座看似固若金湯的堡壘土崩瓦解。對於實在堅固難克的碉堡,納西族戰士們還會挖掘地道,用巨木支撐,然後火燒木柱使得碉堡垮塌。

延續百十年的鏖戰充滿血雨腥風,《木氏宦譜》記載——"遂取各要害地,屠其民而徙麼些戍焉"。麼些,即納西。在殘酷的戰爭中,沒有溫情可言。

建塘被攻略之後,木氏土司又連續攻佔了巴塘、理塘,建立了大量的據點並廣泛移民強化控制,兵鋒直抵西藏東部的重鎮昌都,直接威脅到拉薩。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麗江木氏的勢力最遠推進到藏東重鎮昌都

至明末,木氏土司勢力範圍最寬廣:東北方向已達雅礱江流域的五所、鹽井衛、寧遠宣慰司等區域的一部分,四川省九龍縣、香城、稻城一帶。 正北方向已達巴塘、 理塘至昌都(查木多)一線,向西達到今緬甸恩梅開江一帶。

這時,在清代赫赫有名,耗費七千萬兩白銀、數十年才平定的大小金川,當時也處於麗江木府的控制管理下。如果麗江木氏對於藏東的統治能延續到清朝,則大小金川之役沒必要發生,因為木氏的老巢麗江古城直接暴露在大理方向的朝廷官軍威脅下,不可能反抗朝廷,影響朝廷進藏道路的通暢。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清平大小金川作戰示意圖

由於麗江木氏對西藏的侵略,西藏地方統治者反而對明廷顯得恭順,擔心明王朝給予麗江木氏更多支持,令木氏進一步擴大在西藏的勢力。

麗江木氏為了建立在藏區東部的統治,也尊奉藏傳佛教各派,同時納西族的文化也被帶到藏區東部,雙方民俗文化、農耕技術、語言等方面都表現出互動的關係。木府的西擴雖然帶來了殺戮和戰火,但也帶來了先進的技術,促進了藏地的經濟發展。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茶馬古道路線圖

由於有木氏的維持,藏川滇之間的茶馬古道也得以擁有百年寧謐無盜賊的局面,滇藏之間經濟交流十分活躍。

明朝末年,國勢衰微,無力對西藏施加影響力,亦無法支援麗江木氏。和碩特蒙古的固始汗介入藏地噶舉派和格魯派的爭端,入藏擊殺噶舉派的藏巴汗(親近明朝),建立和碩特汗國,從此結束了明王朝對西藏的控制。發兵統一全藏之後,和碩特汗國又派兵東進,將麗江木氏在藏區東部的勢力驅逐出去。

"

明王朝建立之後,放棄了元朝通過給予西藏大量賞賜來換取在青藏高原駐軍權的國策,節省了財政開支,並通過發動藏人修建道路驛站增強內地與西藏聯繫,通過茶馬古道的貿易對西藏維持影響力,因此明朝的西藏經營是盈利的,同時在經濟上使得西藏依賴於內地。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西藏地形圖

但是僅僅有經濟層面,尚不足以令西藏承認中央的統治。明王朝一方面冊封西藏各地宗教領袖為法王、國師,予以尊崇的同時分而治之,另一方面扶持雲南西北部忠於朝廷的納西族麗江木府不斷向藏區擴張,最終直逼藏東要害昌都,扼住青藏咽喉。

麗江木氏是納西族,祖先為羌系民族和雲南土著混血而成的氂牛羌,曾經作為無當飛軍的兵源效力於蜀漢政權。可以說,納西族既有羌系民族的彪悍勇猛,又很早就有忠於內地王朝的傳統。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白沙古鎮,麗江木氏的發源地

據說麗江木氏在唐朝發源於白沙古鎮,在大理國時代就有一定實力。宋理宗保祐元年 (1253 年), 麗江木氏率眾迎降忽必烈並隨蒙古軍隊平亂和征伐 , 被任命為茶罕章管民官、 茶罕章宣慰司、 軍民總管府等職,勢力在滇西北繼續擴展。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納西族傳統服飾

明朝平定雲南後,麗江木氏同樣投順,避免了像段氏大理總管府那樣被明軍連根拔起。洪武十五年,麗江土官阿甲阿得不遠萬里到南京覲見朱元璋,受到朱元璋高度評價: "爾麗江阿得,率眾先歸,為夷風望,足見攄誠!且朕念前遣使奉表,智略可嘉;今命爾為木姓,從總兵官傅擬授職,建功於茲有光,永永勿忘,慎之慎之。 "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洪武帝朱元璋

木姓即來自朱元璋養子,鎮守雲南的沐王沐英,可見朱元璋對麗江木氏的重視。但儘管如此,明王朝對於雲南的國策是不斷擴大控制力,增加漢人控制區,當然不會允許麗江木氏如同在元朝一樣擴張領地。

經過明初削減,麗江木氏下設四州一縣一巡檢司,分別是:通安州、寶山州、蘭州、巨津州、臨西縣、石門關巡檢司。這些區域相當於今天麗江市的古城區、玉龍縣,迪慶州的維西縣,怒江州的蘭坪縣,不及今天麗江市一區四縣的範圍,相比元朝時麗江木氏的領地,削去了北勝府、蒗蕖州、永寧州、順州這一府三州。

但明王朝對於麗江木氏依然非常重視,慷慨地表示,雖然木氏不得嚮明王朝直屬區域和親於明朝的土司用兵,但如若向西面的吐蕃地擴張,明王朝不惟允許,還鼓勵支持。

雖然明朝名義上繼承了元朝對西藏的管理,但是整個封建時代,中央王朝對西藏的控制都是薄弱的。忠於明王朝的麗江木氏向藏區擴張,可以有效擴大明朝對藏區的影響力,更是藉此扣住藏區東部作為質押,使得西藏不敢公然脫離大明王朝的管理。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麗江木氏族長木增畫像,衣冠為明代官服

麗江木氏接受漢文化最早,漢化程度很深,史稱"雲南諸土司,知詩書,好禮守義,以麗江木氏為首"。木氏歷代領袖都能說漢語,也多能作漢詩,精通漢文化。明王朝每年可以向麗江百姓徵收賦稅760兩白銀,後來改為以馬匹繳納,足見朝廷對麗江有一定徵稅的權力。除此之外,麗江軍民府還屢次在正賦之外向朝廷捐獻白銀,歷年多達十萬兩以上。

在明初,藏東川西的藏族土司桀驁不馴,有時攻掠明朝內地各民族,這時麗江木府實力有限,主要承擔"守鐵橋以斷吐蕃"的任務,防禦、擊退暴動的藏人。從景泰年間起,在明政府的允許和鼓勵下,麗江木府開始對各藏族土司用兵,向藏人揮動戰刀,深入雪原。

麗江木氏對藏區的用兵,在藏東、川南地區,以三塘為主要攻略對象,即建塘、巴塘、理塘。相傳這三塘系吐蕃帝國時代藏王三個兒子的封地。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景泰年間開始,麗江木氏挺進木裡地區,先後在雅礱江、無量河、木裡河流域發動 20 餘次戰爭,修建大量碉堡並移民駐守。由於木裡地區位於三塘當中,麗江木氏控制此地,就切斷了三塘之間的聯繫,使之無法互相支援,在戰略上是一著妙棋。

西拓的同時,麗江木氏也試圖東進,一度參與鹽井衛(位於今涼山彝族自治州南部)的爭奪,遭到明朝警告而止。足見明王朝對雲南有著有效的管理,雖然允許麗江木氏西拓以擴大朝廷對於藏區的影響力,但吞併其他土司或衛所則完全不可。

三塘中最南部的建塘,又名中甸,即是大名鼎鼎的香格里拉,海拔較低,當中有金沙江干流流過,湖泊星羅棋佈,土地相對肥沃,在三塘之中實力最強。

成化年間啟動的木府對建塘的攻略,極為慘烈。建塘的藏族土司擁有較高的技術工程水平,以巨石修建大量碉堡,倚山河險要而守。木府憑藉從漢人處學得的工程技術以及從內地徙來的漢人工程師,用巨木製造了攻城椎、衝車等各種大型攻城武器,蒙上鐵皮及溼佈防御火攻。大量輔兵民夫被動員起來,操作攻城武器仰攻碉樓。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美麗的香格里拉曾經是納西族與藏族喋血的戰地

建塘的藏人因為人力不足,無法有效防禦攻城武器的衝擊,在木府軍隊的猛攻下,一座座看似固若金湯的堡壘土崩瓦解。對於實在堅固難克的碉堡,納西族戰士們還會挖掘地道,用巨木支撐,然後火燒木柱使得碉堡垮塌。

延續百十年的鏖戰充滿血雨腥風,《木氏宦譜》記載——"遂取各要害地,屠其民而徙麼些戍焉"。麼些,即納西。在殘酷的戰爭中,沒有溫情可言。

建塘被攻略之後,木氏土司又連續攻佔了巴塘、理塘,建立了大量的據點並廣泛移民強化控制,兵鋒直抵西藏東部的重鎮昌都,直接威脅到拉薩。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麗江木氏的勢力最遠推進到藏東重鎮昌都

至明末,木氏土司勢力範圍最寬廣:東北方向已達雅礱江流域的五所、鹽井衛、寧遠宣慰司等區域的一部分,四川省九龍縣、香城、稻城一帶。 正北方向已達巴塘、 理塘至昌都(查木多)一線,向西達到今緬甸恩梅開江一帶。

這時,在清代赫赫有名,耗費七千萬兩白銀、數十年才平定的大小金川,當時也處於麗江木府的控制管理下。如果麗江木氏對於藏東的統治能延續到清朝,則大小金川之役沒必要發生,因為木氏的老巢麗江古城直接暴露在大理方向的朝廷官軍威脅下,不可能反抗朝廷,影響朝廷進藏道路的通暢。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清平大小金川作戰示意圖

由於麗江木氏對西藏的侵略,西藏地方統治者反而對明廷顯得恭順,擔心明王朝給予麗江木氏更多支持,令木氏進一步擴大在西藏的勢力。

麗江木氏為了建立在藏區東部的統治,也尊奉藏傳佛教各派,同時納西族的文化也被帶到藏區東部,雙方民俗文化、農耕技術、語言等方面都表現出互動的關係。木府的西擴雖然帶來了殺戮和戰火,但也帶來了先進的技術,促進了藏地的經濟發展。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茶馬古道路線圖

由於有木氏的維持,藏川滇之間的茶馬古道也得以擁有百年寧謐無盜賊的局面,滇藏之間經濟交流十分活躍。

明朝末年,國勢衰微,無力對西藏施加影響力,亦無法支援麗江木氏。和碩特蒙古的固始汗介入藏地噶舉派和格魯派的爭端,入藏擊殺噶舉派的藏巴汗(親近明朝),建立和碩特汗國,從此結束了明王朝對西藏的控制。發兵統一全藏之後,和碩特汗國又派兵東進,將麗江木氏在藏區東部的勢力驅逐出去。

扼青藏之咽喉,效三百年忠悃——麗江木氏土司

平西王吳三桂

經過此打擊,麗江木氏實力損耗嚴重,一蹶不振。後來又被吳三桂所削弱,對於清王朝來說失去價值,遂被雍正帝改土歸流。這固然是歷史的大勢,但我們也要看到明王朝在當時的情況下保留木氏土司,也以此向西藏施加影響力,對於雙方來說,是雙贏的局面。麗江木府在明代作為忠實封臣,為朝廷竭盡忠悃的同時,確保了自己利益的擴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