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斥著血與火的戰爭迷霧背後,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左右著戰爭,這就是石油。石油是整個國民經濟建設中不可缺少的血液,只有石油流通順暢,國家才能充足的運轉起來。石油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保衛國家的底牌,也是走向強大的依仗。從一個國家的石油儲備,我們就能看出這個國家的發展方向。如果一個國家缺少石油,那麼這個國家的飛機大炮軍艦都不能啟動,變成了一堆廢鐵。

位於亞歐大陸腹地的裡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豐富能源的“聚寶盆”。早在13世紀,馬可・波羅就記錄道:這裡有一些泉眼會流出黑色液體,不但可以用來點火照明,還可以治療駱駝身上的皮膚病。這是關於裡海石油的最早記載之一。直至今日,在這裡仍然可以目睹到不可思議的風景――從地下噴湧而出的火柱經久不熄——這是地下天然氣在燃燒的火焰。

石油地獄:裡海石油之爭,格羅茲尼烽煙與石油大戰

這裡是世界上最早出產石油的地方,目前已探明那裡的石油儲量是130多億噸,天然氣60多萬億立方米,也是僅次於中東的世界第二大油氣產地。歷史最為悠久的油田是由諾貝爾在19世紀開發的。當近代工業認識到在這永恆的火柱之下埋藏著巨大的財富,西方世界的利益觸角就延伸到了這裡,想來分一杯羹。

沙皇時期的俄國技術落後,石油煉製仍停留在間歇蒸餾的工藝階段。而瑞典的諾貝爾兄弟石油公司、法國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則已經開始使用先進的連續蒸餾技術,他們一度控制了裡海沿岸的採油與煉油產業。俄國十月革命爆發之後,西方石油公司為了維護自身在裡海地區的既得利益,曾經拿出大筆金錢支持白軍,試圖消滅紅軍,最終以失敗告終,被迫撤離裡海地區。

早在二戰中就曾發生過一個奇怪現象,當英法公開對德宣戰後,卻並不急於對德國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而是首先派兵去轟炸千里之外的中亞里海地區的油田。這一反常行動的原因是,英法聯軍擔心油田會先落入希特勒的手中。然而歷史和英法兩國開了一個大玩笑,1940年5月10日,希特勒的軍隊閃電襲擊法國,6月底,法國投降。地中海的英國艦隊於是掉轉炮口,消滅了法國艦隊。結果,遠在裡海地區的油田卻反而在混亂中逃過一劫。

石油地獄:裡海石油之爭,格羅茲尼烽煙與石油大戰

在二戰中,現在的車臣首府格羅茲尼,當時只是高加索山區的一座小城,但卻成為希特勒的軍用地圖上一個重要目標,原因同樣是為了爭奪裡海的石油資源。1942年,希特勒在兵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仍然派出裝甲部隊向高加索山區進攻。德軍為了奪取裡海的石油資源,對整個北高加索進行了一次大規模作戰,基本佔領了現在車臣共和國的一半地區。於是整個車臣被蘇軍和德軍一分為二,互相對峙。

石油地獄:裡海石油之爭,格羅茲尼烽煙與石油大戰

1943年,蘇軍轉入反攻,德軍敗退。戰爭的結局就像希特勒曾經說過的:“如果我們得不到裡海的石油,我們就會輸掉戰爭”。從十月革命勝利到前蘇聯解體的70年時間裡,裡海地區一直都是前蘇聯名副其實的油庫。

在半個世紀前,地處裡海西岸的阿塞拜疆首都巴庫,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城市之一,同時也是著名的工業中心。這都要歸功於這裡豐富的石油儲量。當地人傳說,只要在巴庫的地上挖個洞,石油就會自動湧出。在鼎盛時期,巴庫每天生產5000噸原油。前蘇聯95%的石油都是來自巴庫。前蘇聯解體之後,裡海的湖岸線被五個國家分享。東北為哈薩克斯坦,東南為土庫曼斯坦,西南為阿塞拜疆,西北為俄羅斯,南岸在伊朗境內。

於是,關於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湖到底應該算作海還是算作湖?周邊國家一直爭論不休。因為根據國際法,如果算作海,就要按各國的海岸線長度劃分裡海水域;如果算作湖,周邊國家就應該平分裡湖水域。在這一爭論背後,實際隱藏著各國關注的真正焦點:裡海中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

石油地獄:裡海石油之爭,格羅茲尼烽煙與石油大戰

前蘇聯解體之後,外國石油公司的資金和勘探技術大量投入到裡海地區,這裡的石油探明儲量不斷增加。裡海對於全球石油資源佈局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於是,和世界上其它幾個動盪不安的重要產油區一樣,裡海的局勢也開始變得越來越緊張。

由於政治的、歷史的、地緣的種種原因,沿岸國家間開始了對裡海劃分的爭議。問題的焦點是“分”與“不分”’和怎樣劃分。阿塞拜疆是最先提出對裡海進行劃分的,它主張把裡海水域和水底依照一定方法劃分給各沿岸國家,並提出了劃分方案。俄羅斯則主張保持裡海現狀,不進行劃分,而實行資源共享、共同開發的原則。其餘沿岸國家的主張在兩者之間有不同偏向。經過幾年的爭吵、談判、協商,目前爭論的核心已從分還是不分轉到如何劃分,但要達成一致意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石油為裡海地區帶來了鉅額財富,但也帶來了血腥衝突。這個充滿利益糾葛的潘多拉魔盒被打開之後,靠近裡海的車臣地區就變成了俄羅斯經久不愈的頑症。

裡海地處中亞腹地,遠離國際能源市場。只有把裡海的油氣資源通過輸油管道運送出去,黑色的金子才能變成真正的黃金。而隸屬於俄羅斯聯邦的車臣共和國,正處於這條內陸石油通道的咽喉位置。車臣不僅是重要的石油產區,也是輸送裡海石油資源的重要通道。在車臣首府格羅茲尼的地下,埋藏著三條輸送裡海石油的管道:格羅茲尼――新羅西斯克輸油管線、格羅茲尼――巴庫輸油管線、格羅茲尼——卡扎夫油田輸油管線。格羅茲尼在俄語中的意思是指“威脅”,的確,誰控制了這個扼住石油通道樞紐的城市,誰就將成為裡海資源爭奪戰中的“威脅”。

1991年,在前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的浪潮中,車臣共和國也宣佈獨立,俄羅斯喪失了對車臣的控制。當時的莫斯科正沉浸在準備融入西方世界的氛圍之中。前蘇聯時代的國家百貨商店,進駐了許多西方世界的奢侈品牌。從東歐撤回的俄羅斯軍隊無力再戰,士兵們失去了薪餉和營房。

石油地獄:裡海石油之爭,格羅茲尼烽煙與石油大戰

從1991年到1994年,俄羅斯中央政府遲遲沒有對車臣獨立做出反應。一直到1994年12月,俄當局第一次出動6萬軍隊,進攻車臣首府格羅茲尼,打擊車臣非法武裝。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

格羅茲尼曾是前蘇聯的航空潤滑油生產中心。車臣出產的石油雖然只佔前蘇聯總量的10%,但卻是優質的低硫原油。前蘇聯從民用飛機到航天火箭,都要使用格羅茲尼的潤滑油。但在戰爭中,俄羅斯空軍對車臣投下的第1枚炸彈,就直接對準了煉油廠。第一次車臣戰爭持續了兩年,俄軍共有2837人死亡、13270人受傷、337人失蹤、432人被俘,另外還造成了2.5萬平民死亡、1000餘幢房屋被毀。直到1997年,在西方國家的政治壓力下,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宣佈撤軍。

石油地獄:裡海石油之爭,格羅茲尼烽煙與石油大戰

1999年,西方開始籌備鋪設“巴庫-第比利斯-傑伊罕”輸油管道,這條線路繞過俄羅斯,從巴庫經由格魯吉亞、土耳其,將裡海石油直接運輸到西方。幾乎與此同時,車臣叛軍則向東進攻達吉斯坦,企圖堵住裡海石油北上俄羅斯的線路。這是巧合,還是一場西方爭奪裡海石油的連環計!

為了保護輸油線路,1999年,俄羅斯發動了第二次車臣戰爭。當時的俄羅斯總統,是剛剛接替葉利欽位置的前克格勃上校普京。第二次車臣戰爭中,俄軍汲取了第一次戰爭輕敵冒進的教訓,利用火力優勢,步步為營,最終佔領格羅茲尼。

石油地獄:裡海石油之爭,格羅茲尼烽煙與石油大戰

猛烈的炮火將這座城市變成人間煉獄,屍橫遍野。格羅茲尼周邊大量煉油廠遭轟炸後起火,火災持續數月,滾滾油煙把白晝染成黑夜,一座繁華的石油城,頓時淪為原油汙染的受害者。

蘇聯解體時擁有120萬人口的車臣地區,目前只剩下40多萬人;而曾經擁有30多萬人口的格羅茲尼市,現在只餘15萬人。2001年911事件之後,美國懾於基地組織恐怖威脅,才不得不在公開場合降低了支持車臣分裂勢力的聲調。隨後,美國陷入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石油戰爭的泥沼,車臣地區的形勢變得越來越有利於俄羅斯。

石油地獄:裡海石油之爭,格羅茲尼烽煙與石油大戰

車臣地區集石油產地、輸油管線樞紐、煉油化工中心於一身。因此,它在裡海產油區的地位極其重要。二戰中英法的轟炸機、希特勒的坦克,以及兩次車臣戰爭,車臣一次又一次地被捲入殘酷的石油戰爭。延綿不絕的戰火中最大的受害者,是生活在這裡的民眾以及車臣的生態環境。

據統計,車臣共和國境內很多地區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其中,車臣首府格羅茲尼是汙染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在戰火中,原油從煉油廠的廢墟中流出,無數黑煙騰空而起,土地遭原油汙染,動物屍首狼籍,城市滿目瘡痍,地表水變得無法飲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