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
"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編者按:李廣是西漢時期的名將,其最為人熟知的不是其抗擊匈奴的戰功,而是“數奇”——運氣不好。李廣一生與匈奴作戰七十餘次,但卻難覓封侯。歷代文人都為之鳴不平,所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現在網絡上對李廣的爭議也很大。有人認為,李廣封不了侯是純粹能力問題,甚至連其“飛將軍”的綽號都名不副實。那麼,李廣“飛將軍”的綽號是否名副其實?為何封不了侯呢?

"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編者按:李廣是西漢時期的名將,其最為人熟知的不是其抗擊匈奴的戰功,而是“數奇”——運氣不好。李廣一生與匈奴作戰七十餘次,但卻難覓封侯。歷代文人都為之鳴不平,所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現在網絡上對李廣的爭議也很大。有人認為,李廣封不了侯是純粹能力問題,甚至連其“飛將軍”的綽號都名不副實。那麼,李廣“飛將軍”的綽號是否名副其實?為何封不了侯呢?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我們先從一個數據說起。根據《史記》、《漢書》的記載,漢武帝時期匈奴的大規模入侵共有15次。這些入侵的特徵是:萬人以上規模,每次殺掠數千人。粗略估計,漢武帝在位的45年間,約有1.4萬邊境平民被“掠殺”,平均每年300多人。300多人是個什麼概念?漢朝每年死於鬥毆凶殺的人數都要遠超這個了吧?這就引出了一個疑問:這種損失,至於促使漢武帝下定決心,發動幾十年的大規模戰略進攻,以至於最後導致國庫空虛嗎?

"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編者按:李廣是西漢時期的名將,其最為人熟知的不是其抗擊匈奴的戰功,而是“數奇”——運氣不好。李廣一生與匈奴作戰七十餘次,但卻難覓封侯。歷代文人都為之鳴不平,所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現在網絡上對李廣的爭議也很大。有人認為,李廣封不了侯是純粹能力問題,甚至連其“飛將軍”的綽號都名不副實。那麼,李廣“飛將軍”的綽號是否名副其實?為何封不了侯呢?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我們先從一個數據說起。根據《史記》、《漢書》的記載,漢武帝時期匈奴的大規模入侵共有15次。這些入侵的特徵是:萬人以上規模,每次殺掠數千人。粗略估計,漢武帝在位的45年間,約有1.4萬邊境平民被“掠殺”,平均每年300多人。300多人是個什麼概念?漢朝每年死於鬥毆凶殺的人數都要遠超這個了吧?這就引出了一個疑問:這種損失,至於促使漢武帝下定決心,發動幾十年的大規模戰略進攻,以至於最後導致國庫空虛嗎?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藉助出土的大量漢簡,我們得以一窺漢代邊郡地區的日常。這其中,就有不少記載了漢匈戰事,最突出的特點是:與史書中動輒“萬騎”的規模不同,漢簡中所反映的漢匈戰爭的規模實在太小了。比如這幾條記錄:“虜可七九騎入卅井闢非燧”,“虜可八十餘騎從塞外馳來”,“胡虜卅餘騎犯塞”,“見虜三四百騎”,“虜可二百餘騎”。多不過三四百,少則幾十,與“萬騎”的數量差的有點多。

"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編者按:李廣是西漢時期的名將,其最為人熟知的不是其抗擊匈奴的戰功,而是“數奇”——運氣不好。李廣一生與匈奴作戰七十餘次,但卻難覓封侯。歷代文人都為之鳴不平,所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現在網絡上對李廣的爭議也很大。有人認為,李廣封不了侯是純粹能力問題,甚至連其“飛將軍”的綽號都名不副實。那麼,李廣“飛將軍”的綽號是否名副其實?為何封不了侯呢?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我們先從一個數據說起。根據《史記》、《漢書》的記載,漢武帝時期匈奴的大規模入侵共有15次。這些入侵的特徵是:萬人以上規模,每次殺掠數千人。粗略估計,漢武帝在位的45年間,約有1.4萬邊境平民被“掠殺”,平均每年300多人。300多人是個什麼概念?漢朝每年死於鬥毆凶殺的人數都要遠超這個了吧?這就引出了一個疑問:這種損失,至於促使漢武帝下定決心,發動幾十年的大規模戰略進攻,以至於最後導致國庫空虛嗎?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藉助出土的大量漢簡,我們得以一窺漢代邊郡地區的日常。這其中,就有不少記載了漢匈戰事,最突出的特點是:與史書中動輒“萬騎”的規模不同,漢簡中所反映的漢匈戰爭的規模實在太小了。比如這幾條記錄:“虜可七九騎入卅井闢非燧”,“虜可八十餘騎從塞外馳來”,“胡虜卅餘騎犯塞”,“見虜三四百騎”,“虜可二百餘騎”。多不過三四百,少則幾十,與“萬騎”的數量差的有點多。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還有更詳細的記載。比如一條永始元年九月的記載,“虜可九十騎如甲渠止北,略得卒一人,盜取官三石,弩一稾,矢十二,牛一,衣物無數,司馬宜昌將騎百八十二人從都尉追。”可以發現,匈奴入侵的規模不到百人,漢軍追擊的規模也不到二百人。還有一條建武四年匈奴入侵的記錄,這次匈奴“略得焦鳳牛十餘頭,羌女子一人”。規模有多大呢?“虜四騎,止都倉西放馬,六十餘騎,止金關西”,不到七十人。另一條記錄顯示,“虜可廿餘騎,萃出塊沙中,略得日跡卒趙蓋眾”。二十餘匈奴騎兵打埋伏,抓獲漢戍卒一人。從上述幾條可以看出,匈奴這種中小規模入侵的主要目的不是與漢軍作戰,而是以劫掠為主,即“打草谷”。

"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編者按:李廣是西漢時期的名將,其最為人熟知的不是其抗擊匈奴的戰功,而是“數奇”——運氣不好。李廣一生與匈奴作戰七十餘次,但卻難覓封侯。歷代文人都為之鳴不平,所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現在網絡上對李廣的爭議也很大。有人認為,李廣封不了侯是純粹能力問題,甚至連其“飛將軍”的綽號都名不副實。那麼,李廣“飛將軍”的綽號是否名副其實?為何封不了侯呢?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我們先從一個數據說起。根據《史記》、《漢書》的記載,漢武帝時期匈奴的大規模入侵共有15次。這些入侵的特徵是:萬人以上規模,每次殺掠數千人。粗略估計,漢武帝在位的45年間,約有1.4萬邊境平民被“掠殺”,平均每年300多人。300多人是個什麼概念?漢朝每年死於鬥毆凶殺的人數都要遠超這個了吧?這就引出了一個疑問:這種損失,至於促使漢武帝下定決心,發動幾十年的大規模戰略進攻,以至於最後導致國庫空虛嗎?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藉助出土的大量漢簡,我們得以一窺漢代邊郡地區的日常。這其中,就有不少記載了漢匈戰事,最突出的特點是:與史書中動輒“萬騎”的規模不同,漢簡中所反映的漢匈戰爭的規模實在太小了。比如這幾條記錄:“虜可七九騎入卅井闢非燧”,“虜可八十餘騎從塞外馳來”,“胡虜卅餘騎犯塞”,“見虜三四百騎”,“虜可二百餘騎”。多不過三四百,少則幾十,與“萬騎”的數量差的有點多。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還有更詳細的記載。比如一條永始元年九月的記載,“虜可九十騎如甲渠止北,略得卒一人,盜取官三石,弩一稾,矢十二,牛一,衣物無數,司馬宜昌將騎百八十二人從都尉追。”可以發現,匈奴入侵的規模不到百人,漢軍追擊的規模也不到二百人。還有一條建武四年匈奴入侵的記錄,這次匈奴“略得焦鳳牛十餘頭,羌女子一人”。規模有多大呢?“虜四騎,止都倉西放馬,六十餘騎,止金關西”,不到七十人。另一條記錄顯示,“虜可廿餘騎,萃出塊沙中,略得日跡卒趙蓋眾”。二十餘匈奴騎兵打埋伏,抓獲漢戍卒一人。從上述幾條可以看出,匈奴這種中小規模入侵的主要目的不是與漢軍作戰,而是以劫掠為主,即“打草谷”。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另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史書中記載的匈奴入侵,多為秋季。但是漢簡中所記載的匈奴入侵,沒有明顯的季節特徵。就目前所掌握的資料來看,有永始元年九月,初元五年正月、四月,建武四年九月,建武六年四月,元延二年七月,本始二年八月,建武五年十一月等,幾無規律可循。所以,漢朝面對的匈奴入侵,更普遍的是中小規模的“打草谷”,且沒有明顯的季節特徵,幾乎每月都會發生。

"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編者按:李廣是西漢時期的名將,其最為人熟知的不是其抗擊匈奴的戰功,而是“數奇”——運氣不好。李廣一生與匈奴作戰七十餘次,但卻難覓封侯。歷代文人都為之鳴不平,所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現在網絡上對李廣的爭議也很大。有人認為,李廣封不了侯是純粹能力問題,甚至連其“飛將軍”的綽號都名不副實。那麼,李廣“飛將軍”的綽號是否名副其實?為何封不了侯呢?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我們先從一個數據說起。根據《史記》、《漢書》的記載,漢武帝時期匈奴的大規模入侵共有15次。這些入侵的特徵是:萬人以上規模,每次殺掠數千人。粗略估計,漢武帝在位的45年間,約有1.4萬邊境平民被“掠殺”,平均每年300多人。300多人是個什麼概念?漢朝每年死於鬥毆凶殺的人數都要遠超這個了吧?這就引出了一個疑問:這種損失,至於促使漢武帝下定決心,發動幾十年的大規模戰略進攻,以至於最後導致國庫空虛嗎?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藉助出土的大量漢簡,我們得以一窺漢代邊郡地區的日常。這其中,就有不少記載了漢匈戰事,最突出的特點是:與史書中動輒“萬騎”的規模不同,漢簡中所反映的漢匈戰爭的規模實在太小了。比如這幾條記錄:“虜可七九騎入卅井闢非燧”,“虜可八十餘騎從塞外馳來”,“胡虜卅餘騎犯塞”,“見虜三四百騎”,“虜可二百餘騎”。多不過三四百,少則幾十,與“萬騎”的數量差的有點多。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還有更詳細的記載。比如一條永始元年九月的記載,“虜可九十騎如甲渠止北,略得卒一人,盜取官三石,弩一稾,矢十二,牛一,衣物無數,司馬宜昌將騎百八十二人從都尉追。”可以發現,匈奴入侵的規模不到百人,漢軍追擊的規模也不到二百人。還有一條建武四年匈奴入侵的記錄,這次匈奴“略得焦鳳牛十餘頭,羌女子一人”。規模有多大呢?“虜四騎,止都倉西放馬,六十餘騎,止金關西”,不到七十人。另一條記錄顯示,“虜可廿餘騎,萃出塊沙中,略得日跡卒趙蓋眾”。二十餘匈奴騎兵打埋伏,抓獲漢戍卒一人。從上述幾條可以看出,匈奴這種中小規模入侵的主要目的不是與漢軍作戰,而是以劫掠為主,即“打草谷”。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另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史書中記載的匈奴入侵,多為秋季。但是漢簡中所記載的匈奴入侵,沒有明顯的季節特徵。就目前所掌握的資料來看,有永始元年九月,初元五年正月、四月,建武四年九月,建武六年四月,元延二年七月,本始二年八月,建武五年十一月等,幾無規律可循。所以,漢朝面對的匈奴入侵,更普遍的是中小規模的“打草谷”,且沒有明顯的季節特徵,幾乎每月都會發生。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漢匈衝突本質上是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衝突,與明蒙衝突類似,則其作戰形式也有相似之處。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明蒙戰爭的一般形式,來與漢匈做一對比。以明代正統初年為例,正統元年十一月,“有達賊三百餘騎,攻圍蘭州大通口遞運所”,被明軍擊退。同月,有“達賊二千餘人入寇神木縣”,又被明軍擊退。還是這個月,又有“達賊三百餘騎竊入灰溝營南”,兩次被明軍擊潰。正統二年十一月,“韃賊五百餘騎掠金剛溝南,官軍追擊敗之”。正統三年正月,“達賊三百餘人飲馬黃河”,明軍敗之。同月,蒙古某部酋長“糾集五百餘騎從葭州渡河肆掠,為官軍所破”。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韃靼人有六次入侵擾邊,極其頻繁。其中五次都是三五百人的中小規模,與漢簡中記載的匈奴入侵人數相近。

"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編者按:李廣是西漢時期的名將,其最為人熟知的不是其抗擊匈奴的戰功,而是“數奇”——運氣不好。李廣一生與匈奴作戰七十餘次,但卻難覓封侯。歷代文人都為之鳴不平,所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現在網絡上對李廣的爭議也很大。有人認為,李廣封不了侯是純粹能力問題,甚至連其“飛將軍”的綽號都名不副實。那麼,李廣“飛將軍”的綽號是否名副其實?為何封不了侯呢?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我們先從一個數據說起。根據《史記》、《漢書》的記載,漢武帝時期匈奴的大規模入侵共有15次。這些入侵的特徵是:萬人以上規模,每次殺掠數千人。粗略估計,漢武帝在位的45年間,約有1.4萬邊境平民被“掠殺”,平均每年300多人。300多人是個什麼概念?漢朝每年死於鬥毆凶殺的人數都要遠超這個了吧?這就引出了一個疑問:這種損失,至於促使漢武帝下定決心,發動幾十年的大規模戰略進攻,以至於最後導致國庫空虛嗎?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藉助出土的大量漢簡,我們得以一窺漢代邊郡地區的日常。這其中,就有不少記載了漢匈戰事,最突出的特點是:與史書中動輒“萬騎”的規模不同,漢簡中所反映的漢匈戰爭的規模實在太小了。比如這幾條記錄:“虜可七九騎入卅井闢非燧”,“虜可八十餘騎從塞外馳來”,“胡虜卅餘騎犯塞”,“見虜三四百騎”,“虜可二百餘騎”。多不過三四百,少則幾十,與“萬騎”的數量差的有點多。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還有更詳細的記載。比如一條永始元年九月的記載,“虜可九十騎如甲渠止北,略得卒一人,盜取官三石,弩一稾,矢十二,牛一,衣物無數,司馬宜昌將騎百八十二人從都尉追。”可以發現,匈奴入侵的規模不到百人,漢軍追擊的規模也不到二百人。還有一條建武四年匈奴入侵的記錄,這次匈奴“略得焦鳳牛十餘頭,羌女子一人”。規模有多大呢?“虜四騎,止都倉西放馬,六十餘騎,止金關西”,不到七十人。另一條記錄顯示,“虜可廿餘騎,萃出塊沙中,略得日跡卒趙蓋眾”。二十餘匈奴騎兵打埋伏,抓獲漢戍卒一人。從上述幾條可以看出,匈奴這種中小規模入侵的主要目的不是與漢軍作戰,而是以劫掠為主,即“打草谷”。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另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史書中記載的匈奴入侵,多為秋季。但是漢簡中所記載的匈奴入侵,沒有明顯的季節特徵。就目前所掌握的資料來看,有永始元年九月,初元五年正月、四月,建武四年九月,建武六年四月,元延二年七月,本始二年八月,建武五年十一月等,幾無規律可循。所以,漢朝面對的匈奴入侵,更普遍的是中小規模的“打草谷”,且沒有明顯的季節特徵,幾乎每月都會發生。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漢匈衝突本質上是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衝突,與明蒙衝突類似,則其作戰形式也有相似之處。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明蒙戰爭的一般形式,來與漢匈做一對比。以明代正統初年為例,正統元年十一月,“有達賊三百餘騎,攻圍蘭州大通口遞運所”,被明軍擊退。同月,有“達賊二千餘人入寇神木縣”,又被明軍擊退。還是這個月,又有“達賊三百餘騎竊入灰溝營南”,兩次被明軍擊潰。正統二年十一月,“韃賊五百餘騎掠金剛溝南,官軍追擊敗之”。正統三年正月,“達賊三百餘人飲馬黃河”,明軍敗之。同月,蒙古某部酋長“糾集五百餘騎從葭州渡河肆掠,為官軍所破”。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韃靼人有六次入侵擾邊,極其頻繁。其中五次都是三五百人的中小規模,與漢簡中記載的匈奴入侵人數相近。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這樣就能理解為何漢武帝下定決心消滅匈奴了。如果中央政府每月都會收到邊郡發來的報告:這個月匈奴百十人入侵北地郡,殺掠數十人,劫走牲畜百餘頭;那個月匈奴幾百人入侵上谷郡,殺掠幾十人,擄走牛羊百十頭……日積月累,積少成多,每年漢朝邊郡可能損失人口數千、牲畜千餘頭——果然是不得不除的心腹之患。

"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編者按:李廣是西漢時期的名將,其最為人熟知的不是其抗擊匈奴的戰功,而是“數奇”——運氣不好。李廣一生與匈奴作戰七十餘次,但卻難覓封侯。歷代文人都為之鳴不平,所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現在網絡上對李廣的爭議也很大。有人認為,李廣封不了侯是純粹能力問題,甚至連其“飛將軍”的綽號都名不副實。那麼,李廣“飛將軍”的綽號是否名副其實?為何封不了侯呢?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我們先從一個數據說起。根據《史記》、《漢書》的記載,漢武帝時期匈奴的大規模入侵共有15次。這些入侵的特徵是:萬人以上規模,每次殺掠數千人。粗略估計,漢武帝在位的45年間,約有1.4萬邊境平民被“掠殺”,平均每年300多人。300多人是個什麼概念?漢朝每年死於鬥毆凶殺的人數都要遠超這個了吧?這就引出了一個疑問:這種損失,至於促使漢武帝下定決心,發動幾十年的大規模戰略進攻,以至於最後導致國庫空虛嗎?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藉助出土的大量漢簡,我們得以一窺漢代邊郡地區的日常。這其中,就有不少記載了漢匈戰事,最突出的特點是:與史書中動輒“萬騎”的規模不同,漢簡中所反映的漢匈戰爭的規模實在太小了。比如這幾條記錄:“虜可七九騎入卅井闢非燧”,“虜可八十餘騎從塞外馳來”,“胡虜卅餘騎犯塞”,“見虜三四百騎”,“虜可二百餘騎”。多不過三四百,少則幾十,與“萬騎”的數量差的有點多。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還有更詳細的記載。比如一條永始元年九月的記載,“虜可九十騎如甲渠止北,略得卒一人,盜取官三石,弩一稾,矢十二,牛一,衣物無數,司馬宜昌將騎百八十二人從都尉追。”可以發現,匈奴入侵的規模不到百人,漢軍追擊的規模也不到二百人。還有一條建武四年匈奴入侵的記錄,這次匈奴“略得焦鳳牛十餘頭,羌女子一人”。規模有多大呢?“虜四騎,止都倉西放馬,六十餘騎,止金關西”,不到七十人。另一條記錄顯示,“虜可廿餘騎,萃出塊沙中,略得日跡卒趙蓋眾”。二十餘匈奴騎兵打埋伏,抓獲漢戍卒一人。從上述幾條可以看出,匈奴這種中小規模入侵的主要目的不是與漢軍作戰,而是以劫掠為主,即“打草谷”。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另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史書中記載的匈奴入侵,多為秋季。但是漢簡中所記載的匈奴入侵,沒有明顯的季節特徵。就目前所掌握的資料來看,有永始元年九月,初元五年正月、四月,建武四年九月,建武六年四月,元延二年七月,本始二年八月,建武五年十一月等,幾無規律可循。所以,漢朝面對的匈奴入侵,更普遍的是中小規模的“打草谷”,且沒有明顯的季節特徵,幾乎每月都會發生。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漢匈衝突本質上是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衝突,與明蒙衝突類似,則其作戰形式也有相似之處。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明蒙戰爭的一般形式,來與漢匈做一對比。以明代正統初年為例,正統元年十一月,“有達賊三百餘騎,攻圍蘭州大通口遞運所”,被明軍擊退。同月,有“達賊二千餘人入寇神木縣”,又被明軍擊退。還是這個月,又有“達賊三百餘騎竊入灰溝營南”,兩次被明軍擊潰。正統二年十一月,“韃賊五百餘騎掠金剛溝南,官軍追擊敗之”。正統三年正月,“達賊三百餘人飲馬黃河”,明軍敗之。同月,蒙古某部酋長“糾集五百餘騎從葭州渡河肆掠,為官軍所破”。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韃靼人有六次入侵擾邊,極其頻繁。其中五次都是三五百人的中小規模,與漢簡中記載的匈奴入侵人數相近。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這樣就能理解為何漢武帝下定決心消滅匈奴了。如果中央政府每月都會收到邊郡發來的報告:這個月匈奴百十人入侵北地郡,殺掠數十人,劫走牲畜百餘頭;那個月匈奴幾百人入侵上谷郡,殺掠幾十人,擄走牛羊百十頭……日積月累,積少成多,每年漢朝邊郡可能損失人口數千、牲畜千餘頭——果然是不得不除的心腹之患。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那麼,這跟李廣的綽號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先看明代的史料。《明實錄》中有大量邊將率軍擊敗前來劫掠的蒙古人,然後救回被擄走的人口牲畜的例子。比如成化九年二月,明軍在紅沙煙追擊前來劫掠的蒙古人,敗之。“斬首一十九,奪獲馬六十,兵器、皮襖等物二百三十六,追還被掠牛羊馬騾二百一十五。”除了一般的戰鬥繳獲外,明軍還追回了被掠牲畜。又如弘治十年十二月,蒙古瓦剌部進犯赤斤蒙古衛,劫掠甚眾。明軍追擊,在王子莊與蒙古遭遇,明軍擊敗瓦剌,“斬首九級,驅回原虜夷人男婦七十四人,牛羊二千一百有奇”。值得注意的是,救回如此之多的被俘人畜,明軍用了多少人呢?四百。

"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編者按:李廣是西漢時期的名將,其最為人熟知的不是其抗擊匈奴的戰功,而是“數奇”——運氣不好。李廣一生與匈奴作戰七十餘次,但卻難覓封侯。歷代文人都為之鳴不平,所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現在網絡上對李廣的爭議也很大。有人認為,李廣封不了侯是純粹能力問題,甚至連其“飛將軍”的綽號都名不副實。那麼,李廣“飛將軍”的綽號是否名副其實?為何封不了侯呢?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我們先從一個數據說起。根據《史記》、《漢書》的記載,漢武帝時期匈奴的大規模入侵共有15次。這些入侵的特徵是:萬人以上規模,每次殺掠數千人。粗略估計,漢武帝在位的45年間,約有1.4萬邊境平民被“掠殺”,平均每年300多人。300多人是個什麼概念?漢朝每年死於鬥毆凶殺的人數都要遠超這個了吧?這就引出了一個疑問:這種損失,至於促使漢武帝下定決心,發動幾十年的大規模戰略進攻,以至於最後導致國庫空虛嗎?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藉助出土的大量漢簡,我們得以一窺漢代邊郡地區的日常。這其中,就有不少記載了漢匈戰事,最突出的特點是:與史書中動輒“萬騎”的規模不同,漢簡中所反映的漢匈戰爭的規模實在太小了。比如這幾條記錄:“虜可七九騎入卅井闢非燧”,“虜可八十餘騎從塞外馳來”,“胡虜卅餘騎犯塞”,“見虜三四百騎”,“虜可二百餘騎”。多不過三四百,少則幾十,與“萬騎”的數量差的有點多。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還有更詳細的記載。比如一條永始元年九月的記載,“虜可九十騎如甲渠止北,略得卒一人,盜取官三石,弩一稾,矢十二,牛一,衣物無數,司馬宜昌將騎百八十二人從都尉追。”可以發現,匈奴入侵的規模不到百人,漢軍追擊的規模也不到二百人。還有一條建武四年匈奴入侵的記錄,這次匈奴“略得焦鳳牛十餘頭,羌女子一人”。規模有多大呢?“虜四騎,止都倉西放馬,六十餘騎,止金關西”,不到七十人。另一條記錄顯示,“虜可廿餘騎,萃出塊沙中,略得日跡卒趙蓋眾”。二十餘匈奴騎兵打埋伏,抓獲漢戍卒一人。從上述幾條可以看出,匈奴這種中小規模入侵的主要目的不是與漢軍作戰,而是以劫掠為主,即“打草谷”。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另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史書中記載的匈奴入侵,多為秋季。但是漢簡中所記載的匈奴入侵,沒有明顯的季節特徵。就目前所掌握的資料來看,有永始元年九月,初元五年正月、四月,建武四年九月,建武六年四月,元延二年七月,本始二年八月,建武五年十一月等,幾無規律可循。所以,漢朝面對的匈奴入侵,更普遍的是中小規模的“打草谷”,且沒有明顯的季節特徵,幾乎每月都會發生。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漢匈衝突本質上是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衝突,與明蒙衝突類似,則其作戰形式也有相似之處。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明蒙戰爭的一般形式,來與漢匈做一對比。以明代正統初年為例,正統元年十一月,“有達賊三百餘騎,攻圍蘭州大通口遞運所”,被明軍擊退。同月,有“達賊二千餘人入寇神木縣”,又被明軍擊退。還是這個月,又有“達賊三百餘騎竊入灰溝營南”,兩次被明軍擊潰。正統二年十一月,“韃賊五百餘騎掠金剛溝南,官軍追擊敗之”。正統三年正月,“達賊三百餘人飲馬黃河”,明軍敗之。同月,蒙古某部酋長“糾集五百餘騎從葭州渡河肆掠,為官軍所破”。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韃靼人有六次入侵擾邊,極其頻繁。其中五次都是三五百人的中小規模,與漢簡中記載的匈奴入侵人數相近。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這樣就能理解為何漢武帝下定決心消滅匈奴了。如果中央政府每月都會收到邊郡發來的報告:這個月匈奴百十人入侵北地郡,殺掠數十人,劫走牲畜百餘頭;那個月匈奴幾百人入侵上谷郡,殺掠幾十人,擄走牛羊百十頭……日積月累,積少成多,每年漢朝邊郡可能損失人口數千、牲畜千餘頭——果然是不得不除的心腹之患。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那麼,這跟李廣的綽號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先看明代的史料。《明實錄》中有大量邊將率軍擊敗前來劫掠的蒙古人,然後救回被擄走的人口牲畜的例子。比如成化九年二月,明軍在紅沙煙追擊前來劫掠的蒙古人,敗之。“斬首一十九,奪獲馬六十,兵器、皮襖等物二百三十六,追還被掠牛羊馬騾二百一十五。”除了一般的戰鬥繳獲外,明軍還追回了被掠牲畜。又如弘治十年十二月,蒙古瓦剌部進犯赤斤蒙古衛,劫掠甚眾。明軍追擊,在王子莊與蒙古遭遇,明軍擊敗瓦剌,“斬首九級,驅回原虜夷人男婦七十四人,牛羊二千一百有奇”。值得注意的是,救回如此之多的被俘人畜,明軍用了多少人呢?四百。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前面已經說了,漢匈之間的戰鬥,最普遍的模式是“打草谷”,即以劫掠為主。而李廣作為邊郡太守,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可以推測,李廣的大部分戰鬥都是類似明軍追擊蒙古那樣的反擊戰,即多次率軍反擊,救回被虜獲的人畜。

"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編者按:李廣是西漢時期的名將,其最為人熟知的不是其抗擊匈奴的戰功,而是“數奇”——運氣不好。李廣一生與匈奴作戰七十餘次,但卻難覓封侯。歷代文人都為之鳴不平,所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現在網絡上對李廣的爭議也很大。有人認為,李廣封不了侯是純粹能力問題,甚至連其“飛將軍”的綽號都名不副實。那麼,李廣“飛將軍”的綽號是否名副其實?為何封不了侯呢?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我們先從一個數據說起。根據《史記》、《漢書》的記載,漢武帝時期匈奴的大規模入侵共有15次。這些入侵的特徵是:萬人以上規模,每次殺掠數千人。粗略估計,漢武帝在位的45年間,約有1.4萬邊境平民被“掠殺”,平均每年300多人。300多人是個什麼概念?漢朝每年死於鬥毆凶殺的人數都要遠超這個了吧?這就引出了一個疑問:這種損失,至於促使漢武帝下定決心,發動幾十年的大規模戰略進攻,以至於最後導致國庫空虛嗎?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藉助出土的大量漢簡,我們得以一窺漢代邊郡地區的日常。這其中,就有不少記載了漢匈戰事,最突出的特點是:與史書中動輒“萬騎”的規模不同,漢簡中所反映的漢匈戰爭的規模實在太小了。比如這幾條記錄:“虜可七九騎入卅井闢非燧”,“虜可八十餘騎從塞外馳來”,“胡虜卅餘騎犯塞”,“見虜三四百騎”,“虜可二百餘騎”。多不過三四百,少則幾十,與“萬騎”的數量差的有點多。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還有更詳細的記載。比如一條永始元年九月的記載,“虜可九十騎如甲渠止北,略得卒一人,盜取官三石,弩一稾,矢十二,牛一,衣物無數,司馬宜昌將騎百八十二人從都尉追。”可以發現,匈奴入侵的規模不到百人,漢軍追擊的規模也不到二百人。還有一條建武四年匈奴入侵的記錄,這次匈奴“略得焦鳳牛十餘頭,羌女子一人”。規模有多大呢?“虜四騎,止都倉西放馬,六十餘騎,止金關西”,不到七十人。另一條記錄顯示,“虜可廿餘騎,萃出塊沙中,略得日跡卒趙蓋眾”。二十餘匈奴騎兵打埋伏,抓獲漢戍卒一人。從上述幾條可以看出,匈奴這種中小規模入侵的主要目的不是與漢軍作戰,而是以劫掠為主,即“打草谷”。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另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史書中記載的匈奴入侵,多為秋季。但是漢簡中所記載的匈奴入侵,沒有明顯的季節特徵。就目前所掌握的資料來看,有永始元年九月,初元五年正月、四月,建武四年九月,建武六年四月,元延二年七月,本始二年八月,建武五年十一月等,幾無規律可循。所以,漢朝面對的匈奴入侵,更普遍的是中小規模的“打草谷”,且沒有明顯的季節特徵,幾乎每月都會發生。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漢匈衝突本質上是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衝突,與明蒙衝突類似,則其作戰形式也有相似之處。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明蒙戰爭的一般形式,來與漢匈做一對比。以明代正統初年為例,正統元年十一月,“有達賊三百餘騎,攻圍蘭州大通口遞運所”,被明軍擊退。同月,有“達賊二千餘人入寇神木縣”,又被明軍擊退。還是這個月,又有“達賊三百餘騎竊入灰溝營南”,兩次被明軍擊潰。正統二年十一月,“韃賊五百餘騎掠金剛溝南,官軍追擊敗之”。正統三年正月,“達賊三百餘人飲馬黃河”,明軍敗之。同月,蒙古某部酋長“糾集五百餘騎從葭州渡河肆掠,為官軍所破”。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韃靼人有六次入侵擾邊,極其頻繁。其中五次都是三五百人的中小規模,與漢簡中記載的匈奴入侵人數相近。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這樣就能理解為何漢武帝下定決心消滅匈奴了。如果中央政府每月都會收到邊郡發來的報告:這個月匈奴百十人入侵北地郡,殺掠數十人,劫走牲畜百餘頭;那個月匈奴幾百人入侵上谷郡,殺掠幾十人,擄走牛羊百十頭……日積月累,積少成多,每年漢朝邊郡可能損失人口數千、牲畜千餘頭——果然是不得不除的心腹之患。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那麼,這跟李廣的綽號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先看明代的史料。《明實錄》中有大量邊將率軍擊敗前來劫掠的蒙古人,然後救回被擄走的人口牲畜的例子。比如成化九年二月,明軍在紅沙煙追擊前來劫掠的蒙古人,敗之。“斬首一十九,奪獲馬六十,兵器、皮襖等物二百三十六,追還被掠牛羊馬騾二百一十五。”除了一般的戰鬥繳獲外,明軍還追回了被掠牲畜。又如弘治十年十二月,蒙古瓦剌部進犯赤斤蒙古衛,劫掠甚眾。明軍追擊,在王子莊與蒙古遭遇,明軍擊敗瓦剌,“斬首九級,驅回原虜夷人男婦七十四人,牛羊二千一百有奇”。值得注意的是,救回如此之多的被俘人畜,明軍用了多少人呢?四百。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前面已經說了,漢匈之間的戰鬥,最普遍的模式是“打草谷”,即以劫掠為主。而李廣作為邊郡太守,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可以推測,李廣的大部分戰鬥都是類似明軍追擊蒙古那樣的反擊戰,即多次率軍反擊,救回被虜獲的人畜。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史記》中還記載了一個奇特的現象:李廣做了四十年多年的太守,而且是在上谷、上郡、隴西、北地、右北平等北方邊郡來回轉,簡直是邊郡太守走馬燈。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綜合前文,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比較合理的推斷:李廣最擅長對付匈奴的中小規模打秋風,由於極其有效率,所以李廣在某地任太守的時候,匈奴就不去他的防區劫掠,轉而攻擊別處(即“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等過了一段時間,朝廷發現李廣的防區匈奴入侵次數驟減,而別的邊郡次數陡增(都打到別人防區裡了),於是就把李廣調到匈奴入侵的重災區。然後李廣又把匈奴打到別人的防區,如此反覆。這可能就是這一現象的真實含義:李廣是北方各邊郡對付匈奴打秋風的“救火隊長”。

"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編者按:李廣是西漢時期的名將,其最為人熟知的不是其抗擊匈奴的戰功,而是“數奇”——運氣不好。李廣一生與匈奴作戰七十餘次,但卻難覓封侯。歷代文人都為之鳴不平,所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現在網絡上對李廣的爭議也很大。有人認為,李廣封不了侯是純粹能力問題,甚至連其“飛將軍”的綽號都名不副實。那麼,李廣“飛將軍”的綽號是否名副其實?為何封不了侯呢?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我們先從一個數據說起。根據《史記》、《漢書》的記載,漢武帝時期匈奴的大規模入侵共有15次。這些入侵的特徵是:萬人以上規模,每次殺掠數千人。粗略估計,漢武帝在位的45年間,約有1.4萬邊境平民被“掠殺”,平均每年300多人。300多人是個什麼概念?漢朝每年死於鬥毆凶殺的人數都要遠超這個了吧?這就引出了一個疑問:這種損失,至於促使漢武帝下定決心,發動幾十年的大規模戰略進攻,以至於最後導致國庫空虛嗎?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藉助出土的大量漢簡,我們得以一窺漢代邊郡地區的日常。這其中,就有不少記載了漢匈戰事,最突出的特點是:與史書中動輒“萬騎”的規模不同,漢簡中所反映的漢匈戰爭的規模實在太小了。比如這幾條記錄:“虜可七九騎入卅井闢非燧”,“虜可八十餘騎從塞外馳來”,“胡虜卅餘騎犯塞”,“見虜三四百騎”,“虜可二百餘騎”。多不過三四百,少則幾十,與“萬騎”的數量差的有點多。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還有更詳細的記載。比如一條永始元年九月的記載,“虜可九十騎如甲渠止北,略得卒一人,盜取官三石,弩一稾,矢十二,牛一,衣物無數,司馬宜昌將騎百八十二人從都尉追。”可以發現,匈奴入侵的規模不到百人,漢軍追擊的規模也不到二百人。還有一條建武四年匈奴入侵的記錄,這次匈奴“略得焦鳳牛十餘頭,羌女子一人”。規模有多大呢?“虜四騎,止都倉西放馬,六十餘騎,止金關西”,不到七十人。另一條記錄顯示,“虜可廿餘騎,萃出塊沙中,略得日跡卒趙蓋眾”。二十餘匈奴騎兵打埋伏,抓獲漢戍卒一人。從上述幾條可以看出,匈奴這種中小規模入侵的主要目的不是與漢軍作戰,而是以劫掠為主,即“打草谷”。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另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史書中記載的匈奴入侵,多為秋季。但是漢簡中所記載的匈奴入侵,沒有明顯的季節特徵。就目前所掌握的資料來看,有永始元年九月,初元五年正月、四月,建武四年九月,建武六年四月,元延二年七月,本始二年八月,建武五年十一月等,幾無規律可循。所以,漢朝面對的匈奴入侵,更普遍的是中小規模的“打草谷”,且沒有明顯的季節特徵,幾乎每月都會發生。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漢匈衝突本質上是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衝突,與明蒙衝突類似,則其作戰形式也有相似之處。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明蒙戰爭的一般形式,來與漢匈做一對比。以明代正統初年為例,正統元年十一月,“有達賊三百餘騎,攻圍蘭州大通口遞運所”,被明軍擊退。同月,有“達賊二千餘人入寇神木縣”,又被明軍擊退。還是這個月,又有“達賊三百餘騎竊入灰溝營南”,兩次被明軍擊潰。正統二年十一月,“韃賊五百餘騎掠金剛溝南,官軍追擊敗之”。正統三年正月,“達賊三百餘人飲馬黃河”,明軍敗之。同月,蒙古某部酋長“糾集五百餘騎從葭州渡河肆掠,為官軍所破”。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韃靼人有六次入侵擾邊,極其頻繁。其中五次都是三五百人的中小規模,與漢簡中記載的匈奴入侵人數相近。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這樣就能理解為何漢武帝下定決心消滅匈奴了。如果中央政府每月都會收到邊郡發來的報告:這個月匈奴百十人入侵北地郡,殺掠數十人,劫走牲畜百餘頭;那個月匈奴幾百人入侵上谷郡,殺掠幾十人,擄走牛羊百十頭……日積月累,積少成多,每年漢朝邊郡可能損失人口數千、牲畜千餘頭——果然是不得不除的心腹之患。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那麼,這跟李廣的綽號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先看明代的史料。《明實錄》中有大量邊將率軍擊敗前來劫掠的蒙古人,然後救回被擄走的人口牲畜的例子。比如成化九年二月,明軍在紅沙煙追擊前來劫掠的蒙古人,敗之。“斬首一十九,奪獲馬六十,兵器、皮襖等物二百三十六,追還被掠牛羊馬騾二百一十五。”除了一般的戰鬥繳獲外,明軍還追回了被掠牲畜。又如弘治十年十二月,蒙古瓦剌部進犯赤斤蒙古衛,劫掠甚眾。明軍追擊,在王子莊與蒙古遭遇,明軍擊敗瓦剌,“斬首九級,驅回原虜夷人男婦七十四人,牛羊二千一百有奇”。值得注意的是,救回如此之多的被俘人畜,明軍用了多少人呢?四百。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前面已經說了,漢匈之間的戰鬥,最普遍的模式是“打草谷”,即以劫掠為主。而李廣作為邊郡太守,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可以推測,李廣的大部分戰鬥都是類似明軍追擊蒙古那樣的反擊戰,即多次率軍反擊,救回被虜獲的人畜。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史記》中還記載了一個奇特的現象:李廣做了四十年多年的太守,而且是在上谷、上郡、隴西、北地、右北平等北方邊郡來回轉,簡直是邊郡太守走馬燈。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綜合前文,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比較合理的推斷:李廣最擅長對付匈奴的中小規模打秋風,由於極其有效率,所以李廣在某地任太守的時候,匈奴就不去他的防區劫掠,轉而攻擊別處(即“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等過了一段時間,朝廷發現李廣的防區匈奴入侵次數驟減,而別的邊郡次數陡增(都打到別人防區裡了),於是就把李廣調到匈奴入侵的重災區。然後李廣又把匈奴打到別人的防區,如此反覆。這可能就是這一現象的真實含義:李廣是北方各邊郡對付匈奴打秋風的“救火隊長”。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明史》中有一條類似的記錄。“自宣德以來,迤北未嘗大舉入寇。惟朵顏三衛眾乘間擾邊,多不過百騎,或數十騎。他將率巽軿,洪獨以敢戰至大將。諸部亦憚之,稱為“楊王”。”說的是明朝中期名將楊洪的事蹟:蒙古中小規模入侵,楊洪多次率軍擊敗之,蒙古因此害怕,於是獲得綽號——簡直與李廣的成名之路如出一轍。如此說來,李廣“飛將軍”的綽號是名副其實的。

"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編者按:李廣是西漢時期的名將,其最為人熟知的不是其抗擊匈奴的戰功,而是“數奇”——運氣不好。李廣一生與匈奴作戰七十餘次,但卻難覓封侯。歷代文人都為之鳴不平,所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現在網絡上對李廣的爭議也很大。有人認為,李廣封不了侯是純粹能力問題,甚至連其“飛將軍”的綽號都名不副實。那麼,李廣“飛將軍”的綽號是否名副其實?為何封不了侯呢?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我們先從一個數據說起。根據《史記》、《漢書》的記載,漢武帝時期匈奴的大規模入侵共有15次。這些入侵的特徵是:萬人以上規模,每次殺掠數千人。粗略估計,漢武帝在位的45年間,約有1.4萬邊境平民被“掠殺”,平均每年300多人。300多人是個什麼概念?漢朝每年死於鬥毆凶殺的人數都要遠超這個了吧?這就引出了一個疑問:這種損失,至於促使漢武帝下定決心,發動幾十年的大規模戰略進攻,以至於最後導致國庫空虛嗎?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藉助出土的大量漢簡,我們得以一窺漢代邊郡地區的日常。這其中,就有不少記載了漢匈戰事,最突出的特點是:與史書中動輒“萬騎”的規模不同,漢簡中所反映的漢匈戰爭的規模實在太小了。比如這幾條記錄:“虜可七九騎入卅井闢非燧”,“虜可八十餘騎從塞外馳來”,“胡虜卅餘騎犯塞”,“見虜三四百騎”,“虜可二百餘騎”。多不過三四百,少則幾十,與“萬騎”的數量差的有點多。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還有更詳細的記載。比如一條永始元年九月的記載,“虜可九十騎如甲渠止北,略得卒一人,盜取官三石,弩一稾,矢十二,牛一,衣物無數,司馬宜昌將騎百八十二人從都尉追。”可以發現,匈奴入侵的規模不到百人,漢軍追擊的規模也不到二百人。還有一條建武四年匈奴入侵的記錄,這次匈奴“略得焦鳳牛十餘頭,羌女子一人”。規模有多大呢?“虜四騎,止都倉西放馬,六十餘騎,止金關西”,不到七十人。另一條記錄顯示,“虜可廿餘騎,萃出塊沙中,略得日跡卒趙蓋眾”。二十餘匈奴騎兵打埋伏,抓獲漢戍卒一人。從上述幾條可以看出,匈奴這種中小規模入侵的主要目的不是與漢軍作戰,而是以劫掠為主,即“打草谷”。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另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史書中記載的匈奴入侵,多為秋季。但是漢簡中所記載的匈奴入侵,沒有明顯的季節特徵。就目前所掌握的資料來看,有永始元年九月,初元五年正月、四月,建武四年九月,建武六年四月,元延二年七月,本始二年八月,建武五年十一月等,幾無規律可循。所以,漢朝面對的匈奴入侵,更普遍的是中小規模的“打草谷”,且沒有明顯的季節特徵,幾乎每月都會發生。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漢匈衝突本質上是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衝突,與明蒙衝突類似,則其作戰形式也有相似之處。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明蒙戰爭的一般形式,來與漢匈做一對比。以明代正統初年為例,正統元年十一月,“有達賊三百餘騎,攻圍蘭州大通口遞運所”,被明軍擊退。同月,有“達賊二千餘人入寇神木縣”,又被明軍擊退。還是這個月,又有“達賊三百餘騎竊入灰溝營南”,兩次被明軍擊潰。正統二年十一月,“韃賊五百餘騎掠金剛溝南,官軍追擊敗之”。正統三年正月,“達賊三百餘人飲馬黃河”,明軍敗之。同月,蒙古某部酋長“糾集五百餘騎從葭州渡河肆掠,為官軍所破”。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韃靼人有六次入侵擾邊,極其頻繁。其中五次都是三五百人的中小規模,與漢簡中記載的匈奴入侵人數相近。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這樣就能理解為何漢武帝下定決心消滅匈奴了。如果中央政府每月都會收到邊郡發來的報告:這個月匈奴百十人入侵北地郡,殺掠數十人,劫走牲畜百餘頭;那個月匈奴幾百人入侵上谷郡,殺掠幾十人,擄走牛羊百十頭……日積月累,積少成多,每年漢朝邊郡可能損失人口數千、牲畜千餘頭——果然是不得不除的心腹之患。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那麼,這跟李廣的綽號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先看明代的史料。《明實錄》中有大量邊將率軍擊敗前來劫掠的蒙古人,然後救回被擄走的人口牲畜的例子。比如成化九年二月,明軍在紅沙煙追擊前來劫掠的蒙古人,敗之。“斬首一十九,奪獲馬六十,兵器、皮襖等物二百三十六,追還被掠牛羊馬騾二百一十五。”除了一般的戰鬥繳獲外,明軍還追回了被掠牲畜。又如弘治十年十二月,蒙古瓦剌部進犯赤斤蒙古衛,劫掠甚眾。明軍追擊,在王子莊與蒙古遭遇,明軍擊敗瓦剌,“斬首九級,驅回原虜夷人男婦七十四人,牛羊二千一百有奇”。值得注意的是,救回如此之多的被俘人畜,明軍用了多少人呢?四百。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前面已經說了,漢匈之間的戰鬥,最普遍的模式是“打草谷”,即以劫掠為主。而李廣作為邊郡太守,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可以推測,李廣的大部分戰鬥都是類似明軍追擊蒙古那樣的反擊戰,即多次率軍反擊,救回被虜獲的人畜。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史記》中還記載了一個奇特的現象:李廣做了四十年多年的太守,而且是在上谷、上郡、隴西、北地、右北平等北方邊郡來回轉,簡直是邊郡太守走馬燈。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綜合前文,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比較合理的推斷:李廣最擅長對付匈奴的中小規模打秋風,由於極其有效率,所以李廣在某地任太守的時候,匈奴就不去他的防區劫掠,轉而攻擊別處(即“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等過了一段時間,朝廷發現李廣的防區匈奴入侵次數驟減,而別的邊郡次數陡增(都打到別人防區裡了),於是就把李廣調到匈奴入侵的重災區。然後李廣又把匈奴打到別人的防區,如此反覆。這可能就是這一現象的真實含義:李廣是北方各邊郡對付匈奴打秋風的“救火隊長”。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明史》中有一條類似的記錄。“自宣德以來,迤北未嘗大舉入寇。惟朵顏三衛眾乘間擾邊,多不過百騎,或數十騎。他將率巽軿,洪獨以敢戰至大將。諸部亦憚之,稱為“楊王”。”說的是明朝中期名將楊洪的事蹟:蒙古中小規模入侵,楊洪多次率軍擊敗之,蒙古因此害怕,於是獲得綽號——簡直與李廣的成名之路如出一轍。如此說來,李廣“飛將軍”的綽號是名副其實的。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那麼,問題來了,李廣這麼厲害,怎麼就封不了侯呢?我們看李廣統帥萬人規模戰鬥的例子。元光五年,李廣帶領一萬騎兵出塞,遭遇匈奴優勢兵力,作戰失敗,李廣被俘,後成功逃脫;元狩四年,李廣領兵與大將軍衛青分進合擊匈奴,結果“軍亡導,或失道”,未能按時與衛青會合。由此可以看出,李廣統帥大軍的能力確實欠缺。統帥萬人規模的軍隊,將領的勇猛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規劃、協調、調度、大局觀等能力。簡單來說,需要帥才而不是將才。而李廣這麼多年,都是照著將才發展的。

"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編者按:李廣是西漢時期的名將,其最為人熟知的不是其抗擊匈奴的戰功,而是“數奇”——運氣不好。李廣一生與匈奴作戰七十餘次,但卻難覓封侯。歷代文人都為之鳴不平,所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現在網絡上對李廣的爭議也很大。有人認為,李廣封不了侯是純粹能力問題,甚至連其“飛將軍”的綽號都名不副實。那麼,李廣“飛將軍”的綽號是否名副其實?為何封不了侯呢?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我們先從一個數據說起。根據《史記》、《漢書》的記載,漢武帝時期匈奴的大規模入侵共有15次。這些入侵的特徵是:萬人以上規模,每次殺掠數千人。粗略估計,漢武帝在位的45年間,約有1.4萬邊境平民被“掠殺”,平均每年300多人。300多人是個什麼概念?漢朝每年死於鬥毆凶殺的人數都要遠超這個了吧?這就引出了一個疑問:這種損失,至於促使漢武帝下定決心,發動幾十年的大規模戰略進攻,以至於最後導致國庫空虛嗎?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藉助出土的大量漢簡,我們得以一窺漢代邊郡地區的日常。這其中,就有不少記載了漢匈戰事,最突出的特點是:與史書中動輒“萬騎”的規模不同,漢簡中所反映的漢匈戰爭的規模實在太小了。比如這幾條記錄:“虜可七九騎入卅井闢非燧”,“虜可八十餘騎從塞外馳來”,“胡虜卅餘騎犯塞”,“見虜三四百騎”,“虜可二百餘騎”。多不過三四百,少則幾十,與“萬騎”的數量差的有點多。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還有更詳細的記載。比如一條永始元年九月的記載,“虜可九十騎如甲渠止北,略得卒一人,盜取官三石,弩一稾,矢十二,牛一,衣物無數,司馬宜昌將騎百八十二人從都尉追。”可以發現,匈奴入侵的規模不到百人,漢軍追擊的規模也不到二百人。還有一條建武四年匈奴入侵的記錄,這次匈奴“略得焦鳳牛十餘頭,羌女子一人”。規模有多大呢?“虜四騎,止都倉西放馬,六十餘騎,止金關西”,不到七十人。另一條記錄顯示,“虜可廿餘騎,萃出塊沙中,略得日跡卒趙蓋眾”。二十餘匈奴騎兵打埋伏,抓獲漢戍卒一人。從上述幾條可以看出,匈奴這種中小規模入侵的主要目的不是與漢軍作戰,而是以劫掠為主,即“打草谷”。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另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史書中記載的匈奴入侵,多為秋季。但是漢簡中所記載的匈奴入侵,沒有明顯的季節特徵。就目前所掌握的資料來看,有永始元年九月,初元五年正月、四月,建武四年九月,建武六年四月,元延二年七月,本始二年八月,建武五年十一月等,幾無規律可循。所以,漢朝面對的匈奴入侵,更普遍的是中小規模的“打草谷”,且沒有明顯的季節特徵,幾乎每月都會發生。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漢匈衝突本質上是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衝突,與明蒙衝突類似,則其作戰形式也有相似之處。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明蒙戰爭的一般形式,來與漢匈做一對比。以明代正統初年為例,正統元年十一月,“有達賊三百餘騎,攻圍蘭州大通口遞運所”,被明軍擊退。同月,有“達賊二千餘人入寇神木縣”,又被明軍擊退。還是這個月,又有“達賊三百餘騎竊入灰溝營南”,兩次被明軍擊潰。正統二年十一月,“韃賊五百餘騎掠金剛溝南,官軍追擊敗之”。正統三年正月,“達賊三百餘人飲馬黃河”,明軍敗之。同月,蒙古某部酋長“糾集五百餘騎從葭州渡河肆掠,為官軍所破”。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韃靼人有六次入侵擾邊,極其頻繁。其中五次都是三五百人的中小規模,與漢簡中記載的匈奴入侵人數相近。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這樣就能理解為何漢武帝下定決心消滅匈奴了。如果中央政府每月都會收到邊郡發來的報告:這個月匈奴百十人入侵北地郡,殺掠數十人,劫走牲畜百餘頭;那個月匈奴幾百人入侵上谷郡,殺掠幾十人,擄走牛羊百十頭……日積月累,積少成多,每年漢朝邊郡可能損失人口數千、牲畜千餘頭——果然是不得不除的心腹之患。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那麼,這跟李廣的綽號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先看明代的史料。《明實錄》中有大量邊將率軍擊敗前來劫掠的蒙古人,然後救回被擄走的人口牲畜的例子。比如成化九年二月,明軍在紅沙煙追擊前來劫掠的蒙古人,敗之。“斬首一十九,奪獲馬六十,兵器、皮襖等物二百三十六,追還被掠牛羊馬騾二百一十五。”除了一般的戰鬥繳獲外,明軍還追回了被掠牲畜。又如弘治十年十二月,蒙古瓦剌部進犯赤斤蒙古衛,劫掠甚眾。明軍追擊,在王子莊與蒙古遭遇,明軍擊敗瓦剌,“斬首九級,驅回原虜夷人男婦七十四人,牛羊二千一百有奇”。值得注意的是,救回如此之多的被俘人畜,明軍用了多少人呢?四百。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前面已經說了,漢匈之間的戰鬥,最普遍的模式是“打草谷”,即以劫掠為主。而李廣作為邊郡太守,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可以推測,李廣的大部分戰鬥都是類似明軍追擊蒙古那樣的反擊戰,即多次率軍反擊,救回被虜獲的人畜。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史記》中還記載了一個奇特的現象:李廣做了四十年多年的太守,而且是在上谷、上郡、隴西、北地、右北平等北方邊郡來回轉,簡直是邊郡太守走馬燈。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綜合前文,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比較合理的推斷:李廣最擅長對付匈奴的中小規模打秋風,由於極其有效率,所以李廣在某地任太守的時候,匈奴就不去他的防區劫掠,轉而攻擊別處(即“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等過了一段時間,朝廷發現李廣的防區匈奴入侵次數驟減,而別的邊郡次數陡增(都打到別人防區裡了),於是就把李廣調到匈奴入侵的重災區。然後李廣又把匈奴打到別人的防區,如此反覆。這可能就是這一現象的真實含義:李廣是北方各邊郡對付匈奴打秋風的“救火隊長”。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明史》中有一條類似的記錄。“自宣德以來,迤北未嘗大舉入寇。惟朵顏三衛眾乘間擾邊,多不過百騎,或數十騎。他將率巽軿,洪獨以敢戰至大將。諸部亦憚之,稱為“楊王”。”說的是明朝中期名將楊洪的事蹟:蒙古中小規模入侵,楊洪多次率軍擊敗之,蒙古因此害怕,於是獲得綽號——簡直與李廣的成名之路如出一轍。如此說來,李廣“飛將軍”的綽號是名副其實的。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那麼,問題來了,李廣這麼厲害,怎麼就封不了侯呢?我們看李廣統帥萬人規模戰鬥的例子。元光五年,李廣帶領一萬騎兵出塞,遭遇匈奴優勢兵力,作戰失敗,李廣被俘,後成功逃脫;元狩四年,李廣領兵與大將軍衛青分進合擊匈奴,結果“軍亡導,或失道”,未能按時與衛青會合。由此可以看出,李廣統帥大軍的能力確實欠缺。統帥萬人規模的軍隊,將領的勇猛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規劃、協調、調度、大局觀等能力。簡單來說,需要帥才而不是將才。而李廣這麼多年,都是照著將才發展的。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李廣初次嶄露頭角是在漢文帝十四年,當時“匈奴十四萬騎大入蕭關”,李廣“用善騎射,殺首虜多”,以及“有所衝陷折關及格猛獸”,受到文帝賞識。可以看出,從一開始,李廣就是以射術精湛、作戰勇猛的形象知名的。後來到北方邊郡防禦匈奴,因為匈奴入侵的形式以中小規模打秋風為主,所以李廣如魚得水,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而這種作戰形式,講究猛衝猛打,個人武藝高強就夠了,但沒有機會鍛鍊自己的領軍能力。如此幾十年,就導致李廣的戰術思維固化,完全習慣了中小規模斥候戰,以至於不會打大仗了。

"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編者按:李廣是西漢時期的名將,其最為人熟知的不是其抗擊匈奴的戰功,而是“數奇”——運氣不好。李廣一生與匈奴作戰七十餘次,但卻難覓封侯。歷代文人都為之鳴不平,所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現在網絡上對李廣的爭議也很大。有人認為,李廣封不了侯是純粹能力問題,甚至連其“飛將軍”的綽號都名不副實。那麼,李廣“飛將軍”的綽號是否名副其實?為何封不了侯呢?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我們先從一個數據說起。根據《史記》、《漢書》的記載,漢武帝時期匈奴的大規模入侵共有15次。這些入侵的特徵是:萬人以上規模,每次殺掠數千人。粗略估計,漢武帝在位的45年間,約有1.4萬邊境平民被“掠殺”,平均每年300多人。300多人是個什麼概念?漢朝每年死於鬥毆凶殺的人數都要遠超這個了吧?這就引出了一個疑問:這種損失,至於促使漢武帝下定決心,發動幾十年的大規模戰略進攻,以至於最後導致國庫空虛嗎?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藉助出土的大量漢簡,我們得以一窺漢代邊郡地區的日常。這其中,就有不少記載了漢匈戰事,最突出的特點是:與史書中動輒“萬騎”的規模不同,漢簡中所反映的漢匈戰爭的規模實在太小了。比如這幾條記錄:“虜可七九騎入卅井闢非燧”,“虜可八十餘騎從塞外馳來”,“胡虜卅餘騎犯塞”,“見虜三四百騎”,“虜可二百餘騎”。多不過三四百,少則幾十,與“萬騎”的數量差的有點多。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還有更詳細的記載。比如一條永始元年九月的記載,“虜可九十騎如甲渠止北,略得卒一人,盜取官三石,弩一稾,矢十二,牛一,衣物無數,司馬宜昌將騎百八十二人從都尉追。”可以發現,匈奴入侵的規模不到百人,漢軍追擊的規模也不到二百人。還有一條建武四年匈奴入侵的記錄,這次匈奴“略得焦鳳牛十餘頭,羌女子一人”。規模有多大呢?“虜四騎,止都倉西放馬,六十餘騎,止金關西”,不到七十人。另一條記錄顯示,“虜可廿餘騎,萃出塊沙中,略得日跡卒趙蓋眾”。二十餘匈奴騎兵打埋伏,抓獲漢戍卒一人。從上述幾條可以看出,匈奴這種中小規模入侵的主要目的不是與漢軍作戰,而是以劫掠為主,即“打草谷”。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另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史書中記載的匈奴入侵,多為秋季。但是漢簡中所記載的匈奴入侵,沒有明顯的季節特徵。就目前所掌握的資料來看,有永始元年九月,初元五年正月、四月,建武四年九月,建武六年四月,元延二年七月,本始二年八月,建武五年十一月等,幾無規律可循。所以,漢朝面對的匈奴入侵,更普遍的是中小規模的“打草谷”,且沒有明顯的季節特徵,幾乎每月都會發生。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漢匈衝突本質上是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衝突,與明蒙衝突類似,則其作戰形式也有相似之處。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明蒙戰爭的一般形式,來與漢匈做一對比。以明代正統初年為例,正統元年十一月,“有達賊三百餘騎,攻圍蘭州大通口遞運所”,被明軍擊退。同月,有“達賊二千餘人入寇神木縣”,又被明軍擊退。還是這個月,又有“達賊三百餘騎竊入灰溝營南”,兩次被明軍擊潰。正統二年十一月,“韃賊五百餘騎掠金剛溝南,官軍追擊敗之”。正統三年正月,“達賊三百餘人飲馬黃河”,明軍敗之。同月,蒙古某部酋長“糾集五百餘騎從葭州渡河肆掠,為官軍所破”。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韃靼人有六次入侵擾邊,極其頻繁。其中五次都是三五百人的中小規模,與漢簡中記載的匈奴入侵人數相近。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這樣就能理解為何漢武帝下定決心消滅匈奴了。如果中央政府每月都會收到邊郡發來的報告:這個月匈奴百十人入侵北地郡,殺掠數十人,劫走牲畜百餘頭;那個月匈奴幾百人入侵上谷郡,殺掠幾十人,擄走牛羊百十頭……日積月累,積少成多,每年漢朝邊郡可能損失人口數千、牲畜千餘頭——果然是不得不除的心腹之患。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那麼,這跟李廣的綽號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先看明代的史料。《明實錄》中有大量邊將率軍擊敗前來劫掠的蒙古人,然後救回被擄走的人口牲畜的例子。比如成化九年二月,明軍在紅沙煙追擊前來劫掠的蒙古人,敗之。“斬首一十九,奪獲馬六十,兵器、皮襖等物二百三十六,追還被掠牛羊馬騾二百一十五。”除了一般的戰鬥繳獲外,明軍還追回了被掠牲畜。又如弘治十年十二月,蒙古瓦剌部進犯赤斤蒙古衛,劫掠甚眾。明軍追擊,在王子莊與蒙古遭遇,明軍擊敗瓦剌,“斬首九級,驅回原虜夷人男婦七十四人,牛羊二千一百有奇”。值得注意的是,救回如此之多的被俘人畜,明軍用了多少人呢?四百。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前面已經說了,漢匈之間的戰鬥,最普遍的模式是“打草谷”,即以劫掠為主。而李廣作為邊郡太守,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可以推測,李廣的大部分戰鬥都是類似明軍追擊蒙古那樣的反擊戰,即多次率軍反擊,救回被虜獲的人畜。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史記》中還記載了一個奇特的現象:李廣做了四十年多年的太守,而且是在上谷、上郡、隴西、北地、右北平等北方邊郡來回轉,簡直是邊郡太守走馬燈。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綜合前文,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比較合理的推斷:李廣最擅長對付匈奴的中小規模打秋風,由於極其有效率,所以李廣在某地任太守的時候,匈奴就不去他的防區劫掠,轉而攻擊別處(即“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等過了一段時間,朝廷發現李廣的防區匈奴入侵次數驟減,而別的邊郡次數陡增(都打到別人防區裡了),於是就把李廣調到匈奴入侵的重災區。然後李廣又把匈奴打到別人的防區,如此反覆。這可能就是這一現象的真實含義:李廣是北方各邊郡對付匈奴打秋風的“救火隊長”。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明史》中有一條類似的記錄。“自宣德以來,迤北未嘗大舉入寇。惟朵顏三衛眾乘間擾邊,多不過百騎,或數十騎。他將率巽軿,洪獨以敢戰至大將。諸部亦憚之,稱為“楊王”。”說的是明朝中期名將楊洪的事蹟:蒙古中小規模入侵,楊洪多次率軍擊敗之,蒙古因此害怕,於是獲得綽號——簡直與李廣的成名之路如出一轍。如此說來,李廣“飛將軍”的綽號是名副其實的。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那麼,問題來了,李廣這麼厲害,怎麼就封不了侯呢?我們看李廣統帥萬人規模戰鬥的例子。元光五年,李廣帶領一萬騎兵出塞,遭遇匈奴優勢兵力,作戰失敗,李廣被俘,後成功逃脫;元狩四年,李廣領兵與大將軍衛青分進合擊匈奴,結果“軍亡導,或失道”,未能按時與衛青會合。由此可以看出,李廣統帥大軍的能力確實欠缺。統帥萬人規模的軍隊,將領的勇猛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規劃、協調、調度、大局觀等能力。簡單來說,需要帥才而不是將才。而李廣這麼多年,都是照著將才發展的。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李廣初次嶄露頭角是在漢文帝十四年,當時“匈奴十四萬騎大入蕭關”,李廣“用善騎射,殺首虜多”,以及“有所衝陷折關及格猛獸”,受到文帝賞識。可以看出,從一開始,李廣就是以射術精湛、作戰勇猛的形象知名的。後來到北方邊郡防禦匈奴,因為匈奴入侵的形式以中小規模打秋風為主,所以李廣如魚得水,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而這種作戰形式,講究猛衝猛打,個人武藝高強就夠了,但沒有機會鍛鍊自己的領軍能力。如此幾十年,就導致李廣的戰術思維固化,完全習慣了中小規模斥候戰,以至於不會打大仗了。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明代的北方邊將們也面臨這個問題。前面說了,明蒙交戰的普遍形式也是中小規模為主,所以明代北方的邊將們也適應了這一模式,形象點兒說,“李廣化了”。戚繼光對於這種作戰模式的弊端,看得很清楚:“諸將又且利於此,習於此,偷馬打帳房得功,視此為備邊之長策,及至大舉而入,便謂此必不可交鋒,必不可堂堂相對,凡能神出鬼沒,偷竊零騎,挑壕自固,便是好漢,此牢不可破之習也。其在薊鎮將士,又以大兵所向無敵,積威所劫,亦謂決不可論戰。”一句話概括:斥候戰打多了,不會打大仗了。

"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編者按:李廣是西漢時期的名將,其最為人熟知的不是其抗擊匈奴的戰功,而是“數奇”——運氣不好。李廣一生與匈奴作戰七十餘次,但卻難覓封侯。歷代文人都為之鳴不平,所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現在網絡上對李廣的爭議也很大。有人認為,李廣封不了侯是純粹能力問題,甚至連其“飛將軍”的綽號都名不副實。那麼,李廣“飛將軍”的綽號是否名副其實?為何封不了侯呢?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我們先從一個數據說起。根據《史記》、《漢書》的記載,漢武帝時期匈奴的大規模入侵共有15次。這些入侵的特徵是:萬人以上規模,每次殺掠數千人。粗略估計,漢武帝在位的45年間,約有1.4萬邊境平民被“掠殺”,平均每年300多人。300多人是個什麼概念?漢朝每年死於鬥毆凶殺的人數都要遠超這個了吧?這就引出了一個疑問:這種損失,至於促使漢武帝下定決心,發動幾十年的大規模戰略進攻,以至於最後導致國庫空虛嗎?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藉助出土的大量漢簡,我們得以一窺漢代邊郡地區的日常。這其中,就有不少記載了漢匈戰事,最突出的特點是:與史書中動輒“萬騎”的規模不同,漢簡中所反映的漢匈戰爭的規模實在太小了。比如這幾條記錄:“虜可七九騎入卅井闢非燧”,“虜可八十餘騎從塞外馳來”,“胡虜卅餘騎犯塞”,“見虜三四百騎”,“虜可二百餘騎”。多不過三四百,少則幾十,與“萬騎”的數量差的有點多。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還有更詳細的記載。比如一條永始元年九月的記載,“虜可九十騎如甲渠止北,略得卒一人,盜取官三石,弩一稾,矢十二,牛一,衣物無數,司馬宜昌將騎百八十二人從都尉追。”可以發現,匈奴入侵的規模不到百人,漢軍追擊的規模也不到二百人。還有一條建武四年匈奴入侵的記錄,這次匈奴“略得焦鳳牛十餘頭,羌女子一人”。規模有多大呢?“虜四騎,止都倉西放馬,六十餘騎,止金關西”,不到七十人。另一條記錄顯示,“虜可廿餘騎,萃出塊沙中,略得日跡卒趙蓋眾”。二十餘匈奴騎兵打埋伏,抓獲漢戍卒一人。從上述幾條可以看出,匈奴這種中小規模入侵的主要目的不是與漢軍作戰,而是以劫掠為主,即“打草谷”。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另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史書中記載的匈奴入侵,多為秋季。但是漢簡中所記載的匈奴入侵,沒有明顯的季節特徵。就目前所掌握的資料來看,有永始元年九月,初元五年正月、四月,建武四年九月,建武六年四月,元延二年七月,本始二年八月,建武五年十一月等,幾無規律可循。所以,漢朝面對的匈奴入侵,更普遍的是中小規模的“打草谷”,且沒有明顯的季節特徵,幾乎每月都會發生。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漢匈衝突本質上是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衝突,與明蒙衝突類似,則其作戰形式也有相似之處。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明蒙戰爭的一般形式,來與漢匈做一對比。以明代正統初年為例,正統元年十一月,“有達賊三百餘騎,攻圍蘭州大通口遞運所”,被明軍擊退。同月,有“達賊二千餘人入寇神木縣”,又被明軍擊退。還是這個月,又有“達賊三百餘騎竊入灰溝營南”,兩次被明軍擊潰。正統二年十一月,“韃賊五百餘騎掠金剛溝南,官軍追擊敗之”。正統三年正月,“達賊三百餘人飲馬黃河”,明軍敗之。同月,蒙古某部酋長“糾集五百餘騎從葭州渡河肆掠,為官軍所破”。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韃靼人有六次入侵擾邊,極其頻繁。其中五次都是三五百人的中小規模,與漢簡中記載的匈奴入侵人數相近。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這樣就能理解為何漢武帝下定決心消滅匈奴了。如果中央政府每月都會收到邊郡發來的報告:這個月匈奴百十人入侵北地郡,殺掠數十人,劫走牲畜百餘頭;那個月匈奴幾百人入侵上谷郡,殺掠幾十人,擄走牛羊百十頭……日積月累,積少成多,每年漢朝邊郡可能損失人口數千、牲畜千餘頭——果然是不得不除的心腹之患。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那麼,這跟李廣的綽號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先看明代的史料。《明實錄》中有大量邊將率軍擊敗前來劫掠的蒙古人,然後救回被擄走的人口牲畜的例子。比如成化九年二月,明軍在紅沙煙追擊前來劫掠的蒙古人,敗之。“斬首一十九,奪獲馬六十,兵器、皮襖等物二百三十六,追還被掠牛羊馬騾二百一十五。”除了一般的戰鬥繳獲外,明軍還追回了被掠牲畜。又如弘治十年十二月,蒙古瓦剌部進犯赤斤蒙古衛,劫掠甚眾。明軍追擊,在王子莊與蒙古遭遇,明軍擊敗瓦剌,“斬首九級,驅回原虜夷人男婦七十四人,牛羊二千一百有奇”。值得注意的是,救回如此之多的被俘人畜,明軍用了多少人呢?四百。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前面已經說了,漢匈之間的戰鬥,最普遍的模式是“打草谷”,即以劫掠為主。而李廣作為邊郡太守,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可以推測,李廣的大部分戰鬥都是類似明軍追擊蒙古那樣的反擊戰,即多次率軍反擊,救回被虜獲的人畜。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史記》中還記載了一個奇特的現象:李廣做了四十年多年的太守,而且是在上谷、上郡、隴西、北地、右北平等北方邊郡來回轉,簡直是邊郡太守走馬燈。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綜合前文,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比較合理的推斷:李廣最擅長對付匈奴的中小規模打秋風,由於極其有效率,所以李廣在某地任太守的時候,匈奴就不去他的防區劫掠,轉而攻擊別處(即“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等過了一段時間,朝廷發現李廣的防區匈奴入侵次數驟減,而別的邊郡次數陡增(都打到別人防區裡了),於是就把李廣調到匈奴入侵的重災區。然後李廣又把匈奴打到別人的防區,如此反覆。這可能就是這一現象的真實含義:李廣是北方各邊郡對付匈奴打秋風的“救火隊長”。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明史》中有一條類似的記錄。“自宣德以來,迤北未嘗大舉入寇。惟朵顏三衛眾乘間擾邊,多不過百騎,或數十騎。他將率巽軿,洪獨以敢戰至大將。諸部亦憚之,稱為“楊王”。”說的是明朝中期名將楊洪的事蹟:蒙古中小規模入侵,楊洪多次率軍擊敗之,蒙古因此害怕,於是獲得綽號——簡直與李廣的成名之路如出一轍。如此說來,李廣“飛將軍”的綽號是名副其實的。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那麼,問題來了,李廣這麼厲害,怎麼就封不了侯呢?我們看李廣統帥萬人規模戰鬥的例子。元光五年,李廣帶領一萬騎兵出塞,遭遇匈奴優勢兵力,作戰失敗,李廣被俘,後成功逃脫;元狩四年,李廣領兵與大將軍衛青分進合擊匈奴,結果“軍亡導,或失道”,未能按時與衛青會合。由此可以看出,李廣統帥大軍的能力確實欠缺。統帥萬人規模的軍隊,將領的勇猛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規劃、協調、調度、大局觀等能力。簡單來說,需要帥才而不是將才。而李廣這麼多年,都是照著將才發展的。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李廣初次嶄露頭角是在漢文帝十四年,當時“匈奴十四萬騎大入蕭關”,李廣“用善騎射,殺首虜多”,以及“有所衝陷折關及格猛獸”,受到文帝賞識。可以看出,從一開始,李廣就是以射術精湛、作戰勇猛的形象知名的。後來到北方邊郡防禦匈奴,因為匈奴入侵的形式以中小規模打秋風為主,所以李廣如魚得水,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而這種作戰形式,講究猛衝猛打,個人武藝高強就夠了,但沒有機會鍛鍊自己的領軍能力。如此幾十年,就導致李廣的戰術思維固化,完全習慣了中小規模斥候戰,以至於不會打大仗了。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明代的北方邊將們也面臨這個問題。前面說了,明蒙交戰的普遍形式也是中小規模為主,所以明代北方的邊將們也適應了這一模式,形象點兒說,“李廣化了”。戚繼光對於這種作戰模式的弊端,看得很清楚:“諸將又且利於此,習於此,偷馬打帳房得功,視此為備邊之長策,及至大舉而入,便謂此必不可交鋒,必不可堂堂相對,凡能神出鬼沒,偷竊零騎,挑壕自固,便是好漢,此牢不可破之習也。其在薊鎮將士,又以大兵所向無敵,積威所劫,亦謂決不可論戰。”一句話概括:斥候戰打多了,不會打大仗了。

“飛將軍”到底是不是後世的吹噓?李廣的真實戰績竟在這些漢簡裡

所以,漠北之戰的時候,李廣為什麼要從漢武帝那裡爭取獲得前將軍?為什麼願意主動請纓,“先死單于”?就是因為李廣深知自己的戰術特點:不擅長獨立領軍作戰,擅長猛打猛衝。而作為大軍的先鋒,直接由大將軍衛青指揮,可以最大化自己的優點,最小化自己的不足。這也是為什麼當衛青拒絕李廣的請求後,李廣“意甚慍怒”的原因了——-李廣知道,獨立領軍,八成又要出事兒,自己最後封侯的希望怕是沒了。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超重裝輕騎兵,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