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喝的是什麼酒?

  從古至今,酒是中國飲食文化中舉足輕重的一部分。酒在古代有許多別稱,如杜康、釣詩鉤、忘憂物、金波、壺觴等,每個都很形象、很好聽。古人曾經留下無數關於飲酒的詩詞,如杜甫的《飲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李白既是詩仙,又是酒仙,他自己也宣稱“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金樽清酒鬥十千”。他每日必飲,每飲必醉,醉時詩興大發,長吟不輟,出口成章,這正是酒壯詩膽,詩助酒興,詩酒相長。  

"

  古人喝的是什麼酒?

  從古至今,酒是中國飲食文化中舉足輕重的一部分。酒在古代有許多別稱,如杜康、釣詩鉤、忘憂物、金波、壺觴等,每個都很形象、很好聽。古人曾經留下無數關於飲酒的詩詞,如杜甫的《飲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李白既是詩仙,又是酒仙,他自己也宣稱“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金樽清酒鬥十千”。他每日必飲,每飲必醉,醉時詩興大發,長吟不輟,出口成章,這正是酒壯詩膽,詩助酒興,詩酒相長。  

劉伶、李白、武松,誰的酒量高?

李白畫像

  那麼,李白喝的酒跟現在的白酒一樣嗎?比較而言,後世的白酒按照釀造技術來說是蒸餾酒,酒精度數遠遠超過唐朝的酒。關於中國白酒產生的時間,主要有三種說法:其一,在宋朝的墓葬裡,考古研究者發現了蒸餾器,卻沒有發現實物的酒;其二,元朝時從阿拉伯引進;其三,考古研究者在成都水井坊發現了酒窖中窖藏的實物酒,確定年代為元末明初。學者大多支持第三種說法,即元末明初時中國正式有了白酒,這是通過蒸餾工藝獲得的高度酒精烈性酒。白酒產生後,按照地域劃分和飲食習慣差異,北方人多飲用烈性白酒,南方人多飲用低度米酒(如黃酒)。

  從唐朝到元朝,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中國一直採用人工發酵的方式釀造低度酒,即米酒和葡萄酒。就米酒而言,根據提煉工藝的差異,又分為清酒和濁酒兩種。當時的米酒類似於今天的醪糟,酒精度數較低,根據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的幾種唐朝造酒法,成品酒的酒精含量通常在3°—15°之間,少數能達到20°。

  除了李白,中國歷史上還有很多愛喝酒的名人,如杜康、陶淵明、蘇軾、歐陽修等,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是其中的一枚奇葩。因為政治上的失意,為了免除災禍,劉伶可以說一生“泡”在酒裡,嗜酒如命,放浪形骸。據史書記載,劉伶平時無論公私,常常乘鹿車出門,車上總帶著許多酒。他一邊坐在車上趕鹿前行,一邊手不離酒壺大口喝酒,是典型的“酒後駕車”。同時,他外出時,還常常帶著一名小童扛著一把鍬跟在後面跑,並對小童說:“如果我醉死了,你就找個地方挖個坑將我埋葬了。”可以想象,跟著這樣一個醉鬼主人出門,這個小童的心裡一定是心潮澎湃萬馬奔騰百味雜陳。

  如果說劉伶醉酒更多的是處於避世的考慮,那麼王羲之蘭亭流觴則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話。王羲之,東晉著名書法家,史稱“書聖”。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當時名士41人聚會於會稽山的蘭亭,修祓禊之禮,曲水流觴,飲酒賦詩,他揮毫書寫詩序,即著名的《蘭亭集序》。當時,他酒酣興起,意氣風發,一揮而就,寫下了這幅書法絕代佳品,被後世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此後,蘭亭流觴就成為一段風雅故事,廣為流傳。根據白酒產生時間,不難推斷出劉伶和王羲之等人喝的也不是高度白酒,只能是米酒或葡萄酒,鑑於南方人多飲米酒,他們所喝為米酒的可能性最大。

  此外,施耐庵所著的古典小說《水滸傳》中,武松回家探望哥哥,路過景陽岡喝了十八碗酒。《水滸傳》描寫的故事發生於北宋時期,因此當時武松喝的十八碗酒其實也是米酒。不過他喝的米酒可能由於釀酒者的技術水平較高,其度數要遠遠高於當時一般的米酒,後勁較大,因此才有“三碗不過岡”的說法。  

"

  古人喝的是什麼酒?

  從古至今,酒是中國飲食文化中舉足輕重的一部分。酒在古代有許多別稱,如杜康、釣詩鉤、忘憂物、金波、壺觴等,每個都很形象、很好聽。古人曾經留下無數關於飲酒的詩詞,如杜甫的《飲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李白既是詩仙,又是酒仙,他自己也宣稱“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金樽清酒鬥十千”。他每日必飲,每飲必醉,醉時詩興大發,長吟不輟,出口成章,這正是酒壯詩膽,詩助酒興,詩酒相長。  

劉伶、李白、武松,誰的酒量高?

李白畫像

  那麼,李白喝的酒跟現在的白酒一樣嗎?比較而言,後世的白酒按照釀造技術來說是蒸餾酒,酒精度數遠遠超過唐朝的酒。關於中國白酒產生的時間,主要有三種說法:其一,在宋朝的墓葬裡,考古研究者發現了蒸餾器,卻沒有發現實物的酒;其二,元朝時從阿拉伯引進;其三,考古研究者在成都水井坊發現了酒窖中窖藏的實物酒,確定年代為元末明初。學者大多支持第三種說法,即元末明初時中國正式有了白酒,這是通過蒸餾工藝獲得的高度酒精烈性酒。白酒產生後,按照地域劃分和飲食習慣差異,北方人多飲用烈性白酒,南方人多飲用低度米酒(如黃酒)。

  從唐朝到元朝,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中國一直採用人工發酵的方式釀造低度酒,即米酒和葡萄酒。就米酒而言,根據提煉工藝的差異,又分為清酒和濁酒兩種。當時的米酒類似於今天的醪糟,酒精度數較低,根據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的幾種唐朝造酒法,成品酒的酒精含量通常在3°—15°之間,少數能達到20°。

  除了李白,中國歷史上還有很多愛喝酒的名人,如杜康、陶淵明、蘇軾、歐陽修等,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是其中的一枚奇葩。因為政治上的失意,為了免除災禍,劉伶可以說一生“泡”在酒裡,嗜酒如命,放浪形骸。據史書記載,劉伶平時無論公私,常常乘鹿車出門,車上總帶著許多酒。他一邊坐在車上趕鹿前行,一邊手不離酒壺大口喝酒,是典型的“酒後駕車”。同時,他外出時,還常常帶著一名小童扛著一把鍬跟在後面跑,並對小童說:“如果我醉死了,你就找個地方挖個坑將我埋葬了。”可以想象,跟著這樣一個醉鬼主人出門,這個小童的心裡一定是心潮澎湃萬馬奔騰百味雜陳。

  如果說劉伶醉酒更多的是處於避世的考慮,那麼王羲之蘭亭流觴則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話。王羲之,東晉著名書法家,史稱“書聖”。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當時名士41人聚會於會稽山的蘭亭,修祓禊之禮,曲水流觴,飲酒賦詩,他揮毫書寫詩序,即著名的《蘭亭集序》。當時,他酒酣興起,意氣風發,一揮而就,寫下了這幅書法絕代佳品,被後世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此後,蘭亭流觴就成為一段風雅故事,廣為流傳。根據白酒產生時間,不難推斷出劉伶和王羲之等人喝的也不是高度白酒,只能是米酒或葡萄酒,鑑於南方人多飲米酒,他們所喝為米酒的可能性最大。

  此外,施耐庵所著的古典小說《水滸傳》中,武松回家探望哥哥,路過景陽岡喝了十八碗酒。《水滸傳》描寫的故事發生於北宋時期,因此當時武松喝的十八碗酒其實也是米酒。不過他喝的米酒可能由於釀酒者的技術水平較高,其度數要遠遠高於當時一般的米酒,後勁較大,因此才有“三碗不過岡”的說法。  

劉伶、李白、武松,誰的酒量高?

劉伶畫像

  古人的酒量如何?

  上面,我們談了古人喝的是什麼酒以及那些愛喝酒的名人,接下來我們說說古人能喝多少酒。這裡很有必要交代一下中國古代的計量問題。

  “李白斗酒詩百篇”說李白喝酒論鬥,按照中國古代的計量單位,漢朝時1鬥相當於現在2000毫升。唐朝時期,容積單位又分為大量制和小量制。其中,按照大量制,1鬥相當於現在6000毫升;按照小量制,1鬥相當於現在2000毫升。以小量制計算,李白喝的一斗酒最少摺合今天的2000毫升,也就是4斤。考慮到唐朝時米酒的酒精度一般為3°—15°,李白一次喝4斤,摺合成現在40°的白酒大約是2斤左右;如果摺合成現在50°的白酒,還要少一些。

  現在,普通成年人一次能喝4斤水的也不多,更何況4斤酒了。此外,他在詩作中表現出的酒量也很驚人:“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酒杯可大可小,假設酒杯容積相當於現在10毫升,300杯就是3000毫升,也就是6斤。儘管李白的詩乃“酒後狂言”,有誇張成分,不可全信。但是,只要他喝到高興時,一杯接一杯根本停不下來,卻是真的。因為,他的名言就是“將進酒,杯莫停”。因此,李白的酒量以現在的標準衡量也是不多見的,算得上海量了,不愧“酒仙”的稱號。

  上面提到嗜酒如命的劉伶,他出行攜帶大量美酒,酒不離身,走一路喝一路。據記載,他有一次喝了很多酒,摺合成現在大約是10斤,卻沒有醉,如往常一樣。他甚至經常在朋友面前抱怨,說自己雖然喝了一輩子酒,卻沒有嘗過大醉的滋味。這種說法雖然有些誇張,但是卻可以看得出其酒量是相當不錯的。

"

  古人喝的是什麼酒?

  從古至今,酒是中國飲食文化中舉足輕重的一部分。酒在古代有許多別稱,如杜康、釣詩鉤、忘憂物、金波、壺觴等,每個都很形象、很好聽。古人曾經留下無數關於飲酒的詩詞,如杜甫的《飲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李白既是詩仙,又是酒仙,他自己也宣稱“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金樽清酒鬥十千”。他每日必飲,每飲必醉,醉時詩興大發,長吟不輟,出口成章,這正是酒壯詩膽,詩助酒興,詩酒相長。  

劉伶、李白、武松,誰的酒量高?

李白畫像

  那麼,李白喝的酒跟現在的白酒一樣嗎?比較而言,後世的白酒按照釀造技術來說是蒸餾酒,酒精度數遠遠超過唐朝的酒。關於中國白酒產生的時間,主要有三種說法:其一,在宋朝的墓葬裡,考古研究者發現了蒸餾器,卻沒有發現實物的酒;其二,元朝時從阿拉伯引進;其三,考古研究者在成都水井坊發現了酒窖中窖藏的實物酒,確定年代為元末明初。學者大多支持第三種說法,即元末明初時中國正式有了白酒,這是通過蒸餾工藝獲得的高度酒精烈性酒。白酒產生後,按照地域劃分和飲食習慣差異,北方人多飲用烈性白酒,南方人多飲用低度米酒(如黃酒)。

  從唐朝到元朝,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中國一直採用人工發酵的方式釀造低度酒,即米酒和葡萄酒。就米酒而言,根據提煉工藝的差異,又分為清酒和濁酒兩種。當時的米酒類似於今天的醪糟,酒精度數較低,根據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的幾種唐朝造酒法,成品酒的酒精含量通常在3°—15°之間,少數能達到20°。

  除了李白,中國歷史上還有很多愛喝酒的名人,如杜康、陶淵明、蘇軾、歐陽修等,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是其中的一枚奇葩。因為政治上的失意,為了免除災禍,劉伶可以說一生“泡”在酒裡,嗜酒如命,放浪形骸。據史書記載,劉伶平時無論公私,常常乘鹿車出門,車上總帶著許多酒。他一邊坐在車上趕鹿前行,一邊手不離酒壺大口喝酒,是典型的“酒後駕車”。同時,他外出時,還常常帶著一名小童扛著一把鍬跟在後面跑,並對小童說:“如果我醉死了,你就找個地方挖個坑將我埋葬了。”可以想象,跟著這樣一個醉鬼主人出門,這個小童的心裡一定是心潮澎湃萬馬奔騰百味雜陳。

  如果說劉伶醉酒更多的是處於避世的考慮,那麼王羲之蘭亭流觴則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話。王羲之,東晉著名書法家,史稱“書聖”。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當時名士41人聚會於會稽山的蘭亭,修祓禊之禮,曲水流觴,飲酒賦詩,他揮毫書寫詩序,即著名的《蘭亭集序》。當時,他酒酣興起,意氣風發,一揮而就,寫下了這幅書法絕代佳品,被後世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此後,蘭亭流觴就成為一段風雅故事,廣為流傳。根據白酒產生時間,不難推斷出劉伶和王羲之等人喝的也不是高度白酒,只能是米酒或葡萄酒,鑑於南方人多飲米酒,他們所喝為米酒的可能性最大。

  此外,施耐庵所著的古典小說《水滸傳》中,武松回家探望哥哥,路過景陽岡喝了十八碗酒。《水滸傳》描寫的故事發生於北宋時期,因此當時武松喝的十八碗酒其實也是米酒。不過他喝的米酒可能由於釀酒者的技術水平較高,其度數要遠遠高於當時一般的米酒,後勁較大,因此才有“三碗不過岡”的說法。  

劉伶、李白、武松,誰的酒量高?

劉伶畫像

  古人的酒量如何?

  上面,我們談了古人喝的是什麼酒以及那些愛喝酒的名人,接下來我們說說古人能喝多少酒。這裡很有必要交代一下中國古代的計量問題。

  “李白斗酒詩百篇”說李白喝酒論鬥,按照中國古代的計量單位,漢朝時1鬥相當於現在2000毫升。唐朝時期,容積單位又分為大量制和小量制。其中,按照大量制,1鬥相當於現在6000毫升;按照小量制,1鬥相當於現在2000毫升。以小量制計算,李白喝的一斗酒最少摺合今天的2000毫升,也就是4斤。考慮到唐朝時米酒的酒精度一般為3°—15°,李白一次喝4斤,摺合成現在40°的白酒大約是2斤左右;如果摺合成現在50°的白酒,還要少一些。

  現在,普通成年人一次能喝4斤水的也不多,更何況4斤酒了。此外,他在詩作中表現出的酒量也很驚人:“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酒杯可大可小,假設酒杯容積相當於現在10毫升,300杯就是3000毫升,也就是6斤。儘管李白的詩乃“酒後狂言”,有誇張成分,不可全信。但是,只要他喝到高興時,一杯接一杯根本停不下來,卻是真的。因為,他的名言就是“將進酒,杯莫停”。因此,李白的酒量以現在的標準衡量也是不多見的,算得上海量了,不愧“酒仙”的稱號。

  上面提到嗜酒如命的劉伶,他出行攜帶大量美酒,酒不離身,走一路喝一路。據記載,他有一次喝了很多酒,摺合成現在大約是10斤,卻沒有醉,如往常一樣。他甚至經常在朋友面前抱怨,說自己雖然喝了一輩子酒,卻沒有嘗過大醉的滋味。這種說法雖然有些誇張,但是卻可以看得出其酒量是相當不錯的。

劉伶、李白、武松,誰的酒量高?

武松畫像

  至於喝了十八碗酒醉打猛虎的武松,即使是現在最小的碗,一碗裝一兩酒應該沒問題,就是近2斤;如果一碗裝三兩酒,就是5斤多。如果折中,就是3.6斤,大致至少相當於今天50°的白酒2斤以上。不難據此推斷武松的酒量也是難得的海量,正是:酒壯英雄膽,英雄借酒威,打虎留英名,美談傳千年!(來源於彭拜新聞頭條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