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將進酒》,到底是敬誰的酒?喝了多少酒?

李白 唐朝 杜甫 長安 唐玄宗 黃河 詩歌 平樂 金寶齋德進書法 2019-04-14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傾耳聽 一作: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不足貴 一作:何足貴;不復醒 一作:不願醒/不用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古來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李白的《將進酒》,到底是敬誰的酒?喝了多少酒?

關於這首詩的寫作時間,說法不一。黃錫珪編的《李太白編年詩集目錄》記錄為天寶十一載(公元752年)。一般認為這是天寶(公元742年正月—756年七月,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年間李白離開京城後,周遊樑、宋,與友人岑勳、元丹丘相會時所作。

李白的《將進酒》,到底是敬誰的酒?喝了多少酒?

李白出生在碎葉城,是唐朝當時的一個邊陲小鎮,因為地處邊界,又地勢重要,向來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雖然生活在開元盛世的朝代裡,卻絲毫沒有享受過開元盛世所帶來的優渥條件,於是跟著四處經商的父親一路往長安城行走,見識了各種各樣的民俗風情,增長了遠見,為他日後作詩揚名天下夯實了基礎。

李白的《將進酒》,到底是敬誰的酒?喝了多少酒?

李白一邊嗜酒如命,一邊沉浸在綠水青山,結識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認識岑勳和元丹丘時,離賜金放還這件事已經過去八年之久,李白的心境也逐漸從煩悶變得豁達,其實想一想不被賞識也沒什麼壞處,還能空出時間遊遍祖國河山,反正自己詩仙的美名已經廣為人知,也不算是碌碌無為了一輩子,於是李白經常和岑勳一起去找嵩山上的元丹丘一起飲酒作樂,畢竟志趣相投的人總有聊不盡的話題。

李白的《將進酒》,到底是敬誰的酒?喝了多少酒?

三人飲酒甚酣,杯盞停放間,李白詩興大發,趁著醉意,彷彿見到黃河之水天上滾滾而來,借酒放歌,把自己八年前和仕途擦肩而過的遺憾一併都長吁短嘆出來,但是往事已矣,逝者如斯,時間已經過去了八年了,自己也不再處於權力中心八年了,還有什麼是時間所掩埋不了的呢?其實想想仕途也沒那麼重要,以前一心想要報效國家,但是國家卻不需要自己,國家需要的是有謀略有勇武的人,而自己,恰恰兩個都不是,只是一個會皮毛劍法的文人書生。有些人仕途失意,窮困潦倒,一事無成。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而李白雖然任性妄為,但至少在唐朝的詩壇大放異彩,也不算碌碌而為了一輩子,詩作也能被後人傳承百世,夠光宗耀祖了。

李白的《將進酒》,到底是敬誰的酒?喝了多少酒?

《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激昂瀟灑,充滿狂放的氣息。至於如何才能“得意盡歡”,李白說“會須一飲三百杯”。難道真要一次性喝300杯酒?李白的真實酒量到底多少?鑑於他寫詩向來誇張,我們試著從尚寫實的杜甫詩中找找線索。

李白的《將進酒》,到底是敬誰的酒?喝了多少酒?

杜甫《飲中八仙歌》說:“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李白在詩中還寫道:“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可以相信,要說作《將進酒》時李白喝了多少酒,大概也就是曹植的《名都篇》中說的“我歸宴平樂,美酒鬥十千”最接近李白當時的處境和心情。

李白的《將進酒》,到底是敬誰的酒?喝了多少酒?

按古代的容量標準來換算:一斗是12斤左右。

從詩句看,李白喝了一斗酒後還能創作詩歌,可見不是爛醉,不過既然後來又“酒家眠”了,可見也差不多了,綜合起來估計酒量就在12斤多點。

這裡又有問題了,一次喝12斤酒,即便是7、8度的酒,但撐也能把肚子撐壞。所以也有人認為這裡的“鬥”絕非裝糧食的“鬥”。

李白的《將進酒》,到底是敬誰的酒?喝了多少酒?

李白的《將進酒》,到底是敬誰的酒?喝了多少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