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赤峰市歷史文化與由來(三)

遼朝時期

遼太祖神冊元年 (公元916年)

春,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建立了奴隸制國家,自稱皇帝,國號契丹,後改“大遼”,亦稱“大蕃”、“上國”。建元“神冊”,表示自己的國家是接受了上天神的冊封,建都臨潢(今巴林左旗林東鎮南),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二次南北朝局面。

遼太祖神冊三年 (公元918年)

以漢官禮部尚書康默記為“版築使”,由韓延徽、賈去疑等人共同主持,營建草原上第一座皇都臨潢府。其後在遼天顯元年(公元926年)又展郛郭、建宮室,起開皇、安德、五鑾三大殿,擴建天雄寺、新建斷腕樓,至遼天顯七年(公元932年),新建昭德、宣政殿,以及寺院和后妃住宅等,至遼會同元年(公元938年)太宗得燕、雲16州,正式定名皇都為上京臨潢府。

遼太祖天贊年間 (公元922~925年)

契丹立國後,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以鞏固新生政權。這是一項具有重大社會意義和深遠影響的改革,是契丹的創舉。

遼太祖天顯元年 (公元926年)

年初 耶律阿保機採用佐命功臣韓延徽建議,“分市裡,以居漢人之降者”,擴大並完善頭下州組織,在遼國推行部族奴隸制與中原封建制相結合的“頭下制度”。“頭下制度”顯示出:(一)頭下州為合法的地方奴隸制集團,直屬王室或宗室貴族,奴隸及財產歸於私有;(二)相對集中,採用奴隸制生產方式,保持著嚴密的奴隸制殘餘;(三)頭下州主要成員、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奴隸,多為漢民(遷徙者或受降者),尤以燕、薊漢民為多;(四)生產技術較高,是遼國主要經濟支柱。

春 由述律後主持營建祖陵(今巴林左旗石房子),翌年“治祖陵畢”。

遼天顯八年 (公元933年)

西域回鶻第一個使團到達遼國,其後使團不斷到遼,交往逐漸擴大。宗教、文化、藝術乃至西域土副特產傳之遼地,豐富了北方草原居民和契丹人的物質精神生活。

遼天顯十二年 (公元937年)

上京開悟寺塔(今巴林左旗古城南塔子溝塔)峻工落成,八角七級密簷式磚築,通高25米,須彌式座,樸素典雅。塔身每面嵌有赭色石質浮雕立佛、飛天、加陵頻迦、菩薩、小塔等,雕刻粗獷有力,造型生動,是遼國早期塔構、雕刻藝術珍品。

遼會同元年 (公元938年)

十一月,太宗下詔,契丹國改國號為大遼,改元會同,改皇都為上京,府仍為臨潢。

遼會同三年 (公元940年)

遼國從中原將唐代曆法引入契丹後,即在上京臨潢府南面朝官中設立了司天監,下有太史令、司歷、挈壺正、五官正、丞、主薄、五官靈臺郎、保章正、監候、司辰、刻漏博士、典鍾、典鼓等,其規制與唐、宋相近。天文機構的進一步健全、完善,推動了遼國天文學的發展。

遼會同四年 (公元941年)

東丹國中臺右平章事、太尉、太傅、東平郡開國公、東丹國左相、上柱國兼東京太傅耶律羽之卒,安葬於今阿魯科爾沁旗罕蘇木朝克圖裂縫山之陽。1995年耶律羽之墓葬挖掘是近年國內考古重大新發現之一。

遼應歷三年 (公元953年)

太祖述律後病歿,安葬於今巴林左旗哈達英格石房子村遼祖陵。

遼統和元年 (公元983年)

契丹北部的遊牧腹地潢水(今西拉木倫河)、土河(今老哈河)流域部分地區開始了農耕,分佈在上京的臨潢府、定霸縣(今巴林左旗南波羅城北),中京的恩州(今喀喇沁旗西橋鄉)、松山州(今赤峰市松山區西南)。是研究遊牧的契丹族發展農業的重要史料。

遼統和五年 (公元987年)

遼聖宗母承天太后肖綽率軍南下,大破宋軍,除在上京開龍寺做佛事月餘,飯僧萬人外,並在中京大定府所在地首建感聖寺(今寧城大明附近),以賀大捷。

遼統和二十二年 (公元1004年)

燕、雲16州入契丹後,宋朝把“收復失地”作為基本國策,但屢次對北用兵均遭失敗。是年,遼聖宗及其母肖太后,轉守為攻,率軍南進,大軍進逼"澶淵"(今河南濮陽),兵臨城下,宋、遼之間簽訂了"澶淵之盟"。宋朝每年向遼輸銀10萬兩、絹20萬匹,作為遼軍北撤的條件,結束了兩國間長期對峙的戰爭狀態,使中國北部邊境出現長達100餘年的安定局面,“四方無事,百姓康樂,戶口蕃庶,田野日闢”,“子孫共守”,“傳之無窮”,在中國古代史上堪稱佳話。

遼統和二十五年 (公元1007年)

遼國最大的陪都、中後期首都中京大定府在七金山下落成。這是一座規模宏偉壯觀、建築佈局嚴謹、城市設施齊全、人文內涵豐富的大都市。在遼國中後期契丹民族歷史上曾起過重要作用。

遼統和二十七年 (公元1009年)

遼聖宗母蕭太后卒。

遼景福二年 (公元1032年)

遼在慶雲山下營建慶陵(今巴林右旗索布日嘎蘇木北),同年建慶州於慶陵南為奉陵邑。分別葬聖宗、興宗、道宗及其皇后。慶陵分東、西、中三個陵區,規模宏偉,構築華麗,陵中保存的漢文、契丹文哀冊及大量壁畫,是契丹人留給後代的珍貴文化遺產。

遼重熙十三年 (公元1044年)

十一月 北宋監察御史、龍圖閣學士包拯(俗稱包公、包青天)奉命出使契丹,賀遼正旦節。

遼重熙十八年 (公元1049年)

位於慶州城內的釋迦如來舍利塔峻工落成,八角七級、樓閣式磚木混合建築,塔高73.27米。全塔造型玲瓏優美,外觀挺拔秀麗,時為漠北草原一大人文景觀,也是我國古代建築史上優秀的藝術傑作。

遼重熙二十三年 (公元1054年)

八月二十八日 北宋著名文學家、翰林學士、吏部郎中、知制誥、史館修纂歐陽修出使契丹,賀遼道宗即位,先後到達中京、上京。期間作《虜中詩》若干,其中《奉使契丹道中五言長韻》、《邊戶》等最有文學史料價值。《邊戶》雲:“家事為邊戶,年年常備胡;兒童習鞍馬,婦女能彎弓……自從澶州盟,南北結歡娛。”

遼鹹雍八年 (公元1072年)

秋 北宋著名文學家、史學家蘇頌出使遼國。蘇頌考證了歷代盟誓、聘使、禮幣、儀式等制度,寫成了有關外交方面的專著《魯衛信錄》。使遼後除有《行程錄》傳世外,還有《使遼詩》(或《北語詩》),是研究遼地歷史的珍貴資料。其中《過土河》、《契丹帳》、《遊中京鎮國寺》、《牛山道中》廣為傳頌。《契丹帳》詩:"行營到處即為家,一卓穹廬數乘車;千里山川無土著,四時畋獵是生涯。"生動描繪了遼地風光和契丹人豪放的遊牧生活。

遼大康元年 (公元1075年)

北宋著名科學家、史學家、考據家沈括(存中),以“回謝國信使”出使遼國。他由河北白溝河(今拒馬河)出發,經古北口、富峪館(今寧城縣甸子鄉)、到遼中京、松山州(今松山區城子鄉),過潢水(今西拉木倫河),直達單于庭(道宗行在兔兒山,今巴林左旗烏蘭壩一帶)。這是一次使命莊重的出使,直接目的是為代北蔚、雲、應三州(今山西境內)重劃地界。回國後撰寫了著名的《熙寧使虜圖抄》(《永樂大典》卷10877),凡遼國山川之夷險遠近,卑高縱橫之殊,道途之陟降,紆曲南北之變,乃至風俗、車服、名秩、政刑、兵民、貨食、都吧、音譯(語言)覘察變故之詳,集上之外另為圖抄二卷,轉相補發,以備行人,以周知天下。《圖抄》記述詳備,考證精確,史料價值極高,是研究宋、遼關係、遼朝歷史地理的珍貴史料。

遼大安元年 (公元1085年)

權臣耶律乙辛與宰相張孝傑,預謀演出了一場遼國曆史上最大的冤假錯案。年輕賢惠、多才多藝的懿德皇后,被誣告與宮中樂人趙惟一私通,道宗惱羞成怒,賜皇后自縊,皇子被害,一批敢於直諫陳事的忠臣遭貶、流放,受誅遷連,一時宮廷內外,朝野上下,鴉雀無聲,震驚遼廷"。著名學者、觀書殿學士王鼎,秉筆直書,在其《焚椒錄》中作了如實的記述和公正的評論。道宗感悟,處死乙辛。至天祚(皇孫)時期,徹底為乙辛所誣者平反昭雪,並以國禮改葬追諡宣懿皇后。

遼大安四年 (公元1088年)

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轍使遼。回國後除著有《論北朝所見於朝廷不便事》這份重要的外交文件外,還根據沿途所見遼地風光,作《虜帳詩》28首,其中《出山》描繪遼地奚和契丹人的生活情景:“燕強不過古北闕,連山漸少多平田;奚人自作草屋住,契丹駢車依水泉。”

遼壽昌四年 (公元1098年)

中京大定府感聖寺塔(今寧城縣大明塔)峻工落成。八角十三級密簷式實心磚築,塔高80.22米,是遼代最高大的建築,為今國內第二高塔。全塔建造端莊、凝重,浮雕刀法簡潔有力,線條流暢自如,神態優美逼真。塔身內自上而下,安置網狀木拉筋,並有垂直柏木枋和橫樑,塔體以抗高壓的溝紋砌築,白灰漿砌,磨磚對縫,工藝精湛,具有極好的抗震性能,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有著重要的科學、藝術價值。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