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嬉遊、棄軍逃竄的後蜀太子,為什麼變身大敗契丹的一代名將?

乾德元年(963)平定荊湖之後,宋太祖趙匡胤依照其既定的國策將征討後蜀列入了議事日程。趙匡胤的策略是多管齊下的——這一年四月,他將華州(今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團練使張暉調任為鳳州(今陝西省寶雞市鳳縣)團練使兼西面行營巡檢壕寨使,命令他考察後蜀方面的山川險易、人心向背,作為軍事進攻的參考準備;此外,為了便於從長江溯江而上進軍後蜀以配合北面的攻勢,也是在四月,趙匡胤在朱明門外鑿池,引入蔡河之水,造樓船百艘,一方面選拔士卒號為水虎捷,在池中練兵,另一方面讓鎮國節度使宋延渥率領禁軍在池中進行軍事演練;除了以上之外,趙匡胤還安排士兵練習騎射,並讓諸州製造便於山地運輸的輕便車輛——總之,伐蜀的各項工作都在緊鑼密鼓的準備之中。

日夜嬉遊、棄軍逃竄的後蜀太子,為什麼變身大敗契丹的一代名將?

五代後周時期地圖,中原與後蜀之間的態勢與北宋初年非常相似。

乾德二年(964),因為通過反間諜手段獲取後蜀後主孟昶寵臣、知樞密院事王昭遠約北漢一起興兵伐宋的蠟丸密書,趙匡胤如獲至寶,認為有了討伐後蜀的大義名分(吾西討有名矣!)。

同年十一月初二,趙匡胤派遣兩路大軍討伐後蜀,北路軍由忠武軍節度使、西川行營鳳州路都部署王全斌為主帥,武信節度使崔彥進、樞密副使王仁瞻作為副手,東路軍由寧江節度使、歸州路副都部署劉光義為主將,樞密承旨曹彬作為副手。

自宋軍從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出發到後蜀國君孟昶向宋軍投降,一共才66天,宋軍幾乎唾手而得46個州、240個縣、戶口534029,可以說是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因為王全斌、王仁瞻等處置不當,縱容部下在蜀中掠奪子女財物,導致蜀地軍民憤而再亂,這樣的反覆姑且另做別論。

日夜嬉遊、棄軍逃竄的後蜀太子,為什麼變身大敗契丹的一代名將?

趙匡胤雪夜訪趙普,確定了先南後北的統一戰略。

宋軍平定後蜀之戰之所以能夠如此順利,根據史書記載,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後蜀太子孟玄喆的廢柴無能。乾德三年(965)正月,後蜀後主孟昶聽說王昭遠親自率領的抵禦宋軍的後蜀第一路軍大敗退守劍門(今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感到十分恐懼,於是命令後蜀太子孟玄喆為元帥,侍中、同平章事李廷珪等為副手,率領幾萬精銳作為第二路軍,支援王昭遠。根據史書記載,孟玄喆的這支軍隊『旗幟悉用文繡,綢其槓以錦』,也就是說軍旗都是精緻繡花的絲綢,旗杆也用錦繡包裹,此外,孟玄喆又帶了幾十個姬妾與伶人,據說,『見者莫不竊笑』——估計竊笑背後的潛臺詞是:這是大軍呢?還是蜀錦植入廣告花車巡遊呢?這是去打仗呢?還是去本省豪華遊呢?

日夜嬉遊、棄軍逃竄的後蜀太子,為什麼變身大敗契丹的一代名將?

唐代蜀錦技術有很大發展,遠銷到日本、波斯等國。

據說,孟玄喆與李廷珪等一路日夜嬉遊,不恤軍政,當進軍到綿州(今四川省綿陽市)時,聽說劍門已經失守,王昭遠被俘,便計劃退卻,翌日,孟玄喆等竟棄軍往成都方向逃竄,他們還一路上燒燬廬舍倉廩(棄軍西奔,所過盡焚其廬舍倉廩乃去)。

按照上述的說法,後蜀後主孟昶之所以下決心投降,與劍門失守以及孟玄喆逃回成都有關,其根本原因或許不是『吾父子以豐衣美食養士四十年,及遇敵,不能為我東向發以矢。今若固壘,誰肯效死者?』,而是遇到了這個以『坑爹』為己任的扶不起的太子孟玄喆。

日夜嬉遊、棄軍逃竄的後蜀太子,為什麼變身大敗契丹的一代名將?

北宋前期的國際環境地圖。

然而,奇怪的事情在孟氏父子投降大宋之後發生了。

孟昶降宋之後到達汴京,被授官為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封秦國公,七天後的乾德三年(965)六月十一日,孟昶去世,時年47歲 。追贈尚書令、楚王,諡號『恭孝』——亡國之君七日而卒,表面上確實顯得很詭異,當時的人乃至後人都有懷疑孟昶是被宋朝方面毒死的,但是,對當時的趙匡胤來說,南漢未平,南唐未定,吳越未歸,降王孟昶無疑還具有重要的示範作用,倉促殺掉他不是趙匡胤的最佳選擇,因此,孟昶之死很可能只是意料之外的病故。

日夜嬉遊、棄軍逃竄的後蜀太子,為什麼變身大敗契丹的一代名將?

孟昶是後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五代十國時期後蜀末代皇帝。

日夜嬉遊、棄軍逃竄的後蜀太子,為什麼變身大敗契丹的一代名將?

北宋行政區劃地圖。

再說孟玄喆,他跟隨父親降宋之時29歲,被大宋朝廷任命為檢校太尉、泰寧軍(設立在山東省南部的藩鎮,治所當時在兗州即今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節度使,數年後又移鎮貝州(今河北省邢臺市清河縣),孟玄喆在節度使的官位到了十幾年,有非常卓越而突出的政績。

後來,孟玄喆又被大宋朝廷任命為定州(今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節度使——因為定州是中山國故地,所以孟玄喆也被稱為『中山帥』——在定州節度使任上,孟玄喆跟從宋太宗趙匡義攻滅北漢,又跟從太宗攻打遼國的幽州。

北宋端拱二年(遼統和七年,989),在宋遼戰爭中宋軍於幽州大勝遼軍的突襲戰徐河之戰中,孟玄喆與其他宋朝眾將一道大敗契丹軍隊,因為軍功卓著,被封為滕國公。徐河之戰戰後,孟玄喆入朝擔任左龍武軍統軍、判右金吾衛仗,不久又出知滑州等地,991年55歲時病故。

日夜嬉遊、棄軍逃竄的後蜀太子,為什麼變身大敗契丹的一代名將?

徐河之戰的勝利,使得大宋軍民再次士氣高漲。

於是問題來了,曾經只知道日夜嬉遊、棄軍逃竄的後蜀坑爹太子孟跑跑』孟玄喆,在自己的國家危急存亡之秋,能夠把抗敵大軍搞成演藝天團,把軍事行動弄成豪華旅遊,最後使得自己的父親不得不下令舉國投降,可是投降之後,孟玄喆不但能夠出任對遼第一線的方面大員,而且勝任愉快,表現出優秀的軍事才幹與指揮才能,為大宋朝建立了豐功偉業。

孟玄喆在宋朝擔擔任將領時的表現,與他在後蜀當皇太子時比較,簡直是判若兩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有學者分析,這是因為孟玄喆『知恥而後勇,也就是說,因為他有羞恥心並勇於改正,發揮奮發進取、迎難而上的精神,所以能夠在以後的日子取得大成就,抵消先前犯下的錯誤。

這當然不失為一種解釋。可是疑惑依舊存在,年近而立的太子還是一個『素不習武』『庸懦無識』的紈絝二代,投降宋朝後因為自己『知恥而後勇』便能洗心革面成了一代名將,那麼李從善、李從謙(南唐後主李煜的弟弟)與錢惟演、錢惟濟(吳越國最後一位國王錢俶的兒子)為什麼就不能照方抓藥,學習孟玄喆好榜樣,卻只能擔當一些官職是將領、本質是文人的角色?!

北宋名將、宋太宗明德李皇后長兄李繼隆的墓誌(北宋文學家楊億撰寫的《李繼隆墓誌》)中有這樣的記載:

開寶初,送戍卒於中山,中山帥孟玄喆命宴射堂,公矢無虛發,舉止嫻雅,玄喆有知人之鑑,謂公曰:「他日非吾所及也。 」

李繼隆(950—1005 )是北宋開國功臣、樞密副使、宣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傅李處耘(920—966)的兒子,李處耘智勇雙全,在北宋削除割據的統一事業中顯示出卓越的治軍理民才幹,作為將門虎子,李繼隆也文武雙全,善騎射,多智謀,好讀《春秋左氏傳》。

而孟玄喆對李繼隆的態度彷彿老前輩一般,讚許的話是說『你以後不是我比得上的』,言下之意,自然是現在還不如我,但是李繼隆把孟玄喆的這句話記在心頭,並囑咐家人寫入自己的墓誌銘,大有《天龍八部》中華赫艮『得蒙蕭大王金口一讚,實是小人生平第一榮華!』的意思,可見孟玄喆完全可以說是當時宋朝年輕將領的偶像之一。

日夜嬉遊、棄軍逃竄的後蜀太子,為什麼變身大敗契丹的一代名將?

李繼隆是這樣的範,孟玄喆也相去不遠。

如果孟玄喆只是一個逃跑太子紈絝二代,這一切都是不可能發生的,甚至孟玄喆只是一個普通水平的人,這種情況也不會發生,正如哲別木華黎不會崇拜衛紹王完顏永濟,徐達常遇春不會崇拜愛猷識理答臘。

當你排除一切不可能的情況,剩下的不管多難以置信,那都是事實。

真相或許是,宋軍攻打後蜀時,孟玄喆並沒有『日夜嬉遊』、『棄軍逃竄』,他本人也並非『素不習武』、『庸懦無識』的那種與王昭遠比肩的大蠢蛋,後蜀軍隊確實因為種種原因很快失敗,但是孟玄喆不是一個如假包換的『扶不起的阿斗』,原因很簡單,如果孟玄喆是這樣的人,大宋朝為了表示對地位較高的俘虜的寬大政策,給他足夠高的官職就可以了——前面說過,宋朝對李從善、李從謙、錢惟演、錢惟濟等人就是這樣的——又怎麼會將防守宋遼邊境的軍政重任交給他?!

日夜嬉遊、棄軍逃竄的後蜀太子,為什麼變身大敗契丹的一代名將?

定州地理位置在上圖中部偏左,顯然是對敵遼國的第一線。

孟玄喆的廢材無能,與後蜀的『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非常可能都是宋朝方面為了強調所謂『未離海底千山暗,才到天中萬國明』、『及上(指太祖)登極,僭竊之國以次削平』、『四方列國,次第削平,此非人力所易致』的一種文宣手段與粉飾技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