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領域共融資1311億元,在資本愈加挑剔的大環境下,該領域融資額增長率超過100%。但進入2019年後,個別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卻出現了資本撤退的趨勢。

近日,有著“CV(Computer Vision,計算機視覺)四小龍”之稱的AI獨角獸企業曠視科技因為“融資”問題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據報道,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近期發生多項變更,其工商資料顯示,聯想、創新工場及螞蟻金服旗下公司退出曠視科技股東行列,李開復、螞蟻金服韓歆毅、王明耀、唐文斌及楊沐退出董事行列。變更後公司最大股東為創始人印奇,持股75%。

7.5億美元融資後,曠視科技為何沒能留住阿里、聯想

7.5億美元融資後,曠視科技為何沒能留住阿里、聯想

從不斷融資到突然撤資,中間發生了什麼?

曠視科技於2011年成立,主營物聯解決方案,三位聯合創始人為印奇、唐文斌和楊沐。公司的人臉識別、圖像識別、智能傳感器等產品廣泛應用在安防、金融、零售等領域。

聯想從2012年天使輪階段就參與了曠視的融資,當時融資100萬元。2013年7月,曠視A輪融資的投資人為創新工場,金額為100萬美元。之後2014年9月,螞蟻金服參與公司戰略投資,金額未披露。2016年12月的B+輪,以及2017年10月的C+輪融資中,創新工場和螞蟻金服都分別作為投資人之一參與了兩輪融資,公司兩輪融資總金額分別為1億美元和3.6億美元。

7.5億美元融資後,曠視科技為何沒能留住阿里、聯想

2018年12月10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曠視與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潛在投資者商談融資事宜,曠視的目標是在12月份完成此輪融資,總額超過5億美元——如今看來,這可能是曠視D輪第一階段的融資——但隨後阿里巴巴和曠視對該融資傳聞均表示不予置評。

5月8日,曠視科技宣佈完成D輪第二階段股權融資,D輪投資方包括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 (BOCGI)、阿布扎比投資局 (ADIA) 旗下全資子公司、麥格理集團以及工銀資管(全球)有限公司,總融資額約 7.5 億美元。據騰訊新聞消息,此次融資對曠視估值超40億美元。

曠視聯合創始人兼CEO印奇表示:“對於本輪投資者的加入,我們倍感興奮。這將有助於推動曠視下一階段的增長。非常感謝他們認同曠視的戰略方向和發展潛力,並對我們充滿信心。”

7.5億美元融資後,曠視科技為何沒能留住阿里、聯想

歷覽其融資過程,我們很容易發現一個現象:曠視的客戶很多最終成了它的投資者,或者反過來說,曠視的很多投資者也是它的客戶。曠視的核心客戶包括:阿里巴巴、螞蟻金服、菜鳥網絡、富士康、中信銀行、聯想、華為、OPPO、vivo、小米、凱德、華潤集團、鮮生活。

讓我們來看看它的歷次融資機構:

2012年8月,天使輪,由聯想之星和聯想創投參與,融資數百萬元;

2013年7月,A輪,由創新工場參與,融資數百萬美元;

2015年1月,B輪,由創新工場、啟明創投參與,4700萬美元;

2017年10月,C輪,由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螞蟻金服、富士康集團聯合領投,中俄戰略投資基金、陽光保險集團、SK集團等參投,融資4.6億美元;

2019年5月,D輪,由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BOCGI)、阿布扎比投資局(ADIA) 旗下全資子公司、麥格理集團以及工銀資管(全球)有限公司參與,融資7.5億美元。

天使輪的聯想,C輪的螞蟻金服、富士康,同時也是曠視的核心客戶,有一種演而優則唱的感覺。

可以看出,整個2018年,曠視都異常低調。2019年5月的這次融資,也成為曠視自2017年10月31日宣佈完成4.6億美元C輪融資後,首次公佈其最新一輪融資。

比較而言,它的對手、同樣是“CV四小龍”之一的商湯科技(SenseTime)在去年四五月份接連宣佈了兩輪創紀錄的融資——2018年4月9日宣佈獲得6億美元C輪融資,估值超過40億美元;2019年5月31日宣佈獲得6.2億美元C+輪融資,估值超過45億美元,成為全球總融資額最大、估值最高的人工智能獨角獸。

曠視科技在今年1月16日舉辦了一場機器人戰略發佈會暨媒體答謝晚宴,在會上,曠視發佈了新的logo,從“Face++曠視”變成了“Megvii曠視”,人臉識別平臺Face++升級為系統化AI算法引擎Brain++,並更新了未來的戰略佈局,形成了城市大腦、供應鏈大腦、個人生活大腦三大IoT場景業務群。

但值得包括曠視在內的中國人工智能初創公司重視的是,路透社曾在1月30日的一篇分析報道中稱,投資者正在為曾被大肆炒作的中國科技業出現一連串的“降價融資”作準備,有分析人士表示,過去幾個月,中國科技企業的目標估值下調了20%~40%。

7.5億美元融資後,曠視科技為何沒能留住阿里、聯想

除了“資本”,什麼是AI獨角獸的隱憂?

曠視科技深耕於計算機視覺領域,這也恰恰是人工智能時代的核心所在。早期曠視科技位居計算機視覺頭號位置,與商湯並駕齊驅,隨著行業的發展,其他AI領域的對手開始紛紛入場,而資本的熱情從未因為寒冬有所褪減,加上雲從科技和依圖科技,CV行業“四小龍”的行業格局呈現。商湯科技通過不斷刷新規模的融資直逼60億美元的估值,雲從科技憑藉著“國家隊”的優勢在多輪融資後估值一舉超過曠視科技。

曾經還可以在頭部位置和商湯科技“一決高下”,後估值被雲從科技超過,而就在還沒過去的5月,依圖科技又完成了最新的戰略投資。 而曠視科技在近期又傳出股東變更的消息,想“低調”下去的曠視科技似乎有點按捺不住。

7.5億美元融資後,曠視科技為何沒能留住阿里、聯想

可以顯而易見的是,AI視覺行業的競爭從未停止,各AI公司玩家相繼進入賽道你追我趕。

而尷尬的是,曠視科技似乎已經逐漸只能成為“CV四小龍”之一。沒有硝煙的CV領域之戰一直在上演著,當局者曠視科技自然無法避免的去面對這些問題。

如果說“資本”是影響AI企業發展的外部因素,那“芯片”無疑是不可或缺的內部因素。前者決定AI企業走向哪裡,而後者則決定著“能走多遠”。在國際芯片以及互聯網行大佬們的壓力下,中國芯片獨角獸如寒武紀、地平線等企業的寄予著眾多資本的期待。芯片行業也成為各AI公司勢必要角逐的下一個戰場。

在算法公司面臨紅海之際,AI視覺公司紛紛將目光轉向芯片,算法公司轉而造芯的困難不言而喻,曠視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印奇曾公開表示:做一個平臺型AI芯片,對創業公司來說非常難,幾乎不可能。

2017年11月,商湯科技在獲得高通戰略融資時提出“算法+芯片”,後不斷佈局芯片產業。依圖科技也在2017年產生了造芯的想法,歷時兩年,近日依圖科技發佈了專為計算機視覺領域打造的AI芯片。

人工智能芯片越發火熱,行業人士認為一味的做算法在商業模式上面臨掣肘,而目前算法已經成為芯片的核心關鍵部分,從芯片著手,從算法到芯片,在特定的場景定製專用的芯片, 在安防、互聯網移動、金融等領域提供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在提高行業競爭力的同時進一步打開商業空間。

面對AI視覺領域進入紅海,各AI公司相繼橫向發展——視覺,語言到芯片,AI 公司踏入芯片行業不僅是需要技術研發支持,很重要的是資金支持,而其中的投入並不是一個小數字。那麼在面臨資本和芯片雙重因素影響下,包括曠視科技在內的AI初創企業到底能走多遠呢?仍需時間驗證。

從曠視科技的融資經歷來看,融資金額並不是最出彩,但總融資額也不是最遜色。當下的曠視科技“固步自封”於機器視覺,是真的對芯片行業沒興趣,還是止步與造芯的巨大挑戰?我們不得知。但資本於曠視,興趣彷彿越來越淡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