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蓮花縣地處江西西部,羅霄山脈中段,井岡山北麓,與湖南茶陵、攸縣交界。歷史悠久、人文鼎盛,素有“百年紅縣”之美稱。

“一朵花、一支槍、一道菜、一個老阿姨”,是蓮花縣聞名於世的地方名片。“一朵花”就是蓮花;“一支槍”是革命時期蓮花縣保留的一支紅色火種;“一道菜”是聞名全國的蓮花血鴨;“一個老阿姨”是被習總書記接見和高度評價的全國道德模範龔全珍。

出於軍人職業特點,我對“一支槍”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蓮花縣城穿過解放街南路,老遠就能見到“蓮花一支槍紀念館”,在初夏的陽光下特別顯眼。

踏進紀念館,一股濃濃的歷史味道撲面而來。為一支槍建個紀念館,可能是中國唯一的一家。

時光拉回到92年前,蔣介石撕下面具、揮起屠刀,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迫使各地工農武裝力量繳槍。全國上下黑雲籠罩,群山環抱的蓮花縣也未能倖免。血腥屠殺和鎮壓並未嚇倒革命者,總有一些革命的火種會有幸保留下來。當時蓮花縣農民自衛軍有60支槍,卻僅有一支槍被共產黨員賀國慶冒死保存了下來。

賀國慶祖籍湖南攸縣石橋鄉人,為生活所迫,從小背井離鄉。後被一位叫賀承茂的老人收為義子,改名賀國慶。他在義父照料下成長,練得一身好武藝。他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加入了蓮花縣農民自衛軍。在一次戰鬥中,賀國慶身先士卒,第一個衝上城頭,從敵人手中繳獲了一支步槍。為獎勵賀國慶,農民自衛軍決定把這支槍交給他保管使用。

面對嚴峻形勢,賀國慶深知有槍才能鬧革命。保槍就是保火種,保政權。容不得多想,他一口氣將這支槍拆成三部分,分別藏在賀家祠堂、鳳尾樹下、龍山岩裡。後來形勢更加嚴峻,賀國慶離開蓮花縣,把槍祕密轉移到老家湖南攸縣石橋鄉一個薯窖中。

那些日子裡,儘管四處籠罩在白色恐怖下,可賀國慶執著堅定自己的革命信念:“天下最大的烈火,往往是由最小的草梗引燃。相信總有一天,這支槍能為革命做出重大貢獻!”

賀國慶藏槍的事被靖衛團丁獲知後,開始瘋狂地搜捕他。找不到賀國慶,就抓來賀國慶的義父賀承茂和弟弟賀國強。用盡酷刑後,賀承茂與賀國強仍只有堅硬的一句話:“不知道!”氣急敗壞的靖衛團總將老人活活燒死後,對著賀國強連開數槍。一日之內,義父和弟弟相繼被殘忍殺害,賀國慶痛不欲生。可這個鐵打鋼鑄的漢子沒有被嚇倒,更沒有動搖保存好這支槍的信念。

時光可以讓一個人老去,卻不能讓一支槍消退鬥志,更不能讓一支槍忘記使命。

1928年1月的一天,蓮花縣委負責人陳競進找到了賀國慶,告知他一個喜訊。原來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在井岡山建立根據地後,在茅坪象山庵召開了會議,指示各縣迅速開展武裝鬥爭和土地革命。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賀國慶聽後激動不已,含淚獻上了自己和親人用鮮血與生命保存下來的槍。

撥開烏雲見太陽。蓮花縣成立了以陳競進為隊長,賀國慶為副隊長的蓮花縣赤衛隊。陳競進從賀國慶手中接過槍,當即率全體赤衛隊員面對鮮紅黨旗莊嚴宣誓:槍在火種在,星火要燎原!

他們用這支槍多次打勝仗,迅速擴大了革命武裝。在一年的時間裡,赤衛隊發展成為紅色獨立團,由陳競進任團長,賀國慶任一連連長。這時,由原來的一支槍也發展到了200多支槍。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毛澤東獲知蓮花縣保存了一支槍的故事後,給予了高度評價。後來他在《井岡山的鬥爭》一文中,充分肯定了蓮花一支槍所代表的革命鬥爭精神。

獨立團活躍在湘贛邊一帶,連戰連捷,威震敵膽。1929年春,紅四軍、紅五軍相繼離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敵人加大清剿獨立團。在一次激戰中,賀國慶英勇犧牲。臨終前,他把這支槍交給了身邊的戰友。

一支槍的發展過程,證實了毛澤東提出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科學論斷。1938年,由蓮花一支槍發展起來的武裝部隊,一部分加入紅六軍團,經過長征,到陝北改編為八路軍;一部分留在湘贛邊界堅持鬥爭,後來改編為新四軍繼續北上抗日……

新中國成立後,原總政歌舞團和江西省京劇團等文藝團體創作排演了與蓮花一支槍相關的劇作。

半個多世紀後,毛岸青與邵華來到蓮花縣追尋父親毛澤東的革命足跡,瞻仰了“蓮花一支槍紀念館”,參觀了父親舊居,聆聽了父親高瞻遠矚、力挽狂瀾、引兵上井岡的故事,揮毫寫下:蓮花一支槍,美名傳四方。昔日打江山,今天保家鄉。

大廳右側展櫃中的那支“俄國造”步槍,就是當年賀國慶冒死保存下來的。雖經歲月打磨槍栓近90年未拉動過了,然而,它依然色彩鮮紅,像一個戰士,時刻保持著衝鋒狀態。似乎只要一聲令下,隨時可以向敵人射出怒吼的子彈。

"

蓮花縣地處江西西部,羅霄山脈中段,井岡山北麓,與湖南茶陵、攸縣交界。歷史悠久、人文鼎盛,素有“百年紅縣”之美稱。

“一朵花、一支槍、一道菜、一個老阿姨”,是蓮花縣聞名於世的地方名片。“一朵花”就是蓮花;“一支槍”是革命時期蓮花縣保留的一支紅色火種;“一道菜”是聞名全國的蓮花血鴨;“一個老阿姨”是被習總書記接見和高度評價的全國道德模範龔全珍。

出於軍人職業特點,我對“一支槍”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蓮花縣城穿過解放街南路,老遠就能見到“蓮花一支槍紀念館”,在初夏的陽光下特別顯眼。

踏進紀念館,一股濃濃的歷史味道撲面而來。為一支槍建個紀念館,可能是中國唯一的一家。

時光拉回到92年前,蔣介石撕下面具、揮起屠刀,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迫使各地工農武裝力量繳槍。全國上下黑雲籠罩,群山環抱的蓮花縣也未能倖免。血腥屠殺和鎮壓並未嚇倒革命者,總有一些革命的火種會有幸保留下來。當時蓮花縣農民自衛軍有60支槍,卻僅有一支槍被共產黨員賀國慶冒死保存了下來。

賀國慶祖籍湖南攸縣石橋鄉人,為生活所迫,從小背井離鄉。後被一位叫賀承茂的老人收為義子,改名賀國慶。他在義父照料下成長,練得一身好武藝。他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加入了蓮花縣農民自衛軍。在一次戰鬥中,賀國慶身先士卒,第一個衝上城頭,從敵人手中繳獲了一支步槍。為獎勵賀國慶,農民自衛軍決定把這支槍交給他保管使用。

面對嚴峻形勢,賀國慶深知有槍才能鬧革命。保槍就是保火種,保政權。容不得多想,他一口氣將這支槍拆成三部分,分別藏在賀家祠堂、鳳尾樹下、龍山岩裡。後來形勢更加嚴峻,賀國慶離開蓮花縣,把槍祕密轉移到老家湖南攸縣石橋鄉一個薯窖中。

那些日子裡,儘管四處籠罩在白色恐怖下,可賀國慶執著堅定自己的革命信念:“天下最大的烈火,往往是由最小的草梗引燃。相信總有一天,這支槍能為革命做出重大貢獻!”

賀國慶藏槍的事被靖衛團丁獲知後,開始瘋狂地搜捕他。找不到賀國慶,就抓來賀國慶的義父賀承茂和弟弟賀國強。用盡酷刑後,賀承茂與賀國強仍只有堅硬的一句話:“不知道!”氣急敗壞的靖衛團總將老人活活燒死後,對著賀國強連開數槍。一日之內,義父和弟弟相繼被殘忍殺害,賀國慶痛不欲生。可這個鐵打鋼鑄的漢子沒有被嚇倒,更沒有動搖保存好這支槍的信念。

時光可以讓一個人老去,卻不能讓一支槍消退鬥志,更不能讓一支槍忘記使命。

1928年1月的一天,蓮花縣委負責人陳競進找到了賀國慶,告知他一個喜訊。原來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在井岡山建立根據地後,在茅坪象山庵召開了會議,指示各縣迅速開展武裝鬥爭和土地革命。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賀國慶聽後激動不已,含淚獻上了自己和親人用鮮血與生命保存下來的槍。

撥開烏雲見太陽。蓮花縣成立了以陳競進為隊長,賀國慶為副隊長的蓮花縣赤衛隊。陳競進從賀國慶手中接過槍,當即率全體赤衛隊員面對鮮紅黨旗莊嚴宣誓:槍在火種在,星火要燎原!

他們用這支槍多次打勝仗,迅速擴大了革命武裝。在一年的時間裡,赤衛隊發展成為紅色獨立團,由陳競進任團長,賀國慶任一連連長。這時,由原來的一支槍也發展到了200多支槍。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毛澤東獲知蓮花縣保存了一支槍的故事後,給予了高度評價。後來他在《井岡山的鬥爭》一文中,充分肯定了蓮花一支槍所代表的革命鬥爭精神。

獨立團活躍在湘贛邊一帶,連戰連捷,威震敵膽。1929年春,紅四軍、紅五軍相繼離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敵人加大清剿獨立團。在一次激戰中,賀國慶英勇犧牲。臨終前,他把這支槍交給了身邊的戰友。

一支槍的發展過程,證實了毛澤東提出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科學論斷。1938年,由蓮花一支槍發展起來的武裝部隊,一部分加入紅六軍團,經過長征,到陝北改編為八路軍;一部分留在湘贛邊界堅持鬥爭,後來改編為新四軍繼續北上抗日……

新中國成立後,原總政歌舞團和江西省京劇團等文藝團體創作排演了與蓮花一支槍相關的劇作。

半個多世紀後,毛岸青與邵華來到蓮花縣追尋父親毛澤東的革命足跡,瞻仰了“蓮花一支槍紀念館”,參觀了父親舊居,聆聽了父親高瞻遠矚、力挽狂瀾、引兵上井岡的故事,揮毫寫下:蓮花一支槍,美名傳四方。昔日打江山,今天保家鄉。

大廳右側展櫃中的那支“俄國造”步槍,就是當年賀國慶冒死保存下來的。雖經歲月打磨槍栓近90年未拉動過了,然而,它依然色彩鮮紅,像一個戰士,時刻保持著衝鋒狀態。似乎只要一聲令下,隨時可以向敵人射出怒吼的子彈。

那支紅色的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