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建築四傑”直系傳人:25歲上大學,師從樑思成,參與兵馬俑設計

樑思成 建築 東北大學 大學 考古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2018-12-17

因地區的封閉與落後,12歲的他才得父親微許讀小學;因"九一八"事變的衝擊,27歲的他隨學校流亡終在滬完成學業;因穿著粗布棉袍被服務生趕出電梯樓,29歲的他決心實現"為人民祖國而設計"的建築理想......他的建築設計作品遍佈全國,他就是我國著名建築家、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校最初的五位二級教授之一——劉鴻典

我國“建築四傑”直系傳人:25歲上大學,師從樑思成,參與兵馬俑設計

劉鴻典(1904~1995),遼寧寬甸人,著名建築教育家。曾跟隨樑思成、林徽因、童寯、陳植、蔡方蔭等建築大師學習,是我國"建築四傑"的直系傳人,也是新中國早期絕少的幾位沒有留洋經歷的著名建築師之一。1928年考入東北大學建築系,師從樑思成、童寯、陳植等建築大師。1941年---1945年在上海創辦宗美建築專利學校任校長。1950年,任東北工學院(現東北大學)建築系建築設計教研室主任。1956年,調入西安建築工程學院(現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任建築系擔任系主任,任職長達10年,是學校五位二級教授之一。具有代表性的設計作品有:上海江灣圖書館(1934年至1935年設計)、南通交通銀行(建於1937年)、東北大學冶金學院教學樓(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和上海淮海路上的上方花園小區規劃設計等。

歷經種種波折與磨難,返鄉任教

我國“建築四傑”直系傳人:25歲上大學,師從樑思成,參與兵馬俑設計

劉鴻典自東北大學畢業時的學位照

1904年,劉鴻典於遼寧省寬甸縣步達遠村一個沒落地主家庭出生,由於當地的封閉與落後,12歲才得父親微許開始讀小學,中途換過一所小學就讀,高小(小學5、6年級)畢業時差不多17歲。1929年9月,劉鴻典考入東北大學建築系時,已經25歲。1931年,"九一八"事變使得劉鴻典隨著東北大學一起流亡。1933年,劉鴻典畢業離校,卻只得在上海謀生。劉鴻典剛到上海時,有次去他老師的事務所幫助畫圖。剛一進大樓的電梯,就被電梯服務生趕了出來,因為他穿的是粗布棉袍。因為這件事,劉鴻典為他定了人生目標:活得要有尊嚴。當新中國的成立給了每一位中國人以莫大的尊嚴時,他毅然"不受謠言蠱惑,甘心情願留在新中國投身教育事業",欣然接受東北工學院(現東北大學)的聘請,返鄉任教,以極大的熱忱,全身心地投入教學與建校工作,由此開始實現自己"為人民祖國而設計"的建築理想。

開創碩士研究生教育,桃李滿園

我國“建築四傑”直系傳人:25歲上大學,師從樑思成,參與兵馬俑設計

劉鴻典教授指導學生建築設計

1956年,劉鴻典擔任西安建築工程學院(現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系主任、教授。他秉承東北大學樑思成、童寯等先師的教育理念,開創了學院建築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成為首任碩士生導師。

我國“建築四傑”直系傳人:25歲上大學,師從樑思成,參與兵馬俑設計

劉鴻典和師生共同討論規劃方案

劉鴻典在近四十年的教授生涯中培養了數以千計的學生。從東工到西安建大,他教過的學生,大都成為相關學科的開拓者和國內外知名學者。

設計作品遍佈全國各地,碩果累累

我國“建築四傑”直系傳人:25歲上大學,師從樑思成,參與兵馬俑設計

劉鴻典教授手繪別墅圖稿(1939年)

劉鴻典從事建築設計多年,可謂是碩果累累。新中國成立前,劉鴻典曾在上海設計眾多作品,上海市的中心遊泳池、中心圖書館、虹口中國醫院、淮海中路上方花園風格各異的獨立別墅、福州交通銀行、南通交通銀行、杭州交通銀行等,不少作品至今仍是當地著名的標誌性建築。新中國成立初期,他擔綱完成了東北工學院校園總平面圖、東北工學院冶金學館等設計,還於1950年參加了瀋陽工學院新校區的設計規劃工作。在生命的最後十年,劉鴻典仍以病弱之軀無盡地奉獻著自己的餘熱。他參加《中國大百科全書·建築·園林·城市規劃》《美術辭林》《陝西省地方誌》等大型辭書的編撰工作;主持華山風景區及多個城市規劃的評議會;參加兵馬俑二、三號坑、陝西省歷史博物館、臨潼貴妃池規劃設計論證,廣州市遊樂園設計;西安火車站、西安市南大街拓寬工程等多項設計方案的評議;擔任研究生指導組組長,參與評審職稱論文。

我國“建築四傑”直系傳人:25歲上大學,師從樑思成,參與兵馬俑設計

為了所熱愛的建築事業,他一生始終滿腔熱忱、不遺餘力,終成一代成就卓越的建築大師。劉鴻典教授雖已逝,但精神永在,風骨長存!

更多精彩資訊,歡迎關注頭條號: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注:文章整理自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校史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