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成都7月11日電(記者黃臥雲 王毅)世代居住在大涼山高海拔山區的彝族人,如今成千上萬地搬遷到了安寧河谷一帶,成為“水田族”。他們在脫貧路上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

新華社成都7月11日電(記者黃臥雲 王毅)世代居住在大涼山高海拔山區的彝族人,如今成千上萬地搬遷到了安寧河谷一帶,成為“水田族”。他們在脫貧路上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彝家搬下山,喜做“水田族”

6月2日,四川西昌市樟木箐鄉李家溝村的彝族群眾在栽秧。宋明攝

“水田族”是居住在山上的彝族村民對那些遷到河谷地帶居住的彝族人的稱呼,指他們學種水田。

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月華鄉寧樂村有1400多“水田族”人,吉克伍合是其中之一。吉克伍合一家是11年前從喜德縣海拔2700米的高山上搬遷到這裡的,從本地一戶去了城裡定居的居民那裡買下一個小院。

說到搬遷的原因,他說,除了山下生產條件好,更主要的還是為了4個娃兒讀書。住在山上,娃兒上學每天來回要走4個小時。過去因為上學的路很遠,很多彝族娃兒輟學。他下決心要讓娃兒讀上書,就遷到了西昌市。老大大學畢業後在西昌城裡教小學,最小的女娃兒也高中畢業了,在城裡打工。

縱貫涼山州中部的安寧河發源于冕寧縣境內,流經西昌、德昌等市縣,在攀枝花市的米易縣匯入雅礱江,全長337公里。狹長的安寧河谷經濟條件優越,是四川第二大平原,但它面積較小,河谷在涼山州的部分不到1000平方公里。

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就有彝族農民自發地下山定居。

從吉克伍合身上,可以看到“水田族”生活方式發生的巨大變化。他租種2畝水田、2畝旱地,不但很快告別了貧困,而且告別了山上廣種薄收的耕作方式。在山上,他家種了20多畝旱地,主要種植土豆和玉米,勞動強度大。他說,山下種一畝地,抵得山上種10畝。

以前他家與多數彝族人家一樣,住房矮小,沒有窗戶,牛、羊、人混居。他說,彝族人的生活習慣、住房特點是高寒山區的條件決定的。建築材料很難上山,只能用泥土築牆。冬季漫長,風大,乾冷,嚴重缺水,家家室內都有一個火塘,用於燒柴做飯取暖。裹著“察爾瓦”(彝族披氈)蹲坐在火塘邊,是山區彝族群眾過冬的方式。

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當地倡導移風易俗、樹文明新風。近年來,他的老家在積極推行“板凳工程”和“六洗工程”,即不坐地上坐板凳,洗臉、洗手、洗澡、洗腳、洗衣服、洗被子,越來越多的彝族群眾開始養成文明生活習慣。

吉克伍合在寧樂村的家現在完全用不上火塘了,做飯用電和氣,洗衣有洗衣機。有了水,他把自己和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

寧樂村有289戶自發搬遷戶,分別來自大涼山的喜德、昭覺、布拖、美姑、金陽、越西等縣的高寒山區。該村農戶正在有組織地利用山坡地發展桑葚產業。

米易縣民族宗教局的牧古布且從事彝族史研究,在小學二年級時全家遷到山下,他上了大學。他說,歷史上彝族人習慣居住到人煙稀少的高山上。

涼山因“群峰嵯峨,四時多寒”而得名。“彝族人長期生活在大山中,封閉的環境使他們容易失去與外面的聯繫。”牧古布且說,“改革開放讓千千萬萬彝族人走出了大山,思想觀念、生活習慣都發生了明顯變化。”

"

新華社成都7月11日電(記者黃臥雲 王毅)世代居住在大涼山高海拔山區的彝族人,如今成千上萬地搬遷到了安寧河谷一帶,成為“水田族”。他們在脫貧路上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彝家搬下山,喜做“水田族”

6月2日,四川西昌市樟木箐鄉李家溝村的彝族群眾在栽秧。宋明攝

“水田族”是居住在山上的彝族村民對那些遷到河谷地帶居住的彝族人的稱呼,指他們學種水田。

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月華鄉寧樂村有1400多“水田族”人,吉克伍合是其中之一。吉克伍合一家是11年前從喜德縣海拔2700米的高山上搬遷到這裡的,從本地一戶去了城裡定居的居民那裡買下一個小院。

說到搬遷的原因,他說,除了山下生產條件好,更主要的還是為了4個娃兒讀書。住在山上,娃兒上學每天來回要走4個小時。過去因為上學的路很遠,很多彝族娃兒輟學。他下決心要讓娃兒讀上書,就遷到了西昌市。老大大學畢業後在西昌城裡教小學,最小的女娃兒也高中畢業了,在城裡打工。

縱貫涼山州中部的安寧河發源于冕寧縣境內,流經西昌、德昌等市縣,在攀枝花市的米易縣匯入雅礱江,全長337公里。狹長的安寧河谷經濟條件優越,是四川第二大平原,但它面積較小,河谷在涼山州的部分不到1000平方公里。

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就有彝族農民自發地下山定居。

從吉克伍合身上,可以看到“水田族”生活方式發生的巨大變化。他租種2畝水田、2畝旱地,不但很快告別了貧困,而且告別了山上廣種薄收的耕作方式。在山上,他家種了20多畝旱地,主要種植土豆和玉米,勞動強度大。他說,山下種一畝地,抵得山上種10畝。

以前他家與多數彝族人家一樣,住房矮小,沒有窗戶,牛、羊、人混居。他說,彝族人的生活習慣、住房特點是高寒山區的條件決定的。建築材料很難上山,只能用泥土築牆。冬季漫長,風大,乾冷,嚴重缺水,家家室內都有一個火塘,用於燒柴做飯取暖。裹著“察爾瓦”(彝族披氈)蹲坐在火塘邊,是山區彝族群眾過冬的方式。

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當地倡導移風易俗、樹文明新風。近年來,他的老家在積極推行“板凳工程”和“六洗工程”,即不坐地上坐板凳,洗臉、洗手、洗澡、洗腳、洗衣服、洗被子,越來越多的彝族群眾開始養成文明生活習慣。

吉克伍合在寧樂村的家現在完全用不上火塘了,做飯用電和氣,洗衣有洗衣機。有了水,他把自己和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

寧樂村有289戶自發搬遷戶,分別來自大涼山的喜德、昭覺、布拖、美姑、金陽、越西等縣的高寒山區。該村農戶正在有組織地利用山坡地發展桑葚產業。

米易縣民族宗教局的牧古布且從事彝族史研究,在小學二年級時全家遷到山下,他上了大學。他說,歷史上彝族人習慣居住到人煙稀少的高山上。

涼山因“群峰嵯峨,四時多寒”而得名。“彝族人長期生活在大山中,封閉的環境使他們容易失去與外面的聯繫。”牧古布且說,“改革開放讓千千萬萬彝族人走出了大山,思想觀念、生活習慣都發生了明顯變化。”

彝家搬下山,喜做“水田族”

6月2日,四川西昌市樟木箐鄉李家溝村的彝族群眾在栽秧。宋明攝

“水田族”全新的生活,像磁鐵一樣吸引著山上的彝族人。最近十多年,遷到河谷或二半山的人迅速增加,他們被稱為“自主搬遷戶”。

喜德縣是涼山州11個深度貧困縣之一,目前已自發遷出農戶7420戶、3萬多人,加上政府所建扶貧安置點安置的人口,高山上很多人已經搬離原住地。地處海拔2200米以上的熱柯依達鄉有戶籍人口3400多人,現在只有700多人還住在山上。

移民搬遷是涼山州政府脫貧攻堅計劃的重要內容,按照要求,海拔2500米以上的貧困家庭都是移民搬遷的範圍。

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和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涼山州已有17萬多彝族人自發遷出了原住地,僅搬遷到西昌市的就超過11萬人。為了滿足遷入移民的子女教育需求,西昌市最大限度挖掘教育資源,在部分移民集中居住區開辦了學校。

西昌市川興鎮新農村聚居點在改革開放前是一所中學的農場,現在居住著150多戶彝族農民。十五年前這裡建了一所小學,現有600多名彝族孩子。教學樓的牆上,醒目地掛著“知識改變命運”的橫幅。

阿爾金山是這所學校的年輕教師,從小就在這個聚居點裡長大,在這裡讀小學,前年大學畢業。他告訴記者,他們這個小聚居點已考出30多名大學生。“彝族人對教育的重視程度真是前所未有。”他說。

喜德縣扶貧開發局負責人認為,大量自發搬遷戶表現了彝族人脫貧的強大內生動力,有利於提高涼山整體脫貧的速度和效率。

對於沒有能力自發搬遷的高山貧困戶,則由政府集中安置到聚居點。喜德縣即將竣工的甘哈覺莫村易地扶貧搬遷聚居點位於縣城邊緣,是涼山州規模最大的集中安置點,共建樓63棟,計劃安置貧困戶1409戶7097人。

彝族群眾大量遷出高寒山區,他們也迎來了新生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