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冬|為什麼很多挺成功的人,很難跟自己的父母溫柔禮貌地相處?

樑冬 論語 孔子 國學 廣場舞 自在睡覺 2018-12-16

枕著《論語》,睡出更美好的自己,這裡是小樑在2018年為您帶來的《睡睡平安》。本文內容節選於喜馬拉雅音頻節目《睡睡平安》094期。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譯:孔子說:“對待父母,如果他們做錯事,要和顏悅色、輕言細語地勸說。如果他們不願聽從自己的意見,還是要恭恭敬敬的,不能對他們心生抱怨,仍然要保持尊敬。”

樑冬|為什麼很多挺成功的人,很難跟自己的父母溫柔禮貌地相處?


01

捫心自問一下,我們對父母是不是有不尊敬的地方


本篇小樑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們應該如何與父母相處的話題。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孝敬父母的時候,看見他們有不對的地方要溫和、委婉地提出建議。如果父母不接受,就不要再提了,不能對他們心生抱怨,仍然要保持尊敬。

很多朋友不一定有孩子,但肯定有父母。一些平常很溫婉、有教養、注重身心靈的朋友,和父母的關係卻不一定好。小樑觀察過很多個案,甚至捫心自問,發現自己對父母也常有不敬——經常有不尊敬的地方。

有一天,我和一位鳳凰衛視的前同事(曾經著名的女主播)聊天,她和我講起和母親的關係。有一次她帶父母去法國遊玩,在機場的時候,不知是由於溝通不暢還是其他原因,她母親和機場的工作人員爭執了起來。

平常在家裡,她的父親比較隨和(甚至有點兒窩囊),這是長期和母親戰鬥不果,潰敗而逃的精神面相,長此以往,母親就變成了父親的角色,凡事都要去戰鬥、爭取。

你大致可以想象我這位朋友當時的難堪,她說:“我當時真的覺得很難堪,我母親怎麼能這樣呢?”她回到家跟母親大吵一架:“真是丟臉丟到國外去了。”她母親也很委屈:“我還不是為了你們。”

她後來反省了一下說:“其實,我母親也挺不容易的,如果不是她,家裡這輩子可能什麼都沒有,我父親就是一個甩手掌櫃。”

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個案,雙方都覺得自己受了傷害。

樑冬|為什麼很多挺成功的人,很難跟自己的父母溫柔禮貌地相處?


02

如果我們想要給父母提一些建議,要委婉平和、旁敲側擊


許多人經歷了過去三十年的變化,有幸趕上了時代的變遷。拜通貨膨脹所賜,我們對錢的心態跟老年人不一樣——老年人活在自己的記憶裡,仍然認為一百元很值錢,一千元是鉅款,要是過萬那就是全部身家性命了。

我還聽說一個故事,有位朋友覺得自己平常沒有辦法孝敬父母,於是給了他們很多錢,但父母仍然十分節儉,甚至有一次明明有急事,卻死活不肯打車,非要擠公共汽車,結果還摔了一跤。

他回去把父母批評了一頓:“你們太不懂事了,我給了你們那麼多錢,不就是想讓你們過得好點兒嗎?瞧瞧你們那樣,一看就不是富人的命,一輩子做窮人。”

父母哭天搶地,覺得自己很冤枉,因為他們覺得打車要二三十塊錢,實在是太不划算了,擠公共汽車有什麼不行,一輩子都可以擠公共汽車。

兒女覺得父母落後於時代、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的心情、覺得父母不夠高級優雅(不如爺爺奶奶那輩人,在前朝的時候把頭梳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上了年紀有上了年紀的樣子),諸如此類。父母覺得自己很委屈,一輩子含辛茹苦地把孩子養大,生生地把自己的愛美之心、想過好生活的願望和能力全部磨沒了,現在卻受到兒女這樣的抱怨——其實兒女和父母都有道理。

這還算是好的,還有一些家庭的父母與兒女間的矛盾更深。比如父親不願意回家,喜歡跑到公園看人下象棋,或者母親喜歡跑到公園跳廣場舞。做兒女的天天在微信等社交媒體上嘲笑這類人,赫然發現自己的母親戴著絲巾在跳廣場舞,於是對父母又是一通抱怨……這就是中國社會的典型現狀。

孔子通過《論語》想要和我們講的道理是,如果我們想要給父母提一些建議,要委婉平和、旁敲側擊。在古代甚至有孝子跪在地上請父母注重身體、請父母把該花的錢花掉……但不管以什麼樣的方式對父母提出意見,如果老人不願意聽,也不要對其過度指責,仍然保持尊敬,甚至不要再提,以後在合適的時機稍微講一下。如果他還是不樂意聽,那就由他去吧。

我常常看見事業挺成功、挺有品位、挺“身心靈”的朋友,回到家原形畢露,對永遠不會批評自己的父母諸多抱怨。

小樑曾經聽一位老師說過:“我們為什麼會這樣對待父母呢?第一,因為你知道即使自己這樣做,也不會有什麼壞的結果,父母還是會永遠愛你;第二,可能是因為我們總以為自己可以改變甚至拯救父母,其實他們不需要我們拯救,我們也拯救不了,他們有自己的命運。人家都已經這樣活了六七十年、七八十年了,你才活了二三十年、三四十年,你要改變他,這不是扯嗎?”

樑冬|為什麼很多挺成功的人,很難跟自己的父母溫柔禮貌地相處?


03

父母愛兒女是天性,但兒女愛父母不一定是天性


許多家庭都在上演這樣的故事,其背後原因主要是晚輩在類似《論語》這樣的生活智慧教科書裡受到的教育太少,父母以前也不知道怎麼在孩子面前“演”給他們看自己是如何對待父母的,事實上這恰好反映了孔子最想和大家分享的態度——一個人愛自己的孩子,是很自然的;但一個人無怨無悔地、溫和地對待自己的父母,是很難的。

如果你一兩歲的兒子或女兒突然吐了或者拉了,你二話不說就會擦地,內心一定不會生出任何厭煩和分別心;反過來,如果是父母吐了、拉了,你未必能夠那麼從容。

以前那些盜墓者,經常會父子兩人一起盜墓。由於墓穴洞口很小,只能下去一個人,另一個人在上面放風,並且負責把下去的人拉上來。拉人之前通常得先把盜出來的古玩拉上來,然後把籃子放下去,再把墓室裡的人拉上來。

最早的做法經常是爹下去,因為下面的情形很複雜,當爹的做了大半輩子盜墓者,輕車熟路,知道什麼是好玩意兒,也知道怎麼樣去拿。

有時把古玩拉出來之後,或者半途被人發現了,兒子可能拿了古玩就跑了,把爹留在了下面……後來行業規則改變了,一律要求兒子下去拿,爹在上面拉。雖然兒子拿上來的東西沒有那麼好,但拋棄在墓裡的人的情況減少了。因為大概率事件,爹絕不會把兒子留在下面。

小樑說這件事的意思是,父母愛兒女是天性,因為兒女身上有自己更鮮活的記憶;但兒女愛父母不一定是天性,有時其實需要後天的教化。

孔子在這句話裡其實說明的是一種教化,如果任何事都順著人本來的天性做(只有自然性,而沒有了社會性和人文性),人與禽獸就沒有區別了。

本篇孔子和我們分享的是,當我們侍奉父母時,要委婉平和地提出建議。如果他不聽,我們要“又敬不違”——尊敬而不違揹他的意願,“勞而不怨”——繼續幹活,不再抱怨。在人間世處理人際關係的“老司機”孔夫子,用簡單的八個字,指明瞭大部分人都會犯的毛病,也給我們指出了在人間世做事情的正確方向。

我們愛父母到底有什麼意義呢?小樑也許以後有機會可以從更深的層面上與大家分享。

樑冬|為什麼很多挺成功的人,很難跟自己的父母溫柔禮貌地相處?


——今日互動——


隨著不斷長大,

你逐漸明白了

父母的哪些不容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