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崛起之路,漫漫兮,其修遠兮'

戀愛 文化 歷史 經濟 春節家書 賦靈 2019-08-04
"

“當代女性的悲劇,不是從踏入社會那一刻或者從出生開始的,而是三千年前就埋下了。數千年來,那麼多的文化瑰寶,卻找不到什麼書是寫給女人心去共鳴的,也找不到什麼形象是可以供女性成長借鑑的。歷史對女人的成功沒有定義。”

女性地位在崛起?先救救人類的中年危機

近日,有幾位優質的中年女演員,突然向世界發聲,希望能夠得到合理的對待。並不只有她們在焦慮這個問題,誰的家裡還沒個或即將步入中年的女人了?作為一個想要讓這個世界變得溫和些的人,我也是一直在思考,被壓抑數千年的女性,到底該有著什麼樣的精彩?有的人執著於這種行為的正義或矯情,但《賦靈》更關心如何迎接這份必然。

"

“當代女性的悲劇,不是從踏入社會那一刻或者從出生開始的,而是三千年前就埋下了。數千年來,那麼多的文化瑰寶,卻找不到什麼書是寫給女人心去共鳴的,也找不到什麼形象是可以供女性成長借鑑的。歷史對女人的成功沒有定義。”

女性地位在崛起?先救救人類的中年危機

近日,有幾位優質的中年女演員,突然向世界發聲,希望能夠得到合理的對待。並不只有她們在焦慮這個問題,誰的家裡還沒個或即將步入中年的女人了?作為一個想要讓這個世界變得溫和些的人,我也是一直在思考,被壓抑數千年的女性,到底該有著什麼樣的精彩?有的人執著於這種行為的正義或矯情,但《賦靈》更關心如何迎接這份必然。

女性崛起之路,漫漫兮,其修遠兮

當代女性定位上的尷尬,根本還在於數千年來,其在歷史、文化以及人類信仰上的嚴重缺席,幾乎沒有什麼形象可供借鑑,中年婦女尤為如此。試問,有多少人還在物化女性?還在貶低女人的感性波動?還在詆譭她們對人類的貢獻?在這樣的風雨中走過,誰還能期望這滿園春色,依舊在呢?

從軸心時代的第一批聖賢(諸子百家、希臘三傑)到現在,人類的感性就一直被壓抑著。在這個認知體系下,沒有感性的地位,女人的生存空間極度狹隘。而這並不侷限於女人,男人的感性也同樣,沒有得到很好的認知。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仍以“得到公平的工作機會和待遇”,作為男女平等的表現,以能做女強人,或有權利以單親媽媽的身份活下去,就叫做女性地位的崛起?然而,任何以捨棄人生的完整換來的擁有,又怎能算擁有呢?不過是換了一種痛苦的活法。以獨身之苦,代替不被理解的相處;以不完整的幸福,換取所謂的不被管束?

這些針對過去的社會現象,而做出的體制上的改動,或者直接走向另一個極端,又怎能真的支撐女性崛起呢?真正的擁有和崛起,必然是形成了統一場,是能夠讓所有人或絕大多數人去共同追求,彼此成就完整人生的。

在這些碎片理念的推動下,到了中年後的她們,自然也只能繼續依賴自己去勉強應對中年危機,誰能幫得了呢?之所以人到中年,就不能再延續年輕時的那些追求,一方面,是這些理念,早已在步入中年前的混亂中被衝擊的粉碎;另一方面,這是人生本質上的階段性分化(人生三境的第二重)。男女的中年危機,是自古就已經存在了的,只不過,是現在才有了機會,讓女人可以發出心底的聲音。

男人的中年危機,源於其從女人(也連帶包括遊戲、事業等)那裡得來的感性,漸漸消磨殆盡,隨即是一切動力的消失、夢想的根源性毀滅,基本上對一切都不會再有激情。而女人的中年危機,則源於長期沒有被男人溫和地梳理其內心的感性,以至於於無法應對內心的混亂,最終找不到定位。男女的中年危機是互相造就的,解決也必須是相互的。

獨立,一個被過度推崇了的偽命題,女性的獨立更是荒謬

如今每個人的人生壓力都很大,這一切都與這個時代被過分推崇的自我獨立息息相關。獨立,往往意味著一個人要自己完成,對所有人生問題的解答。諸如“人生四苦:得失、對立、迷茫、孤獨,人生的方向、價值與意義”等。只是絕大多數人的眼中都只把獨立定性為經濟獨立,並一葉障目,只看到了經濟獨立的好處罷了。

"

“當代女性的悲劇,不是從踏入社會那一刻或者從出生開始的,而是三千年前就埋下了。數千年來,那麼多的文化瑰寶,卻找不到什麼書是寫給女人心去共鳴的,也找不到什麼形象是可以供女性成長借鑑的。歷史對女人的成功沒有定義。”

女性地位在崛起?先救救人類的中年危機

近日,有幾位優質的中年女演員,突然向世界發聲,希望能夠得到合理的對待。並不只有她們在焦慮這個問題,誰的家裡還沒個或即將步入中年的女人了?作為一個想要讓這個世界變得溫和些的人,我也是一直在思考,被壓抑數千年的女性,到底該有著什麼樣的精彩?有的人執著於這種行為的正義或矯情,但《賦靈》更關心如何迎接這份必然。

女性崛起之路,漫漫兮,其修遠兮

當代女性定位上的尷尬,根本還在於數千年來,其在歷史、文化以及人類信仰上的嚴重缺席,幾乎沒有什麼形象可供借鑑,中年婦女尤為如此。試問,有多少人還在物化女性?還在貶低女人的感性波動?還在詆譭她們對人類的貢獻?在這樣的風雨中走過,誰還能期望這滿園春色,依舊在呢?

從軸心時代的第一批聖賢(諸子百家、希臘三傑)到現在,人類的感性就一直被壓抑著。在這個認知體系下,沒有感性的地位,女人的生存空間極度狹隘。而這並不侷限於女人,男人的感性也同樣,沒有得到很好的認知。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仍以“得到公平的工作機會和待遇”,作為男女平等的表現,以能做女強人,或有權利以單親媽媽的身份活下去,就叫做女性地位的崛起?然而,任何以捨棄人生的完整換來的擁有,又怎能算擁有呢?不過是換了一種痛苦的活法。以獨身之苦,代替不被理解的相處;以不完整的幸福,換取所謂的不被管束?

這些針對過去的社會現象,而做出的體制上的改動,或者直接走向另一個極端,又怎能真的支撐女性崛起呢?真正的擁有和崛起,必然是形成了統一場,是能夠讓所有人或絕大多數人去共同追求,彼此成就完整人生的。

在這些碎片理念的推動下,到了中年後的她們,自然也只能繼續依賴自己去勉強應對中年危機,誰能幫得了呢?之所以人到中年,就不能再延續年輕時的那些追求,一方面,是這些理念,早已在步入中年前的混亂中被衝擊的粉碎;另一方面,這是人生本質上的階段性分化(人生三境的第二重)。男女的中年危機,是自古就已經存在了的,只不過,是現在才有了機會,讓女人可以發出心底的聲音。

男人的中年危機,源於其從女人(也連帶包括遊戲、事業等)那裡得來的感性,漸漸消磨殆盡,隨即是一切動力的消失、夢想的根源性毀滅,基本上對一切都不會再有激情。而女人的中年危機,則源於長期沒有被男人溫和地梳理其內心的感性,以至於於無法應對內心的混亂,最終找不到定位。男女的中年危機是互相造就的,解決也必須是相互的。

獨立,一個被過度推崇了的偽命題,女性的獨立更是荒謬

如今每個人的人生壓力都很大,這一切都與這個時代被過分推崇的自我獨立息息相關。獨立,往往意味著一個人要自己完成,對所有人生問題的解答。諸如“人生四苦:得失、對立、迷茫、孤獨,人生的方向、價值與意義”等。只是絕大多數人的眼中都只把獨立定性為經濟獨立,並一葉障目,只看到了經濟獨立的好處罷了。

女性崛起之路,漫漫兮,其修遠兮

人生四大方向,十二命題

人生完整的幸福源於這四大人生方向、十二大人生命題題的解決,然而我們總是從經濟獨立開始,並以此來輻射對其它所有問題的解答:

  • 用錢孝順父母,供養愛情,偏信於金錢至上的人生理念;
  • 用更多的錢贍養父母,養育子女,買賣一時愛情,遺忘內心的混亂;
  • 也許錢多了,最終真的可以將夢想砸出來,可人生動力沒了,心中的愛沒了,家也是支離破碎,形同陌路。

很多人,努力一生,也不過就是達成了圖中的這種“成功人士”。沒有成功也不必自怨自艾,不妨問一問自己,獨自解決這些問題,你憑什麼?在所謂的經濟獨立,擺脫父母的管控之餘,也失去了容忍他人的可能性。既然堅決地以為僅靠自己就可以前行,那就必須做好獨自面對人類所有痛苦的準備。解開中年危機的“四大人生命題”:夢想,此生還有可能嗎?家人,還能相互理解嗎?愛情,不過就是親情嗎?自我還有希望嗎,存在有意義嗎,一切還會有激情嗎?

"

“當代女性的悲劇,不是從踏入社會那一刻或者從出生開始的,而是三千年前就埋下了。數千年來,那麼多的文化瑰寶,卻找不到什麼書是寫給女人心去共鳴的,也找不到什麼形象是可以供女性成長借鑑的。歷史對女人的成功沒有定義。”

女性地位在崛起?先救救人類的中年危機

近日,有幾位優質的中年女演員,突然向世界發聲,希望能夠得到合理的對待。並不只有她們在焦慮這個問題,誰的家裡還沒個或即將步入中年的女人了?作為一個想要讓這個世界變得溫和些的人,我也是一直在思考,被壓抑數千年的女性,到底該有著什麼樣的精彩?有的人執著於這種行為的正義或矯情,但《賦靈》更關心如何迎接這份必然。

女性崛起之路,漫漫兮,其修遠兮

當代女性定位上的尷尬,根本還在於數千年來,其在歷史、文化以及人類信仰上的嚴重缺席,幾乎沒有什麼形象可供借鑑,中年婦女尤為如此。試問,有多少人還在物化女性?還在貶低女人的感性波動?還在詆譭她們對人類的貢獻?在這樣的風雨中走過,誰還能期望這滿園春色,依舊在呢?

從軸心時代的第一批聖賢(諸子百家、希臘三傑)到現在,人類的感性就一直被壓抑著。在這個認知體系下,沒有感性的地位,女人的生存空間極度狹隘。而這並不侷限於女人,男人的感性也同樣,沒有得到很好的認知。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仍以“得到公平的工作機會和待遇”,作為男女平等的表現,以能做女強人,或有權利以單親媽媽的身份活下去,就叫做女性地位的崛起?然而,任何以捨棄人生的完整換來的擁有,又怎能算擁有呢?不過是換了一種痛苦的活法。以獨身之苦,代替不被理解的相處;以不完整的幸福,換取所謂的不被管束?

這些針對過去的社會現象,而做出的體制上的改動,或者直接走向另一個極端,又怎能真的支撐女性崛起呢?真正的擁有和崛起,必然是形成了統一場,是能夠讓所有人或絕大多數人去共同追求,彼此成就完整人生的。

在這些碎片理念的推動下,到了中年後的她們,自然也只能繼續依賴自己去勉強應對中年危機,誰能幫得了呢?之所以人到中年,就不能再延續年輕時的那些追求,一方面,是這些理念,早已在步入中年前的混亂中被衝擊的粉碎;另一方面,這是人生本質上的階段性分化(人生三境的第二重)。男女的中年危機,是自古就已經存在了的,只不過,是現在才有了機會,讓女人可以發出心底的聲音。

男人的中年危機,源於其從女人(也連帶包括遊戲、事業等)那裡得來的感性,漸漸消磨殆盡,隨即是一切動力的消失、夢想的根源性毀滅,基本上對一切都不會再有激情。而女人的中年危機,則源於長期沒有被男人溫和地梳理其內心的感性,以至於於無法應對內心的混亂,最終找不到定位。男女的中年危機是互相造就的,解決也必須是相互的。

獨立,一個被過度推崇了的偽命題,女性的獨立更是荒謬

如今每個人的人生壓力都很大,這一切都與這個時代被過分推崇的自我獨立息息相關。獨立,往往意味著一個人要自己完成,對所有人生問題的解答。諸如“人生四苦:得失、對立、迷茫、孤獨,人生的方向、價值與意義”等。只是絕大多數人的眼中都只把獨立定性為經濟獨立,並一葉障目,只看到了經濟獨立的好處罷了。

女性崛起之路,漫漫兮,其修遠兮

人生四大方向,十二命題

人生完整的幸福源於這四大人生方向、十二大人生命題題的解決,然而我們總是從經濟獨立開始,並以此來輻射對其它所有問題的解答:

  • 用錢孝順父母,供養愛情,偏信於金錢至上的人生理念;
  • 用更多的錢贍養父母,養育子女,買賣一時愛情,遺忘內心的混亂;
  • 也許錢多了,最終真的可以將夢想砸出來,可人生動力沒了,心中的愛沒了,家也是支離破碎,形同陌路。

很多人,努力一生,也不過就是達成了圖中的這種“成功人士”。沒有成功也不必自怨自艾,不妨問一問自己,獨自解決這些問題,你憑什麼?在所謂的經濟獨立,擺脫父母的管控之餘,也失去了容忍他人的可能性。既然堅決地以為僅靠自己就可以前行,那就必須做好獨自面對人類所有痛苦的準備。解開中年危機的“四大人生命題”:夢想,此生還有可能嗎?家人,還能相互理解嗎?愛情,不過就是親情嗎?自我還有希望嗎,存在有意義嗎,一切還會有激情嗎?

女性崛起之路,漫漫兮,其修遠兮

常見人生成就

有人會告誡我們:獨立思考,真正決定了你可以走多遠。但對這些“自以為掌握了天下道理,實際僅僅是意識維度中的一些理念碎片”的人們,哪有什麼獨立思考的可能。“道理我都懂,可就是做不到”,成為他們永恆的口頭禪。所謂的獨立思考,頂多算獨自思考,沒有一化千人、千人合一,不能融合古今中外的思想,偏執於一個狹隘的三觀理念體系,既無方法論可以梳理這些理念間的衝突與混亂,更無本原可以融合這一切,產生源源不斷的人生動力。

人生完整的幸福以及享受,是建立在這一切都得到了互相支撐的解答之下的。嘗試獨立或者向家人、社會宣示自我的人生主權,確實是有效人生真正的開始,但一個人要完成所有循環,那成長的成本就太高了。獨立所帶來的生存壓力,使得所有人都來不及深耕自己的愛情和內心,使得所有人,要麼站在邊上,看著這場混亂,連下場的勇氣都沒有;要麼慌亂地被推下去,在混亂衝擊中,失去一切本心。

中年危機的隱患,多源於人們年輕時,對個體獨立的過度誇大。在這個人生階段,碎片化的理念是支撐他們活下去的主要信仰內容,偏信成就了所謂的個性張揚,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經在把人生的完整撕的粉碎。過回頭時,發現人生早已是一地雞毛,想補救又覺人生太累。

人從來都是一個協作的物種,任何一個人都永遠不是獨立的,擺脫了家庭,你能逃得掉單位嗎?你的同事會比你的父母更容易溝通嗎?你的老闆會捨得花一分鐘,看看你真正的境界需求嗎?很多人急匆匆的跑去工作,以為可以擺脫父母,有了錢,可以談自己理想中的戀愛,組建再也不會束縛子女的家庭。笑死人了,有多少人將一切希望寄託於自己的工作,最終還是把自己的一生給毀了?

為了獨立而獨立,不正視自己到底多少斤兩。跑去工作後,一年累積起來提升自我的時間,能有幾十個小時嗎?根本就沒有完成,對人生完整循環所需的認知儲備,又怎麼能驅動你們的人生行為?更何況,數千年了,我們還在以軸心時代的自我認知為上限,迭代了數千年,都沒逃出去;再不然,就是做個什麼都不信任的散客,匆匆過往人生。

說了這麼多,最終是要落在女性獨立這個話題上的。女性的獨立是什麼?一切依靠自己嗎?完全不被任何人束縛嗎?獨自一人,可以決定去任何想去的地方?想獨立可以,不妨試試如何解答這十二個問題先?被動無知的成長,本就已經是“步步皆領悟,步步仍痛苦”,領悟著過去,痛苦著當下,更會把你送到這十二個人生命題面前。

女人的先天缺陷,恰是無法梳理自己的感性,須通過感性來讓一個男人的所有理性,為之所用。如果沒有人類共同打造一個對待感性的寬鬆氛圍,能怎麼個獨立呢?誰會放任你的那些個性?走出去,然後被那些喪失感性的禽獸給殺死?女性獨立都宣傳了這麼多年,除了被送到危險的地方,如今的女性真正有了什麼不同嗎?

賦靈,最為看重人生四維的內在聯動。一個瘸腿人生,自然是很容易扭曲,產生痛苦的。然而迄今為止,人類的行為尚不曾普遍涉及到這些區域,又如何會有相應的傳奇故事,傳頌於人世間呢?沒有相應的經歷,心得,又哪裡來的內涵以展示和共鳴呢?未來人類的新時代主題,莫過於追求四創之地。而女性地位的回升,顯然是為了補全這個人生內涵。但如果從內心就不把自己視為完整人類的一部分,人類又怎麼會讓你滋潤的活下去?

女性形象三部曲:青年、中年、老年

一個女人的形象,要在一個民族文化中完整的樹立起來,必須在相應的人生階段,擁有足夠多樣性的形象沉澱。這需要整個世界聯合起來作答:不同階段的女人,應該如何應對人生四維之間的關係?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況還要面對,一個大部分男人都不可能給出這種人生展望的世界,可這是我們面對著的時代背景。

人生三部曲 階段主題

  • 青年:初見“愛的知行三境”,打通家人父母的認知,尋找一個可以渡君三境之人
  • 中年:賦靈子女,從容渡過自己內心的混亂,與愛人共鳴“三愛一體”
  • 老年:擁有眾生之母的智慧

每個人都有她的成長環境,這不是個人所能選擇的,尤其是每個人的被賦靈階段,也是社會、家庭、父母等共同完成的。至於那些能說出“女性墮落導致國家墮落”,這種詆譭女人價值的沙雕言論的人,也是完美地切割了自己對人類的負面貢獻,撇清了自己那代人的責任。女人的確會是社會混亂的放大器,但也是幸福的放大器啊。別忘了:女人好的部分會讓你快樂,糟糕的部分會讓你成為哲學家,而不是一個噴子。

青年(18-29)

青年人總是百花齊放的,也是最不需要什麼固定形象的。人們自由地選擇、堅信著自己突然就共鳴了的理念,不知世界之繁雜,不解意識之深遠。自古流傳著的美麗故事,並不少見。似乎一切都用之不竭:健康、激情、後盾、拼搏。

"

“當代女性的悲劇,不是從踏入社會那一刻或者從出生開始的,而是三千年前就埋下了。數千年來,那麼多的文化瑰寶,卻找不到什麼書是寫給女人心去共鳴的,也找不到什麼形象是可以供女性成長借鑑的。歷史對女人的成功沒有定義。”

女性地位在崛起?先救救人類的中年危機

近日,有幾位優質的中年女演員,突然向世界發聲,希望能夠得到合理的對待。並不只有她們在焦慮這個問題,誰的家裡還沒個或即將步入中年的女人了?作為一個想要讓這個世界變得溫和些的人,我也是一直在思考,被壓抑數千年的女性,到底該有著什麼樣的精彩?有的人執著於這種行為的正義或矯情,但《賦靈》更關心如何迎接這份必然。

女性崛起之路,漫漫兮,其修遠兮

當代女性定位上的尷尬,根本還在於數千年來,其在歷史、文化以及人類信仰上的嚴重缺席,幾乎沒有什麼形象可供借鑑,中年婦女尤為如此。試問,有多少人還在物化女性?還在貶低女人的感性波動?還在詆譭她們對人類的貢獻?在這樣的風雨中走過,誰還能期望這滿園春色,依舊在呢?

從軸心時代的第一批聖賢(諸子百家、希臘三傑)到現在,人類的感性就一直被壓抑著。在這個認知體系下,沒有感性的地位,女人的生存空間極度狹隘。而這並不侷限於女人,男人的感性也同樣,沒有得到很好的認知。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仍以“得到公平的工作機會和待遇”,作為男女平等的表現,以能做女強人,或有權利以單親媽媽的身份活下去,就叫做女性地位的崛起?然而,任何以捨棄人生的完整換來的擁有,又怎能算擁有呢?不過是換了一種痛苦的活法。以獨身之苦,代替不被理解的相處;以不完整的幸福,換取所謂的不被管束?

這些針對過去的社會現象,而做出的體制上的改動,或者直接走向另一個極端,又怎能真的支撐女性崛起呢?真正的擁有和崛起,必然是形成了統一場,是能夠讓所有人或絕大多數人去共同追求,彼此成就完整人生的。

在這些碎片理念的推動下,到了中年後的她們,自然也只能繼續依賴自己去勉強應對中年危機,誰能幫得了呢?之所以人到中年,就不能再延續年輕時的那些追求,一方面,是這些理念,早已在步入中年前的混亂中被衝擊的粉碎;另一方面,這是人生本質上的階段性分化(人生三境的第二重)。男女的中年危機,是自古就已經存在了的,只不過,是現在才有了機會,讓女人可以發出心底的聲音。

男人的中年危機,源於其從女人(也連帶包括遊戲、事業等)那裡得來的感性,漸漸消磨殆盡,隨即是一切動力的消失、夢想的根源性毀滅,基本上對一切都不會再有激情。而女人的中年危機,則源於長期沒有被男人溫和地梳理其內心的感性,以至於於無法應對內心的混亂,最終找不到定位。男女的中年危機是互相造就的,解決也必須是相互的。

獨立,一個被過度推崇了的偽命題,女性的獨立更是荒謬

如今每個人的人生壓力都很大,這一切都與這個時代被過分推崇的自我獨立息息相關。獨立,往往意味著一個人要自己完成,對所有人生問題的解答。諸如“人生四苦:得失、對立、迷茫、孤獨,人生的方向、價值與意義”等。只是絕大多數人的眼中都只把獨立定性為經濟獨立,並一葉障目,只看到了經濟獨立的好處罷了。

女性崛起之路,漫漫兮,其修遠兮

人生四大方向,十二命題

人生完整的幸福源於這四大人生方向、十二大人生命題題的解決,然而我們總是從經濟獨立開始,並以此來輻射對其它所有問題的解答:

  • 用錢孝順父母,供養愛情,偏信於金錢至上的人生理念;
  • 用更多的錢贍養父母,養育子女,買賣一時愛情,遺忘內心的混亂;
  • 也許錢多了,最終真的可以將夢想砸出來,可人生動力沒了,心中的愛沒了,家也是支離破碎,形同陌路。

很多人,努力一生,也不過就是達成了圖中的這種“成功人士”。沒有成功也不必自怨自艾,不妨問一問自己,獨自解決這些問題,你憑什麼?在所謂的經濟獨立,擺脫父母的管控之餘,也失去了容忍他人的可能性。既然堅決地以為僅靠自己就可以前行,那就必須做好獨自面對人類所有痛苦的準備。解開中年危機的“四大人生命題”:夢想,此生還有可能嗎?家人,還能相互理解嗎?愛情,不過就是親情嗎?自我還有希望嗎,存在有意義嗎,一切還會有激情嗎?

女性崛起之路,漫漫兮,其修遠兮

常見人生成就

有人會告誡我們:獨立思考,真正決定了你可以走多遠。但對這些“自以為掌握了天下道理,實際僅僅是意識維度中的一些理念碎片”的人們,哪有什麼獨立思考的可能。“道理我都懂,可就是做不到”,成為他們永恆的口頭禪。所謂的獨立思考,頂多算獨自思考,沒有一化千人、千人合一,不能融合古今中外的思想,偏執於一個狹隘的三觀理念體系,既無方法論可以梳理這些理念間的衝突與混亂,更無本原可以融合這一切,產生源源不斷的人生動力。

人生完整的幸福以及享受,是建立在這一切都得到了互相支撐的解答之下的。嘗試獨立或者向家人、社會宣示自我的人生主權,確實是有效人生真正的開始,但一個人要完成所有循環,那成長的成本就太高了。獨立所帶來的生存壓力,使得所有人都來不及深耕自己的愛情和內心,使得所有人,要麼站在邊上,看著這場混亂,連下場的勇氣都沒有;要麼慌亂地被推下去,在混亂衝擊中,失去一切本心。

中年危機的隱患,多源於人們年輕時,對個體獨立的過度誇大。在這個人生階段,碎片化的理念是支撐他們活下去的主要信仰內容,偏信成就了所謂的個性張揚,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經在把人生的完整撕的粉碎。過回頭時,發現人生早已是一地雞毛,想補救又覺人生太累。

人從來都是一個協作的物種,任何一個人都永遠不是獨立的,擺脫了家庭,你能逃得掉單位嗎?你的同事會比你的父母更容易溝通嗎?你的老闆會捨得花一分鐘,看看你真正的境界需求嗎?很多人急匆匆的跑去工作,以為可以擺脫父母,有了錢,可以談自己理想中的戀愛,組建再也不會束縛子女的家庭。笑死人了,有多少人將一切希望寄託於自己的工作,最終還是把自己的一生給毀了?

為了獨立而獨立,不正視自己到底多少斤兩。跑去工作後,一年累積起來提升自我的時間,能有幾十個小時嗎?根本就沒有完成,對人生完整循環所需的認知儲備,又怎麼能驅動你們的人生行為?更何況,數千年了,我們還在以軸心時代的自我認知為上限,迭代了數千年,都沒逃出去;再不然,就是做個什麼都不信任的散客,匆匆過往人生。

說了這麼多,最終是要落在女性獨立這個話題上的。女性的獨立是什麼?一切依靠自己嗎?完全不被任何人束縛嗎?獨自一人,可以決定去任何想去的地方?想獨立可以,不妨試試如何解答這十二個問題先?被動無知的成長,本就已經是“步步皆領悟,步步仍痛苦”,領悟著過去,痛苦著當下,更會把你送到這十二個人生命題面前。

女人的先天缺陷,恰是無法梳理自己的感性,須通過感性來讓一個男人的所有理性,為之所用。如果沒有人類共同打造一個對待感性的寬鬆氛圍,能怎麼個獨立呢?誰會放任你的那些個性?走出去,然後被那些喪失感性的禽獸給殺死?女性獨立都宣傳了這麼多年,除了被送到危險的地方,如今的女性真正有了什麼不同嗎?

賦靈,最為看重人生四維的內在聯動。一個瘸腿人生,自然是很容易扭曲,產生痛苦的。然而迄今為止,人類的行為尚不曾普遍涉及到這些區域,又如何會有相應的傳奇故事,傳頌於人世間呢?沒有相應的經歷,心得,又哪裡來的內涵以展示和共鳴呢?未來人類的新時代主題,莫過於追求四創之地。而女性地位的回升,顯然是為了補全這個人生內涵。但如果從內心就不把自己視為完整人類的一部分,人類又怎麼會讓你滋潤的活下去?

女性形象三部曲:青年、中年、老年

一個女人的形象,要在一個民族文化中完整的樹立起來,必須在相應的人生階段,擁有足夠多樣性的形象沉澱。這需要整個世界聯合起來作答:不同階段的女人,應該如何應對人生四維之間的關係?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況還要面對,一個大部分男人都不可能給出這種人生展望的世界,可這是我們面對著的時代背景。

人生三部曲 階段主題

  • 青年:初見“愛的知行三境”,打通家人父母的認知,尋找一個可以渡君三境之人
  • 中年:賦靈子女,從容渡過自己內心的混亂,與愛人共鳴“三愛一體”
  • 老年:擁有眾生之母的智慧

每個人都有她的成長環境,這不是個人所能選擇的,尤其是每個人的被賦靈階段,也是社會、家庭、父母等共同完成的。至於那些能說出“女性墮落導致國家墮落”,這種詆譭女人價值的沙雕言論的人,也是完美地切割了自己對人類的負面貢獻,撇清了自己那代人的責任。女人的確會是社會混亂的放大器,但也是幸福的放大器啊。別忘了:女人好的部分會讓你快樂,糟糕的部分會讓你成為哲學家,而不是一個噴子。

青年(18-29)

青年人總是百花齊放的,也是最不需要什麼固定形象的。人們自由地選擇、堅信著自己突然就共鳴了的理念,不知世界之繁雜,不解意識之深遠。自古流傳著的美麗故事,並不少見。似乎一切都用之不竭:健康、激情、後盾、拼搏。

女性崛起之路,漫漫兮,其修遠兮

每個人都曾以為自己獨特,乃天選之人,堅信著將來會有一整套可以適配自己認知和所有性格的愛情、家庭、事業,從天而降,圍著自己轉。尚不知道這其實是很奢望的。對此期間,唯有祝願,無從多言。只願所有從青年走過的人,最終能夠:

  • 真正有所沉澱,知道理念都是短暫,該去感知什麼
  • 即不被愛情初見所迷暈,也不被其混亂所殺死,仍然相信、探索
  • 能與父母保持交流,容納不同的意識風格
  • 能知道,自己喜歡做的和自己正在做的有什麼關聯

中年(35-55)

中年人該追求什麼?這對於長期處於被動形態的女人來講,真的很棘手。這階段的男人要麼已經將事業作為人生價值唯一的寄託,要麼已經很難再有方向,就此一生了。該由誰來關照女人內心的混亂,為之梳理呢?換言之,這個年齡段的人,男人尚能以事業成功的形象出現在社會舞臺上,女人呢?她們該當如何,就此被供養著麼?

沒人梳理她們的混亂,任由她們延續著少女時的心態,還期望她們可以理解自己的作為,厭惡著她們被混亂所折磨的心態,本就是愚蠢的表現。於是,什麼性格不合的說辭統統跳了出來。混亂中的女人形象尤為難以打造,哪有那麼多的少女感呢?皺紋本該代表智慧,可男人的理性從未灌注在裡面,多的不過是互相絕望的宿命感。表面的光鮮,是否能夠真正解決,女性生命中的第二、三重需求呢?

"

“當代女性的悲劇,不是從踏入社會那一刻或者從出生開始的,而是三千年前就埋下了。數千年來,那麼多的文化瑰寶,卻找不到什麼書是寫給女人心去共鳴的,也找不到什麼形象是可以供女性成長借鑑的。歷史對女人的成功沒有定義。”

女性地位在崛起?先救救人類的中年危機

近日,有幾位優質的中年女演員,突然向世界發聲,希望能夠得到合理的對待。並不只有她們在焦慮這個問題,誰的家裡還沒個或即將步入中年的女人了?作為一個想要讓這個世界變得溫和些的人,我也是一直在思考,被壓抑數千年的女性,到底該有著什麼樣的精彩?有的人執著於這種行為的正義或矯情,但《賦靈》更關心如何迎接這份必然。

女性崛起之路,漫漫兮,其修遠兮

當代女性定位上的尷尬,根本還在於數千年來,其在歷史、文化以及人類信仰上的嚴重缺席,幾乎沒有什麼形象可供借鑑,中年婦女尤為如此。試問,有多少人還在物化女性?還在貶低女人的感性波動?還在詆譭她們對人類的貢獻?在這樣的風雨中走過,誰還能期望這滿園春色,依舊在呢?

從軸心時代的第一批聖賢(諸子百家、希臘三傑)到現在,人類的感性就一直被壓抑著。在這個認知體系下,沒有感性的地位,女人的生存空間極度狹隘。而這並不侷限於女人,男人的感性也同樣,沒有得到很好的認知。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仍以“得到公平的工作機會和待遇”,作為男女平等的表現,以能做女強人,或有權利以單親媽媽的身份活下去,就叫做女性地位的崛起?然而,任何以捨棄人生的完整換來的擁有,又怎能算擁有呢?不過是換了一種痛苦的活法。以獨身之苦,代替不被理解的相處;以不完整的幸福,換取所謂的不被管束?

這些針對過去的社會現象,而做出的體制上的改動,或者直接走向另一個極端,又怎能真的支撐女性崛起呢?真正的擁有和崛起,必然是形成了統一場,是能夠讓所有人或絕大多數人去共同追求,彼此成就完整人生的。

在這些碎片理念的推動下,到了中年後的她們,自然也只能繼續依賴自己去勉強應對中年危機,誰能幫得了呢?之所以人到中年,就不能再延續年輕時的那些追求,一方面,是這些理念,早已在步入中年前的混亂中被衝擊的粉碎;另一方面,這是人生本質上的階段性分化(人生三境的第二重)。男女的中年危機,是自古就已經存在了的,只不過,是現在才有了機會,讓女人可以發出心底的聲音。

男人的中年危機,源於其從女人(也連帶包括遊戲、事業等)那裡得來的感性,漸漸消磨殆盡,隨即是一切動力的消失、夢想的根源性毀滅,基本上對一切都不會再有激情。而女人的中年危機,則源於長期沒有被男人溫和地梳理其內心的感性,以至於於無法應對內心的混亂,最終找不到定位。男女的中年危機是互相造就的,解決也必須是相互的。

獨立,一個被過度推崇了的偽命題,女性的獨立更是荒謬

如今每個人的人生壓力都很大,這一切都與這個時代被過分推崇的自我獨立息息相關。獨立,往往意味著一個人要自己完成,對所有人生問題的解答。諸如“人生四苦:得失、對立、迷茫、孤獨,人生的方向、價值與意義”等。只是絕大多數人的眼中都只把獨立定性為經濟獨立,並一葉障目,只看到了經濟獨立的好處罷了。

女性崛起之路,漫漫兮,其修遠兮

人生四大方向,十二命題

人生完整的幸福源於這四大人生方向、十二大人生命題題的解決,然而我們總是從經濟獨立開始,並以此來輻射對其它所有問題的解答:

  • 用錢孝順父母,供養愛情,偏信於金錢至上的人生理念;
  • 用更多的錢贍養父母,養育子女,買賣一時愛情,遺忘內心的混亂;
  • 也許錢多了,最終真的可以將夢想砸出來,可人生動力沒了,心中的愛沒了,家也是支離破碎,形同陌路。

很多人,努力一生,也不過就是達成了圖中的這種“成功人士”。沒有成功也不必自怨自艾,不妨問一問自己,獨自解決這些問題,你憑什麼?在所謂的經濟獨立,擺脫父母的管控之餘,也失去了容忍他人的可能性。既然堅決地以為僅靠自己就可以前行,那就必須做好獨自面對人類所有痛苦的準備。解開中年危機的“四大人生命題”:夢想,此生還有可能嗎?家人,還能相互理解嗎?愛情,不過就是親情嗎?自我還有希望嗎,存在有意義嗎,一切還會有激情嗎?

女性崛起之路,漫漫兮,其修遠兮

常見人生成就

有人會告誡我們:獨立思考,真正決定了你可以走多遠。但對這些“自以為掌握了天下道理,實際僅僅是意識維度中的一些理念碎片”的人們,哪有什麼獨立思考的可能。“道理我都懂,可就是做不到”,成為他們永恆的口頭禪。所謂的獨立思考,頂多算獨自思考,沒有一化千人、千人合一,不能融合古今中外的思想,偏執於一個狹隘的三觀理念體系,既無方法論可以梳理這些理念間的衝突與混亂,更無本原可以融合這一切,產生源源不斷的人生動力。

人生完整的幸福以及享受,是建立在這一切都得到了互相支撐的解答之下的。嘗試獨立或者向家人、社會宣示自我的人生主權,確實是有效人生真正的開始,但一個人要完成所有循環,那成長的成本就太高了。獨立所帶來的生存壓力,使得所有人都來不及深耕自己的愛情和內心,使得所有人,要麼站在邊上,看著這場混亂,連下場的勇氣都沒有;要麼慌亂地被推下去,在混亂衝擊中,失去一切本心。

中年危機的隱患,多源於人們年輕時,對個體獨立的過度誇大。在這個人生階段,碎片化的理念是支撐他們活下去的主要信仰內容,偏信成就了所謂的個性張揚,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經在把人生的完整撕的粉碎。過回頭時,發現人生早已是一地雞毛,想補救又覺人生太累。

人從來都是一個協作的物種,任何一個人都永遠不是獨立的,擺脫了家庭,你能逃得掉單位嗎?你的同事會比你的父母更容易溝通嗎?你的老闆會捨得花一分鐘,看看你真正的境界需求嗎?很多人急匆匆的跑去工作,以為可以擺脫父母,有了錢,可以談自己理想中的戀愛,組建再也不會束縛子女的家庭。笑死人了,有多少人將一切希望寄託於自己的工作,最終還是把自己的一生給毀了?

為了獨立而獨立,不正視自己到底多少斤兩。跑去工作後,一年累積起來提升自我的時間,能有幾十個小時嗎?根本就沒有完成,對人生完整循環所需的認知儲備,又怎麼能驅動你們的人生行為?更何況,數千年了,我們還在以軸心時代的自我認知為上限,迭代了數千年,都沒逃出去;再不然,就是做個什麼都不信任的散客,匆匆過往人生。

說了這麼多,最終是要落在女性獨立這個話題上的。女性的獨立是什麼?一切依靠自己嗎?完全不被任何人束縛嗎?獨自一人,可以決定去任何想去的地方?想獨立可以,不妨試試如何解答這十二個問題先?被動無知的成長,本就已經是“步步皆領悟,步步仍痛苦”,領悟著過去,痛苦著當下,更會把你送到這十二個人生命題面前。

女人的先天缺陷,恰是無法梳理自己的感性,須通過感性來讓一個男人的所有理性,為之所用。如果沒有人類共同打造一個對待感性的寬鬆氛圍,能怎麼個獨立呢?誰會放任你的那些個性?走出去,然後被那些喪失感性的禽獸給殺死?女性獨立都宣傳了這麼多年,除了被送到危險的地方,如今的女性真正有了什麼不同嗎?

賦靈,最為看重人生四維的內在聯動。一個瘸腿人生,自然是很容易扭曲,產生痛苦的。然而迄今為止,人類的行為尚不曾普遍涉及到這些區域,又如何會有相應的傳奇故事,傳頌於人世間呢?沒有相應的經歷,心得,又哪裡來的內涵以展示和共鳴呢?未來人類的新時代主題,莫過於追求四創之地。而女性地位的回升,顯然是為了補全這個人生內涵。但如果從內心就不把自己視為完整人類的一部分,人類又怎麼會讓你滋潤的活下去?

女性形象三部曲:青年、中年、老年

一個女人的形象,要在一個民族文化中完整的樹立起來,必須在相應的人生階段,擁有足夠多樣性的形象沉澱。這需要整個世界聯合起來作答:不同階段的女人,應該如何應對人生四維之間的關係?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況還要面對,一個大部分男人都不可能給出這種人生展望的世界,可這是我們面對著的時代背景。

人生三部曲 階段主題

  • 青年:初見“愛的知行三境”,打通家人父母的認知,尋找一個可以渡君三境之人
  • 中年:賦靈子女,從容渡過自己內心的混亂,與愛人共鳴“三愛一體”
  • 老年:擁有眾生之母的智慧

每個人都有她的成長環境,這不是個人所能選擇的,尤其是每個人的被賦靈階段,也是社會、家庭、父母等共同完成的。至於那些能說出“女性墮落導致國家墮落”,這種詆譭女人價值的沙雕言論的人,也是完美地切割了自己對人類的負面貢獻,撇清了自己那代人的責任。女人的確會是社會混亂的放大器,但也是幸福的放大器啊。別忘了:女人好的部分會讓你快樂,糟糕的部分會讓你成為哲學家,而不是一個噴子。

青年(18-29)

青年人總是百花齊放的,也是最不需要什麼固定形象的。人們自由地選擇、堅信著自己突然就共鳴了的理念,不知世界之繁雜,不解意識之深遠。自古流傳著的美麗故事,並不少見。似乎一切都用之不竭:健康、激情、後盾、拼搏。

女性崛起之路,漫漫兮,其修遠兮

每個人都曾以為自己獨特,乃天選之人,堅信著將來會有一整套可以適配自己認知和所有性格的愛情、家庭、事業,從天而降,圍著自己轉。尚不知道這其實是很奢望的。對此期間,唯有祝願,無從多言。只願所有從青年走過的人,最終能夠:

  • 真正有所沉澱,知道理念都是短暫,該去感知什麼
  • 即不被愛情初見所迷暈,也不被其混亂所殺死,仍然相信、探索
  • 能與父母保持交流,容納不同的意識風格
  • 能知道,自己喜歡做的和自己正在做的有什麼關聯

中年(35-55)

中年人該追求什麼?這對於長期處於被動形態的女人來講,真的很棘手。這階段的男人要麼已經將事業作為人生價值唯一的寄託,要麼已經很難再有方向,就此一生了。該由誰來關照女人內心的混亂,為之梳理呢?換言之,這個年齡段的人,男人尚能以事業成功的形象出現在社會舞臺上,女人呢?她們該當如何,就此被供養著麼?

沒人梳理她們的混亂,任由她們延續著少女時的心態,還期望她們可以理解自己的作為,厭惡著她們被混亂所折磨的心態,本就是愚蠢的表現。於是,什麼性格不合的說辭統統跳了出來。混亂中的女人形象尤為難以打造,哪有那麼多的少女感呢?皺紋本該代表智慧,可男人的理性從未灌注在裡面,多的不過是互相絕望的宿命感。表面的光鮮,是否能夠真正解決,女性生命中的第二、三重需求呢?

女性崛起之路,漫漫兮,其修遠兮

如今的女人,空有表象上的獨立,盲從地接受著近乎於相等的平等。在古人百餘代人的積澱下,都未有可以被今人學習的對象。要說完全沒有,也不盡然,曾經的“管道昇、衛夫人、花木蘭、黃月英”等,大概都是男女通吃的女性形象吧?只是在一個感性束縛的年代,女性的光芒始終被壓抑了。若能化被動為主動,必成為新時代女性大有可為的地方。

  • 嘗試理解人生的完整,學會一分為三,攜帶混亂前行,多一些情緒的宣洩途徑,能夠將自己可示化,講清楚
  • 認清自己與愛人的特長,主動接受理性的梳理,為愛人提供感性的力量,向彼此內心深處理解,與愛人感理雙昇華
  • 陪伴家人,解決三代人的問題,修繕家魂
  • 用多餘的精力,深耕被中斷的夢想

然而,事實略微有點殘酷。女人通過經歷而非理性來判斷,這也是為什麼解決女人中年危機,必須是所有人一起努力的事情。她們需要整個社會給予更好的社會體驗,進而才會更加放大這份美好還給世界。這種先天的被動缺陷,並不是那麼容易克服。儘量在青年時期就注意到這些吧,及早埋下解決中年危機的種子。女人的一生是不能沒有愛的,但傳聞中的愛情故事,幾乎都沒有相守的部分。對於絕大多數婚姻來說,確實很難做到。正所謂,愛情如何開始,什麼一見鍾情,門當戶對,並不能決定以後就一定可以渡過混亂,互相幫助對方渡過中年危機,這完全是愛情的兩個階段。

老年(65+)

老年,常常意味著即將退出社會舞臺,但渡過這一生,也必定是有著自己的無窮感觸。特別是對於這個時代的人,在女性崛起的道路上,會有著很多的智慧,要傳遞下去。只是這條路,必須是一步步,從出生走向青年,從青年再走向中年,如今中年的形象尚沒有樹立穩妥,老年也暫時只能遐想了。未來,大有可期。

女性地位的回升,本質是人類感性的迴歸,需要每個人從懂得善待感性開始

未來的人類,一定會逐漸走向男女平等而尊重彼此天性的路。能看到現在許多比較成功的中年女性,正在發出聲音,引起人們的注意。這些聲音被人們所爭議是必然的,它完全符合了人類意識維度的根本特性:四言論,即“支持、反對、中立以及認知本原碎片”。但成功也是必然的,這是現代人類有史以來,五千年母系氏族,五千年父系氏族之後的又一次循環。是人類內在的本原在慢慢復甦,只是希望這一路風波過去,能少一點犧牲,多一些溫和。

女性地位的回升,本質是人類感性力量的迴歸,這不是在表面上,給予女性什麼樣的權益可以實現的,需要我們每個人從懂得善待感性開始,需要我們在人類文化基因中積澱出這樣的特性來。否則再多的權益,也無法抵擋那些蔑視感性力量的人群,對女性群體的迫害。如今,所謂的女權組織,也是亂象叢生。在各種理念上的過度表達,不僅不利於女性真正的弄清自己的定位,反而會激發人們對感性無節制的排斥,而且又能真正的對正統文化有什麼衝擊嗎?根據人類本原,融合傳統,補足傳統,才能統一所有人,去為了感性的養成而努力。

善待感性,並不是只有女人的感性才值得呵護。呵護男人的這點脆弱感性,是其與女人內心保持共鳴的基礎。男人更需要認同感性力量本身,之後才會慢慢形成對感性的梳理能力。儘管男人一貫以理性示人,但俗話也有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他們的感性更加脆弱,真的很容易被功利心完全佔領。在上個認知背景下成長起來的男人,不乏習慣用梳理自己感性的方法,去梳理一個女人的內心,而有的,更表現的就如同冷血動物一般的,只會計算一切得失利益。這很真實,絕大多數的家庭中,都會看到不同程度的存在。

人這一生啊,雖然男女生而不同,但也只能盡力結合天性將自己的人生寫到滿意為止了。即不是男人更需要女人,也不是女人更需要男人,只有互相成就,這是平等的根源。男人與女人註定要成為彼此的救世主的,可這一切,都建立在靈魂底層的溝通上,在於渡過愛的混亂,達成彼此的三愛一體,從而輻射其它四維。然而,我們也能看到,在這場混亂中,正有以數億計的人,連愛的場子都下不去,只能在旁邊蹉跎著歲月,更有人鼓吹愛情消亡論,婚姻消亡論。如此惡性循環,試問,誰的中年還有可能找到定位?誰的晚年還有可值得追憶的人生?

本文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個人和或機構未經作者同意不得擅自轉載或大段引用本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