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火漸退 影業“新舊勢力”何去何從之樂視影業

在剛剛遭受樂視資金危機和電影市場的大起大落之後,樂視影業和樂視其他控股公司一樣,猶如大病初癒,尚有待恢復元氣。作為為數不多能給樂視生態掙錢的業務,樂視影業肩上的擔子,只會更加沉重。

自2015年BAT進入電影產業以來,電影公司的運營模式和商業模式正被不斷改寫,百年來中國電影行業熟稔的製作與運營之道,也在不斷被打破和重建。阿里影業、騰訊影業、糯米影業、樂視電影等這些與生俱來攜帶互聯網基因的電影公司,從思維模式到建立產業鏈的方式無不展現其獨特的優勢和創新精神,這些公司的出現的確為中國電影帶來更大的格局。

或許,未來中國電影產業的商業遊戲規則,就掌握在這些互聯網電影公司的手中。《綜藝報》特別策劃《虛火漸退 影業“新舊勢力”何去何從》系列報道,以下是本系列第四篇文章。

樂視影業:“生態化反”下的蛋

在剛剛遭受樂視資金危機和電影市場的大起大落之後,樂視影業和樂視其他控股公司一樣,猶如大病初癒,尚有待恢復元氣。即使用上樂視內部發明的“生態化反”,這個曾險些崩盤的大生態體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去進行修復。作為為數不多能給樂視生態掙錢的業務,樂視影業肩上的擔子,只會更加沉重。

3月18日,張藝謀執導的新片《影》在北京懷柔中影基地舉行了開機儀式。鄧超、胡軍、關曉彤、王千源、王景春等主演悉數出席了開機儀式,據片方透露,鞏俐、鄭愷等明星也會加盟該片。這是張藝謀《長城》失利後的再次出發,也是樂視影業攜手張藝謀的另一作品。值得關注的是,張藝謀、鄧超、孫儷都是樂視的股東,由此可見,樂視影業試圖將自有資源發揮到最大化。

這則《影》的開機消息,是最近樂視難得的好消息之一。就在2個月之前,樂視影業剛剛經歷了一次重大的資本變更。

今年1月13日,樂視網發佈了《關於公司重大事項暨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公告》,公告顯示,為解決未來發展的資金需求、推動樂視生態戰略升級,公司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賈躍亭先生擬引入戰略投資者天津嘉睿匯鑫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暨融創中國。本次交易分為賈躍亭先生轉讓樂視網股份(涉及金額60.41億元)、樂視致新電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通過老股轉讓和增資擴股方式,涉及金額79.5億元)、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轉讓樂視影業(北京)有限公司股權(涉及金額10.5億元)三個部分。

從上述公告可見,融創中國旗下的嘉睿匯鑫10.5億收購樂視影業15%股份,成為樂視影業第二大股東,而這實際上是樂視控股轉讓10.5億股權,樂視影業並未獲得任何實際注資。對此,樂視影業CEO張昭不但沒有任何負面情緒,反而對融創中國的孫宏斌表示感謝,“在樂視很困難的時候,在大家對樂視看不清的時候,給了樂視肯定。這種價值的肯定是雪中送炭。新的模式大家看不清,資本認為短期肯定有風險,但長期要看到這個產業的發展。”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發佈數據,2016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457.12億元,同比增長3.73%, “熱錢潮”正逐漸退去,投資者對電影行業的態度,前所未有的冷靜和客觀。

2016年5月,樂視網公告稱向樂視影業股東以41.37元/股發行1.65億股,並支付現金29.79億元,合計作價98億元,收購樂視影業100%股權。幾度解救樂視於危難的樂視影業,在這次注入背後還揹負了三年業績對賭:樂視影業承諾於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5.2億元、7.3億元、10.4億元。

或者,張昭敢於接納對賭條款,也是來自樂視影業在樂視生態裡始終保持良好業績的自信。貓眼票房數據統計結果顯示:2016年樂視影業票房增長率71.5%,票房佔比位列“五大”民營電影公司第二。此外,2016年在中國上映的國產影片共有43部票房過億,樂視影業有8部,佔比18.6%,排名第一。這種野蠻生長的背後,的確融合了張昭由傳統電影公司帶來的經驗與樂視生態的創新精神。

2016年,樂視公佈了40部電影片單,將觀眾根據年齡段進行分類,並針對不同類別的觀眾推出適合他們的電影項目。從低幼年齡段的《熊出沒:熊心歸來》,到針對2.27億15-24歲的青少年觀眾推出的《二十八歲未成年》《睡在我上鋪的兄弟》《高跟鞋先生》《極品模王》《校花的貼身高手》等電影項目;針對25-35歲更有消費力的觀眾,樂視準備了《心理罪》《爵跡》《長城》《吃吃的愛》《盜墓筆記》等影片。除此之外,樂視影業還推出張揚導演具有文藝情懷的兩部新片《皮繩上的魂》《岡仁波齊》;也為男性觀眾群體準備了了《機械師2》《世紀罪犯》《神戰.權力之眼》等電影,這些作品將從2016年開始陸續上映。同年,樂視網發佈公告稱,公司擬以增發股份與現金相結合的方式,購買樂視影業100%股權,標的作價98億元。

2011年成立至今,從樂視影業發展的脈絡可以看出,其對內容的介入很多,影片質量參差不齊;在互聯網營銷上,沒有BAT電影公司那樣深入。對於後者,電影《長城》或許是最好的案例。來自《好萊塢報道者》的消息稱:《長城》最終在中國僅獲1.7億美元票房(人民幣11.7億元),北美票房也僅3480萬美元,遠低於投資者預期。該片由環球、傳奇、中影、樂視共同投資,成本高達1.5億美元。而樂視影業在這次項目上,的確賭輸了。電影《長城》在國內產生的負面反應和負面口碑,幾乎將這部電影淹沒了。豆瓣電影評分5.3分,時光網7.3分,資深影評人紛紛口誅筆伐,這甚至激起了張昭的不滿,並在《長城》首映當天,在微博上手撕“毒舌電影”兩位自媒體影評人,樂視影業甚至向“褻瀆電影”大號發出了警告函。由於事件越演越烈,人民日報客戶端直接發文干預,“雖然一些影片確實存在藝術質量的缺陷,但個別大V、公眾號為博眼球、圈粉絲、流量變現等目的,發佈惡意的、不負責任的言論,嚴重破壞了中國電影的生態環境。”在此事件中,電影評分平臺如豆瓣、貓眼逐一躺槍,由於對《長城》《擺渡人》等幾部電影評分過低,兩家平臺均被相關部門約談。

《長城》潰敗後,張昭反思,當自己在北美看到很多《長城》的路牌廣告時,這樣傳統的營銷方式讓他隱隱擔憂。“如果中國影視產業要逐漸納入全球範圍,那麼就有太多東西要學,產業化、製造水平、資本和產業關係、全球發行相關的稅務政策、保險制度、外匯等等。”張昭認為,“營銷方式太落後,不夠互聯網化;過度工業化,喪失電影初心。”是《長城》失敗的四大關鍵因素。

而說到初心,當年吸引到張昭加盟的是賈躍亭畫筆下的“生態商業模式”。張昭和其他樂視生態端的CEO說了同樣的話:“老賈是一個真正的夢想家。”想象電影產業未來的樣子,張昭希望自己是變革的見證者和參與者。樂視在做的事,他非常認可。“這是一個屏讀時代,其實這才是影視行業未來的商業模式,所以你要思考的是怎麼為這個必然去工作。”

如今,樂視影業的辦公室已經從樂視大廈搬到了樂視體育以前所在的六裡屯辦公室。在樂視生態體系經歷了2016年“大廈將傾”般的重創後,樂視各公司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務實和低調。張昭是傳統電影行業裡第一個提出互聯網+的人,如今,他仍然摸索著先進的互聯網電影運作模式。在樂視影業新一波的資本調整之後,張昭也將帶領這個團隊重新出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