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樂山70年鉅變,樂山旅遊由此進入“3.0時代”

看樂山70年鉅變,樂山旅遊由此進入“3.0時代”

位於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之處的樂山,得力於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和3000年悠久歷史的孕育,境內山川綺麗,文化遺存豐厚,歷史古蹟又集中分佈在山水勝景之處,歷來享有“山靈水秀、人文薈萃,天下之觀、蜀之冠冕”的美譽。

改革開放頭20年,樂山旅遊依託山水資源和佛文化,將峨眉山、樂山大佛景區建成國家級風景名勝區、5A級景區,樂山旅遊由此進入“1.0版本”。2003年,四川省第一次旅遊發展大會在樂山市峨眉山召開,樂山實施了峨眉山金頂“3802”工程,全力打造峨眉山金頂,樂山旅遊迎來了“2.0時代”。2016年市第七次黨代會以來,樂山將旅遊作為主導產業,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動全市旅遊產業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樂山旅遊由此進入“3.0時代”。


看樂山70年鉅變,樂山旅遊由此進入“3.0時代”


全市旅遊經濟總量、旅遊外匯收入均居全省第二位,海外網絡傳播力、來樂遊客人均消費、涉旅消費滿意指數、旅遊業增加值佔全市GDP比重等多項指標更是位列全省第一……經過幾十年的長足發展,樂山旅遊業已成為全市最具活力、成效最為顯著的產業之一。如今,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讓樂山旅遊走在全省前列,助力樂山加速建設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



對外開放後 樂山現代旅遊高歌猛進

樂山古稱嘉州,東漢時,佛教開始傳入樂山。唐宋時期,樂山成為中國西南佛教文化的重要所在地,也正是在那時,建成了舉世聞名的樂山大佛;明清時期,峨眉山成為漢傳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樂山旅遊發展源遠流長,以朝山拜佛或考察宗教為目的的宗教旅遊和以遊覽觀光為目的的人文旅遊,是樂山古代旅遊最早的兩類形式。”四川旅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郭劍英表示,樂山的文旅融合,最早的形式就是佛教文化旅遊,從佛教文化傳入樂山地區開始,就已經有了佛教文化旅遊這種形式存在。

據《樂山市旅遊志》記載,1973年6月12日,加拿大多倫多市白求恩大學副校長、加中友好協會主席蘇威廉夫婦到樂山參觀訪問,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樂山接待的第一批外國訪問者。

1979年,樂山經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城市,樂山現代旅遊業正式開始起步。

1979年—1986年,中央和省、市(地區)投入資金1.40億元,20世紀90年代初再次投入3000餘萬元,用於景區、賓館、交通等旅遊基礎設施建設。1992年,樂山市委、市政府正式把旅遊業列為振興樂山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1983年,峨眉山、樂山大佛雙雙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峨眉山、樂山大佛又雙雙入選中國旅遊勝地40佳;1994年,樂山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996年,樂山大佛——峨眉山被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成為全國第三個、四川省第一個“雙遺產”;


看樂山70年鉅變,樂山旅遊由此進入“3.0時代”


2000年,樂山市入選“中國優秀旅遊城市”;2007年、2011年,峨眉山、樂山大佛風景區先後榮膺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10年10月,峨眉山正式加入世界名山協會,與美國雷尼爾雪山、日本富士山等12座世界名山一道成為世界名山協會新成員;2014年,夾江縣東風堰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樂山現代旅遊突飛猛進,國內遊人激增,國外旅遊者也紛至沓來。樂山現代旅遊,從沿襲古代、近代旅遊最為常見的宗教旅遊和人文旅遊,逐步發展到經濟、文化、科學、宗教等諸多領域,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歷史浪潮中 樂山旅遊發展大有作為

樂山旅遊資源豐富、景點集中,除峨眉山、樂山大佛兩大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外,在開發打造的歷史浪潮中,樂山旅遊還不斷湧現出新興旅遊景點。

1987年,中國第一個造紙專業博物館——夾江手工造紙博物館正式開放;同年,樂山市第一條高等級公路樂(山)峨(眉)路擴建工程竣工並通車。

1988年,總投資1480萬元的峨眉山接引殿至金頂之間的客運索道竣工投入運營,索道全長1668米,時為國內單跨最長、斜坡最大、設備最新、海拔最高的客運索道。

2010年,樂山大佛景區嘉定坊正式開工建設,中心城區綠心環線工程開工建設。2015年,中心城區嘉州長卷·天街正式開街;同年,樂山市被批准為首批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

……


看樂山70年鉅變,樂山旅遊由此進入“3.0時代”


回望過去,“六五”期間,樂山對原有風景旅遊點進行維修改造,旅遊配套設施和服務工作有較大改進;“七五”期間,把旅遊事業列為發展重點之一,制訂加快旅遊事業綜合發展的專項規劃,改革旅遊事業管理體制,保護、改造和完善既有旅遊熱點,積極開闢新的旅遊點;“八五”期間,全市旅遊發展以峨眉山、樂山大佛兩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為重點,搞好總體規劃和開發保護。

“九五”期間,旅遊作為支柱產業的戰略地位基本確立,旅遊經濟不斷髮展壯大,旅遊資源開發不斷加快,國際旅遊城市建設步伐加快。2000年,全市實現旅遊總收入21.77億元,比1995年增長1.15倍。

“十五”期間,實施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旅遊經濟蓬勃發展。峨眉山中低山區開發、樂山大佛博物館等重點項目進展順利,兩大景區面貌明顯改觀。2005年,全市接待中外遊客1211.60萬人次,旅遊收入61.04億元,分別比2000年增長1.58倍、1.80倍。

“十一五”期間,推進國際旅遊區建設,整合旅遊資源,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提升旅遊城市形象,在建設國際旅遊城市上實現突破;壯大旅遊支柱產業,以峨眉山、樂山大佛景區建設為龍頭,加快峨邊黑竹溝、沙灣美女峰、夾江千佛巖、犍為文廟、嘉陽小火車等景區景點的開發。2010年,全市接待中外遊客1667.72萬人次,旅遊收入146.82億元,分別比2005年增長37.65%、1.41倍。

“十二五”期間,圍繞建設“國際旅遊目的地”目標,依託峨眉山、樂山大佛“兩極”,推進旅遊綜合改革試點,奮力打造全域旅遊,提升樂山旅遊市場化、國際化和產業化水平。2015年,全市接待中外遊客3920.87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499.21億元,分別比2010年增長1.35倍、2.40倍;旅遊經濟總量僅次於成都,居全省第二位。



發展主線裡 文旅融合助推“旅遊興市”

當前,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賦予樂山建設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的重大使命,2019年4月,四川省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上,省委省政府又將2020年全省文旅發展大會的旗幟交給樂山。樂山正抓住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機遇,緊扣“旅遊興市、產業強市”發展主線,深入做好文旅融合、擴容提質、景城一體、全域旅遊“四篇文章”。

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四篇文章”中,“文旅融合”主要增強樂山旅遊產品生命力;“擴容提質”主要提升峨眉山、樂山大佛兩大景區承載力;“景城一體”主要增強樂山旅遊城市的影響力;“全域旅遊”主要增強遊客消費力。通過做好“四篇文章”,推動樂山文旅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看樂山70年鉅變,樂山旅遊由此進入“3.0時代”


——堅持文化為靈魂、旅遊為載體,構建有質量、有特色、有吸引力的世界級文旅產品供給體系,實現以文促旅、以旅興文。重構“文化名城”,加快實施《樂山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發展“文旅演藝”,利用峨眉山、樂山大佛、東風堰三大世界遺產資源,打造“只有峨眉山”實景演藝等;推出文創產品,打造大佛印象、峨眉記憶等系列特色文創產品。

——加快“峨眉南進”、打造“立體禮佛”、構建“遺產走廊”,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全力推動峨眉山景區、樂山大佛景區擴容提質,擴大承載容量,提升吸附能力。

——增強“景城一體”城市影響力,把城市作為景區來打造,管理“一盤棋”、建設“一張圖”、營銷“一條鏈”,推動“旅遊城市”向“城市旅遊”轉變,著力提升城市品牌知名度。

——拓展“全域旅遊”,堅持多點支撐,大力培育旅遊新興增長極,構建旅遊產業新體系,營造旅遊發展新環境,縱深推進全域旅遊發展,不斷拓展來樂遊客消費空間。

目前,峨眉山市入選省首批天府旅遊名縣,犍為縣羅城古鎮入選省首批文旅特色小鎮;“夜遊三江”升級版項目建成投運,“只有峨眉山”實景演藝即將實現全球公演;老城歷史文化遺址重構工程已全面完成老霄頂修復工程,戰時故宮文物南遷等歷史遺址公園正加快推進。

據統計,1985年,全市接待國內遊客458.08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0.32億元。2018年,全市接待國內外遊客5733.55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892.59億元,全市旅遊經濟總量穩居全省第二位;旅遊業增加值佔全市GDP比重13.8%,居全省第一位;遊客停留天數從過去的0.5天提升到現在的2.3天,海外網絡傳播力居全省第一位……

短短几十年光景,樂山開拓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文旅發展之路。

變化之間,未來可期:預計2019年,全市接待國內遊客數量增長25%,入境遊客增長15%;預計到2020年,樂山將進入全國旅遊第一方陣,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接待入境旅遊者年均增長18%以上,旅遊外匯收入年均增長8%以上,旅遊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5%以上,以優異成績承辦2020年四川省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


來源:無限樂山

看樂山70年鉅變,樂山旅遊由此進入“3.0時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