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暨香港道教宮觀聯誼會在京舉行

樂器 道教 方錦龍 音樂 人民網 人民網 2017-09-17
海峽兩岸暨香港道教宮觀聯誼會在京舉行

2017海峽兩岸暨香港道教宮觀聯誼會與會嘉賓合影

人民網北京9月16日電(李彥彬)文化交流古已然,友情連海海連天。

文化交流,是中國古代地域之間、家族之間最常見的溝通手段和了解方式。通過不斷的交流和融合,才有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沉澱,以及繁榮多元的文化構成。

海峽兩岸、香港內地,中華一脈,文化同根、信仰同源。

9月16日上午,2017海峽兩岸暨香港道教宮觀聯誼會在北京白雲觀舉行。

本活動在中國道教協會、北京西城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北京白雲觀、香港蓬瀛仙館、臺北指南宮三方聯合舉辦,北京白雲觀承辦,許先網協辦,贏得了眾多關注。200多位來自大陸、臺灣、香港的道教人士以及各界名家受邀參與。

中國道教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祕書長張鳳林道長以及北京白雲觀李信軍監院、香港蓬瀛仙館樑德華館長、臺北指南宮高超文理事長三地宮觀代表,分別為此次活動致辭,表達了對道教文化及中華傳統文化的支持。

北京市臺辦副主任杜德平、北京市宗教局處長陳延豹、西城區政協副主席程軍、西城區臺辦主任趙玲、西城區民宗僑辦副主任蘇素珍、西城區外事僑辦副主任忻靚、西城區文委副主任徐曉輝、月壇街道工委副書記何樹燦等領導出席了本次活動。

海峽兩岸暨香港道教宮觀聯誼會在京舉行

北京白雲觀李信軍監院向香港蓬瀛仙館贈送書法作品

在2008年、2011年、2014年,北京白雲觀已順利舉辦過三次海峽兩岸及香港宮觀聯誼活動。在文化交流的基礎上,本次活動又增設了各種豐富的傳統文化節目演出,不但安排了優美動聽的道教音樂表演,還特別請來了古琴、香道、茶道、太極等領域的專業人士,做出精彩的現場表演。

為體現中華傳統文化已融入生活的普遍性,活動主辦方還邀請了普通的一家人,進行古琴、茶藝、太極的聯合表演。與白雲觀舒理法道長一同演奏古琴的宋佑蘭女士來自英國,她行雲流水般的古琴演奏及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也讓嘉賓和觀眾們刮目相看。

海峽兩岸暨香港道教宮觀聯誼會在京舉行

會議現場

著名琵琶演奏家方錦龍是國內“五絃琵琶”演奏的代表人物,會演奏上百種樂器,他隨身攜帶一些古樂器籥、簧、骨龠、壎、篪、鼻簫、潮爾、尺八、小口弦、笛子等。他參照日本正倉院和敦煌壁畫等資料,重新恢復了五絃琵琶。音樂無國界,五絃琵琶可以更多地模仿其他樂器的音色,方錦龍“五絃琵琶遊世界”,現場用一把琵琶演奏出印度、日本、阿拉伯、歐美、非洲等不同國家或地區極具地域風味和民族風情的音樂,引來滿場彩;他一曲優美的《綠野仙蹤》把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方錦龍說“不要崇洋媚外,要有民族自信心,一個民族,一個人,只有內心強大了,才是真正的強大。民樂在世界樂壇的崛起和中國國力的發展有關,國家倡導“一帶一路”建設,所以中國音樂也為世界所矚目,音樂傳播是最好的時候”。

海峽兩岸暨香港道教宮觀聯誼會在京舉行

著名琵琶演奏家方錦龍表演

本次海峽兩岸及香港宮觀聯誼活動,還設置了詩朗誦和古典樂器展演,表演者均是業內公認的名家。

文化節目表演結束後,嘉賓們又一起在白雲觀內欣賞了國內著名書畫藝術家們帶來的優秀書畫作品,讓大家再次領略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海峽兩岸暨香港道教宮觀聯誼會在京舉行

與會嘉賓參觀書畫作品展

下午,於白雲觀內舉行了公益太極課程結業儀式。教練及學員們通過多樣化的太極表演,向各方來賓展示了他們在白雲觀內所學到的太極拳,以及如何將太極文化融入現實生活。

北京白雲觀始建於唐,為唐玄宗奉祀老子之聖地,名天長觀,觀內收藏著大量的珍貴文物,最著名的有“三寶”:明版《正統道藏》、唐石雕老子坐像及元大書法家趙孟頫《鬆雪道德經》石刻和《陰符經》附刻。

蓬瀛仙館是香港著名道觀之一,屬道教全真龍門派,是香港最具規模的道教叢林之一。蓬瀛仙館源起於自修龍門正宗道人何近愚、陳鷥楷與廣州三元宮主持麥星階道長昔年同遊香江,訪粉嶺安樂村本立園主人李道明,其間遙見景色優美、宛如仙境。於是約同道友集資購地,建築道院。

臺北指南宮俗稱仙公廟,位於臺灣台北市文山區木柵指南山一帶山麓,為臺灣道教聖地之一,以主祀八仙中的“呂仙公”(呂洞賓)而得名。指南宮除為道教宮殿,亦按“三教同體”的理念,兼祀儒、釋。指南宮併為中華道教學院的所在地,籌措成立道教大學。

海峽兩岸及香港宮觀聯誼會,由北京白雲觀、香港蓬瀛仙館、臺北指南宮共同發起,旨在促進海峽兩岸及香港的中華傳統文化交流。十年以來,三宮觀每年都會舉行聯誼會,並在各地發起公益活動,修橋鋪路、蓋建學校、幫扶貧困,彰顯濟世利人的傳統文化情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