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樂器EQ'

"

本文編輯:沈童


最近

在詢問朋友們的意見中

發現

大家對樂器後期處理這一塊問題比較多

除此之外

想到我們編曲的同學

如果懂得一點樂器的後期處理

作品製作會變得更遊刃有餘

"

本文編輯:沈童


最近

在詢問朋友們的意見中

發現

大家對樂器後期處理這一塊問題比較多

除此之外

想到我們編曲的同學

如果懂得一點樂器的後期處理

作品製作會變得更遊刃有餘

你不知道的樂器EQ


於是乎

我決定寫一篇番外

把我對樂器的混音的想法做一個總結

分享給大家

ps:

因為是個人總結,可能會有不到位的地方

如果大家對我的總結有什麼看法或者異議

歡迎在下面留言哈

我們一起討論,共同學習~

理念:

樂器之間相互不打架,樂器融合度高

注意聲音平衡

耳朵聽才是王道

各個樂器在歌曲中都有著不同的地位

而在不同歌曲中,同樣的樂器也會佔有不同的地位

我們要先分辨“誰主誰次

將音量、EQ、聲相等進行調節

我們的耳朵,就是我們最好的工具

1、木吉他

木吉他通常在流行歌曲中,在樂器比較多的情況下

佔用的頻率點範圍並不是非常寬廣

通常主要是中頻

避免與人聲打架

往往需要降中頻

對高頻、低頻進行適當的切除

若是木吉他獨奏的歌曲

掃弦的情況

注意伴奏音量和人聲要躲閃

需要對中頻進行一定的衰減

使我們人聲進行貼合,更加明亮

而彈分解和絃通常會做兩軌,

會直接突出人聲

所以稍調整均衡即可

2、電吉他

電吉他這裡主要討論兩種音色

清音與失真

電吉他清音

卡住自己的位子,瞭解自己所要佔住的頻率點

類似木吉他分解,儘可能消除薄片和絃的撞擊

雖然沒什麼低頻,

但是為了避免有雜音

低頻通常還是會進行切除

高頻通常會進行一定的衰減

電吉他失真音色

能量大,因為失真=過載,比較難控制

不進行調節的情況下

高頻部分(1k~5k)會比較強,聽起來不舒服

所以需要對高頻進行適當地衰減

不然會讓整個樂曲聽起來很炸

midi做出來的電吉他和真實彈出來的還是會有些差距

適當低切高衰

明亮度還是需要的,中頻適當提升 ,若清晰度則降低低頻

注重樂曲融合度

對於電吉他的均衡調節

我們可以多聽電吉他大師的演奏

注意要聽無損的哦

3、鋼琴

曾經在一篇文章中看到

鋼琴中G2-G5是最美音色

流行歌曲中大多用到的也是這裡面的音

其他音區的音很多都是當色彩音來使用

與其他樂器衝突就比較少

在調節時

首先了解鋼琴音區在哪

接著就把別的音區弱化,這個音區增強增強

高音顆粒感很重要

適當低切

音組的特色

小字一組清晰、明亮

除非搖滾歌曲

小字二組更清晰,像雨聲

小字三組尖銳

大字組溫暖

大字一組聲音最結實

大家根據歌曲需求來進行調節

4、絃樂

在流行歌曲中,絃樂通常要求是遠距離的

空間感要足

所以在中高頻可以適當提升

具體的樂器可以如下進行調節:

小提琴:低切,低頻衰減,在5-6k部分進行適當提升

中提琴:主要在中高頻,低切,低高頻衰減,可以在6k衰減

大提琴:主要在中底頻,所以對高頻要進行衰減

適當增加低音,可以讓聲音寬度變得大一點

Bass提琴:主要是低頻,所以高頻衰減,低音不切

Bass提琴和大提琴相差一個音區,所以和大提琴不打架 低頻提升多一點

5、貝斯

50hz以下低切

低頻、中頻適當增益,高頻衰減

如果有不同技巧的話 頻率廣度可以寬一點

擊勾弦有高音的細節,要適當保留高頻

高頻細節根據歌曲自己選擇取捨

6、

底鼓:主要是在低頻

在100~200Hz之間嚴重影響底鼓的力量

增益量也要適可而止,根據歌曲的風格來定

軍鼓:主要是中高頻

個人覺得軍鼓的明亮度比較關鍵

而2k~3k這裡的處理會極大地影響軍鼓的明亮度

為了不和底鼓打架,大多時候會對軍鼓的低頻進行切除

鑔和鈸:主要還是高頻部分,所以對低頻要進行一些切除

適當對高頻進行一定的增益,增加它們的清晰度

通鼓:主要也是中高頻,要低頻進行一定的切除,對於中高頻進行一定衰減

注意不能與其他鼓“打架”

鼓大多也會進行一定的壓縮用來提升他的力度,大家可以試試看哦

大家可以多聽聽比較好的歌曲,

以後再做類似的歌曲

可以先模仿那首歌

再慢慢改進

加入自己的對要混歌曲的理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