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友記-《論影響薩克斯管音色的因素》鞠峰

這是我早年畢業論文,今天整理文件,發現了這篇文章。我決定發上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畢竟那時年輕,有寫的不對的地方,大家多包涵。

薩友記-《論影響薩克斯管音色的因素》鞠峰

論影響克斯管音色的幾大板塊

2005級管絃系薩克斯管專業

鞠 峰

內容摘要:薩克斯,由阿道夫在1842年發明, 是以演奏現代音樂為主的樂器。薩克斯是一件非常具有表現力的樂器,它以其獨特的音色打動著人們,法國作曲家柏遼茲曾經寫到:“薩克斯的主要特點是音色美妙變化,深沉而平靜, 富有感情,輕柔而憂傷,好像回聲中的回聲、在寂靜無聲的時刻,沒有任何別的樂器能發出這種奇妙的聲響。”薩克斯傳入我國的時間並不長,基礎較淺薄,現今學習、演奏薩克斯的朋友越來越多,人們演奏薩克斯的技巧也越來越完善,對薩克斯的演奏技巧的討論也日趨增多,特別是對音色的爭議更是五花八門。每個演奏者對音色的理解都不一樣。

我在四川音樂學院攻讀薩克斯專業期間,在對薩克斯多年實踐與演奏的基礎上,充分了解了對薩克斯的音色有影響的因素的知識後對選擇自己喜歡的音色是十分有利的。本文中我對影響薩克斯音色的因素進行分類、總結,逐步探討各個因素之間的聯繫。同時對如何提高學習者對薩克斯音色控制給出自己的意見。

關鍵詞:音色 嘴型 氣息 硬件

一.氣息訓練

學習薩克斯,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和技巧是至關重要的。它是薩克斯演奏的基礎,也是演奏完美音色的基礎和保證。

現在我們接觸的呼吸方法一般分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和胸腹式呼吸法三種。人們平時生活時候的呼吸是胸式呼吸,它的特點是胸廓擴張,腹部相應凹陷,缺點是呼吸不深。腹式呼吸的特點是胸廓基本不擴大,而下腹部輕度隆起,呼吸很深,但由於胸腔的擴張不是全部,所以吸氣容量仍然有限。在實際的呼吸練習中,我們認為胸腹式呼吸是比較科學的,胸腹式呼吸法吸收了上述兩種呼吸的優點,克服了上述兩種呼吸缺點。它的特點是所有呼吸肌群均能協調一致地參加工作,胸腔能擴張到最大限度,因而能獲得肺活量的最大值,其優點是能夠使整個呼吸肌群協調動作,形成運動的馨體,因而氣息吸入最多,呼氣時,也容易掌握控制。

然而,要改變一個人的呼吸習慣,卻並非易事,它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行。在開始練習時,應該先脫離樂器,練習到能夠較好地控制呼吸動作後,再考慮吹奏樂器。練習正確的胸腹式呼吸的方法是練習者以鬆弛的方式,背朝下平躺、吸氣;然後屏住氣息幾秒鐘,而後再呼氣,這時環繞腹部周圍的區域應有明顯的動作,而胸部的動作則不明顯;一旦較熟練地掌握了呼吸的方法後,再進行站立練習,這種練習在一段時間裡應天天堅持,一直做到“習慣成自然”為止。

在sax演奏中呼吸真的非常的重要。

氣息:簡單的說就是利用人正常的呼吸運動,利用排出氣體的力量產生出的氣流。這股氣流才是sax震動發聲的原動力,所以對於這股氣流的控制相對與嘴型更是重中之重。它的急緩直接影響到聲音的質量。

很多朋友在初學演奏的時候聲音巨大,但是吹起來很吃力。它主要的毛病就在於沒有掌握好對氣流的控制。

對氣息有兩種評估,第一種就是控制的氣流的氣壓的大小,主要是改變聲音的集中度。另一種就是氣的急緩,主要控制音量。氣流的急緩很好理解,一鼓勁,使勁一吹氣流自然非常急促,聲音也非常大。省氣吹聲音自然小。但是很多初學的朋友並沒有注意到它第二個條件就是口腔內氣壓的變化。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出學的朋友聲音很大,但是仍然很散的原因。初學的朋友只知道一味的將氣吹出去,而忽略了對它的使用,所以很多出學的朋友即使用很薄的哨片仍然覺得很難吹。我一個吹小號的學長曾經跟我說吹號得哄著吹。後來我明白這說的就是你在演奏的時候要控制好你嘴裡的氣壓。很多初學的朋友剛開始吹並不清楚腹式呼吸,用肺擠出來的氣不但力度不夠,而且特別浮躁。雖然一時的量非常大,但是就象一滴水的形狀一樣,大頭大身子小尾巴。用胸腹式呼吸法之後用腹肌穩定的收縮和擴張來控制氣息的氣壓和密度之後聲音不僅會變的結實,而且它會象細水一樣長流,同等量的氣如果做到收放自如的話長度會增加很多倍。而且聲音的質量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在掌握了正確的呼吸以後,對於如何合理使用和控制氣息,還需要常年不間斷地練習,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長音練習。在練習時,首先採用中強的吹奏,而且要做到發音乾淨利落,始終保持音量均衡,音準無變化。其次,採用漸強到漸弱的練習。在實際練習中,當音量由強變弱時,氣息也由多變少,由急變緩,氣息變化時,嘴巴對笛頭的控制,也應由鬆至緊,這兩個方面要協調同步。第三,在有了前兩個的基礎上,就可以進行由很弱到很強,再到很弱的練習。這個練習是先吸足氣,將氣息控制住,然後緩緩將其吹出:練習時要把重點放在吹出多少氣?嘴巴對笛頭控制到什麼程度?如果在起吹時能夠得到一個很弱的音,那麼,後面很強很弱的進行就容易做了。 很多人說呼吸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其實不然。呼吸其實是可以從生理角度來解釋的。

在以往說氣息的帖子裡經常會出現把氣吸到肚子裡這樣的話,其實並不是說氣進到肚子裡,吸到肚子裡其實只是一種感覺。肚子裡其實沒有放氣的地方,事實上吸進肚子裡就是向下壓迫橫隔膜,使胸腔上半部分空隙增大,從而使肺更有效的擴張,從而吸進更多的氣,充分利用每一口氣。這樣一來氣息自然就足了。當然也不是很快就能達到極限,需要更多的練習才能使長音更長,聲音更有力。學會了吸氣,很多人每次都吸的撐的慌為止。如果是在練長音那值得表揚,但是如果您是在演奏樂曲或者練習曲那就不一定完全對了。每次吸足了氣,在氣沒用完的時候就換氣你就會發現上次吸進去沒用完的氣就在那裡存著,演奏的時候根本用不上。如果整個曲子都這樣就象舊電池那樣充一次電少一塊充一次少一塊。很快就會覺得憋的慌。解決的辦法有兩個,一個是算好到下一段需要多少氣再吸,再一個就是在吸氣的時候把上次多餘的氣吐出去。這非常重要。

氣充分吸進肚子後我們要學會利用這些氣,有些人吸進去之後馬上放鬆,氣馬上又回到胸腔。吹出來的音和以前一樣難聽,但是就是不明白。這就是典型的學會了吸氣不會控制。其實吸氣和控制結合好了才能有作用。氣吸進肺中之後我們要保持它的穩定才能保持音的穩定。這時我們要做的就是用腹肌保持緊張的狀態以控制氣息的大小。只有這樣音才能有力,聲音很實。相反如果用肺去控制氣流的大小音則會很無力,而且聲音很扁。腹肌控制著的氣息有控制的呼了出來,路過喉結。這時我們要把喉結打開,讓氣順暢的走過,這樣才會起到作用。之後氣走過氣管進入口腔。口腔的環境同樣也決定著音效。如同笛頭不平整聲音就會很暴躁一個道理,如果口腔內的形狀是圓的,出來的音也會是比較圓潤的,如果口腔內總是在動音色同樣會有不同的差異。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低音很圓,但是高音很扁。因為他們為了更好的下低音而故意把口腔內張開,而為了更好的上高音故意把口腔內的面積縮小。這是個誤區,其實無論演奏高音還是低音,口腔內的環境都是一樣的,只不過低音的時候氣息弱一些,高音的時候腹肌多用力一些,多頂一下。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古典所要求的聲音的統一,也是下低音上高音正確的方法。其實口腔內的形狀起的是笛頭的作用。一個好的口腔內環境也會有很好的音色。這就是為什麼不同的人吹同樣的配置有不同的音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時氣就這樣通過笛頭出來了。如果您是吹古典的要注意的就是呼吸的時候用冬天為了暖手而向手哈氣的感覺來吹管最好。

二嘴型

最開始當然要從震動發省開始,哨片和笛頭震動產生的聲音帶動整隻管來發聲,然後由各個音孔的開合來控制震動的頻率和聲波的走向,達到發出樂音的目的。也就是說sax這種樂器(不單單是sax)簡單的說就是一個震動發聲器,我們所謂的演奏就是控制它的震動來達到發出樂音的目的。這麼講來就很容易理解了,發出象驢叫一樣的聲音,嗩吶一樣的聲音,所謂的氣息,嘴型都是一種變換震動的方式。下面我就講一講嘴型,氣息對sax音色的影響。

很多朋友把嘴性單純的理解成把嘴擺成某一種形態來演奏,這的確是正確的,但是我希望大家更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演奏sax的時候擺出的嘴型說白了其實是一種改變內部嘴型的一種表象。要呈現這種嘴型的根本目的還是改變口腔的內環境。下巴拉平:下巴拉平的主要目的就是讓下脣變薄。古典sax演奏中,扁而薄的嘴脣更適合演奏古典sax。因為下脣更敏感,對於控制音源之一——更有好處。哨片是兩個直接音源之一,嘴脣對音源的直接接觸會更直接的影響音色,扁而薄的嘴脣在演奏sax的時候更快速的反應和控制音色的變化,所以在演奏古典的時候比較講求下巴拉平

口輪肌收緊:口輪肌收緊之後口腔內會呈現出一個相對比較圓的空間,氣流從這個空間走過之後氣很平均,所以聲音很暖,很柔和

微笑一樣的收緊兩個嘴角:這樣做之後口腔內會呈現一個向外收的形態,這樣的嘴性能讓您的聲音更緊實,聲音更有彈性

舌頭:在控制聲音方面,嘴內腔起的作用非常大,主要的一個形式就是控制口內腔的形態。在這其中,舌頭的位置當然也非常重要。在中音區的演奏的時候,舌頭的位置應該是平躺在下鄂裡的。在中底音音區的演奏的時候,需要更寬闊平穩的氣流,所以這時舌頭應該儘量壓底,使口內腔面積增大,使氣流盡量平穩。在高音的演奏中,舌頭的擺放位置應該是向後隆起的,這樣緊縮口內腔的面積,使氣流更急促,更有“密度”,這樣高音會更容易上。

所謂口型其實就是一個良好控制笛頭的方法。

關於口型有很多爭議。有人說這個對有人說那個對。但是在我看來,嘴型是一種追求完美聲音的一種途徑,每個人有每個人對完美的理解,所以每個人說的在一定意義上都是對,這就需要大家自己去嘗試,去尋找最適合自己的,而不是爭來爭去誰一定對誰一定錯。 sax是由於被卡子固定在一起笛頭和哨片由於氣流的運動產生震動而發聲的。但是如果我們什麼都不管只往裡吹氣我們就會發現沒有控制的聲音乾巴巴的象驢叫一樣漫天飛。這不是我們想要的。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哨片只震動一部分以產生我們想要的優美音色。我們要做的就是把要震動的那一部分含在嘴裡,然後上牙固定住笛頭,嘴脣包住下牙,sax管頂住牙加以固定控制它的震動。

最後要說的就是下脣了,古典sax演奏中下脣應該是薄薄的,這樣就可以非常直觀的瞭解下牙對哨片的壓力,最重要的就是震動需要一個堅實的支撐來增加它的靈敏度。這樣一來下牙肯定是最好的選擇。如果哨片和牙之間有非常厚的嘴脣墊著,那就如同三級跳最後一腳踩進沙坑。再怎麼努力你都跳不遠。如果嘴脣很厚,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嘴角象兩側拉,使下牙上的嘴脣變薄。如果單純的往兩邊拉你會覺得很累,而且不自然,現在要做的就是嘴角象微笑一樣微微翹起來,這樣既有助於成型又省力。薄薄的下嘴脣控制起來就靈活了嗎?其實也不完全是。很多朋友演奏的時候如果照鏡子會發現自己的下巴象核桃一樣堆在一起。如果那樣演奏勢必會被下脣更大的壓力,而且支撐哨片的中心從下牙又轉移到下巴上,這樣一臺大功率起重機又掉進沙坑裡了。所以平坦的下巴也很關鍵。口型的作用其實和卡子一樣,是控制哨片的震動的。所謂控制哨片震動當然要有一個良好的支撐,下牙用來使震動容易控制,那如果沒有一個牢固的力穩定住笛頭那下牙的控制如何實現?所吹sax的時候上牙一定要頂住笛頭。有一次在王恆老師那裡上課,有個考生因為笛頭上沒咬出坑捱罵。沒咬出坑就說明上牙沒有固定住,沒有支撐好。多說一嘴。笛頭還是省著點用,推薦大家使用牙墊。

總結起來有這麼幾點:上下牙平齊,微笑的嘴型,平坦的下巴,上牙一定要固定住。

在平時的練習中我建議大家照鏡子吹。注意儀表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嘴型不走樣。

總體歸結下面兩點:

1.演奏的時候,口型類似微笑時的狀態,下脣微微包住牙齒,兩腮緊貼在牙床上,注意上牙不要咬笛頭。下巴下垂微微前移,嘴脣裹住笛頭,力量不要過大,只要笛頭周邊不漏氣就可以了。

2.含笛頭的位置:由於每個人嘴脣的大小薄厚各有不同,牙齒的長短與整齊程度,以及苗頭型號也不同,含笛頭的多少當然也各異。含笛頭的多少以找到最佳震動點、發出理想的聲音為原則和目的。先從笛頭前端少含試吹,逐漸往後一點點多含試吹;然後,再從笛頭後端多含試吹,逐漸往前一點點少含試吹,就是找到了最佳振動點,即可固定合笛頭的位置。

三硬件

最後影響銀色的因素就是樂器以及配件了。採用好的樂器非常的重要,經常地維護樂器也是非常必要的。從學習開始就獲得一件好的樂器所付出的代價遠遠底於採用品質低劣的樂器在學習中和聽覺上所帶來的危害。我們經常聽到的“還可以湊合著來繼續學習”的說法應該被宣告為是不合理的。從學習的最開始,學生就應該擁有一件“質量優良可以保證繼續學習”的樂器。有的有經驗的教師經常面對的是連他本人甚至都吹不出一個音節的劣質樂器。不難想象,在此情形下,學生可能苦幹幾個月或者更長的時間,進而影響到他的口型,演奏的熱情,以及周圍人們對他的印象。

1,樂器的結構

A,金屬。樂器的厚度和強度是否能足以保證樂器不易彎折。(某些“不標準”的樂器採用很軟的金屬製造,以至於使用拇指既能在上面壓出陷窩。)機械系統的品質看起來是否牢固,機械性能是否優良。在正常壓力下,鍵子不應彎曲。

B,鍵子軟墊。軟墊看起來是否整潔景緻,安裝是否良好。軟墊周圍的印痕是否能準確地接觸音孔中心。如果軟墊有共鳴器,它們是否緊貼和貼平。

C,噪聲。是否能聽到金屬碰金屬的咯噠聲。只要市聽起來不正常的噪聲都應予以校正。D,機械動作。每個鍵子的張力是否相同。彈簧張力在一般情況下是否看起來太強或太弱。每個“鍵架”中的鍵子離音孔的距離是否相同。所有鍵子是否貼音孔太緊或離的太遠。不同產品的實際情況可能會有微笑的差別,但優秀的修理手可以在這方面告訴你一些中肯的意見。軟墊在音孔上面的高度對於音準和音質有著直接的關係。憋悶,呆滯的音質表明機械裝置的動作貼得太緊,而帶野味,開放性的聲音則提醒你的機械裝置的動作抬的太高。

E,彈簧張力。某些鍵子的動作是否出現拖沓的傾向。出現這種情形的原因可能是彈簧較軟或者是彈簧受樞紐束縛。放開鍵子後是否還有音的“反覆餘震”,將手指放到鍵子的側面進行這方面的試驗。鍵子到達形成的高點時不應彈回。任何彈回的動作都可能是彈簧較軟或不適當的緩衝裝置造成的。如果彈簧較軟,必須果斷地將其黃掉,且不要採取增加彎度以加大張力的辦法,因為單純增加彎度僅僅是一種臨時性的應急措施

F,滾軸。滾軸來回轉動時是否流暢,不卡殼不抖動。

G,鍵子樞紐。鍵柱和連桿之間不應有間隙。應從兩個方面進行檢查。這一部位十分重要,因為任何間隙都會妨礙電子均勻平整的就位於音孔之上。假如存在縱向的間隙,就會暴露出樂器結構方面工藝粗糙的質量問題。單憑此點,就可以拒絕購置這件樂器。

2演奏測試。

A,滲漏測試。薩克管至低音區Bb音間的每個音發音是否容易。按住#G(鍵並演奏低音區的F--E--D--C音。這些音的發聲不應有差異。測試這些音時試用很輕的力度演奏。試用1--4指法(高音鍵,左手食指鍵,右手食指鍵)演奏中音區的 Bb音,並和採用另一種混合指法(bis)演奏的Bb音進行比較。也許在音質方面有些微小的差異,但發聲的反映應該是相同的。

B,音準。如果薩克管存在任何形式的滲漏,那麼檢查它的音準就沒有什麼意義了。當你確信所有的軟墊蓋合良好時,可實行下列測試。對照A--440的高音認真調音。使用諸如頻閃觀測器之類的電子裝置對調音十分有益。注意樂器暴露的問題可能不完全,如有可能再試驗時,求得其他薩克管手的幫助。

C,發音。這是一個需要徵求專家意見的問題。樂器的所有音域發出的聲音是否均勻一致。在樂譜第三間的C#音和第四間的D音之間,存在不可避免的音質變化,但是,某些樂器比起另外一些樂器來,此種現象更易為人們所察覺,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應該認真看待了。試從樂譜第四間的E音向上至高音區的C#音演奏半音階。演奏時,不要改變口型或氣流,仔細審聽每個音。看它們的音質是否均勻一致。再請另一演奏者採用他自己的笛頭做同樣的試驗。稍微移動以下位置判斷此點,在這種情況下,樂器本身的真實聲音會被較好地判斷確定。在音準和發音問題上,應徵求多方面的意見。

D,音量的平衡。音量的輸出是否均勻一致,或者,是否出現了一個音強,而另一個音弱的現象。測試時不要遷就或壓迫氣流。試採用所有的力量演奏,特別是一個P和P的力度。也要採取離開一定距離審聽的方法。

E,房間。如果有可能,在同一房間裡實驗多支樂器,因為這樣可以做大量的聲音測試。在某一房間中發音大致的薩克管有可能在另一個“有活力的”房間中發出很有共鳴的聲音。F,對音。無論音準檢查的結果怎樣,所有樂器都要採用同一音高對音。當選擇一件新的薩克管時,注意你可能還受到前面那件樂器的影響,而且已經記住了某些偏愛的音。這些音一直“吹奏”了很長時間,以至於演奏者可能意識不到他將原來使用的樂器上的調整方法轉用到了新的樂器上,結果,造成了音高因素使用的混亂。除了採用你的笛頭之外,還要用樂器自身配置的笛頭或許在音準和聲音的均勻一致性方面效果更好些。

G,用過或重整過的樂器。一隻好的已經用過的樂器常常優於第二流或者第三流的新制成樂器,但是,必須要謹慎地挑選它們。在此再次提醒大家,此時絕對有必要聽取隨行的內行人的忠告。千萬不要購買那些磨損嚴重,只經過表面“修理”的,僅僅因為它是名牌的薩克管。它可能看起來是新的,但仔細檢查之後,就會發現它那磨損嚴重,不能再做調整的機械部分的致命弱點。

H,完美的薩克管。目前還未問世,鑑於聲學方面的問題,也許它永遠不會出世。因此,在很長的一個時期裡,仍需要通過認真的挑選和良好的音樂判斷為自己謀得可能是最佳的樂器。時常上有幾種優良的產品。同一廠家製造的和型號相同的樂器只有微小的質量差別,但是,在做出最終的決定以前,要儘可能地多做一些工作和常識。一隻優良的樂器應該能夠通過上述“所有”步驟的測試。

感謝:

中國管樂論壇

《薩克管演奏藝術》拉里 蒂爾

音樂小百科 薩克斯管 (荷蘭) 雨果·平克斯特波爾 [著] 上海音樂出版

陸廷荃--《樂器》

特別感謝我的恩師:四川音樂學院管絃系碩士生導師-----李雨生先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