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樂器第一品牌:“敦煌”飛天 “文化”是核心

樂器 民族音樂 民族樂器 音樂 新民網 2017-05-07

新民晚報新民網 陳意俊 攝製

【新民晚報·新民網】敦煌樂器,上海民族樂器一廠一個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品牌,是毫無爭議的中國第一,圈內人都知道,中國中央民族樂團就認“敦煌”。

“國家隊”認可,消費者也買賬,在阿里今年2月公佈的老字號電商銷售排名中,敦煌是唯一上榜的民樂品牌,每天敦煌牌的古箏、琵琶和二胡都被送往全國各地,老字號“觸網”活力煥發。

“最困難的時候,我們是靠做畫框和玩具才活了下來”,王國振是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廠長,經過18年,2016年的銷售額2.7億、淨利潤超過4千萬。

“敦煌”如何飛天?

“最核心是,我們抓住了文化”,王國振說。

中國民族樂器第一品牌:“敦煌”飛天 “文化”是核心

圖說:上海民族樂器一廠的二胡製作大師張建平。新民晚報記者 陳夢澤 攝

歷史:86家民樂作坊合併而來

張建平是上海民族樂器一廠的二胡製作大師,閔惠芬、馬曉暉等著名演奏家都用過張建平做的琴,“閔惠芬晚年的時候因為力量小了,所以給她做琴要‘鬆’一點,但聲音不能散;而給馬曉暉的琴,要給她一點張力。”

在張建平看來,頂級民族樂器的手工製作,是永遠不會被機器取代的,“同一個人做琴,情緒不同,做出來的琴音色也會不同。”

上世紀80年代,廠裡曾邀請閔惠芬、吳之珉、唐春貴等當時的名家——盲評二胡,“6把二胡放在一起,讓他們輪流拉琴”,結果,每把琴的製作者都被猜對了,“琴就像人一樣,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張建平製作的二胡音色甜美,上下把位通透,尤其受歡迎。

值得一提的是,張建平的家族史,可以說就是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和敦煌牌的歷史。

解放前,張建平的大伯張文龍在上海開了一個作坊製作民族樂器,後來,張建平的父親張龍祥來到上海投奔哥哥,兩人此後又各立門戶製作京胡和二胡,1956年公私合營,在豫園,上海的86家民族樂器製作坊合併而成上海民族樂器合作社,其中就有張家的兩個樂器作坊,這正是上海民族樂器一廠的前身,敦煌品牌也隨之問世。1962年9月,上海民族樂器一廠成功註冊“敦煌牌”商標。1963年,該商標正式啟用,沿用至今。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上海樂器廠眾多。不僅有上海民族樂器一廠、二廠、三廠,還有鋼琴廠、手風琴廠、管樂廠,然而現在這些老廠大多不復存在。

為了生存,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在改革開放初期竟然一度以做傢俱和玩具為主業,“當時,西洋樂器像潮水一般湧進來,當時是民族樂器最艱難的時期,一批大師不做琴做起了相框。”上海民族樂器的“獨苗”,就這樣“保”了下來。1998年王國振成為廠長,一查帳本“嚇了一跳”,樂器銷售利潤只有9萬元,僅靠收房租勉力維持,南京路上的店面出租、莘鬆路沿街的廠房出租,一年的租金倒有200萬元。

發展:文化營銷逆境騰飛

掌舵“敦煌”品牌18個年頭,回首往事,王國振依然感慨不已,“當時真是生死存亡,有人提出要降價,和周邊的家庭作坊企業爭奪市場,我說‘敦煌’不僅不能降價,還要適當漲價。”

為什麼有底氣說這樣的話?王國振說,“敦煌品牌的企業核心是文化,這是一隻金飯碗,我們卻拿著金飯碗在討飯吃。”王國振認定“敦煌飛天”需要重新打文化牌,這個從鋼琴廠“空降”來的王廠長,竟然提出要把敦煌牌古箏打造成中國的“斯坦威”。

當時民族樂器市場魚龍混雜,以家庭作坊式的小企業為主,揚州地區有上百家小企業生產古箏,揚琴生產集中在北京、河北等地,還有蘇州的二胡、杭州的笛子。因為門檻很低,低價競爭的結果,就是粗製濫造現象嚴重。

“敦煌”高起點再出發,“首先,我們定位很明確,敦煌樂器不是一般的消費品,而是文化產品。”

從產品營銷到文化營銷,方向對了,“敦煌”的飛天路起步就很順,“1998年至今18年,我們的銷售額每年都保持兩位數增長。”

2001年9月29日,上海民族樂器一廠與東方廣播電臺在上海魯迅公園聯合舉辦“千箏和鳴——花好月圓”中秋文藝晚會。身著印有“敦煌樂器”上衣的千人古箏樂隊共同演奏,創下了一項世界吉尼斯紀錄;

2005年1月,與東方電視臺合作,在東方電視臺音樂頻道開設“敦煌國風”欄目;

2005年9月,組建“敦煌新語”樂隊,樂隊成員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近年來,在國內外音樂廳、劇院、學校等場所進行民樂表演近400場;

2009年6月,企業民族樂器製作技藝被列入上海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11年5月,上海民族樂器一廠樂器製作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13年8月,由王潮歌導演的中央民族樂團大型民族樂劇《印象國樂》在國家大劇院上演,“敦煌”為其量身仿製了60多個品種、80多件敦煌壁畫樂器。

有中國民樂展示的地方,就能看到“敦煌”,文化營銷和樂器銷售很快就良性循環,2004年,上海民族樂器一廠主打產品之一——“敦煌牌”古箏產量首次突破3萬臺,銷售收入首次突破億元大關。

引領:用中國琴講中國故事

“敦煌杯”全國古箏、二胡、琵琶比賽;“敦煌杯”樂器製作交流比賽;“敦煌國樂”“敦煌之夜”當代名家音樂會......,近年來,在國內外著名音樂廳、劇院、音樂學府以及國際性舞臺上,帶有“敦煌”LOGO的中國民族樂器頻繁亮相。“敦煌”由此成為中國民族樂器第一品牌,而上海民族樂器一廠也成為中國民族樂器製造業的領軍企業、中華老字號企業以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

更加可貴的是,“敦煌”對於中國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由最初的營銷文化變為引領文化,越來越多的重要國際場合,“敦煌”正在用中國琴向全世界講中國故事。

北京奧運會期間,“敦煌”代表上海蔘加了“中國故事”文化展演活動,為奧運會閉幕演出研發定製了電聲二胡。上海世博會期間,他們成為“中國元素”樂坊專區的承辦單位,為世博會閉幕演出設計製作了特製琵琶。

“敦煌”的上海馨憶民族室內樂團,赴世界各地傳揚民樂文化;此外,還創建了敦煌藝術學校,在我國各地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美國等國家設立了166家敦煌音樂教室。

由“賣產品”向“賣文化”升級,民族樂器“變身”文化產品,“敦煌”也取得了行業定價權,一件件精品古箏、二胡、琵琶,一改過去廉價陳舊的形象,標價數萬元依然受到市場熱捧。

“文化視角研發產品,產品研發挖掘文化”,這是王國振常講的話,“敦煌”每年都會更新產品目錄,2017年的目錄是一本厚厚的全綵印圖書,其中的“敦煌”產品不僅是品質優異的樂器,更是具有高文化附加值的工藝品——在民族樂器製造中注入竹刻留青、木雕、貝雕、景泰藍、漆器、古典文學、名人書畫等工藝和元素。近年來,“敦煌”出品的限量版樂器,已經成為收藏界的新寵。

傳承:工匠精神奏出五彩華章

在上海民族樂器一廠,無論銷售業績如何增長,最受尊敬的依然是徐振高、高佔春、張建平這樣的樂器大師,這裡有不少國家勞動部認定的國家高級技師和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在“敦煌”,大師不是吹出來的,而是比賽評出來的。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敦煌杯”樂器製作比賽,檢驗工匠水準的是中國一流的演奏家。張建平就創下過連續9次獲得第一名的記錄。在考核高級技師時,張建平的一篇論文《簡論二胡琴碼的合理使用》引起眾多評委的關注。“琴弓也很重要,二胡最主要是要靠琴弓摩擦琴絃發聲,琴弓不好也會影響一把好琴的聲音。”

每月,企業都會買票子給員工去聽音樂會,去聽民樂講座。在與上海城市劇院一起共建的民樂演藝基地,每月會有場音樂會,臺上是演奏民樂的名家,臺下是製作民族樂器的能工巧匠。中、高級工定期都會接受樂器美學、機械識圖、音樂常識、工藝製作等理論方面的培訓。

工匠精神的傳承,源於企業對匠人的尊重,“制琴的不是工人,而是匠人,是文化人,是受人尊敬的高端人才。”王國振說。

除此之外,敦煌還與上海群益職業技術學校共同培養了近三十多在讀學生。一邊學習知識,一邊學習樂器製造技術。“這是未來一支新生的隊伍。”(新民晚報記者 程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