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耒陽真的是“大耒陽”,後來一分為四了


現存較為完整的鳳陽譙樓


很早以前,耒陽真的是“大耒陽”,後來一分為四了


229年孫權稱帝時吳國的版圖

吳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史稱吳大帝。後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衡陽於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一月併入吳國版圖。建武元年(317年)東晉建立,衡陽與湘東同為郡,至宋、齊、樑、陳而不改。自衡陽入吳,經兩晉至南朝變亂相尋,社會動亂,民生凋敝。後來,隋滅陳,統一中國南北,衡陽境內的社會經濟有了發展,人民過著短暫的安定生活。

孫吳政權建立後,為便於統治,對國中郡縣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整改置。秦漢以來實行郡縣制郡縣面積大,甚至特大。秦初分天下為36郡,後隨著擴張,土地增多,增置郡縣,僅郡就增至46個,兩漢時基本上原襲秦郡,只是增置了縣。當時,境內在秦衡山縣(即今衡陽縣、衡南兩縣地)增置酃、臨蒸、承陽、鍾武(永建三年,鍾武北遷江夏,改名為重安)。郡大縣大,朝廷不便治理,甚至鞭長莫及,治理不了,任其自為。如此,出現諸多問題:一是賦稅收不上來,朝廷減少了財源。

吳太元二年(252年)二月,孫權卒,太子孫亮繼位。太平二年(257年),孫亮接受侍中孫峻意見,將郡縣劃小增多,便於朝廷委官治理,增收賦稅,擴大兵源。當時吳國共有4個州、43個郡、313個縣。孫吳比前代,郡縣建置增多。僅從衡陽境內來看,由無郡而復置衡陽和湘東二郡,由7縣增置至12縣。耒陽縣一分為四,增置新寧、新平、梨陽3縣。泉陵縣一分為三,增置祁陽、永昌二縣。這就便於朝廷委官治理,增收賦稅,擴大兵源。

257年,湘東郡內析耒陽縣西南置新寧、新平二縣。新寧縣治三峒(今常寧縣仙橋鄉福和村),縣治三峒系三山出入處。原名八字坪,背依塔山,面為平野,周圍有夯土城垣,外有護城河。城內有官署、店鋪、民居,為當時耒陽的商業貨物集散之地。

新平縣位於耒陽縣西湘江流域,轄今常寧各鄉鎮。縣治名古城郭(今屬常寧柏坊鎮雙白村),坐落在湘江南岸一橢圓形臺地上夯土城垣環臺而築,城垣外有護城河。後來,又析耒陽縣耒水以西,舂陵水以東地置梨陽縣。

吳國境內的湘東郡治酃,領酃、新寧、新平、梨陽、陰山、茶陵等縣;衡陽郡治鄉湘,領湘鄉、蒸陽、重安、湘南、湘西、衡陽(今衡山、南嶽一帶)、益陽等縣。後分泉陵置永昌、祁陽二縣,屬零陵郡。永昌縣治磚塘(今祁東縣磚塘)。

清嘉慶《一統志》載:“廢永昌在祁陽縣北六十里,今磚塘其故址也。”永昌故城遺址在今祁東縣磚塘的煙合嶺上。縣治有夯土城恆,祁水繞城北、西、南三面流入湘江。護城河依城垣圍繞全城。城內官署居中,四向為民居、集市。

磚塘位於祁水之濱的磚塘大町,西北有四望山,東北有三面山。為泉陵郡東南的商旅中心,邵陵、重安、東安諸縣商品集散之地。城內店鋪林立,商業貿易發達。祁水於磚塘可通烏篷貨船。豐水期,祁水江面,風帆片片,欸乃之聲不絕於耳。重安、邵陵、東安等地貨物通過祁水進入湘江,然後北上洞庭,東入吳會。

祁陽縣治因位於餘溪水之陰而得名。縣治金蘭橋。《水經注》記載:“餘溪水過縣南,人於湘。”河兩岸為寬壠沃野,土地肥沃,物產富饒;城北為丘陵高地,城南有風凰山。山似風凰展翅。縣城山環水繞,環境優美。

城南有塘九口,與護城河相連為一體,名曰長塘。過風凰嶺,餘溪水穿流竹葉町、金蘭町,有橋飛架東西,橋曰金蘭橋。橋東百姓俱為陳姓,為周武王所封陳胡公後裔。橋西百姓盡為周姓,為周赧王後裔。周姓源於姬姓。秦滅東周,廢周赧王為庶人,遷至河南臨汝西北,後裔改姬姓為周姓。

金蘭橋橋東、橋西陳、週二姓一向和睦相處,親如結義兄弟。由於餘溪水將兩岸陳、週二姓隔開,兩姓來往極不方便,於是兩姓之民在餘溪水建石橋一座,名橋曰金蘭橋(舊稱結義兄弟為金蘭)。此地以橋而得名,故祁陽縣治名金蘭橋。

餘溪水至金蘭橋一帶,為祁陽縣治的主要水道。上可通永昌縣磚塘,下入湘江。因祁陽縣治有此黃金水道,商貿十分發達。餘溪水穿過的鋪子町,兩岸店鋪延綿十里,商賈雲集。

考古發現,祁陽故城有許多地名反映了當時政治、經濟、軍事的情況。如:城東的校場坪、點將臺,為當時練兵、聚將之地;城南的古驛道,西通邵陵、泉陵,東南通蒸陽、酃縣、陰山、湘南,南通歸陽、新寧、新平。據此可推斷,當時祁陽古城應該有著一定規模。

太平初年的建置,一時起了不少作用:國家賦稅增加了,人民安居樂業,既添了丁,又添了兵。此外,雖然吳國政權不穩定因素很多,但較之魏、蜀二國,其立國的時間最長,這與太平年間增郡置縣有著一定的關係。

(作者:胡建軍根據《衡陽曆史文化叢書歷史風雲》編輯整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