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修道之人為什麼要追求“清心寡慾”和“柔弱”嗎?'

老子 道教 道德經 寧靜 張揚 香哥哥自媒體 2019-09-15
"
"
你知道修道之人為什麼要追求“清心寡慾”和“柔弱”嗎?

老子說:清靜為天下正。就是說人若清靜,就會正確地去立身處世,如做人要正派,做官要公正廉明等等。在老子《道德經》中“清靜”、“無為”是兩個頗相類似的範疇,同時,它和“寡慾”也有著一定的聯繫,他們都是“道”的部分表現。在後來的道教中常以它的“無為”或“寡慾”作為一個連用的術語,如道經中所說的“清靜無為”或“清心寡慾”。

他認為“道”的本來面目就是“無慾”,“無慾”的後果是成就了“道”的偉大,所以他主張寡慾,“少私寡慾”是“返樸歸真”的起碼的要求。在此老子不但提出了“返樸歸真”的思想,還為廣大修道之士指出了“返樸歸真”的修煉方法,即“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並將之奉為三寶,身體力行。他任周守藏室史其間,為官清廉,衣著樸素,不求華飾;後見周室衰微,於是就棄官西行出函谷關,留下了一部流傳千古的偉大著作《道德經》。

“清”指清靜、無汙也;“心”即心靈、心態;“寡慾”指剋制、減少慾望。

《道德經》說:“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意即抱守淳真素樸,減少私心和慾望。又說:“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人的罪惡、禍患,沒有比貪慾和不知足更大的了。所以說“欲”比什麼都可怕。誠然,如能淡泊處世,寧靜心轅,做到“不欲以靜”,自然將“自正”。也只有“知足心常樂,無求品自高”,才是修道之人的智慧希求。

人在慾海之中,難免受到各種企求、奢望、情感等影響。而這些慾望的產生和縱慾的行為,又會給自己的身體和心靈以至社會帶來嚴重影響。故對於修道信道的人來說,這些慾望就是大魔,是修真進業的絆腳石,如不即時扳除,就很難清靜身心,得道成真。

"
你知道修道之人為什麼要追求“清心寡慾”和“柔弱”嗎?

老子說:清靜為天下正。就是說人若清靜,就會正確地去立身處世,如做人要正派,做官要公正廉明等等。在老子《道德經》中“清靜”、“無為”是兩個頗相類似的範疇,同時,它和“寡慾”也有著一定的聯繫,他們都是“道”的部分表現。在後來的道教中常以它的“無為”或“寡慾”作為一個連用的術語,如道經中所說的“清靜無為”或“清心寡慾”。

他認為“道”的本來面目就是“無慾”,“無慾”的後果是成就了“道”的偉大,所以他主張寡慾,“少私寡慾”是“返樸歸真”的起碼的要求。在此老子不但提出了“返樸歸真”的思想,還為廣大修道之士指出了“返樸歸真”的修煉方法,即“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並將之奉為三寶,身體力行。他任周守藏室史其間,為官清廉,衣著樸素,不求華飾;後見周室衰微,於是就棄官西行出函谷關,留下了一部流傳千古的偉大著作《道德經》。

“清”指清靜、無汙也;“心”即心靈、心態;“寡慾”指剋制、減少慾望。

《道德經》說:“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意即抱守淳真素樸,減少私心和慾望。又說:“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人的罪惡、禍患,沒有比貪慾和不知足更大的了。所以說“欲”比什麼都可怕。誠然,如能淡泊處世,寧靜心轅,做到“不欲以靜”,自然將“自正”。也只有“知足心常樂,無求品自高”,才是修道之人的智慧希求。

人在慾海之中,難免受到各種企求、奢望、情感等影響。而這些慾望的產生和縱慾的行為,又會給自己的身體和心靈以至社會帶來嚴重影響。故對於修道信道的人來說,這些慾望就是大魔,是修真進業的絆腳石,如不即時扳除,就很難清靜身心,得道成真。

你知道修道之人為什麼要追求“清心寡慾”和“柔弱”嗎?

故“少私寡慾”、“淡泊心志”是修道得道的基石,也是常人對名利、聲色、財貨等祈求成功,幸福的一劑良藥。

道教是以“不爭、處下、謙讓、柔弱”為教義。值得指出的是,其中的“柔弱”不是“軟弱”,更不是“懦弱”。而是主張其行為不能太剛強、太張揚,因為“剛”者易折,而“強”者易失。

故道教不但不主張剛強、張揚、鋒芒畢露,反而要求“柔弱”,甚至還要以比柔弱更“柔”的“水”,來做為修道者效仿、踐行的標準和方法。《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也就是說,唯有最柔弱的“水”才符合大道。它不剛不強,不詐不偽;能漲屈窪,隨方就圓,總利萬物而不相爭。這才是最上的善、最高的德。

學道、修道,就必須依“水”性為標準、為榜樣而真履實踐。以期甘願“處下、居後、不爭、寡慾、知止”。以“柔弱”、“不爭”涵養自我;以“上善若水”、“濟世利人”成就自我;以“剛強、張揚、爭名奪利、背道違德”來反觀心志,檢驗諸魔,從而戰勝自我、超越自我。

只有做到“柔弱不爭”的人,才是符合大道的人。《道德經》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能夠戰勝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才是一個“完美”的人、“得道”的人。

"
你知道修道之人為什麼要追求“清心寡慾”和“柔弱”嗎?

老子說:清靜為天下正。就是說人若清靜,就會正確地去立身處世,如做人要正派,做官要公正廉明等等。在老子《道德經》中“清靜”、“無為”是兩個頗相類似的範疇,同時,它和“寡慾”也有著一定的聯繫,他們都是“道”的部分表現。在後來的道教中常以它的“無為”或“寡慾”作為一個連用的術語,如道經中所說的“清靜無為”或“清心寡慾”。

他認為“道”的本來面目就是“無慾”,“無慾”的後果是成就了“道”的偉大,所以他主張寡慾,“少私寡慾”是“返樸歸真”的起碼的要求。在此老子不但提出了“返樸歸真”的思想,還為廣大修道之士指出了“返樸歸真”的修煉方法,即“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並將之奉為三寶,身體力行。他任周守藏室史其間,為官清廉,衣著樸素,不求華飾;後見周室衰微,於是就棄官西行出函谷關,留下了一部流傳千古的偉大著作《道德經》。

“清”指清靜、無汙也;“心”即心靈、心態;“寡慾”指剋制、減少慾望。

《道德經》說:“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意即抱守淳真素樸,減少私心和慾望。又說:“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人的罪惡、禍患,沒有比貪慾和不知足更大的了。所以說“欲”比什麼都可怕。誠然,如能淡泊處世,寧靜心轅,做到“不欲以靜”,自然將“自正”。也只有“知足心常樂,無求品自高”,才是修道之人的智慧希求。

人在慾海之中,難免受到各種企求、奢望、情感等影響。而這些慾望的產生和縱慾的行為,又會給自己的身體和心靈以至社會帶來嚴重影響。故對於修道信道的人來說,這些慾望就是大魔,是修真進業的絆腳石,如不即時扳除,就很難清靜身心,得道成真。

你知道修道之人為什麼要追求“清心寡慾”和“柔弱”嗎?

故“少私寡慾”、“淡泊心志”是修道得道的基石,也是常人對名利、聲色、財貨等祈求成功,幸福的一劑良藥。

道教是以“不爭、處下、謙讓、柔弱”為教義。值得指出的是,其中的“柔弱”不是“軟弱”,更不是“懦弱”。而是主張其行為不能太剛強、太張揚,因為“剛”者易折,而“強”者易失。

故道教不但不主張剛強、張揚、鋒芒畢露,反而要求“柔弱”,甚至還要以比柔弱更“柔”的“水”,來做為修道者效仿、踐行的標準和方法。《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也就是說,唯有最柔弱的“水”才符合大道。它不剛不強,不詐不偽;能漲屈窪,隨方就圓,總利萬物而不相爭。這才是最上的善、最高的德。

學道、修道,就必須依“水”性為標準、為榜樣而真履實踐。以期甘願“處下、居後、不爭、寡慾、知止”。以“柔弱”、“不爭”涵養自我;以“上善若水”、“濟世利人”成就自我;以“剛強、張揚、爭名奪利、背道違德”來反觀心志,檢驗諸魔,從而戰勝自我、超越自我。

只有做到“柔弱不爭”的人,才是符合大道的人。《道德經》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能夠戰勝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才是一個“完美”的人、“得道”的人。

你知道修道之人為什麼要追求“清心寡慾”和“柔弱”嗎?

部分文字摘選自網絡,如有涉及侵權請告知,我這裡會及時作出刪除處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