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一個人不被慾望驅使,做自己該做的事,才是真正到達境界'

"

老子說,絕巧棄利。

現實生活中,不用技巧,不謀利,不賺錢,人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過上好生活。所以,《道德經》被學者們端著供奉,很難為普民大眾所用。但是老子的本意,不應該如此。

"

老子說,絕巧棄利。

現實生活中,不用技巧,不謀利,不賺錢,人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過上好生活。所以,《道德經》被學者們端著供奉,很難為普民大眾所用。但是老子的本意,不應該如此。

道德經:一個人不被慾望驅使,做自己該做的事,才是真正到達境界

這篇文章,解讀《道德經》第十九章。

從一個全新的角度,讀老子,諸法不離世間法,萬法歸宗。看一看,我們普通大眾,如何實踐老子的思想。

"

老子說,絕巧棄利。

現實生活中,不用技巧,不謀利,不賺錢,人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過上好生活。所以,《道德經》被學者們端著供奉,很難為普民大眾所用。但是老子的本意,不應該如此。

道德經:一個人不被慾望驅使,做自己該做的事,才是真正到達境界

這篇文章,解讀《道德經》第十九章。

從一個全新的角度,讀老子,諸法不離世間法,萬法歸宗。看一看,我們普通大眾,如何實踐老子的思想。

道德經:一個人不被慾望驅使,做自己該做的事,才是真正到達境界

人追逐“利”,不是貪心,而是生活所需。

精神和物質,是一體兩面,適用兩種規則。

在物質上,人需要“物”來養身。我們吃的東西,住的房子,開的車子,穿戴,娛樂,健身……都是為了“養好這個身體”。

從物質的角度看,大眾需要追逐“利”。正如司馬遷《史記》所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普通大眾,每日奔波,不過為了一日三餐,為了有地方住,為了後代能接受良好教育,為了老有所養,病有所醫。

所以,人追逐“利”,不是貪心,而是生活所需。

"

老子說,絕巧棄利。

現實生活中,不用技巧,不謀利,不賺錢,人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過上好生活。所以,《道德經》被學者們端著供奉,很難為普民大眾所用。但是老子的本意,不應該如此。

道德經:一個人不被慾望驅使,做自己該做的事,才是真正到達境界

這篇文章,解讀《道德經》第十九章。

從一個全新的角度,讀老子,諸法不離世間法,萬法歸宗。看一看,我們普通大眾,如何實踐老子的思想。

道德經:一個人不被慾望驅使,做自己該做的事,才是真正到達境界

人追逐“利”,不是貪心,而是生活所需。

精神和物質,是一體兩面,適用兩種規則。

在物質上,人需要“物”來養身。我們吃的東西,住的房子,開的車子,穿戴,娛樂,健身……都是為了“養好這個身體”。

從物質的角度看,大眾需要追逐“利”。正如司馬遷《史記》所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普通大眾,每日奔波,不過為了一日三餐,為了有地方住,為了後代能接受良好教育,為了老有所養,病有所醫。

所以,人追逐“利”,不是貪心,而是生活所需。

道德經:一個人不被慾望驅使,做自己該做的事,才是真正到達境界

慾望有一個最大的特點:讓人失控。

有“利”的立足點後,我們再進一步說“欲”。

所謂“利慾薰心”,有“利”的刺激,就會產生“欲”。慾望有一個最大的特點:讓人失控。

本來,人追逐“利”,是滿足生活所需,一旦“欲”產生,就讓人失控。自己有房子了,還不滿足,還要多買幾套來做投資;自己有車,看見別人開的是名牌車,也想攀比。

人只有1萬塊的時候,就想著,自己掙到1000萬,就是有錢了。可是,等自己真的賺到1000萬的時候,發現自己還是窮人,為什麼?因為當他到達那個層次以後,他會和更有錢的人攀比,最好能做世界第一。

這就是人性的“欲”,很難自控,總是往更多,更高的地方看。如果你不用“好”和“壞”去定義,其實慾望本身就是慾望,是驅使人幹活的動力。當然,也是驅使人不折手段的一種動力。

"

老子說,絕巧棄利。

現實生活中,不用技巧,不謀利,不賺錢,人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過上好生活。所以,《道德經》被學者們端著供奉,很難為普民大眾所用。但是老子的本意,不應該如此。

道德經:一個人不被慾望驅使,做自己該做的事,才是真正到達境界

這篇文章,解讀《道德經》第十九章。

從一個全新的角度,讀老子,諸法不離世間法,萬法歸宗。看一看,我們普通大眾,如何實踐老子的思想。

道德經:一個人不被慾望驅使,做自己該做的事,才是真正到達境界

人追逐“利”,不是貪心,而是生活所需。

精神和物質,是一體兩面,適用兩種規則。

在物質上,人需要“物”來養身。我們吃的東西,住的房子,開的車子,穿戴,娛樂,健身……都是為了“養好這個身體”。

從物質的角度看,大眾需要追逐“利”。正如司馬遷《史記》所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普通大眾,每日奔波,不過為了一日三餐,為了有地方住,為了後代能接受良好教育,為了老有所養,病有所醫。

所以,人追逐“利”,不是貪心,而是生活所需。

道德經:一個人不被慾望驅使,做自己該做的事,才是真正到達境界

慾望有一個最大的特點:讓人失控。

有“利”的立足點後,我們再進一步說“欲”。

所謂“利慾薰心”,有“利”的刺激,就會產生“欲”。慾望有一個最大的特點:讓人失控。

本來,人追逐“利”,是滿足生活所需,一旦“欲”產生,就讓人失控。自己有房子了,還不滿足,還要多買幾套來做投資;自己有車,看見別人開的是名牌車,也想攀比。

人只有1萬塊的時候,就想著,自己掙到1000萬,就是有錢了。可是,等自己真的賺到1000萬的時候,發現自己還是窮人,為什麼?因為當他到達那個層次以後,他會和更有錢的人攀比,最好能做世界第一。

這就是人性的“欲”,很難自控,總是往更多,更高的地方看。如果你不用“好”和“壞”去定義,其實慾望本身就是慾望,是驅使人幹活的動力。當然,也是驅使人不折手段的一種動力。

道德經:一個人不被慾望驅使,做自己該做的事,才是真正到達境界

人的身心和慾望,是對立的,所以人活著感到累。

道家十三經的《清靜經》,全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太上老君就是老子,其中說:“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道家認為,人有精、氣、神,為上品三藥。

人的神,喜歡清靜,可是心定不住,思想,思緒,雜念,總是跑出來,擾亂清靜;人的心,也喜歡清靜,可是總被慾望牽絆,得不到清靜。

神和心,不得其所,所以人總是感到累,很難體會到“怡然自得”的自在心境。

人在享受物質的同時,也深深地陷入物質裡了。本來是物養人,後來變成物役人。扭轉的辦法是,“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

老子說,絕巧棄利。

現實生活中,不用技巧,不謀利,不賺錢,人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過上好生活。所以,《道德經》被學者們端著供奉,很難為普民大眾所用。但是老子的本意,不應該如此。

道德經:一個人不被慾望驅使,做自己該做的事,才是真正到達境界

這篇文章,解讀《道德經》第十九章。

從一個全新的角度,讀老子,諸法不離世間法,萬法歸宗。看一看,我們普通大眾,如何實踐老子的思想。

道德經:一個人不被慾望驅使,做自己該做的事,才是真正到達境界

人追逐“利”,不是貪心,而是生活所需。

精神和物質,是一體兩面,適用兩種規則。

在物質上,人需要“物”來養身。我們吃的東西,住的房子,開的車子,穿戴,娛樂,健身……都是為了“養好這個身體”。

從物質的角度看,大眾需要追逐“利”。正如司馬遷《史記》所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普通大眾,每日奔波,不過為了一日三餐,為了有地方住,為了後代能接受良好教育,為了老有所養,病有所醫。

所以,人追逐“利”,不是貪心,而是生活所需。

道德經:一個人不被慾望驅使,做自己該做的事,才是真正到達境界

慾望有一個最大的特點:讓人失控。

有“利”的立足點後,我們再進一步說“欲”。

所謂“利慾薰心”,有“利”的刺激,就會產生“欲”。慾望有一個最大的特點:讓人失控。

本來,人追逐“利”,是滿足生活所需,一旦“欲”產生,就讓人失控。自己有房子了,還不滿足,還要多買幾套來做投資;自己有車,看見別人開的是名牌車,也想攀比。

人只有1萬塊的時候,就想著,自己掙到1000萬,就是有錢了。可是,等自己真的賺到1000萬的時候,發現自己還是窮人,為什麼?因為當他到達那個層次以後,他會和更有錢的人攀比,最好能做世界第一。

這就是人性的“欲”,很難自控,總是往更多,更高的地方看。如果你不用“好”和“壞”去定義,其實慾望本身就是慾望,是驅使人幹活的動力。當然,也是驅使人不折手段的一種動力。

道德經:一個人不被慾望驅使,做自己該做的事,才是真正到達境界

人的身心和慾望,是對立的,所以人活著感到累。

道家十三經的《清靜經》,全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太上老君就是老子,其中說:“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道家認為,人有精、氣、神,為上品三藥。

人的神,喜歡清靜,可是心定不住,思想,思緒,雜念,總是跑出來,擾亂清靜;人的心,也喜歡清靜,可是總被慾望牽絆,得不到清靜。

神和心,不得其所,所以人總是感到累,很難體會到“怡然自得”的自在心境。

人在享受物質的同時,也深深地陷入物質裡了。本來是物養人,後來變成物役人。扭轉的辦法是,“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道德經:一個人不被慾望驅使,做自己該做的事,才是真正到達境界

當一個人不被慾望驅使,做自己該做的事,才是真正到達境界。

老子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想成為聖人,想成為機智的人,想做一個好人,有仁有義,想賺大錢……這些都是慾望。

這些慾望產生了,人會怎麼做:努力,走正道,或者旁門左道,走捷徑,投機取巧,自欺欺人,甚至違法。

在慾望和利益的驅動下,這個社會出現太多的“偽君子”,“偽聖人”,“假仁義”,“裝出來的孝慈”,“戴著天使面具的魔鬼”。

有的人,父母健在的時候,不怎麼用心,父母走後,為了彰顯自己孝順,有仁有義,大辦喪禮,甚至花錢請專業哭喪的人來哭,自己不哭。

讀到這裡,你就能明白,為什麼老子會說:“絕仁棄義,民復孝慈”。不要搞那一套虛的,表面的,形式的東西,那只是為了標榜自己有仁,有義,有孝慈,是做給別人的看的。

當一個人不被慾望驅使,做自己該做的事,那才是真正到達境界。

該讀書,就讀書,該演講就演講,不受做“聖賢”的慾望驅使。

該孝順,就落實在日常的細節裡,關心和安排好父母,默默地做到位,就不掛在嘴邊說什麼“孝慈”。經常說的人不會做,真正做的人不會說。

該做事,創業,就努力做,拼命幹,誠其心,專其志,天道酬勤,賺到錢了,那是你應得的,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

老子說,絕巧棄利。

現實生活中,不用技巧,不謀利,不賺錢,人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過上好生活。所以,《道德經》被學者們端著供奉,很難為普民大眾所用。但是老子的本意,不應該如此。

道德經:一個人不被慾望驅使,做自己該做的事,才是真正到達境界

這篇文章,解讀《道德經》第十九章。

從一個全新的角度,讀老子,諸法不離世間法,萬法歸宗。看一看,我們普通大眾,如何實踐老子的思想。

道德經:一個人不被慾望驅使,做自己該做的事,才是真正到達境界

人追逐“利”,不是貪心,而是生活所需。

精神和物質,是一體兩面,適用兩種規則。

在物質上,人需要“物”來養身。我們吃的東西,住的房子,開的車子,穿戴,娛樂,健身……都是為了“養好這個身體”。

從物質的角度看,大眾需要追逐“利”。正如司馬遷《史記》所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普通大眾,每日奔波,不過為了一日三餐,為了有地方住,為了後代能接受良好教育,為了老有所養,病有所醫。

所以,人追逐“利”,不是貪心,而是生活所需。

道德經:一個人不被慾望驅使,做自己該做的事,才是真正到達境界

慾望有一個最大的特點:讓人失控。

有“利”的立足點後,我們再進一步說“欲”。

所謂“利慾薰心”,有“利”的刺激,就會產生“欲”。慾望有一個最大的特點:讓人失控。

本來,人追逐“利”,是滿足生活所需,一旦“欲”產生,就讓人失控。自己有房子了,還不滿足,還要多買幾套來做投資;自己有車,看見別人開的是名牌車,也想攀比。

人只有1萬塊的時候,就想著,自己掙到1000萬,就是有錢了。可是,等自己真的賺到1000萬的時候,發現自己還是窮人,為什麼?因為當他到達那個層次以後,他會和更有錢的人攀比,最好能做世界第一。

這就是人性的“欲”,很難自控,總是往更多,更高的地方看。如果你不用“好”和“壞”去定義,其實慾望本身就是慾望,是驅使人幹活的動力。當然,也是驅使人不折手段的一種動力。

道德經:一個人不被慾望驅使,做自己該做的事,才是真正到達境界

人的身心和慾望,是對立的,所以人活著感到累。

道家十三經的《清靜經》,全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太上老君就是老子,其中說:“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道家認為,人有精、氣、神,為上品三藥。

人的神,喜歡清靜,可是心定不住,思想,思緒,雜念,總是跑出來,擾亂清靜;人的心,也喜歡清靜,可是總被慾望牽絆,得不到清靜。

神和心,不得其所,所以人總是感到累,很難體會到“怡然自得”的自在心境。

人在享受物質的同時,也深深地陷入物質裡了。本來是物養人,後來變成物役人。扭轉的辦法是,“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道德經:一個人不被慾望驅使,做自己該做的事,才是真正到達境界

當一個人不被慾望驅使,做自己該做的事,才是真正到達境界。

老子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想成為聖人,想成為機智的人,想做一個好人,有仁有義,想賺大錢……這些都是慾望。

這些慾望產生了,人會怎麼做:努力,走正道,或者旁門左道,走捷徑,投機取巧,自欺欺人,甚至違法。

在慾望和利益的驅動下,這個社會出現太多的“偽君子”,“偽聖人”,“假仁義”,“裝出來的孝慈”,“戴著天使面具的魔鬼”。

有的人,父母健在的時候,不怎麼用心,父母走後,為了彰顯自己孝順,有仁有義,大辦喪禮,甚至花錢請專業哭喪的人來哭,自己不哭。

讀到這裡,你就能明白,為什麼老子會說:“絕仁棄義,民復孝慈”。不要搞那一套虛的,表面的,形式的東西,那只是為了標榜自己有仁,有義,有孝慈,是做給別人的看的。

當一個人不被慾望驅使,做自己該做的事,那才是真正到達境界。

該讀書,就讀書,該演講就演講,不受做“聖賢”的慾望驅使。

該孝順,就落實在日常的細節裡,關心和安排好父母,默默地做到位,就不掛在嘴邊說什麼“孝慈”。經常說的人不會做,真正做的人不會說。

該做事,創業,就努力做,拼命幹,誠其心,專其志,天道酬勤,賺到錢了,那是你應得的,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道德經:一個人不被慾望驅使,做自己該做的事,才是真正到達境界

不受慾望和雜念驅使,人才能真正靜心,去做自己天命的事。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去做了事,不管回報是什麼,總會有。一個很富裕的有錢人,也可以保持“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的心境。

很多有錢人,生活都是簡單,樸素的。這是一種素養。

那些家裡有錢,就滿世界花錢的人,敗得很快,守不住錢,富不過三代。

以前有個修行人,功力很了得,別人去拜訪他,發現他家裡很豪華,就認為他貪戀錢財。他說:“我踏出這個門口,這座房子裡的一切,可以隨時放下。”

這個修行人,修的是自然大道,不刻意。

有錢,有物質,就享用,不拒絕;但是不被物所勞累,拿得起,放得下。有就用,沒有就不用。不奢求,不牽掛,不為之心苦,這也是一種了不起的功力。一般人,拿是拿得起,放卻放不下。

從這個角度讀老子,就會發現《道德經》和生活並不脫離,能悟到這種心境,並用來指導自己的生活,才是真正有覺悟。

每天解讀一篇經典,喜歡的朋友,可以點關注,和我一起堅持讀書、提升自己。本文由易瑾還原創,歡迎轉發,分享給更多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