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弟子權威解答什麼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 道德經 尹喜 道家思想與古今運用 2019-04-08

關於《道德經》第一章,古今很多解釋,但是眾說紛紜,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讓人迷糊,為了搞清楚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子的弟子文子,是如何解釋的。如果要說權威,那麼老子的弟子的說法算是權威的了。


老子曰:夫事生者應變而動,變生於時,無常之行。故“道可道,非常道也,名可名,非常名也。”書者言之所生也,言出於智,智者不知,非常道也;名可名,非藏書者也。(書中文字處於心智,而心智是不可完全意識到的)—— 道原篇

大意:事情因為變化而動,變化因為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是沒有規律可言的,所以:道可道,非常道也,名可名,非常名也。書,是語言生出的,而語言是來自智慧,智慧是智者也不能知曉的東西,所以名可名,不是藏在書裡的東西。

老子弟子權威解答什麼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文子〕曰:賑窮補急則名生,起利除害即功成,世無災害,雖聖無所施其德,上下和睦,雖賢無所立其功(照應道德經: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故至人之治,含德抱道,推誠樂施,無窮之智,寢說而不言,天下莫貴其不言者,故“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精誠篇

道之所以至妙者,父不能以教子,子亦不能以受之於父,故“道可道,非常道也;名可名,非常名也。”——上仁篇

大義:道的微妙之處是父親不能教兒子,兒子不能從父親哪裡得到。故道可道,非常道也;名可名,非常名也。

老子弟子權威解答什麼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故聖人法與時變,禮與俗變。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法度制令,各因其宜。

故變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多也。誦先王之書,不若聞其言;聞其言,不若得其所以言;得其所以言者,言不能言也。故“道可道,非常道也;名可名,非常名也。”——上義篇

大意:所以聖人之法與時俱進,跟著變化,禮儀也跟著風俗變化,衣服和器械也根據怎麼方便怎麼用,制定法度和政令,因地制宜。所以更改古代的東西不是不可以,遵循風俗變化不足多,誦讀先王的典籍,不如親耳聽他的教誨,親耳聽教誨不如知道他為什麼要這麼說,知道他們這麼說的內容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所以:道可道,非常道也;名可名,非常名也。

五帝異道而德覆天下,三王殊事而名後世,因時而變者也。譬猶師曠之調五音也,所推移上下,無常尺寸以度,而靡不中者,故通於樂之情者能作音,有本主於中,而知規矩鉤繩之所用者能治人,故先王之制,末世之事,善即著之(派遣,這裡指的是好的就做,要有主見)。故聖人制禮樂者,而不制於禮樂;制物者,不制於物;製法者,不制於法。【物物而不物於物】故曰:“道可道,非常道也。”——上禮篇

大意:隨著時間的變化,道會跟著變化,制定的規矩是人制定的,也可以更改的,師曠調節五音不亂說明要有個根本在心中,以這個根本控制外部的變化,對的就去做,所以制定禮樂的人,不被禮樂制約,製造物的人,不被物所控制,制定法度的人不被法度制約,控制外物而不被外物控制,故曰:“道可道,非常道也。

老子弟子權威解答什麼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文子〕曰:

心之精者,可以神化,而不可說道(名可名,非常名也)。

聖人不降席而匡天下,情甚於[言梟]呼,

故同言而信(說話一致可信),信在言前也;

同令而行,誠在令外也。

聖人在上,民化如神,情以先之,

動於上不應於下者,情令殊(死,廢)也。

三月嬰兒未知利害,而慈母愛之愈篤者,情也。

故言之用者變,變乎小哉;

不言之用者變,變乎大哉;

(所以言語的用處具有的變化,變化有限,或者很小,而不言之教的作用產生的變化,這種變化變化很大,所以名可名,非常名)。

信君子之言,忠君子之意,忠信形於內,感動應乎外,賢聖之化也。——精誠


老子〔文子〕曰:

古者被(pi)發而無卷領,以王天下,其德生而不殺,與而不奪,天下非其服,同懷其德。當此之時,陰陽和平,萬物蕃息;飛鳥之巢,可俯而探也;走獸,可系而從也。

及其衰也,鳥獸蟲蛇,皆為(被)民害,故鑄鐵[火段]刃,以御其難。故民迫其難則求其便,因其患則操其備,各以其智,去其所害,就其所利(人們趨利避害),常故不可循,器械不可因,故先王之法度,有變易者也(因為有變化,所以不能說某種明文規定的禮法是不變的)。故曰:“名可名,非常名也。”——上禮篇

今後將為您分享老子的弟子關尹子是如何理解的,喜歡的朋友別忘了轉發關注。

推薦閱讀:聖人PK,孔子的以直報怨VS老子的以德報怨,誰更正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