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陸鎖國”到“陸聯國”——轉型中的老撾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自1986年開始,老撾實行了革新開放,全面實施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政策,社會經濟逐步發展。尤其在過去十年,老撾GDP維持了平均超過7.5%的高增長率,人均GDP從2007年的710美元快速增長至2017年的2457美元,貧困率從1990年的48%下降到2015年的23.2%,這一發展成果使得50萬人擺脫了貧困,老撾也因此在2015年實現了將赤貧減半的千年發展目標(MDGs)。根據老撾第八個五年計劃(2016-2020),老撾政府將過去十年的發展成果主要歸因為:中央政策有效轉化為地方實踐;政府將資金集中用於特別是農村發展和減貧,發展通信網絡和農村供電,分別投入17%和9%的資金大力發展教育和改善健康與衛生;國際援助與發展合作等。

從“陸鎖國”到“陸聯國”——轉型中的老撾

後2015:貧困率仍高居東盟國家第二

當前,老撾有700萬人口,農村人口占71%,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占就業總人口的67.6%。農業產值佔老撾GDP的29%(世界發展報告,2013),其中93%的就業婦女從事農業生產。儘管經濟增長和減貧成果可圈可點,但農村與城市仍呈現明顯的貧富差距,農村地區的貧困率是城市地區的2.9倍,其中,高地地區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仍處於貧困線以下,而在低地地區,約有五分之一的人口處於貧困狀態。

與東盟成員國相比,在1.25美元的貧困線標準下,老撾的貧困率仍高於柬埔寨和菲律賓,其鄰國越南在過去十年間經歷了高速的經濟增長並貧困發生率下降到2%左右(圖3)。與此同時,在1.9美元的貧困線標準下,老撾的貧困發生率僅低於緬甸的32.1%(圖4)。

從“陸鎖國”到“陸聯國”——轉型中的老撾從“陸鎖國”到“陸聯國”——轉型中的老撾

基礎設施:囿於“陸鎖國”之困

老撾作為東盟內唯一的內陸國家,素有“中南半島屋脊”之稱,國土狹長,山地和高原佔國土面積的80%,交通條件極差。上世紀80年代,老撾曾提出與其他國家地區相聯接,渴望突破“陸鎖國”的困境,加強與其他東盟國家的連通。然而,基礎設施建設落後成為老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大掣肘,機場、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供給缺口不斷加大。由於嚴重依賴公路運輸進行內部和外部貿易,乘客98%以上行程以及86%貨運量通過公路運輸實現。自2003年以來,老撾政府發起扶貧基金,實施包容性發展項目,為老撾的貧困社區建設重要的基礎設施,包括學校、診所、道路和飲用水系統等。截止2016年,扶貧基金已在10省44個貧困地區開展了988個扶貧項目,47.466萬村民從中受益,大約86%的貧困家庭擁有移動電話,77%擁有電視,80%擁有摩托車。在同一時期,貧困家庭的用電量增加了18.5個百分點,達到58.7%。

通過多年發展,老撾道路網絡從1990年的1.4萬公里延伸到2012年的4.4萬多公里,然而只有約15%是鋪設道路,雨季期間道路網絡可使用率不及60%(圖6)。鄰國越南境內主幹道密集,且越靠近首都河內,道路網絡越交錯集中,而老撾境內主幹道少且稀疏,首都萬象附近也不例外。世界物流績效指數(LPI)中的基礎設施指標(圖5)顯示,老撾從2007年至2014年期間,在東盟國家中的表現如同它的貧困發生率,僅僅好於緬甸。

從“陸鎖國”到“陸聯國”——轉型中的老撾

八五計劃“陸聯國”之展望

隨著東盟一體化的不斷加深,老撾在交通運輸、貿易和旅遊等領域將迎來更多發展機遇,並將在全球產業鏈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經濟穩定發展將持續推動國內的減貧成效。2016年,老撾政府通過第八個五年社會經濟發展計劃(2016-2020),旨在實現全年經濟增速不低於7.5%,2020年爭取脫離最不發達國家行列,並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提高到3190美元,人口預計超過700萬。另一個主要目標是將全國居民貧困率降至10%以下,並努力提高15歲及其以上人群的識字率,到2020年佔全國總人數的95%,同時確保醫療網絡得到廣泛拓展。老撾期望通過實施該計劃,轉變老撾的“陸鎖國”困境,成為湄公河地區“陸聯國”,以期為實現發展與減貧尋找突破機會。為實現減貧的目標,五年計劃主要通過以下幾種途徑以期實現突破: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經濟作物推廣、社區能力建設、城鄉發展步伐協調、強健的基層治理和穩定的定居點。

從“陸鎖國”到“陸聯國”——轉型中的老撾

據估計,在2011-2020年間,老撾需要近11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亞洲開發銀行,2010)以滿足陸路聯通的目的,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13%以上,遠遠高於東盟其他經濟體的需求。

從“陸鎖國”到“陸聯國”——轉型中的老撾

老撾政府亟需通過轉變“陸鎖國”身份,為經濟發展和減貧找到出口,以聯通促發展,以聯通促減貧,在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下,早日實現“陸聯國”的穩健轉型。

(作者:季嵐嵐 中國農業大學南南農業合作學院院長助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