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創作上的得與失'

"

回顧老舍一生的創作,不是以新中國作為分界,而是以抗戰作為分界。從他寫第一本書《老張的哲學》到《駱駝祥子》,再到抗戰前夕是一個時期;然後從抗戰開始一直到文革開始,這是第二個老舍。這兩個老舍差別相當大。

"

回顧老舍一生的創作,不是以新中國作為分界,而是以抗戰作為分界。從他寫第一本書《老張的哲學》到《駱駝祥子》,再到抗戰前夕是一個時期;然後從抗戰開始一直到文革開始,這是第二個老舍。這兩個老舍差別相當大。

老舍創作上的得與失

老舍一開始是這樣一個作家,以寫小人物為主,他的主人公都是北京的市民。一個作家的作品,會透露出他的一種意識和人格。他的創作前期比較關心的是一個悲觀社會裡面的一些小人物的命運,他整個對社會很悲觀。

"

回顧老舍一生的創作,不是以新中國作為分界,而是以抗戰作為分界。從他寫第一本書《老張的哲學》到《駱駝祥子》,再到抗戰前夕是一個時期;然後從抗戰開始一直到文革開始,這是第二個老舍。這兩個老舍差別相當大。

老舍創作上的得與失

老舍一開始是這樣一個作家,以寫小人物為主,他的主人公都是北京的市民。一個作家的作品,會透露出他的一種意識和人格。他的創作前期比較關心的是一個悲觀社會裡面的一些小人物的命運,他整個對社會很悲觀。

老舍創作上的得與失

他的意識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市民意識,像他寫的祥子,寫的《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他跟這些人物之間很像,很接近。他有兩個立場,一是他很認同這些人,同時又能看出這些人的那些毛病。

老舍的侷限性就在於他的這種創作方式,當他一寫自己不熟悉的東西,缺點就暴露了出來。他不是那種創造性很強的現實主義作家,他是一個記述性、記錄性比較強的現實主義作家。所以他寫的《火葬》、《無名高地有了名》、《青年突擊隊》等,由於根本對這些人完全不瞭解,寫的時候特別表面。

但他又確實非常熱愛這個國家,熱愛到什麼程度呢?熱愛到他可以做一切,他可以寫不熟悉的東西,而且可以不斷地寫。

我們常說作家是愛惜羽毛的,老舍應該說是一個不太顧及這些事情的人。這是老舍的可愛之處,但是也確實導致了他的很多作品,現在確實沒法讀。

"

回顧老舍一生的創作,不是以新中國作為分界,而是以抗戰作為分界。從他寫第一本書《老張的哲學》到《駱駝祥子》,再到抗戰前夕是一個時期;然後從抗戰開始一直到文革開始,這是第二個老舍。這兩個老舍差別相當大。

老舍創作上的得與失

老舍一開始是這樣一個作家,以寫小人物為主,他的主人公都是北京的市民。一個作家的作品,會透露出他的一種意識和人格。他的創作前期比較關心的是一個悲觀社會裡面的一些小人物的命運,他整個對社會很悲觀。

老舍創作上的得與失

他的意識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市民意識,像他寫的祥子,寫的《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他跟這些人物之間很像,很接近。他有兩個立場,一是他很認同這些人,同時又能看出這些人的那些毛病。

老舍的侷限性就在於他的這種創作方式,當他一寫自己不熟悉的東西,缺點就暴露了出來。他不是那種創造性很強的現實主義作家,他是一個記述性、記錄性比較強的現實主義作家。所以他寫的《火葬》、《無名高地有了名》、《青年突擊隊》等,由於根本對這些人完全不瞭解,寫的時候特別表面。

但他又確實非常熱愛這個國家,熱愛到什麼程度呢?熱愛到他可以做一切,他可以寫不熟悉的東西,而且可以不斷地寫。

我們常說作家是愛惜羽毛的,老舍應該說是一個不太顧及這些事情的人。這是老舍的可愛之處,但是也確實導致了他的很多作品,現在確實沒法讀。

老舍創作上的得與失

假如將老舍和茅盾相比,老舍最好的作品應該在茅盾最好作品之上,所以他現在還有讀者。但老舍最壞的作品是在茅盾最壞作品之下,他應該是這麼一個落差非常大的作家。

從1937年一直到1966年,這麼長的一個時間內,他真正稱得上成功之作的,就只有《茶館》這麼一個作品,還有一部沒有完成的《正紅旗下》,更能顯示出老舍創作上的困境和他的命運。《正紅旗下》是他在上世紀60年代初寫的一個小說,寫到8萬字之後,他自己就把它中斷了。

"

回顧老舍一生的創作,不是以新中國作為分界,而是以抗戰作為分界。從他寫第一本書《老張的哲學》到《駱駝祥子》,再到抗戰前夕是一個時期;然後從抗戰開始一直到文革開始,這是第二個老舍。這兩個老舍差別相當大。

老舍創作上的得與失

老舍一開始是這樣一個作家,以寫小人物為主,他的主人公都是北京的市民。一個作家的作品,會透露出他的一種意識和人格。他的創作前期比較關心的是一個悲觀社會裡面的一些小人物的命運,他整個對社會很悲觀。

老舍創作上的得與失

他的意識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市民意識,像他寫的祥子,寫的《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他跟這些人物之間很像,很接近。他有兩個立場,一是他很認同這些人,同時又能看出這些人的那些毛病。

老舍的侷限性就在於他的這種創作方式,當他一寫自己不熟悉的東西,缺點就暴露了出來。他不是那種創造性很強的現實主義作家,他是一個記述性、記錄性比較強的現實主義作家。所以他寫的《火葬》、《無名高地有了名》、《青年突擊隊》等,由於根本對這些人完全不瞭解,寫的時候特別表面。

但他又確實非常熱愛這個國家,熱愛到什麼程度呢?熱愛到他可以做一切,他可以寫不熟悉的東西,而且可以不斷地寫。

我們常說作家是愛惜羽毛的,老舍應該說是一個不太顧及這些事情的人。這是老舍的可愛之處,但是也確實導致了他的很多作品,現在確實沒法讀。

老舍創作上的得與失

假如將老舍和茅盾相比,老舍最好的作品應該在茅盾最好作品之上,所以他現在還有讀者。但老舍最壞的作品是在茅盾最壞作品之下,他應該是這麼一個落差非常大的作家。

從1937年一直到1966年,這麼長的一個時間內,他真正稱得上成功之作的,就只有《茶館》這麼一個作品,還有一部沒有完成的《正紅旗下》,更能顯示出老舍創作上的困境和他的命運。《正紅旗下》是他在上世紀60年代初寫的一個小說,寫到8萬字之後,他自己就把它中斷了。

老舍創作上的得與失

當時誰也不知道他寫這個,是他自己把這個停止了。我們誰也不知道他為什麼不寫了,但我們可以代為推測一個,至少他認為這不合時宜。

老舍在寫作中善用群眾口語,所描寫的自然風光、世態人情、習俗時尚都呈現出濃郁的“京味”,優秀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寫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話劇《茶館》被西方評論家譽為“東方舞臺上的奇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