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休閒食品只有甘肅有,外地的你絕對沒吃過'

"
"
這種休閒食品只有甘肅有,外地的你絕對沒吃過

麻籽又稱火麻籽,是大麻的果實。東北又叫線麻,也叫野麻、北麻,其植物皮舊時可織布製衣,稱麻衣,可搓繩,叫麻繩。它是一種古老的栽培植物,屬於桑科大麻屬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曾被列為“五穀”之一。它也是一種油料作物,大小似高粱粒(比綠豆小一些),外殼為灰色,去殼後就是中藥的麻仁,有輕度瀉下作用。有些地方小販挑擔賣炒熟的麻籽,供人閒食,味如葵花籽。但不宜多食。

"
這種休閒食品只有甘肅有,外地的你絕對沒吃過

麻籽又稱火麻籽,是大麻的果實。東北又叫線麻,也叫野麻、北麻,其植物皮舊時可織布製衣,稱麻衣,可搓繩,叫麻繩。它是一種古老的栽培植物,屬於桑科大麻屬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曾被列為“五穀”之一。它也是一種油料作物,大小似高粱粒(比綠豆小一些),外殼為灰色,去殼後就是中藥的麻仁,有輕度瀉下作用。有些地方小販挑擔賣炒熟的麻籽,供人閒食,味如葵花籽。但不宜多食。

這種休閒食品只有甘肅有,外地的你絕對沒吃過

甘肅種植麻籽有悠久的歷史。據考古發現,在甘肅東鄉出土的麻籽遺物,距今有五千年的歷史,屬馬家窯文化。到現在東鄉縣還有製作麻腐包子的手藝傳承。

既然說道了麻腐包子就順便寫一段吧。麻腐就是用麻籽製作的豆腐,然後包成包子。先將麻籽帶殼洗淨,浸泡一夜,用石磨磨成糊,濾去雜質,再入鍋小火熬煮,熬到濃稠像豆腐腦一般,就大功告成了。然後用麻腐加胡蘿蔔等蔬菜,拌成餡料,包成包子,再上籠蒸熟即可。

麻腐包子全素餡,不怕涼吃,所以販賣的包子基本都是冷包子,有一股清香。在蘭州賣麻腐包子的一般都是東鄉的穆斯林,騎著自行車,車後馱著一個大盆,用紗布蓋著防止灰塵落在包子上。吆喝聲也很簡單,就四個字“麻腐包子”。走街串巷,一路吆喝。以前副食緊張時期,這東西僅次於肉包子的地位。我不是很喜歡吃著東西,感覺挺粗糙沒有豆腐陷那麼滑嫩,當在口中嚼爛往下嚥的時候總感覺剌嗓子,還是吃肉包子解饞。

"
這種休閒食品只有甘肅有,外地的你絕對沒吃過

麻籽又稱火麻籽,是大麻的果實。東北又叫線麻,也叫野麻、北麻,其植物皮舊時可織布製衣,稱麻衣,可搓繩,叫麻繩。它是一種古老的栽培植物,屬於桑科大麻屬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曾被列為“五穀”之一。它也是一種油料作物,大小似高粱粒(比綠豆小一些),外殼為灰色,去殼後就是中藥的麻仁,有輕度瀉下作用。有些地方小販挑擔賣炒熟的麻籽,供人閒食,味如葵花籽。但不宜多食。

這種休閒食品只有甘肅有,外地的你絕對沒吃過

甘肅種植麻籽有悠久的歷史。據考古發現,在甘肅東鄉出土的麻籽遺物,距今有五千年的歷史,屬馬家窯文化。到現在東鄉縣還有製作麻腐包子的手藝傳承。

既然說道了麻腐包子就順便寫一段吧。麻腐就是用麻籽製作的豆腐,然後包成包子。先將麻籽帶殼洗淨,浸泡一夜,用石磨磨成糊,濾去雜質,再入鍋小火熬煮,熬到濃稠像豆腐腦一般,就大功告成了。然後用麻腐加胡蘿蔔等蔬菜,拌成餡料,包成包子,再上籠蒸熟即可。

麻腐包子全素餡,不怕涼吃,所以販賣的包子基本都是冷包子,有一股清香。在蘭州賣麻腐包子的一般都是東鄉的穆斯林,騎著自行車,車後馱著一個大盆,用紗布蓋著防止灰塵落在包子上。吆喝聲也很簡單,就四個字“麻腐包子”。走街串巷,一路吆喝。以前副食緊張時期,這東西僅次於肉包子的地位。我不是很喜歡吃著東西,感覺挺粗糙沒有豆腐陷那麼滑嫩,當在口中嚼爛往下嚥的時候總感覺剌嗓子,還是吃肉包子解饞。

這種休閒食品只有甘肅有,外地的你絕對沒吃過

麻腐也可以這樣吃

現在食物又輪迴了,都開始找以前的味道了,麻腐也從原來粗鄙的食物逐步登上了宴席,直接裝盤當成一道菜上了。據說可以潤腸,還有排毒養顏的作用。

麻籽最簡單直接的吃法還是“嗑”,我最佩服會嗑麻籽的人了。

打我記事起,在蘭州賣麻籽的都是天水秦安或者武山人。他們挑著擔子,兩頭掛著兩隻扁扁的笸籃,用長長的繩子繫著,快拖到地面上了,裡面便是攏起一堆的麻籽。一邊走一邊吆喝,有人要買就肩膀一斜,兩隻笸籃便可以輕鬆落地,就地做起了買賣。據說,甘肅人裡就是武山人精明,善於做買賣也能吃苦。他們從家裡出發到蘭州,出發時就帶上家裡的特產,如辣椒、核桃或者麻籽之類的,一路挑著擔子步行,歷時十來天走到蘭州,賣完後再從蘭州採買一些物品,折返回去再賣一路。當然這都時老話了,現在誰還徒步走這麼遠的路呢。

"
這種休閒食品只有甘肅有,外地的你絕對沒吃過

麻籽又稱火麻籽,是大麻的果實。東北又叫線麻,也叫野麻、北麻,其植物皮舊時可織布製衣,稱麻衣,可搓繩,叫麻繩。它是一種古老的栽培植物,屬於桑科大麻屬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曾被列為“五穀”之一。它也是一種油料作物,大小似高粱粒(比綠豆小一些),外殼為灰色,去殼後就是中藥的麻仁,有輕度瀉下作用。有些地方小販挑擔賣炒熟的麻籽,供人閒食,味如葵花籽。但不宜多食。

這種休閒食品只有甘肅有,外地的你絕對沒吃過

甘肅種植麻籽有悠久的歷史。據考古發現,在甘肅東鄉出土的麻籽遺物,距今有五千年的歷史,屬馬家窯文化。到現在東鄉縣還有製作麻腐包子的手藝傳承。

既然說道了麻腐包子就順便寫一段吧。麻腐就是用麻籽製作的豆腐,然後包成包子。先將麻籽帶殼洗淨,浸泡一夜,用石磨磨成糊,濾去雜質,再入鍋小火熬煮,熬到濃稠像豆腐腦一般,就大功告成了。然後用麻腐加胡蘿蔔等蔬菜,拌成餡料,包成包子,再上籠蒸熟即可。

麻腐包子全素餡,不怕涼吃,所以販賣的包子基本都是冷包子,有一股清香。在蘭州賣麻腐包子的一般都是東鄉的穆斯林,騎著自行車,車後馱著一個大盆,用紗布蓋著防止灰塵落在包子上。吆喝聲也很簡單,就四個字“麻腐包子”。走街串巷,一路吆喝。以前副食緊張時期,這東西僅次於肉包子的地位。我不是很喜歡吃著東西,感覺挺粗糙沒有豆腐陷那麼滑嫩,當在口中嚼爛往下嚥的時候總感覺剌嗓子,還是吃肉包子解饞。

這種休閒食品只有甘肅有,外地的你絕對沒吃過

麻腐也可以這樣吃

現在食物又輪迴了,都開始找以前的味道了,麻腐也從原來粗鄙的食物逐步登上了宴席,直接裝盤當成一道菜上了。據說可以潤腸,還有排毒養顏的作用。

麻籽最簡單直接的吃法還是“嗑”,我最佩服會嗑麻籽的人了。

打我記事起,在蘭州賣麻籽的都是天水秦安或者武山人。他們挑著擔子,兩頭掛著兩隻扁扁的笸籃,用長長的繩子繫著,快拖到地面上了,裡面便是攏起一堆的麻籽。一邊走一邊吆喝,有人要買就肩膀一斜,兩隻笸籃便可以輕鬆落地,就地做起了買賣。據說,甘肅人裡就是武山人精明,善於做買賣也能吃苦。他們從家裡出發到蘭州,出發時就帶上家裡的特產,如辣椒、核桃或者麻籽之類的,一路挑著擔子步行,歷時十來天走到蘭州,賣完後再從蘭州採買一些物品,折返回去再賣一路。當然這都時老話了,現在誰還徒步走這麼遠的路呢。

這種休閒食品只有甘肅有,外地的你絕對沒吃過

解放前甘肅街頭小販

有點跑題了哦。甘肅人嗑麻籽,主力是婦女,或在村頭或在巷尾,三五成群的東家長西家短閒諞,一邊在嘴裡嗑著。正規待客時沒有人家會端上一盤麻籽的,否則會顯得主人小氣吝嗇。嗑麻籽厲害的人,一顆一顆將麻籽喂進嘴裡,同時嘴角邊就有麻籽殼被退出來,整整齊齊一分兩半。我特好奇,這是怎麼做到的呢?那麼小的麻籽,我想拿在指尖都不容易,被他們喂進嘴裡卻有神奇的變化。我自詡嗑瓜子還是有一定功力的,不管是葵花籽還是西瓜子,但凡放在我面前,總有一種誓不罷休的“毅力”。我也嘗試過拿麻籽那樣喂進嘴裡,可是舌頭牙齒就是配合不起來,感覺麻籽在牙齒上就位了稍一用力就卻咬得粉碎,最後索性抓起半把投入嘴中,吱吱嘎嘎嚼成一坨糨糊。此後便絕了吃麻籽的念頭,這東西與我沒啥緣分。

城市在發展在變化,街道越來越乾淨整齊,這種挑著擔子的小商販幾乎絕跡了,好像有好幾年再沒見過挑著擔子賣麻籽的人了。

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

本文轉自其他平臺,目的在於分享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侵犯您的權益或版權請及時告知,第一時間處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