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拓展“萊西經驗”的新實踐'

""深化拓展“萊西經驗”的新實踐

2019年7月24日 青島日報1版截圖

萊西市以村莊建制優化調整為切入口,重塑農村基層組織體系,強化組織振興的統領作用,推動土地規模化經營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構建現代化的鄉村治理體系——

深化拓展“萊西經驗”的新實踐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必須把夯實基層基礎作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

貫徹落實黨中央戰略部署和山東省委、青島市委對深化拓展“萊西經驗”的要求,結合青島市委發起的“鄉村振興攻勢”“突破平度萊西攻勢”,當下,萊西市正圍繞鄉村振興戰略下的鄉村治理新體系建設,快馬加鞭地推進村莊建制優化調整工作。截至目前,該市861個行政村已撤併村民委員會816個,新設立社區(新村)村民委員會112個,行政村數量減少到157個,村民代表參與率達到80%以上、同意率達到95%以上。

“我們要構建的鄉村治理體系,就是根據新時代鄉村社會發展實際和鄉村治理需要,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不斷深化拓展‘萊西經驗’,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重塑農村基層組織體系,發揮黨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的引領作用。”萊西市委書記莊增大說,萊西市堅持大抓黨建、抓大黨建工作思路,研究制定《關於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深化拓展“萊西經驗”的方案》等“1+N”制度體系,堅持著力點在鎮、操作點在村,積極探索土地規模化經營、村莊建制優化調整、土地資源整理、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建設與鄉村“五個振興”統籌推進機制,把農民組織起來,全面開創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新局面。

“調”出組織新體系——

組織先行,打破行政界限、行業壁壘,重塑農村黨組織體系,不斷增強農村黨組織政治領導力和組織力

“萊西市共有861個行政村,數量多、規模小、實力弱,且存在農村空間建制散亂、基礎設施薄弱、公共服務欠缺等問題。開展行政村建制優化調整,對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全市農村整體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重大意義。”莊增大介紹,優化村莊建制,將有利於整合農村資源、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將有利於降低行政運行成本、提高資金利用率等,是一件針對當下農村發展實際所進行的改革探索。

改革之初,首先要理清權責關係。在推進優化村莊建制的工作中,萊西市首先明確“鎮村”作為“主力部隊”的攻堅力量。

強化鎮街黨委龍頭作用,推進“部門圍著鎮街轉”改革,萊西將城鄉規劃建設、民生保障等方面的17項管理權限下放到鎮街,推動鎮街轉變職能、優化機構、賦權增能。同時,突出農村社區黨委“主陣地”地位,推動鎮級管理服務職能、幹部力量下沉,因地制宜設置功能型、片區型黨組織,建立起“鎮黨委-農村社區黨委-村黨組織-網格黨支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組織鏈條。在村級,按照“三個不變”原則,即原村幹部、村民的待遇不變,債權債務不變,資產資源資金不變,經鎮街黨委提出、村民代表會議表決,依法依規撤併村民委員會。

“我們在村莊建制優化工作中堅持組織先行,構建了‘1+12+6’區域化黨建工作新格局。”姜山鎮人大主席吳會鬆告訴記者,該鎮以鎮黨委為中心,將企業黨支部與村黨組織優化組合成立12個社區大黨委,先後成立6個黨總支,初步建成姜山鎮區域化大黨建體系,為各項工作開展奠定了組織基礎。

日莊鎮鎮長陳德利跟記者說,他們堅持黨組織先行,村莊建制調整一步到位,議事監督機構同步建立村莊治理體系統籌推進。鎮黨委不但將原87個村黨支部調整為34個新村黨支部,還配套成立了34個議事小組、34個監督小組,制定了《日莊鎮村級重大事項議事規程》,實現重大事項由新村黨支部提議,議事小組討論通過,鎮、社區把關,監督小組全程監督的工作機制。

不但組織架構優化、工作機制優化,農村資源也通過村莊建制調整實現了優化。一方面,此舉便於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抓大項目,打破農村分散的低層次發展格局。另一方面,降低了行政運行成本,提高了相關涉農資金的利用率。同時,這一舉措還打破了農村根深蒂固的小農文化和家族宗派意識,找到了基層矛盾化解的有效抓手。

自今年3月底以來,僅用兩個月時間,萊西市861個行政村就撤併村民委員會816個,新設立社區(新村)村民委員會112個,行政村數量減少到157個,村民代表參與率達到80%以上、同意率達到95%以上。

“配”出組織新動力——

選優配強基層帶頭人,從“一人帶動一個村”到“一人帶動大社區”

建強基層黨組織,核心是要有一個好支部,特別是要有一個好支書。這是昔日“萊西經驗”的特色所在,更是今天深化拓展“萊西經驗”的重要著力點。為打破“村多、村小、村散、村弱”的格局,破解基層黨組織功能弱化、村級組織“人難選”等難題,萊西堅持“先選人,後建組織”,優選出片區“想做事、能做事”的黨支部書記。目前,他們已成為帶動鄉村振興的組織新動力。

在12個社區大黨委之一的姜山鎮垛埠社區,記者見到了社區黨委副書記嵇境明。

垛埠社區由前垛埠村、後垛埠村等5個村莊優化成立。5個村莊優化後,村黨支部書記就要“比一比”了——嵇境明作為前垛埠村的黨支部書記,帶領前垛埠村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於是,社區黨委成立後,嵇境明被選舉為社區黨委副書記,帶領全社區一起共同致富。上任後,嵇境明迅速投入工作——他摸底了四個村莊的基礎情況,正在將這些村莊與前垛埠村的產業資源進行匹配推介,希望為這些村莊引入發展“動能”。

“這便是優化村莊建制的好處之一。”姜山鎮人大主席吳會鬆告訴記者,以往,村莊多,村幹部也多,但村幹部隊伍良莠不齊。優化村莊建制後,選拔“能人”帶領區域發展,幹部素質提升了,老百姓也更加支持,基層黨的建設進一步加強。

在日莊鎮溝東新村,記者見到了溝東新村黨支部書記高維玉,他正在忙活著區域統一推廣葡萄種植。原先是溝東村黨支部書記的高維玉,隨著日莊鎮優化村莊建制工作的開展,如今已成為溝東、徐家寨、青峰嶺、南埠和玉池5個支部優化成立的溝東新村黨支部書記。曾經,高維玉帶領溝東村發展克瑞森無核葡萄種植,將村莊由貧困村帶成了致富村。如今,新村葡萄產業黨小組牽頭,成立聯村葡萄專業合作社,建立無核葡萄1200畝,高維玉身上的責任更重了——他要帶領新村的村民們打響“溝東葡萄”的品牌,打造葡萄產業核心示範區並發展鄉村旅遊,實現溝東新村產業興旺、農民增收。

除了從原有的村莊中優選原來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能人擔當鄉村組織振興的領頭雁外,萊西還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指導意見》提出的“實施村黨組織帶頭人整體優化提升行動”部署,在前不久提出探索建立“職業黨建工作者”隊伍。即,拓寬選人視野,注重從本村致富帶頭人、退伍軍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大學生村官等優秀黨員群體中選拔有覺悟、有能力的人員擔任村黨組織書記,把更多有能力、有抱負、想幹事、能幹事的基層能人用起來,從而提升村黨組織書記整體素質,優化村級班子素質和結構。

“合”出農村新生活——

高標準建設、多設施配套集中居住示範片區,讓廣大農民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針對村莊空心化、居住分散化、農村基礎配套成本高等問題,在優化調整村莊建制的同時,萊西還部署推進一項重要工作——集中居住。萊西將重點打造旅遊產業帶動型水集街道產芝片區、院上鎮“葡萄小鎮”片區、土地流轉型南墅鎮東石格莊片區、產業帶動型日莊鎮溝東片區、紅色小鎮建設型馬連莊鎮“紅色小鎮”片區、社區集中居住型河頭店鎮龍泉湖片區等6個示範片區。

針對“錢從哪裡來”的問題,萊西堅持“用足用活、能用盡用”,統籌上級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專項資金、美麗鄉村建設資金等,運用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餘指標省內有償調劑使用政策,加快推動國開行等授信資金落地,著力破解優化村莊建制資金瓶頸。

“記者,您快來看看,俺們家多好啊。”在位於河頭店鎮的龍泉湖社區,67歲的王清香帶著記者“參觀”自家的各個房間。南北通透的套二房,客廳寬敞明亮,主臥、客臥、餐廳、廚房等佈局合理細緻……讓王清香直說“很滿意”。

作為庫區居民,王清香腦海裡曾經居住的老房子——泥灣頭村的20平方米的老屋,可沒有這麼好的條件。彼時,家裡的房子破舊不堪,家裡家外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

河頭店鎮啟動了庫區搬遷工程,將庫區居民統一搬遷至龍泉湖社區集中安置區域,王清香可高興了,告別了破舊的村子,住上了集中供暖、天然氣、自來水等配套齊全的新社區,“晚上還能在社區廣場跳廣場舞呢。”王清香說。

“我們在工作中發現,老百姓存有對更好居住條件和生活條件的追求,他們並不是不願上樓,而是對‘樓’有要求,這包含著城市社區普遍擁有的集中供暖、天然氣或者煤制氣、社區廣場等。”龍泉湖社區的社區辦主任張衛海告訴記者。作為萊西市優化村莊建制典型模式之一——先集中居住再村莊優化的“居住方式變革推動組織形態變革模式”,龍泉湖社區自2015年入住居民以來,總結出了優化村莊建制的關鍵所在。正是由於龍泉湖社區高標準的規劃建設,與城市社區無二的軟硬件配套,老百姓不但自願“上樓”,而且文明程度也日益提升。

“上樓”後,不但居住方式發生了變化,生活方式也隨之發生變化。“以前,村民住在土地旁,平時日常就是下地。而隨著‘上樓’,離土地遠了,村民多選擇將土地流轉出去,那麼平日裡就無事了。”將這一現象看在眼裡,社區主動為居民對接人力資源公司,提供就業服務。在社區的對接下,人力資源公司將招聘信息甚至大巴車“送到”社區,居民看到意向選擇的崗位,即可坐上大巴車面試和工作,從而實現身份的轉變。

而在姜山鎮,村民不但能“上樓”,還能自己“選樓”。

在前保駕山一村,吳會鬆指著該鎮三大集中安置區域之一的保駕山啟動地塊示意圖告訴記者,住宅方面,這裡規劃了多層住宅和低層住宅兩種住宅形式,其中多層住宅將採取普遍的“上樓”方式——通過宅基地置換多層住宅房屋,而如果村民還想延續以往“二層小樓”的居住習慣,也可在宅基地置換的基礎上,再增加費用選擇低層住宅形式,實現個性化需求。

“對於多層住宅和低層住宅,我們已經對接了專門的團隊進行了村莊的整體規劃設計,後期將根據規劃進行建設。所以即使同時存有兩種形式,也不會造成集中居住區的無序建設。”吳會鬆說。

在日莊鎮,由社區黨委牽頭,在該鎮徐家寨村現址86.3畝土地上拆舊建新,建設以兩層別墅為主的移民新村,逐步引導周圍村莊群眾搬遷入住,打造19個村2900戶的集聚性社區型的移民新村。“新社區統一配套水、電、氣、排汙、供暖等基本公共設施,健全教育、醫療、養老等服務機構,全面提升服務水平,改善生活居住環境,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日莊鎮鎮長陳德利說。

“騰”出產業新空間——

利用村莊合併後空出的土地推進土地流轉規模化經營和功能園區發展,帶動鄉村產業振興

傳統農村,土地經營分散式是制約區域發展的難題。解決好“誰來種地”“如何種地”,規模化、機械化無疑是其中的兩個關鍵詞。而通過優化村莊建制,實現農民集中居住,無疑會空置出大量土地,帶來土地規模化經營的可能。以姜山鎮為例,通過村莊建制優化調整,就可以騰出1800多畝土地,佔姜山鎮土地總面積的50.4%。

馬連莊鎮人大主席王進輝向記者介紹該鎮土地規模化經營帶來的效益——去年,馬連莊鎮探索打造了以鎮農業公司為平臺的土地流轉新模式,農戶將土地入股村農業公司,村農業公司按保底價整體打包給鎮農業公司,鎮農業公司整合土地資源一口對外招商並與企業簽訂土地流轉協議。如此下來,僅用一年時間,全鎮就流轉土地7500餘畝,規劃建設金銀花等13個現代農業園區,21個村莊受益,帶動集體增收100多萬元、群眾增收350多萬元。

“我們通過鎮農業公司流轉的土地,多數只是口糧地,就已經有了如此的效益。優化村莊建制後,會產生更多的空置土地,那麼,到時候土地流轉產生的收益將會更可觀。”王進輝說,土地的大規模流轉,還為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將推動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進一步發展壯大。

在日莊鎮溝東片區,社區成立聯村葡萄合作社,整合村莊產業發展資金,統一搞好技術指導培訓、品牌加工銷售、產品更新服務等。新村流轉300畝土地,周邊流轉800畝,計劃打造1萬畝高效農業示範園,逐步實現由大田生產向高效農業園聚集,社區與高效農業示範園共建共促,實現產業融合。

萊西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張洪才告訴記者,到2022年,萊西全市將基本完成整建制農村土地規模流轉。同時,充分考慮集中居住後群眾的個性化需求,靈活採取土地互換、協商轉包等流轉形式,滿足新建集中居住區內農民個性化需求,實現有地可種、就近生產。

“土地的大規模流轉,解決了項目建設中坐地起價、徵地難、‘項目等土地’等瓶頸問題,大大壓縮供地時限,實現了拿地即開工。比如,今年萊西市新引進的新希望農業產業化項目,佔地超過1萬畝,通過土地規模流轉,短時間內實現了一次性供地。”張洪才說,同時,大規模流轉土地還解決了小農戶生產分散、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等問題,為實現農業生產規模化、機械化、信息化提供了條件。此前,這也改變了農民與土地的關係,農民不僅可以獲得租金收入,還能實現分紅收益,推動生產、生活方式變革。“結合推進優化村莊建制,萊西明晰各片區發展方向、加快建設示範片區,最終實現區域整體發展興旺。”張洪才說。

守正出新,行穩致遠。在探索新時代“萊西經驗”的路上,萊西正砥礪前行。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張 晉 通訊員 馮連營 呂文波)

努力創出新時代“萊西經驗”

□青島日報評論員

29年前的“萊西會議”,推廣了萊西以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組織“三配套”經驗,澄清了當時出現的“土地包到戶,不用黨支部”等模糊認識。進入新時代,深化拓展“萊西經驗”,對於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堅持和全面加強黨的領導,進一步增強組織功能,推進生產關係變革和生產力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必須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深化拓展“萊西經驗”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創新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在更好發揮黨支部領導核心作用、選好配強村級帶頭人、配套建好其他組織上勇探新路,匯聚起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

作為“萊西經驗”的誕生地,萊西在深化拓展“萊西經驗”上責無旁貸,必須先行一步、走在前頭。今年以來,他們牢記總書記囑託,按照省委、市委的要求,結合青島市委發起的“突破平度萊西攻勢”和“鄉村振興攻勢”,在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上勇探新路,通過實施大規模、高效率的村莊建制優化調整,實現了農村黨組織體系的重塑和鄉村組織振興,推動了鄉村治理新體系的建立,為提升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提供了新模式。

萊西村莊建制優化調整最重要的作用是有利於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了黨的基層政權和執政基礎,加快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通過這種基層組織重塑,萊西重點解決了三個問題:一是理順了基層治理架構,強化了村黨支部一元化領導地位,為解決基層治理二元化問題提供了新路子。二是有效破解了農村黨組織帶頭人無人可選、後繼乏人等問題,推動農村幹部隊伍整體提升。三是打破了農村根深蒂固的小農文化和家族宗派意識,為基層矛盾化解提供了有效抓手。僅用兩個月的時間,萊西就使行政村數量由861個減少到187個,村民代表參與率達80%以上、同意率達95%以上。改革的順利推進,證明了這項新探索、新實踐完全符合農村發展大勢,符合群眾期待。

萊西的這種新探索、新實踐還體現出其他幾個“有利於”,即:有利於優化整合農村資源,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抓大項目,打破農村分散的低層次發展格局;有利於降低行政運行成本,提高涉農資金利用率;有利於引導人口集聚,拓展建設空間,推動新農村建設,促進集鎮村、中心村的發展;有利於改善農村交通和居住條件,提高村級綜合服務效率,滿足群眾對外交往和生產生活的長遠需要;有利於加強對村級財務的管理,消除不穩定因素,減少矛盾;有利於土地資源的綜合利用開發,為經濟發展拓展空間等。

同時也要看到,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市委對深化拓展“萊西經驗”的要求,我們與“探出新路徑”“創出新經驗”還有不小的距離,還缺乏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典型和樣板,這仍需要市委有關部門和包括萊西在內的涉農區市一起繼續努力,進一步查找差距、分析原因,研究並推出更多的新思路、新舉措深化拓展、豐富完善“萊西經驗”,以儘快形成如當年春雷炸響般的新時代“萊西經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