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

陳萌等 三劍客

"

陳萌等 三劍客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沒有到過玉樹的人不知道,原來自己可以離天空這麼近。

我對玉樹的印象還停留在2010年那場大地震,當時我還是一個大三軍校生。

新聞裡播報的震後玉樹滿目瘡痍,而現在近10年時光過去,眼前的玉樹早已舊貌換新顏。

其實在科技發達的現代,重建一座城市並不是那麼難,更難的是修補人們受傷的心靈,重建他們燦爛的笑臉。

而這一點,玉樹做到了。

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在玉樹締造了中國奇蹟。就像玉樹城入口“感恩黨,感恩祖國,感恩全國人民”的碩大標語一樣,歷經地震之殤、發展鉅變的玉樹人民,對共產黨的感恩深沉而濃烈、堅定而質樸。

我的戰友,西部戰區陸軍玉樹獨立騎兵連連長尼都塔生一家,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1

"

陳萌等 三劍客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沒有到過玉樹的人不知道,原來自己可以離天空這麼近。

我對玉樹的印象還停留在2010年那場大地震,當時我還是一個大三軍校生。

新聞裡播報的震後玉樹滿目瘡痍,而現在近10年時光過去,眼前的玉樹早已舊貌換新顏。

其實在科技發達的現代,重建一座城市並不是那麼難,更難的是修補人們受傷的心靈,重建他們燦爛的笑臉。

而這一點,玉樹做到了。

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在玉樹締造了中國奇蹟。就像玉樹城入口“感恩黨,感恩祖國,感恩全國人民”的碩大標語一樣,歷經地震之殤、發展鉅變的玉樹人民,對共產黨的感恩深沉而濃烈、堅定而質樸。

我的戰友,西部戰區陸軍玉樹獨立騎兵連連長尼都塔生一家,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1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尼都塔生的家族史連著玉樹解放發展的歷史。

1949年8月,解放軍揮師西寧,玉樹地處偏遠,消息閉塞,謠言四起,人心惶惶,不少“百戶”聽信各種謠言,攜家眷及管轄地百姓外逃。

尼都塔生的曾祖父,“東壩百戶”土登宮保多方打探消息後,感到“只有共產黨才是真心為國為民的”,堅定支持玉樹和平解放,帶著千匹駿馬、百張獸皮等物資,前往西寧向解放軍敬獻,並在玉樹地區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成為玉樹和平解放的帶頭人。

彌留之際,他留下遺訓:“凡東壩族人必須跟黨走,絕不可三心二意。”

祖父彭措旺紮在與解放軍的密切接觸中,對共產黨有了更深認識,決心向組織靠攏,他6次遞交入黨申請書,經過組織一年多的考察並經中共中央西北局批准,最終如願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百戶”入黨,在當時的藏區產生巨大影響。

十年動亂中,彭措旺扎受到錯誤批判和不公正待遇,當得知自己被撤銷職務時,他說:“職務和工資沒有了都沒關係,只要我的黨籍還在就行。”

2010年4月,玉樹發生特大地震,尼都塔生的父親東壩阿寶在玉樹州委工作,負責來自全國的搶險救援部隊、各地的志願者隊伍的協調與調度。

患有嚴重高血壓的東壩阿寶每天靠吞食大量降壓藥支撐,連續奮戰六天六夜,暈倒在救災一線,被青海省委省政府評為“抗震救災模範”。

紅色的家風薰染了尼都塔生立志報國的崇高理想。

2008年,尼都塔生成為了原昆明陸軍學院民族中學首次在玉樹招收的藏族學生,那時他只知道自己“有可能成為一名解放軍”。

高考過後,尼都塔生面臨人生抉擇:被直接推薦去浙江大學就讀,或者報考軍隊院校。他毅然選擇了原昆明陸軍學院,成為了家族中第一個參軍入伍的軍人。

2015年軍校畢業,成績優異的他本可以去環境優渥的大城市,但他卻堅定地選擇了玉樹騎兵連,回到了養育他的巴塘大草原。

三次人生抉擇,我看到了一個康巴漢子賡續紅色家風、矢志愛黨報國的赤誠之心。

2

"

陳萌等 三劍客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沒有到過玉樹的人不知道,原來自己可以離天空這麼近。

我對玉樹的印象還停留在2010年那場大地震,當時我還是一個大三軍校生。

新聞裡播報的震後玉樹滿目瘡痍,而現在近10年時光過去,眼前的玉樹早已舊貌換新顏。

其實在科技發達的現代,重建一座城市並不是那麼難,更難的是修補人們受傷的心靈,重建他們燦爛的笑臉。

而這一點,玉樹做到了。

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在玉樹締造了中國奇蹟。就像玉樹城入口“感恩黨,感恩祖國,感恩全國人民”的碩大標語一樣,歷經地震之殤、發展鉅變的玉樹人民,對共產黨的感恩深沉而濃烈、堅定而質樸。

我的戰友,西部戰區陸軍玉樹獨立騎兵連連長尼都塔生一家,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1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尼都塔生的家族史連著玉樹解放發展的歷史。

1949年8月,解放軍揮師西寧,玉樹地處偏遠,消息閉塞,謠言四起,人心惶惶,不少“百戶”聽信各種謠言,攜家眷及管轄地百姓外逃。

尼都塔生的曾祖父,“東壩百戶”土登宮保多方打探消息後,感到“只有共產黨才是真心為國為民的”,堅定支持玉樹和平解放,帶著千匹駿馬、百張獸皮等物資,前往西寧向解放軍敬獻,並在玉樹地區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成為玉樹和平解放的帶頭人。

彌留之際,他留下遺訓:“凡東壩族人必須跟黨走,絕不可三心二意。”

祖父彭措旺紮在與解放軍的密切接觸中,對共產黨有了更深認識,決心向組織靠攏,他6次遞交入黨申請書,經過組織一年多的考察並經中共中央西北局批准,最終如願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百戶”入黨,在當時的藏區產生巨大影響。

十年動亂中,彭措旺扎受到錯誤批判和不公正待遇,當得知自己被撤銷職務時,他說:“職務和工資沒有了都沒關係,只要我的黨籍還在就行。”

2010年4月,玉樹發生特大地震,尼都塔生的父親東壩阿寶在玉樹州委工作,負責來自全國的搶險救援部隊、各地的志願者隊伍的協調與調度。

患有嚴重高血壓的東壩阿寶每天靠吞食大量降壓藥支撐,連續奮戰六天六夜,暈倒在救災一線,被青海省委省政府評為“抗震救災模範”。

紅色的家風薰染了尼都塔生立志報國的崇高理想。

2008年,尼都塔生成為了原昆明陸軍學院民族中學首次在玉樹招收的藏族學生,那時他只知道自己“有可能成為一名解放軍”。

高考過後,尼都塔生面臨人生抉擇:被直接推薦去浙江大學就讀,或者報考軍隊院校。他毅然選擇了原昆明陸軍學院,成為了家族中第一個參軍入伍的軍人。

2015年軍校畢業,成績優異的他本可以去環境優渥的大城市,但他卻堅定地選擇了玉樹騎兵連,回到了養育他的巴塘大草原。

三次人生抉擇,我看到了一個康巴漢子賡續紅色家風、矢志愛黨報國的赤誠之心。

2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

陳萌等 三劍客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沒有到過玉樹的人不知道,原來自己可以離天空這麼近。

我對玉樹的印象還停留在2010年那場大地震,當時我還是一個大三軍校生。

新聞裡播報的震後玉樹滿目瘡痍,而現在近10年時光過去,眼前的玉樹早已舊貌換新顏。

其實在科技發達的現代,重建一座城市並不是那麼難,更難的是修補人們受傷的心靈,重建他們燦爛的笑臉。

而這一點,玉樹做到了。

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在玉樹締造了中國奇蹟。就像玉樹城入口“感恩黨,感恩祖國,感恩全國人民”的碩大標語一樣,歷經地震之殤、發展鉅變的玉樹人民,對共產黨的感恩深沉而濃烈、堅定而質樸。

我的戰友,西部戰區陸軍玉樹獨立騎兵連連長尼都塔生一家,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1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尼都塔生的家族史連著玉樹解放發展的歷史。

1949年8月,解放軍揮師西寧,玉樹地處偏遠,消息閉塞,謠言四起,人心惶惶,不少“百戶”聽信各種謠言,攜家眷及管轄地百姓外逃。

尼都塔生的曾祖父,“東壩百戶”土登宮保多方打探消息後,感到“只有共產黨才是真心為國為民的”,堅定支持玉樹和平解放,帶著千匹駿馬、百張獸皮等物資,前往西寧向解放軍敬獻,並在玉樹地區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成為玉樹和平解放的帶頭人。

彌留之際,他留下遺訓:“凡東壩族人必須跟黨走,絕不可三心二意。”

祖父彭措旺紮在與解放軍的密切接觸中,對共產黨有了更深認識,決心向組織靠攏,他6次遞交入黨申請書,經過組織一年多的考察並經中共中央西北局批准,最終如願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百戶”入黨,在當時的藏區產生巨大影響。

十年動亂中,彭措旺扎受到錯誤批判和不公正待遇,當得知自己被撤銷職務時,他說:“職務和工資沒有了都沒關係,只要我的黨籍還在就行。”

2010年4月,玉樹發生特大地震,尼都塔生的父親東壩阿寶在玉樹州委工作,負責來自全國的搶險救援部隊、各地的志願者隊伍的協調與調度。

患有嚴重高血壓的東壩阿寶每天靠吞食大量降壓藥支撐,連續奮戰六天六夜,暈倒在救災一線,被青海省委省政府評為“抗震救災模範”。

紅色的家風薰染了尼都塔生立志報國的崇高理想。

2008年,尼都塔生成為了原昆明陸軍學院民族中學首次在玉樹招收的藏族學生,那時他只知道自己“有可能成為一名解放軍”。

高考過後,尼都塔生面臨人生抉擇:被直接推薦去浙江大學就讀,或者報考軍隊院校。他毅然選擇了原昆明陸軍學院,成為了家族中第一個參軍入伍的軍人。

2015年軍校畢業,成績優異的他本可以去環境優渥的大城市,但他卻堅定地選擇了玉樹騎兵連,回到了養育他的巴塘大草原。

三次人生抉擇,我看到了一個康巴漢子賡續紅色家風、矢志愛黨報國的赤誠之心。

2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

陳萌等 三劍客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沒有到過玉樹的人不知道,原來自己可以離天空這麼近。

我對玉樹的印象還停留在2010年那場大地震,當時我還是一個大三軍校生。

新聞裡播報的震後玉樹滿目瘡痍,而現在近10年時光過去,眼前的玉樹早已舊貌換新顏。

其實在科技發達的現代,重建一座城市並不是那麼難,更難的是修補人們受傷的心靈,重建他們燦爛的笑臉。

而這一點,玉樹做到了。

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在玉樹締造了中國奇蹟。就像玉樹城入口“感恩黨,感恩祖國,感恩全國人民”的碩大標語一樣,歷經地震之殤、發展鉅變的玉樹人民,對共產黨的感恩深沉而濃烈、堅定而質樸。

我的戰友,西部戰區陸軍玉樹獨立騎兵連連長尼都塔生一家,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1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尼都塔生的家族史連著玉樹解放發展的歷史。

1949年8月,解放軍揮師西寧,玉樹地處偏遠,消息閉塞,謠言四起,人心惶惶,不少“百戶”聽信各種謠言,攜家眷及管轄地百姓外逃。

尼都塔生的曾祖父,“東壩百戶”土登宮保多方打探消息後,感到“只有共產黨才是真心為國為民的”,堅定支持玉樹和平解放,帶著千匹駿馬、百張獸皮等物資,前往西寧向解放軍敬獻,並在玉樹地區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成為玉樹和平解放的帶頭人。

彌留之際,他留下遺訓:“凡東壩族人必須跟黨走,絕不可三心二意。”

祖父彭措旺紮在與解放軍的密切接觸中,對共產黨有了更深認識,決心向組織靠攏,他6次遞交入黨申請書,經過組織一年多的考察並經中共中央西北局批准,最終如願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百戶”入黨,在當時的藏區產生巨大影響。

十年動亂中,彭措旺扎受到錯誤批判和不公正待遇,當得知自己被撤銷職務時,他說:“職務和工資沒有了都沒關係,只要我的黨籍還在就行。”

2010年4月,玉樹發生特大地震,尼都塔生的父親東壩阿寶在玉樹州委工作,負責來自全國的搶險救援部隊、各地的志願者隊伍的協調與調度。

患有嚴重高血壓的東壩阿寶每天靠吞食大量降壓藥支撐,連續奮戰六天六夜,暈倒在救災一線,被青海省委省政府評為“抗震救災模範”。

紅色的家風薰染了尼都塔生立志報國的崇高理想。

2008年,尼都塔生成為了原昆明陸軍學院民族中學首次在玉樹招收的藏族學生,那時他只知道自己“有可能成為一名解放軍”。

高考過後,尼都塔生面臨人生抉擇:被直接推薦去浙江大學就讀,或者報考軍隊院校。他毅然選擇了原昆明陸軍學院,成為了家族中第一個參軍入伍的軍人。

2015年軍校畢業,成績優異的他本可以去環境優渥的大城市,但他卻堅定地選擇了玉樹騎兵連,回到了養育他的巴塘大草原。

三次人生抉擇,我看到了一個康巴漢子賡續紅色家風、矢志愛黨報國的赤誠之心。

2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雄鷹盤旋,戰馬嘶鳴……

騎兵連的衝鋒,在碧草藍天的映照下格外壯美。

策馬揚鞭的騎兵連帥氣逼人,可英姿勃發的背後,每一名騎兵都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

在馬背上長大的尼都塔生本以為自己肯定沒問題,但騎兵可是要在馬背上作戰的。

要成為一位合格騎兵都要經歷的“顛馬”這一關,無數次從馬背摔下,臀部和襠部也被磨得血肉模糊。舉刀扎馬步,尼都塔生起初不以為然。

幾天過後,他就深切體會到其中的艱辛。戰刀長96釐米,重1.85公斤,每天左右各劈上千次,他手指磨出了血泡,吃飯連筷子都拿不住。

艱苦而枯燥的訓練並沒有嚇倒他。不服輸、愛較勁的性格讓他面對困難勇往直前。

為了儘早成為一名合格的騎兵指揮員和戰鬥員,他主動申請常住軍馬勤務班負責工作。

勤務班是騎兵連離市區最遠、條件最艱苦的點位,那裡平均海拔4200米,紫外線強烈,氧氣含量只有內地的60%,冬天氣溫零下20多度。

勤務班11名官兵要全天輪流照看近百匹軍馬,鏟馬糞、餵馬料、給馬洗澡。環境如此惡劣、工作如此“酸爽”,駐守的戰士每月一輪換,而尼都塔生在這裡一干就是四年。

訓練中,尼都塔生帶頭馴最烈的馬,攻最難得課目。組訓時,他選擇壕溝、山坡等複雜地形,在練精傳統騎兵技戰術的基礎上,帶領官兵積極探索新的戰法訓法,練強防暴處突等戰鬥本領。

高原的風吹日晒和騎兵的艱苦訓練,讓尼都塔生在短短兩年多時間裡,從剛畢業時顏值在線的“小鮮肉”變成了面色黝黑、臉上帶疤的“老臘肉”。談起這些蛻變,尼都塔生哈哈一笑,說傷疤是康巴漢子的勳章。

3

"

陳萌等 三劍客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沒有到過玉樹的人不知道,原來自己可以離天空這麼近。

我對玉樹的印象還停留在2010年那場大地震,當時我還是一個大三軍校生。

新聞裡播報的震後玉樹滿目瘡痍,而現在近10年時光過去,眼前的玉樹早已舊貌換新顏。

其實在科技發達的現代,重建一座城市並不是那麼難,更難的是修補人們受傷的心靈,重建他們燦爛的笑臉。

而這一點,玉樹做到了。

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在玉樹締造了中國奇蹟。就像玉樹城入口“感恩黨,感恩祖國,感恩全國人民”的碩大標語一樣,歷經地震之殤、發展鉅變的玉樹人民,對共產黨的感恩深沉而濃烈、堅定而質樸。

我的戰友,西部戰區陸軍玉樹獨立騎兵連連長尼都塔生一家,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1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尼都塔生的家族史連著玉樹解放發展的歷史。

1949年8月,解放軍揮師西寧,玉樹地處偏遠,消息閉塞,謠言四起,人心惶惶,不少“百戶”聽信各種謠言,攜家眷及管轄地百姓外逃。

尼都塔生的曾祖父,“東壩百戶”土登宮保多方打探消息後,感到“只有共產黨才是真心為國為民的”,堅定支持玉樹和平解放,帶著千匹駿馬、百張獸皮等物資,前往西寧向解放軍敬獻,並在玉樹地區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成為玉樹和平解放的帶頭人。

彌留之際,他留下遺訓:“凡東壩族人必須跟黨走,絕不可三心二意。”

祖父彭措旺紮在與解放軍的密切接觸中,對共產黨有了更深認識,決心向組織靠攏,他6次遞交入黨申請書,經過組織一年多的考察並經中共中央西北局批准,最終如願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百戶”入黨,在當時的藏區產生巨大影響。

十年動亂中,彭措旺扎受到錯誤批判和不公正待遇,當得知自己被撤銷職務時,他說:“職務和工資沒有了都沒關係,只要我的黨籍還在就行。”

2010年4月,玉樹發生特大地震,尼都塔生的父親東壩阿寶在玉樹州委工作,負責來自全國的搶險救援部隊、各地的志願者隊伍的協調與調度。

患有嚴重高血壓的東壩阿寶每天靠吞食大量降壓藥支撐,連續奮戰六天六夜,暈倒在救災一線,被青海省委省政府評為“抗震救災模範”。

紅色的家風薰染了尼都塔生立志報國的崇高理想。

2008年,尼都塔生成為了原昆明陸軍學院民族中學首次在玉樹招收的藏族學生,那時他只知道自己“有可能成為一名解放軍”。

高考過後,尼都塔生面臨人生抉擇:被直接推薦去浙江大學就讀,或者報考軍隊院校。他毅然選擇了原昆明陸軍學院,成為了家族中第一個參軍入伍的軍人。

2015年軍校畢業,成績優異的他本可以去環境優渥的大城市,但他卻堅定地選擇了玉樹騎兵連,回到了養育他的巴塘大草原。

三次人生抉擇,我看到了一個康巴漢子賡續紅色家風、矢志愛黨報國的赤誠之心。

2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雄鷹盤旋,戰馬嘶鳴……

騎兵連的衝鋒,在碧草藍天的映照下格外壯美。

策馬揚鞭的騎兵連帥氣逼人,可英姿勃發的背後,每一名騎兵都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

在馬背上長大的尼都塔生本以為自己肯定沒問題,但騎兵可是要在馬背上作戰的。

要成為一位合格騎兵都要經歷的“顛馬”這一關,無數次從馬背摔下,臀部和襠部也被磨得血肉模糊。舉刀扎馬步,尼都塔生起初不以為然。

幾天過後,他就深切體會到其中的艱辛。戰刀長96釐米,重1.85公斤,每天左右各劈上千次,他手指磨出了血泡,吃飯連筷子都拿不住。

艱苦而枯燥的訓練並沒有嚇倒他。不服輸、愛較勁的性格讓他面對困難勇往直前。

為了儘早成為一名合格的騎兵指揮員和戰鬥員,他主動申請常住軍馬勤務班負責工作。

勤務班是騎兵連離市區最遠、條件最艱苦的點位,那裡平均海拔4200米,紫外線強烈,氧氣含量只有內地的60%,冬天氣溫零下20多度。

勤務班11名官兵要全天輪流照看近百匹軍馬,鏟馬糞、餵馬料、給馬洗澡。環境如此惡劣、工作如此“酸爽”,駐守的戰士每月一輪換,而尼都塔生在這裡一干就是四年。

訓練中,尼都塔生帶頭馴最烈的馬,攻最難得課目。組訓時,他選擇壕溝、山坡等複雜地形,在練精傳統騎兵技戰術的基礎上,帶領官兵積極探索新的戰法訓法,練強防暴處突等戰鬥本領。

高原的風吹日晒和騎兵的艱苦訓練,讓尼都塔生在短短兩年多時間裡,從剛畢業時顏值在線的“小鮮肉”變成了面色黝黑、臉上帶疤的“老臘肉”。談起這些蛻變,尼都塔生哈哈一笑,說傷疤是康巴漢子的勳章。

3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

陳萌等 三劍客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沒有到過玉樹的人不知道,原來自己可以離天空這麼近。

我對玉樹的印象還停留在2010年那場大地震,當時我還是一個大三軍校生。

新聞裡播報的震後玉樹滿目瘡痍,而現在近10年時光過去,眼前的玉樹早已舊貌換新顏。

其實在科技發達的現代,重建一座城市並不是那麼難,更難的是修補人們受傷的心靈,重建他們燦爛的笑臉。

而這一點,玉樹做到了。

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在玉樹締造了中國奇蹟。就像玉樹城入口“感恩黨,感恩祖國,感恩全國人民”的碩大標語一樣,歷經地震之殤、發展鉅變的玉樹人民,對共產黨的感恩深沉而濃烈、堅定而質樸。

我的戰友,西部戰區陸軍玉樹獨立騎兵連連長尼都塔生一家,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1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尼都塔生的家族史連著玉樹解放發展的歷史。

1949年8月,解放軍揮師西寧,玉樹地處偏遠,消息閉塞,謠言四起,人心惶惶,不少“百戶”聽信各種謠言,攜家眷及管轄地百姓外逃。

尼都塔生的曾祖父,“東壩百戶”土登宮保多方打探消息後,感到“只有共產黨才是真心為國為民的”,堅定支持玉樹和平解放,帶著千匹駿馬、百張獸皮等物資,前往西寧向解放軍敬獻,並在玉樹地區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成為玉樹和平解放的帶頭人。

彌留之際,他留下遺訓:“凡東壩族人必須跟黨走,絕不可三心二意。”

祖父彭措旺紮在與解放軍的密切接觸中,對共產黨有了更深認識,決心向組織靠攏,他6次遞交入黨申請書,經過組織一年多的考察並經中共中央西北局批准,最終如願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百戶”入黨,在當時的藏區產生巨大影響。

十年動亂中,彭措旺扎受到錯誤批判和不公正待遇,當得知自己被撤銷職務時,他說:“職務和工資沒有了都沒關係,只要我的黨籍還在就行。”

2010年4月,玉樹發生特大地震,尼都塔生的父親東壩阿寶在玉樹州委工作,負責來自全國的搶險救援部隊、各地的志願者隊伍的協調與調度。

患有嚴重高血壓的東壩阿寶每天靠吞食大量降壓藥支撐,連續奮戰六天六夜,暈倒在救災一線,被青海省委省政府評為“抗震救災模範”。

紅色的家風薰染了尼都塔生立志報國的崇高理想。

2008年,尼都塔生成為了原昆明陸軍學院民族中學首次在玉樹招收的藏族學生,那時他只知道自己“有可能成為一名解放軍”。

高考過後,尼都塔生面臨人生抉擇:被直接推薦去浙江大學就讀,或者報考軍隊院校。他毅然選擇了原昆明陸軍學院,成為了家族中第一個參軍入伍的軍人。

2015年軍校畢業,成績優異的他本可以去環境優渥的大城市,但他卻堅定地選擇了玉樹騎兵連,回到了養育他的巴塘大草原。

三次人生抉擇,我看到了一個康巴漢子賡續紅色家風、矢志愛黨報國的赤誠之心。

2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雄鷹盤旋,戰馬嘶鳴……

騎兵連的衝鋒,在碧草藍天的映照下格外壯美。

策馬揚鞭的騎兵連帥氣逼人,可英姿勃發的背後,每一名騎兵都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

在馬背上長大的尼都塔生本以為自己肯定沒問題,但騎兵可是要在馬背上作戰的。

要成為一位合格騎兵都要經歷的“顛馬”這一關,無數次從馬背摔下,臀部和襠部也被磨得血肉模糊。舉刀扎馬步,尼都塔生起初不以為然。

幾天過後,他就深切體會到其中的艱辛。戰刀長96釐米,重1.85公斤,每天左右各劈上千次,他手指磨出了血泡,吃飯連筷子都拿不住。

艱苦而枯燥的訓練並沒有嚇倒他。不服輸、愛較勁的性格讓他面對困難勇往直前。

為了儘早成為一名合格的騎兵指揮員和戰鬥員,他主動申請常住軍馬勤務班負責工作。

勤務班是騎兵連離市區最遠、條件最艱苦的點位,那裡平均海拔4200米,紫外線強烈,氧氣含量只有內地的60%,冬天氣溫零下20多度。

勤務班11名官兵要全天輪流照看近百匹軍馬,鏟馬糞、餵馬料、給馬洗澡。環境如此惡劣、工作如此“酸爽”,駐守的戰士每月一輪換,而尼都塔生在這裡一干就是四年。

訓練中,尼都塔生帶頭馴最烈的馬,攻最難得課目。組訓時,他選擇壕溝、山坡等複雜地形,在練精傳統騎兵技戰術的基礎上,帶領官兵積極探索新的戰法訓法,練強防暴處突等戰鬥本領。

高原的風吹日晒和騎兵的艱苦訓練,讓尼都塔生在短短兩年多時間裡,從剛畢業時顏值在線的“小鮮肉”變成了面色黝黑、臉上帶疤的“老臘肉”。談起這些蛻變,尼都塔生哈哈一笑,說傷疤是康巴漢子的勳章。

3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尼都塔生所在的玉樹獨立騎兵連,曾被中央軍委授予“高原民族團結模範連”、“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榮譽稱號,連隊歷史上曾經榮立過六次集體一等功。

在好家風和連隊好傳統的影響下,尼都塔生在工作和訓練之餘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做好民族團結、軍民團結。

“草原鄉親是一家,有困難咱們能幫就幫一把。”這是平日裡尼都塔生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騎兵連官兵與駐地各族群眾結成幫扶對子,一有時間就到牧民家中“走親戚”,拉家常、搬馬料、跳鍋莊舞,既拉近了距離,又增進了感情。

一次偶然的機會,尼都塔生和妻子陳玉英結識了一對貧困姐弟更切才拉和才仁鬆保。姐弟倆的父親因車禍去世,母親患病生活無法自理,雖然家庭貧困,但他倆學習成績名列前茅。

為了幫姐弟倆圓求學夢,尼都塔生夫婦一直資助著這對姐弟,幫助他們完成學業,尼都塔生會不時將姐弟倆獲得的獎狀晒到微信朋友圈。筆者見到這對姐弟時,他們眼神中想要改變命運的渴望、言語中透露出遠超同齡人的成熟,令人動容。

這就像是一種“精神反哺”。尼都塔生說:“看著姐弟倆這麼懂事、這麼爭氣,會讓你覺得自己的奮鬥有價值。”

連隊馬場駐地有位83歲的孤寡老人東周卓瑪,女兒女婿因車禍相繼離世,留下孫輩4個孩子,老人自理尚且不易,更別提照顧孩子了。尼都塔生每半月左右都要帶著戰士們過來幫老人做一些熱飯菜。

“奶奶,我來了。”

東周卓瑪眼睛已經不大看得清了,但她能分辨出這是尼都塔生的聲音。兩人雙手緊握,額頭碰額頭,臉頰貼臉頰,這是藏族的一種非常親近的禮節。

每次從老人家出來尼都塔生這個剛強的漢子總是眼眶發紅,“守住這份家業”,這是東周老人堅持住在草原上的執念,這種樸素的想法是草原上牧民共通的,也許也正是這個執念支撐著玉樹人民從大災難中浴火重生。

4

"

陳萌等 三劍客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沒有到過玉樹的人不知道,原來自己可以離天空這麼近。

我對玉樹的印象還停留在2010年那場大地震,當時我還是一個大三軍校生。

新聞裡播報的震後玉樹滿目瘡痍,而現在近10年時光過去,眼前的玉樹早已舊貌換新顏。

其實在科技發達的現代,重建一座城市並不是那麼難,更難的是修補人們受傷的心靈,重建他們燦爛的笑臉。

而這一點,玉樹做到了。

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在玉樹締造了中國奇蹟。就像玉樹城入口“感恩黨,感恩祖國,感恩全國人民”的碩大標語一樣,歷經地震之殤、發展鉅變的玉樹人民,對共產黨的感恩深沉而濃烈、堅定而質樸。

我的戰友,西部戰區陸軍玉樹獨立騎兵連連長尼都塔生一家,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1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尼都塔生的家族史連著玉樹解放發展的歷史。

1949年8月,解放軍揮師西寧,玉樹地處偏遠,消息閉塞,謠言四起,人心惶惶,不少“百戶”聽信各種謠言,攜家眷及管轄地百姓外逃。

尼都塔生的曾祖父,“東壩百戶”土登宮保多方打探消息後,感到“只有共產黨才是真心為國為民的”,堅定支持玉樹和平解放,帶著千匹駿馬、百張獸皮等物資,前往西寧向解放軍敬獻,並在玉樹地區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成為玉樹和平解放的帶頭人。

彌留之際,他留下遺訓:“凡東壩族人必須跟黨走,絕不可三心二意。”

祖父彭措旺紮在與解放軍的密切接觸中,對共產黨有了更深認識,決心向組織靠攏,他6次遞交入黨申請書,經過組織一年多的考察並經中共中央西北局批准,最終如願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百戶”入黨,在當時的藏區產生巨大影響。

十年動亂中,彭措旺扎受到錯誤批判和不公正待遇,當得知自己被撤銷職務時,他說:“職務和工資沒有了都沒關係,只要我的黨籍還在就行。”

2010年4月,玉樹發生特大地震,尼都塔生的父親東壩阿寶在玉樹州委工作,負責來自全國的搶險救援部隊、各地的志願者隊伍的協調與調度。

患有嚴重高血壓的東壩阿寶每天靠吞食大量降壓藥支撐,連續奮戰六天六夜,暈倒在救災一線,被青海省委省政府評為“抗震救災模範”。

紅色的家風薰染了尼都塔生立志報國的崇高理想。

2008年,尼都塔生成為了原昆明陸軍學院民族中學首次在玉樹招收的藏族學生,那時他只知道自己“有可能成為一名解放軍”。

高考過後,尼都塔生面臨人生抉擇:被直接推薦去浙江大學就讀,或者報考軍隊院校。他毅然選擇了原昆明陸軍學院,成為了家族中第一個參軍入伍的軍人。

2015年軍校畢業,成績優異的他本可以去環境優渥的大城市,但他卻堅定地選擇了玉樹騎兵連,回到了養育他的巴塘大草原。

三次人生抉擇,我看到了一個康巴漢子賡續紅色家風、矢志愛黨報國的赤誠之心。

2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雄鷹盤旋,戰馬嘶鳴……

騎兵連的衝鋒,在碧草藍天的映照下格外壯美。

策馬揚鞭的騎兵連帥氣逼人,可英姿勃發的背後,每一名騎兵都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

在馬背上長大的尼都塔生本以為自己肯定沒問題,但騎兵可是要在馬背上作戰的。

要成為一位合格騎兵都要經歷的“顛馬”這一關,無數次從馬背摔下,臀部和襠部也被磨得血肉模糊。舉刀扎馬步,尼都塔生起初不以為然。

幾天過後,他就深切體會到其中的艱辛。戰刀長96釐米,重1.85公斤,每天左右各劈上千次,他手指磨出了血泡,吃飯連筷子都拿不住。

艱苦而枯燥的訓練並沒有嚇倒他。不服輸、愛較勁的性格讓他面對困難勇往直前。

為了儘早成為一名合格的騎兵指揮員和戰鬥員,他主動申請常住軍馬勤務班負責工作。

勤務班是騎兵連離市區最遠、條件最艱苦的點位,那裡平均海拔4200米,紫外線強烈,氧氣含量只有內地的60%,冬天氣溫零下20多度。

勤務班11名官兵要全天輪流照看近百匹軍馬,鏟馬糞、餵馬料、給馬洗澡。環境如此惡劣、工作如此“酸爽”,駐守的戰士每月一輪換,而尼都塔生在這裡一干就是四年。

訓練中,尼都塔生帶頭馴最烈的馬,攻最難得課目。組訓時,他選擇壕溝、山坡等複雜地形,在練精傳統騎兵技戰術的基礎上,帶領官兵積極探索新的戰法訓法,練強防暴處突等戰鬥本領。

高原的風吹日晒和騎兵的艱苦訓練,讓尼都塔生在短短兩年多時間裡,從剛畢業時顏值在線的“小鮮肉”變成了面色黝黑、臉上帶疤的“老臘肉”。談起這些蛻變,尼都塔生哈哈一笑,說傷疤是康巴漢子的勳章。

3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尼都塔生所在的玉樹獨立騎兵連,曾被中央軍委授予“高原民族團結模範連”、“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榮譽稱號,連隊歷史上曾經榮立過六次集體一等功。

在好家風和連隊好傳統的影響下,尼都塔生在工作和訓練之餘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做好民族團結、軍民團結。

“草原鄉親是一家,有困難咱們能幫就幫一把。”這是平日裡尼都塔生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騎兵連官兵與駐地各族群眾結成幫扶對子,一有時間就到牧民家中“走親戚”,拉家常、搬馬料、跳鍋莊舞,既拉近了距離,又增進了感情。

一次偶然的機會,尼都塔生和妻子陳玉英結識了一對貧困姐弟更切才拉和才仁鬆保。姐弟倆的父親因車禍去世,母親患病生活無法自理,雖然家庭貧困,但他倆學習成績名列前茅。

為了幫姐弟倆圓求學夢,尼都塔生夫婦一直資助著這對姐弟,幫助他們完成學業,尼都塔生會不時將姐弟倆獲得的獎狀晒到微信朋友圈。筆者見到這對姐弟時,他們眼神中想要改變命運的渴望、言語中透露出遠超同齡人的成熟,令人動容。

這就像是一種“精神反哺”。尼都塔生說:“看著姐弟倆這麼懂事、這麼爭氣,會讓你覺得自己的奮鬥有價值。”

連隊馬場駐地有位83歲的孤寡老人東周卓瑪,女兒女婿因車禍相繼離世,留下孫輩4個孩子,老人自理尚且不易,更別提照顧孩子了。尼都塔生每半月左右都要帶著戰士們過來幫老人做一些熱飯菜。

“奶奶,我來了。”

東周卓瑪眼睛已經不大看得清了,但她能分辨出這是尼都塔生的聲音。兩人雙手緊握,額頭碰額頭,臉頰貼臉頰,這是藏族的一種非常親近的禮節。

每次從老人家出來尼都塔生這個剛強的漢子總是眼眶發紅,“守住這份家業”,這是東周老人堅持住在草原上的執念,這種樸素的想法是草原上牧民共通的,也許也正是這個執念支撐著玉樹人民從大災難中浴火重生。

4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

陳萌等 三劍客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沒有到過玉樹的人不知道,原來自己可以離天空這麼近。

我對玉樹的印象還停留在2010年那場大地震,當時我還是一個大三軍校生。

新聞裡播報的震後玉樹滿目瘡痍,而現在近10年時光過去,眼前的玉樹早已舊貌換新顏。

其實在科技發達的現代,重建一座城市並不是那麼難,更難的是修補人們受傷的心靈,重建他們燦爛的笑臉。

而這一點,玉樹做到了。

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在玉樹締造了中國奇蹟。就像玉樹城入口“感恩黨,感恩祖國,感恩全國人民”的碩大標語一樣,歷經地震之殤、發展鉅變的玉樹人民,對共產黨的感恩深沉而濃烈、堅定而質樸。

我的戰友,西部戰區陸軍玉樹獨立騎兵連連長尼都塔生一家,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1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尼都塔生的家族史連著玉樹解放發展的歷史。

1949年8月,解放軍揮師西寧,玉樹地處偏遠,消息閉塞,謠言四起,人心惶惶,不少“百戶”聽信各種謠言,攜家眷及管轄地百姓外逃。

尼都塔生的曾祖父,“東壩百戶”土登宮保多方打探消息後,感到“只有共產黨才是真心為國為民的”,堅定支持玉樹和平解放,帶著千匹駿馬、百張獸皮等物資,前往西寧向解放軍敬獻,並在玉樹地區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成為玉樹和平解放的帶頭人。

彌留之際,他留下遺訓:“凡東壩族人必須跟黨走,絕不可三心二意。”

祖父彭措旺紮在與解放軍的密切接觸中,對共產黨有了更深認識,決心向組織靠攏,他6次遞交入黨申請書,經過組織一年多的考察並經中共中央西北局批准,最終如願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百戶”入黨,在當時的藏區產生巨大影響。

十年動亂中,彭措旺扎受到錯誤批判和不公正待遇,當得知自己被撤銷職務時,他說:“職務和工資沒有了都沒關係,只要我的黨籍還在就行。”

2010年4月,玉樹發生特大地震,尼都塔生的父親東壩阿寶在玉樹州委工作,負責來自全國的搶險救援部隊、各地的志願者隊伍的協調與調度。

患有嚴重高血壓的東壩阿寶每天靠吞食大量降壓藥支撐,連續奮戰六天六夜,暈倒在救災一線,被青海省委省政府評為“抗震救災模範”。

紅色的家風薰染了尼都塔生立志報國的崇高理想。

2008年,尼都塔生成為了原昆明陸軍學院民族中學首次在玉樹招收的藏族學生,那時他只知道自己“有可能成為一名解放軍”。

高考過後,尼都塔生面臨人生抉擇:被直接推薦去浙江大學就讀,或者報考軍隊院校。他毅然選擇了原昆明陸軍學院,成為了家族中第一個參軍入伍的軍人。

2015年軍校畢業,成績優異的他本可以去環境優渥的大城市,但他卻堅定地選擇了玉樹騎兵連,回到了養育他的巴塘大草原。

三次人生抉擇,我看到了一個康巴漢子賡續紅色家風、矢志愛黨報國的赤誠之心。

2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雄鷹盤旋,戰馬嘶鳴……

騎兵連的衝鋒,在碧草藍天的映照下格外壯美。

策馬揚鞭的騎兵連帥氣逼人,可英姿勃發的背後,每一名騎兵都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

在馬背上長大的尼都塔生本以為自己肯定沒問題,但騎兵可是要在馬背上作戰的。

要成為一位合格騎兵都要經歷的“顛馬”這一關,無數次從馬背摔下,臀部和襠部也被磨得血肉模糊。舉刀扎馬步,尼都塔生起初不以為然。

幾天過後,他就深切體會到其中的艱辛。戰刀長96釐米,重1.85公斤,每天左右各劈上千次,他手指磨出了血泡,吃飯連筷子都拿不住。

艱苦而枯燥的訓練並沒有嚇倒他。不服輸、愛較勁的性格讓他面對困難勇往直前。

為了儘早成為一名合格的騎兵指揮員和戰鬥員,他主動申請常住軍馬勤務班負責工作。

勤務班是騎兵連離市區最遠、條件最艱苦的點位,那裡平均海拔4200米,紫外線強烈,氧氣含量只有內地的60%,冬天氣溫零下20多度。

勤務班11名官兵要全天輪流照看近百匹軍馬,鏟馬糞、餵馬料、給馬洗澡。環境如此惡劣、工作如此“酸爽”,駐守的戰士每月一輪換,而尼都塔生在這裡一干就是四年。

訓練中,尼都塔生帶頭馴最烈的馬,攻最難得課目。組訓時,他選擇壕溝、山坡等複雜地形,在練精傳統騎兵技戰術的基礎上,帶領官兵積極探索新的戰法訓法,練強防暴處突等戰鬥本領。

高原的風吹日晒和騎兵的艱苦訓練,讓尼都塔生在短短兩年多時間裡,從剛畢業時顏值在線的“小鮮肉”變成了面色黝黑、臉上帶疤的“老臘肉”。談起這些蛻變,尼都塔生哈哈一笑,說傷疤是康巴漢子的勳章。

3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尼都塔生所在的玉樹獨立騎兵連,曾被中央軍委授予“高原民族團結模範連”、“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榮譽稱號,連隊歷史上曾經榮立過六次集體一等功。

在好家風和連隊好傳統的影響下,尼都塔生在工作和訓練之餘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做好民族團結、軍民團結。

“草原鄉親是一家,有困難咱們能幫就幫一把。”這是平日裡尼都塔生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騎兵連官兵與駐地各族群眾結成幫扶對子,一有時間就到牧民家中“走親戚”,拉家常、搬馬料、跳鍋莊舞,既拉近了距離,又增進了感情。

一次偶然的機會,尼都塔生和妻子陳玉英結識了一對貧困姐弟更切才拉和才仁鬆保。姐弟倆的父親因車禍去世,母親患病生活無法自理,雖然家庭貧困,但他倆學習成績名列前茅。

為了幫姐弟倆圓求學夢,尼都塔生夫婦一直資助著這對姐弟,幫助他們完成學業,尼都塔生會不時將姐弟倆獲得的獎狀晒到微信朋友圈。筆者見到這對姐弟時,他們眼神中想要改變命運的渴望、言語中透露出遠超同齡人的成熟,令人動容。

這就像是一種“精神反哺”。尼都塔生說:“看著姐弟倆這麼懂事、這麼爭氣,會讓你覺得自己的奮鬥有價值。”

連隊馬場駐地有位83歲的孤寡老人東周卓瑪,女兒女婿因車禍相繼離世,留下孫輩4個孩子,老人自理尚且不易,更別提照顧孩子了。尼都塔生每半月左右都要帶著戰士們過來幫老人做一些熱飯菜。

“奶奶,我來了。”

東周卓瑪眼睛已經不大看得清了,但她能分辨出這是尼都塔生的聲音。兩人雙手緊握,額頭碰額頭,臉頰貼臉頰,這是藏族的一種非常親近的禮節。

每次從老人家出來尼都塔生這個剛強的漢子總是眼眶發紅,“守住這份家業”,這是東周老人堅持住在草原上的執念,這種樸素的想法是草原上牧民共通的,也許也正是這個執念支撐著玉樹人民從大災難中浴火重生。

4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

陳萌等 三劍客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沒有到過玉樹的人不知道,原來自己可以離天空這麼近。

我對玉樹的印象還停留在2010年那場大地震,當時我還是一個大三軍校生。

新聞裡播報的震後玉樹滿目瘡痍,而現在近10年時光過去,眼前的玉樹早已舊貌換新顏。

其實在科技發達的現代,重建一座城市並不是那麼難,更難的是修補人們受傷的心靈,重建他們燦爛的笑臉。

而這一點,玉樹做到了。

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在玉樹締造了中國奇蹟。就像玉樹城入口“感恩黨,感恩祖國,感恩全國人民”的碩大標語一樣,歷經地震之殤、發展鉅變的玉樹人民,對共產黨的感恩深沉而濃烈、堅定而質樸。

我的戰友,西部戰區陸軍玉樹獨立騎兵連連長尼都塔生一家,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1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尼都塔生的家族史連著玉樹解放發展的歷史。

1949年8月,解放軍揮師西寧,玉樹地處偏遠,消息閉塞,謠言四起,人心惶惶,不少“百戶”聽信各種謠言,攜家眷及管轄地百姓外逃。

尼都塔生的曾祖父,“東壩百戶”土登宮保多方打探消息後,感到“只有共產黨才是真心為國為民的”,堅定支持玉樹和平解放,帶著千匹駿馬、百張獸皮等物資,前往西寧向解放軍敬獻,並在玉樹地區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成為玉樹和平解放的帶頭人。

彌留之際,他留下遺訓:“凡東壩族人必須跟黨走,絕不可三心二意。”

祖父彭措旺紮在與解放軍的密切接觸中,對共產黨有了更深認識,決心向組織靠攏,他6次遞交入黨申請書,經過組織一年多的考察並經中共中央西北局批准,最終如願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百戶”入黨,在當時的藏區產生巨大影響。

十年動亂中,彭措旺扎受到錯誤批判和不公正待遇,當得知自己被撤銷職務時,他說:“職務和工資沒有了都沒關係,只要我的黨籍還在就行。”

2010年4月,玉樹發生特大地震,尼都塔生的父親東壩阿寶在玉樹州委工作,負責來自全國的搶險救援部隊、各地的志願者隊伍的協調與調度。

患有嚴重高血壓的東壩阿寶每天靠吞食大量降壓藥支撐,連續奮戰六天六夜,暈倒在救災一線,被青海省委省政府評為“抗震救災模範”。

紅色的家風薰染了尼都塔生立志報國的崇高理想。

2008年,尼都塔生成為了原昆明陸軍學院民族中學首次在玉樹招收的藏族學生,那時他只知道自己“有可能成為一名解放軍”。

高考過後,尼都塔生面臨人生抉擇:被直接推薦去浙江大學就讀,或者報考軍隊院校。他毅然選擇了原昆明陸軍學院,成為了家族中第一個參軍入伍的軍人。

2015年軍校畢業,成績優異的他本可以去環境優渥的大城市,但他卻堅定地選擇了玉樹騎兵連,回到了養育他的巴塘大草原。

三次人生抉擇,我看到了一個康巴漢子賡續紅色家風、矢志愛黨報國的赤誠之心。

2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雄鷹盤旋,戰馬嘶鳴……

騎兵連的衝鋒,在碧草藍天的映照下格外壯美。

策馬揚鞭的騎兵連帥氣逼人,可英姿勃發的背後,每一名騎兵都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

在馬背上長大的尼都塔生本以為自己肯定沒問題,但騎兵可是要在馬背上作戰的。

要成為一位合格騎兵都要經歷的“顛馬”這一關,無數次從馬背摔下,臀部和襠部也被磨得血肉模糊。舉刀扎馬步,尼都塔生起初不以為然。

幾天過後,他就深切體會到其中的艱辛。戰刀長96釐米,重1.85公斤,每天左右各劈上千次,他手指磨出了血泡,吃飯連筷子都拿不住。

艱苦而枯燥的訓練並沒有嚇倒他。不服輸、愛較勁的性格讓他面對困難勇往直前。

為了儘早成為一名合格的騎兵指揮員和戰鬥員,他主動申請常住軍馬勤務班負責工作。

勤務班是騎兵連離市區最遠、條件最艱苦的點位,那裡平均海拔4200米,紫外線強烈,氧氣含量只有內地的60%,冬天氣溫零下20多度。

勤務班11名官兵要全天輪流照看近百匹軍馬,鏟馬糞、餵馬料、給馬洗澡。環境如此惡劣、工作如此“酸爽”,駐守的戰士每月一輪換,而尼都塔生在這裡一干就是四年。

訓練中,尼都塔生帶頭馴最烈的馬,攻最難得課目。組訓時,他選擇壕溝、山坡等複雜地形,在練精傳統騎兵技戰術的基礎上,帶領官兵積極探索新的戰法訓法,練強防暴處突等戰鬥本領。

高原的風吹日晒和騎兵的艱苦訓練,讓尼都塔生在短短兩年多時間裡,從剛畢業時顏值在線的“小鮮肉”變成了面色黝黑、臉上帶疤的“老臘肉”。談起這些蛻變,尼都塔生哈哈一笑,說傷疤是康巴漢子的勳章。

3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尼都塔生所在的玉樹獨立騎兵連,曾被中央軍委授予“高原民族團結模範連”、“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榮譽稱號,連隊歷史上曾經榮立過六次集體一等功。

在好家風和連隊好傳統的影響下,尼都塔生在工作和訓練之餘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做好民族團結、軍民團結。

“草原鄉親是一家,有困難咱們能幫就幫一把。”這是平日裡尼都塔生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騎兵連官兵與駐地各族群眾結成幫扶對子,一有時間就到牧民家中“走親戚”,拉家常、搬馬料、跳鍋莊舞,既拉近了距離,又增進了感情。

一次偶然的機會,尼都塔生和妻子陳玉英結識了一對貧困姐弟更切才拉和才仁鬆保。姐弟倆的父親因車禍去世,母親患病生活無法自理,雖然家庭貧困,但他倆學習成績名列前茅。

為了幫姐弟倆圓求學夢,尼都塔生夫婦一直資助著這對姐弟,幫助他們完成學業,尼都塔生會不時將姐弟倆獲得的獎狀晒到微信朋友圈。筆者見到這對姐弟時,他們眼神中想要改變命運的渴望、言語中透露出遠超同齡人的成熟,令人動容。

這就像是一種“精神反哺”。尼都塔生說:“看著姐弟倆這麼懂事、這麼爭氣,會讓你覺得自己的奮鬥有價值。”

連隊馬場駐地有位83歲的孤寡老人東周卓瑪,女兒女婿因車禍相繼離世,留下孫輩4個孩子,老人自理尚且不易,更別提照顧孩子了。尼都塔生每半月左右都要帶著戰士們過來幫老人做一些熱飯菜。

“奶奶,我來了。”

東周卓瑪眼睛已經不大看得清了,但她能分辨出這是尼都塔生的聲音。兩人雙手緊握,額頭碰額頭,臉頰貼臉頰,這是藏族的一種非常親近的禮節。

每次從老人家出來尼都塔生這個剛強的漢子總是眼眶發紅,“守住這份家業”,這是東周老人堅持住在草原上的執念,這種樸素的想法是草原上牧民共通的,也許也正是這個執念支撐著玉樹人民從大災難中浴火重生。

4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這個馬上連長,馬上全軍要火

我的戰友尼都塔生,雖然只是一位普通的民族軍官,但在他身上卻同時有著一個家族70年賡續紅色血脈,鐵心跟黨走的縮影,和一支英雄連隊一代代官兵70年為民族團結做出卓著貢獻的縮影。

騎兵連雖然地區高原,自然環境十分艱苦,一年要過九個月的冬天,但每年選取士官,戰士們都搶著要留隊。

問及緣由,他們看看天,看看草原,看看戰馬,再看看遠處山腳下的牧民鄰居,只是笑笑,不發一言。

二十幾歲的年輕面龐上都留下了與年齡不相稱的歲月痕跡,但眼神中卻流露著為國戍疆的豪情。

也許他們在這裡尋找到的東西只有真的在這裡駐守的人,才會真正懂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