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說話晚,原來是父母惹的禍!別再拖寶寶後腿了......

口吃 玩具 嬰幼兒護理 育兒 湖南衛視親親我的寶貝 2019-02-13

對於寶寶“說話”這件事,不同月齡的爸爸媽媽們總有不同的擔心和疑問,這段時間,小編就看到後臺有不少這樣的留言:

寶寶說話晚,原來是父母惹的禍!別再拖寶寶後腿了......

寶寶說話晚,原來是父母惹的禍!別再拖寶寶後腿了......

寶寶說話晚,原來是父母惹的禍!別再拖寶寶後腿了......

確實,爸爸媽媽們這麼擔心也很正常,因為寶寶學語言的速度有快有慢,不過大多數都會遵循一定的時間規律,一般來說,規律如下:

寶寶說話晚,原來是父母惹的禍!別再拖寶寶後腿了......

  • 1-2月齡寶寶,咿呀學語;
  • 2-6月齡寶寶會出聲笑和尖叫;
  • 8-9月齡寶寶可囫圇(hú lún)發出類似“爸爸”、“媽媽”的音調;
  • 10-12月齡寶寶會叫“爸爸”、“媽媽”或者其他特定的稱呼,比如“車車”;
  • 18-20月齡寶寶能理解20-30個簡單字,能理解陌生人50%以上的語言;
  • 22-24月齡寶寶會說兩個字的短語,明白50個以上的單字,可理解陌生人75%以上的語言;
  • 直到30-36月齡,可理解陌生人全部語言。

但在現實生活中,有的寶寶就沒能順利完成語言的“升級”,甚至到了2歲半都只會“爸爸”、“媽媽”、“水”、“飯”等簡單詞彙,有些寶寶還直接用動作代替說話。

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很可能就是爸爸媽媽們在教寶寶說話的過程中出了些小差錯。

一歲了,還在吃粥

很多爸媽都會擔心寶寶嚼不爛、不好消化,總讓寶寶吃過於細軟的食物,卻不知道這樣做,會影響寶寶的口腔肌肉發育!讓寶寶難以接受一些有韌性的食物。口腔肌肉得不到鍛鍊,就會導致寶寶發音不標準、口吃。

寶寶說話晚,原來是父母惹的禍!別再拖寶寶後腿了......

正確做法:

在寶寶添加輔食2~3個月以後,就由細膩的米糊菜泥逐步過渡到大顆粒的食物,10個月左右就可以給寶寶一些略硬的食物,不僅可以用來磨牙,還能促進寶寶的口腔發育。

寶寶不說你就懂了

寶寶指著桌子 一“啊”,媽媽馬上就知道寶寶要喝水;寶寶指著冰箱 一“嗯”,爸爸就知道寶寶要吃蘋果;如果寶寶一句“嗯啊”,爸媽就能立刻理解,並滿足寶寶的需求,會讓寶寶覺得溝通根本就不需要說話。

正確做法:

平時有意“為難”寶寶,要對寶寶明知故問,反而能增加寶寶表達的慾望。例如:當他指著某處“啊”時,爸爸媽媽們要假裝聽不懂的樣子,引導寶寶說出他自己的需求,或者問他:你是要碗?筷子?還是勺子呢?當寶寶清楚表達自己要勺時,才能滿足他。

家長語速太快

有些家長說話速度太快,沒有給寶寶一個充足的反應時間,讓他 “聽到→理解→回答”。當寶寶下意識地追著你說的內容去聽,這時候他的大腦和語言無法同步,就有可能會導致口吃或不愛說話。


寶寶說話晚,原來是父母惹的禍!別再拖寶寶後腿了......


正確做法:

和寶寶面對面、眼對眼的進行交流,有意識的放慢語速,給寶寶足夠的反應時間。

不要說“寶寶語”

小盆友、醬紫、你造嗎……吃飯飯、睡覺覺、喝水水……這些網絡用語和疊詞,都在影響寶寶的語言發育和對事物的理解。

正確做法:

在和寶寶對話時,對事物描述清晰準確,比如教寶寶說汽車時,應該是細化到小轎車、公交車、自行車、摩托車,而不是“車車”!

愛發脾氣

有些家長心裡過於著急,聽到寶寶連一句話都說不清楚就急了,甚至有些不耐煩。其實語言情緒在一定程度上也會讓寶寶對與家長交流有所畏懼,嚴重時會有自卑心理,越來越不敢說。

寶寶說話晚,原來是父母惹的禍!別再拖寶寶後腿了......

正確做法:

家長就算心裡再著急,也不能在寶寶面前爆發自己的情緒,一定要靜下心來好好跟寶寶溝通。

過早接觸電子設備

越來越多的家庭,用電子設備來哄寶寶,大家沒有意識到,語言是需要交流的,和寶寶交流時,他實際上接收到的不僅是你說出的話,還有你的表情、聲音的高低、說話的場合等,而電子產品做不到這些。

正確做法:

首先低頭族家長們要做出改變,減少寶寶接觸電子設備的機會,控制寶寶看電視玩遊戲的時間,多多陪伴寶寶,和寶寶說話、讀書,這樣寶寶的語言交流能力才能健康的發展。

特別強調

有時候寶寶不說話可能是因為發音跟不上,當詞彙積累到一定程度,他就會開口說,但是也有些情況屬於發育遲緩,常見的原因有口腔損傷,比如:舌繫帶短、耳部感染影響聽力等。當家長覺得有問題時,要立即諮詢醫生。

糾正了那麼多錯誤之後,再來看看,還需要怎麼做,才能真正幫寶寶開發語言能力!

爸媽們做個“話癆”

從寶寶出生開始,就要有語言的刺激,比如:給寶寶洗澡或換尿布時,不停的跟寶寶說,“寶寶洗乾淨好漂亮,香香的,寶寶的皮膚好光滑”之類的話,多跟寶寶互動,讓寶寶能看到父母的眼睛,有交流、有溝通,千萬不要以為寶寶不懂,就少和寶寶交流。

多看多聽,豐富寶寶詞彙

一定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儘可能地和寶寶介紹遇到的每一個事物,確保足夠的詞彙和信息輸入量,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描述出某些行為或者場景。

比如:和寶寶玩玩具,可以和他說:“你看,好多好玩的東西,你最喜歡哪個?把你最喜歡的東西抓過來吧!”

當寶寶拿到玩具時,爸爸媽媽們可以說:“這是一輛小汽車耶,嗶嗶。”

然後一邊陪他玩小車,一邊介紹:“看,小車可以在地上開來開去喲。”

這樣,寶寶不僅掌握了「東西」「小車」「小汽車」這些名詞,也掌握「抓」這個動詞,而且還學會了「嗶嗶」的象聲詞。

結合場景,增加對語言的理解

每天可以抱著寶寶看周圍事物,為他講解,告訴他哪個是冰箱、哪個是電視、電燈、水壺……


寶寶說話晚,原來是父母惹的禍!別再拖寶寶後腿了......

如果寶寶在繪本中認識了大象,就可以帶寶寶去動物園看看真實的大象,這樣會讓寶寶對見過的動物印象深刻,讓這些詞彙更生動。

創造語言環境

語言是需要通過反覆溝通、交流得來的,除了家庭環境,爸媽們還應該有意識地為寶寶營造不同的交流和活動機會,讓寶寶在正常的社會交往中,學習運用語言。

平時,多帶寶寶去小區廣場、公園、遊樂場等公共場所,讓他和更多的小朋友一起玩,特別是和比自己年紀大些的小朋友,這不僅擴大了寶寶的社交圈,還能增加寶寶模仿學習的機會。


寶寶說話晚,原來是父母惹的禍!別再拖寶寶後腿了......

偶爾還可以用早教機、故事機來充當“唐僧”,替代年老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講故事,這也是懶媽媽的一個選擇,當然,小編說過,不能讓寶寶依賴電子產品,所以這些是不可以替代爸爸媽媽們和寶寶交流的哦!

抓住寶寶的“塗鴉期”

寶寶在兩歲前處在“塗鴉期”,塗鴉可以刺激寶寶的語言表達,尤其是對語言發育緩慢的寶寶。

語言能力有問題的寶寶,一般情緒都不會太好,因為他無法表達,也不被理解,而塗鴉可以讓寶寶宣洩情緒,這時就需要爸媽們正確引導,鼓勵寶寶說說自己畫了些什麼,讓他養成用語言表達情緒的習慣。

溫馨提示


偶爾會有2歲左右的寶寶還不會說話,被稱為語遲症。但如果寶寶會用表情、肢體與人交流,願意與其他小朋友玩耍,這種單純的語言發育落後,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寶寶學說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爸爸媽媽們的耐心引導和交流,希望各位家長以鼓勵的方式引導寶寶,多和寶寶有言語上的互動,不要操之過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