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包括聖賢。只不過優缺點比例、對待不足的態度有差別!

管仲是中國歷史上的標杆性人物之一,據說諸葛亮隱居隆中時,就經常自比於管仲、樂毅,管仲的分量由此可見。

管仲同時也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因為他的人品在許多人看來是有汙點的。

《論語·憲問》就依次記載了子路和子貢對管仲人品的質疑: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

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包括聖賢。只不過優缺點比例、對待不足的態度有差別!

管仲是中國歷史上的標杆性人物之一,據說諸葛亮隱居隆中時,就經常自比於管仲、樂毅,管仲的分量由此可見。

管仲同時也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因為他的人品在許多人看來是有汙點的。

《論語·憲問》就依次記載了子路和子貢對管仲人品的質疑: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孔子封他為“天下第一相” 沒有他哪來華夏?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

子路和子貢之所以質疑管仲,是因為管仲曾經追隨公子糾而又未能與公子糾同死。

其事情原委是:公子糾與公子小白兩兄弟爭奪齊國君位,公子小白奪得先機,成為齊桓公,殺了公子糾。按照通常的道德理念,管仲應該與公子糾同死才對。可管仲不僅沒死,反倒成了齊桓公的輔佐,因而子路、子貢認為管仲忍心害理,算不得“仁”。

針對子路和子貢的質疑,孔子的回答是:

“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所謂“被髮左衽”,就是被夷狄所征服,就是被迫放棄華夏文化即華夏生活方式。

孔子強調:我們現在之所以能夠免於被夷狄所征服,之所以能夠保存自己的文化,就是因為有了管仲。

"

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包括聖賢。只不過優缺點比例、對待不足的態度有差別!

管仲是中國歷史上的標杆性人物之一,據說諸葛亮隱居隆中時,就經常自比於管仲、樂毅,管仲的分量由此可見。

管仲同時也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因為他的人品在許多人看來是有汙點的。

《論語·憲問》就依次記載了子路和子貢對管仲人品的質疑: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孔子封他為“天下第一相” 沒有他哪來華夏?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

子路和子貢之所以質疑管仲,是因為管仲曾經追隨公子糾而又未能與公子糾同死。

其事情原委是:公子糾與公子小白兩兄弟爭奪齊國君位,公子小白奪得先機,成為齊桓公,殺了公子糾。按照通常的道德理念,管仲應該與公子糾同死才對。可管仲不僅沒死,反倒成了齊桓公的輔佐,因而子路、子貢認為管仲忍心害理,算不得“仁”。

針對子路和子貢的質疑,孔子的回答是:

“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所謂“被髮左衽”,就是被夷狄所征服,就是被迫放棄華夏文化即華夏生活方式。

孔子強調:我們現在之所以能夠免於被夷狄所征服,之所以能夠保存自己的文化,就是因為有了管仲。

孔子封他為“天下第一相” 沒有他哪來華夏?

孔子對管仲的認可包括兩個層次:第一層是說,管仲雖然沒有仁者之德,但是他有仁者之功,造福於當時,也造福於後世;第二層是說,管仲的仁者之功是如此偉大,與“匹夫匹婦”“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的所謂仁者之德相比,輕重懸殊,不能相提並論。

據顧頡剛研究,管仲之時,“諸夏佔的地方實在太少”,只是黃河中游、濟水全部。

黃河上游,則秦與戎也。長江流域則巴、蜀與楚、吳也。自秦嶺以至太行、恆山,則戎與狄也。成周之西與南,則茅戎與陸渾戎也。淮水流域,則淮夷與徐、舒也。

所謂諸夏集團者,大國為齊、晉,中等國為宋、魯、鄭,小國為陳、蔡、許耳。

在如此局天蹐地之下,而能在政治上爭取生存,在文化上爭取主動,洵不易矣。此則管仲、狐偃輩之功也。

“綜上所記者觀之,諸夏集團自以晉與齊為主要國,魯、鄭、宋為次要國,其他則皆搖旗吶喊之‘跑龍套’耳,或偶一出現之‘掃邊角’耳。以如此薄弱之組織,竟能北滅狄而南平楚,立秦、漢統一之基礎,能謂非人定勝天乎哉!”(顧洪編:《顧頡剛學術文化隨筆》)

瞭解了春秋時代的政治格局,我們就會對管仲更加敬佩。

"

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包括聖賢。只不過優缺點比例、對待不足的態度有差別!

管仲是中國歷史上的標杆性人物之一,據說諸葛亮隱居隆中時,就經常自比於管仲、樂毅,管仲的分量由此可見。

管仲同時也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因為他的人品在許多人看來是有汙點的。

《論語·憲問》就依次記載了子路和子貢對管仲人品的質疑: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孔子封他為“天下第一相” 沒有他哪來華夏?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

子路和子貢之所以質疑管仲,是因為管仲曾經追隨公子糾而又未能與公子糾同死。

其事情原委是:公子糾與公子小白兩兄弟爭奪齊國君位,公子小白奪得先機,成為齊桓公,殺了公子糾。按照通常的道德理念,管仲應該與公子糾同死才對。可管仲不僅沒死,反倒成了齊桓公的輔佐,因而子路、子貢認為管仲忍心害理,算不得“仁”。

針對子路和子貢的質疑,孔子的回答是:

“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所謂“被髮左衽”,就是被夷狄所征服,就是被迫放棄華夏文化即華夏生活方式。

孔子強調:我們現在之所以能夠免於被夷狄所征服,之所以能夠保存自己的文化,就是因為有了管仲。

孔子封他為“天下第一相” 沒有他哪來華夏?

孔子對管仲的認可包括兩個層次:第一層是說,管仲雖然沒有仁者之德,但是他有仁者之功,造福於當時,也造福於後世;第二層是說,管仲的仁者之功是如此偉大,與“匹夫匹婦”“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的所謂仁者之德相比,輕重懸殊,不能相提並論。

據顧頡剛研究,管仲之時,“諸夏佔的地方實在太少”,只是黃河中游、濟水全部。

黃河上游,則秦與戎也。長江流域則巴、蜀與楚、吳也。自秦嶺以至太行、恆山,則戎與狄也。成周之西與南,則茅戎與陸渾戎也。淮水流域,則淮夷與徐、舒也。

所謂諸夏集團者,大國為齊、晉,中等國為宋、魯、鄭,小國為陳、蔡、許耳。

在如此局天蹐地之下,而能在政治上爭取生存,在文化上爭取主動,洵不易矣。此則管仲、狐偃輩之功也。

“綜上所記者觀之,諸夏集團自以晉與齊為主要國,魯、鄭、宋為次要國,其他則皆搖旗吶喊之‘跑龍套’耳,或偶一出現之‘掃邊角’耳。以如此薄弱之組織,竟能北滅狄而南平楚,立秦、漢統一之基礎,能謂非人定勝天乎哉!”(顧洪編:《顧頡剛學術文化隨筆》)

瞭解了春秋時代的政治格局,我們就會對管仲更加敬佩。

孔子封他為“天下第一相” 沒有他哪來華夏?

孔子強調的也正是這個意思:沒有管仲,哪有華夏?一個為華夏的生存發展建立了如此豐功偉業的人,我們應該懷念他,敬重他,過分的指責是不得體的,是沒有理由的。

所以明代的李夢陽在一篇八股文中用孔子的口氣這樣說道:

夫以仲之功,而人受其賜於不窮,迄今江漢之上,慨最盛之遺事,而頌管仲之功不衰。吾方幸齊桓得一相而天下定焉,後世賴焉,又安得以其相為疑也哉?信乎管仲雖無仁人之德,而實有仁人之功。賜也,何可以過訾之也?

“賜”,就是子貢。

明清鼎革之際的顧炎武,曾在《日知錄》卷十三《正始》中暢發“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之論。其原文是:

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

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包括聖賢。只不過優缺點比例、對待不足的態度有差別!

管仲是中國歷史上的標杆性人物之一,據說諸葛亮隱居隆中時,就經常自比於管仲、樂毅,管仲的分量由此可見。

管仲同時也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因為他的人品在許多人看來是有汙點的。

《論語·憲問》就依次記載了子路和子貢對管仲人品的質疑: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孔子封他為“天下第一相” 沒有他哪來華夏?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

子路和子貢之所以質疑管仲,是因為管仲曾經追隨公子糾而又未能與公子糾同死。

其事情原委是:公子糾與公子小白兩兄弟爭奪齊國君位,公子小白奪得先機,成為齊桓公,殺了公子糾。按照通常的道德理念,管仲應該與公子糾同死才對。可管仲不僅沒死,反倒成了齊桓公的輔佐,因而子路、子貢認為管仲忍心害理,算不得“仁”。

針對子路和子貢的質疑,孔子的回答是:

“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所謂“被髮左衽”,就是被夷狄所征服,就是被迫放棄華夏文化即華夏生活方式。

孔子強調:我們現在之所以能夠免於被夷狄所征服,之所以能夠保存自己的文化,就是因為有了管仲。

孔子封他為“天下第一相” 沒有他哪來華夏?

孔子對管仲的認可包括兩個層次:第一層是說,管仲雖然沒有仁者之德,但是他有仁者之功,造福於當時,也造福於後世;第二層是說,管仲的仁者之功是如此偉大,與“匹夫匹婦”“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的所謂仁者之德相比,輕重懸殊,不能相提並論。

據顧頡剛研究,管仲之時,“諸夏佔的地方實在太少”,只是黃河中游、濟水全部。

黃河上游,則秦與戎也。長江流域則巴、蜀與楚、吳也。自秦嶺以至太行、恆山,則戎與狄也。成周之西與南,則茅戎與陸渾戎也。淮水流域,則淮夷與徐、舒也。

所謂諸夏集團者,大國為齊、晉,中等國為宋、魯、鄭,小國為陳、蔡、許耳。

在如此局天蹐地之下,而能在政治上爭取生存,在文化上爭取主動,洵不易矣。此則管仲、狐偃輩之功也。

“綜上所記者觀之,諸夏集團自以晉與齊為主要國,魯、鄭、宋為次要國,其他則皆搖旗吶喊之‘跑龍套’耳,或偶一出現之‘掃邊角’耳。以如此薄弱之組織,竟能北滅狄而南平楚,立秦、漢統一之基礎,能謂非人定勝天乎哉!”(顧洪編:《顧頡剛學術文化隨筆》)

瞭解了春秋時代的政治格局,我們就會對管仲更加敬佩。

孔子封他為“天下第一相” 沒有他哪來華夏?

孔子強調的也正是這個意思:沒有管仲,哪有華夏?一個為華夏的生存發展建立了如此豐功偉業的人,我們應該懷念他,敬重他,過分的指責是不得體的,是沒有理由的。

所以明代的李夢陽在一篇八股文中用孔子的口氣這樣說道:

夫以仲之功,而人受其賜於不窮,迄今江漢之上,慨最盛之遺事,而頌管仲之功不衰。吾方幸齊桓得一相而天下定焉,後世賴焉,又安得以其相為疑也哉?信乎管仲雖無仁人之德,而實有仁人之功。賜也,何可以過訾之也?

“賜”,就是子貢。

明清鼎革之際的顧炎武,曾在《日知錄》卷十三《正始》中暢發“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之論。其原文是:

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孔子封他為“天下第一相” 沒有他哪來華夏?

顧炎武之所以要把王朝的存亡和民族的存亡區別開來,是因為王朝的存亡,只與這個王朝的君臣有關,是“肉食者”即官員的責任;民族的存亡,與整個民族有關,所有的人,即使是“匹夫”,也有責任。顧炎武所說的“國”,其實是指王朝;顧炎武所說的“天下”,其實是指民族。而民族的存亡,關鍵是民族文化的存亡,所謂“率獸食人”,是在華夷之辨的語境中,表達了對民族存亡的關切。管仲為保存和發展華夏文化做出了偉大貢獻,他得到孔子和李夢陽的讚許是理所當然的。

李夢陽的這篇八股文還特別突出了“死天下之事易,成天下之事難”的比較。如果管仲與公子糾同死,不過如“匹夫匹婦”之“自經於溝瀆”,雖然表現了高尚的品格,但做起來其實不難。

而要實現“天下之大綱不至於陵夷”、“天下之大防不至於顛越”的偉大目標,“九合諸侯,不以兵車”,卻不知要克服多少艱難險阻。與難易的懸殊相關,兩者的價值也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死天下之事”僅僅成就了個人名節,而“成天下之事”則保證了民族的興盛與繁榮。

肯定“仁者之功”也可以比“仁者之德”更加重要,這一事實提示我們:

儒學並非僅僅看重個人品德,一個人對國家和民族的貢獻比謹守個人品德來得更加重要。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為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刪除內容!特別說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屬於商業類別宣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