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聖地平涼崆峒山

道教聖地平涼崆峒山

道教聖地平涼崆峒山

對大陸游客來講,能知道道教聖地崆峒山在平涼,已經很不錯了。如果再知道鍼灸鼻祖皇甫謐、明代才子趙時春與平涼的淵源,就更厲害。但對很多香港演藝界名人來講,平涼卻是個熟悉的名字。香港的一些公益團體,經常組織譚詠麟、林嘉欣這些人來這裡扶貧、支教。

道教聖地平涼崆峒山

位於平涼市城西12公里處的崆峒山,東瞰西安,西接蘭州,南鄰寶雞,北抵銀川,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關中之要塞。景區面積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主峰周邊分列東、西、南、北、中五臺,其間分佈著大小佛教和道教建築。因近年被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區,所有路口都有標準的指示牌,不必擔心迷路或找不到景點

道教聖地平涼崆峒山

一般遊覽路線為:從後山的東門進,或乘坐景區的遊覽車,或徒步攀登2小時到達中臺的遊客接待中心。站在胡耀邦題字碑旁仰望山頂上秦漢時期所建的皇城和漫無邊際的天梯,體弱者會感到心虛。如果體力尚佳,可繼續禁登至香山寺,崆峒山真正的最高峰。或從皇城直接下到中臺,從前山的南門出,沿彈箏湖水庫走3公里出景區。

道教聖地平涼崆峒山

崆峒山的自然景色既富北方山勢之雄偉又兼南方景色之秀麗,為西部少有。近年山下新修的彈箏湖水庫為景區增添了湖光山色。人文景觀,則因為朝代更迭,使得佛教,道教此消彼長,成為今天佛、道、儒三家匯聚的局面。遍佈崆峒的八臺、九官、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築群、七十二處石府洞天、氣魄宏偉、底蘊豐厚。從中臺到道教皇城的天梯,其實是由唐朝和尚最早開鑿的。建於宋代的法輪寺,黑瓦黃牆很有南方佛寺風韻。院內立有一通石碑,記敘平涼地區佛教簡史:源於漢末,興於前秦,唐宋極盛。唐貞觀13年(640年)仁智禪師在此建明慧禪院,被奉為開山祖師。明嘉靖皇帝追求長生不老,因此尊崇道教,廢貶佛教,許多佛教寺院改為道教宮觀,崆峒山方以道教為主。法輪寺側有塔院,七層凌空塔為明代修建,至今完好。而三教洞內,更是將佛祖釋迦牟尼、孔子、老子的塑像並列,供人朝拜,體現崆峒山“三教歸一”的特色。

道教聖地平涼崆峒山

“天梯”的369級臺階,自下而上依45度60度、75度山勢而建,每一角度都有100多級臺階。山頂隍城的道教建築群,是崆峒山最有名的一個景點。有明代修建的太白樓,內塑真武帝像、太白金星像;明代修建的三清殿內有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大乙元君、廣成天尊和黃帝神位,並存有10餘通碑碣;北宋創建的真武殿,內塑真武帝坐像;明代修建的玉皇殿、黃籙殿、藥王殿、太上老君殿等。另外,在隍城北側有天仙宮,也稱子孫宮,大殿內塑有三霄娘娘像和十二生肖化身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