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東南飛》帶活一鎮旅遊

孔雀東南飛 劉蘭芝 漢朝 建築 人民網旅遊 2017-05-08
《孔雀東南飛》帶活一鎮旅遊

東漢古詩《孔雀東南飛》,悽美的愛情絕唱至今餘音不絕,更激活了一座古鎮的旅遊業。

初夏時節,走進孔雀東南飛故事發生地——安徽懷寧小市鎮,青山不墨,碧水無弦,雅緻的孔雀東南飛園林,吸引著各地遊人,身臨其境感受焦仲卿劉蘭芝“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的愛情,體驗著小市鎮深厚的人文底蘊和燦爛的古皖文化。

作為長江一條重要的支流,皖河自古鎮石牌以上分為三支,東為皖水,中為潛水,西為長河,小市鎮是位於潛水之畔的一座古鎮。漢代後期,小市已現小鎮雛形。16世紀中葉以前,這裡已是一個能夠容納300船隻的內陸碼頭,同時又是官道驛站,設有商行、貨棧、店堂、飯鋪、旅館、賭場、澡堂、作坊等500餘家。小市鎮白天車水馬龍,夜晚燈火輝煌,甚是熱鬧。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作為《孔雀東南飛》故事發生地,千百年來,焦劉悽美的愛情故事,吸引李白、王安石、張恨水、汪國真等文人墨客駐足憑弔。一些文人將《孔雀東南飛》的故事改編為越劇、京劇、豫劇、黃梅戲多種劇目,使之走向大眾。後來又拍成電影,寫成小說,從而使孔雀東南飛故事得到廣為流傳。憑藉對歷史負責態度和對孔雀東南飛傳說一以貫之的傳承,小市鎮被評為安徽“省級優秀旅遊鄉鎮”。

小市鎮有一個與孔雀東南飛故事相關的名聞遐邇的古建築——孔雀臺。1916年出版的《懷寧縣誌》將此臺與南京鳳凰臺、武漢黃鶴樓並稱為“長江流域三大精靈”,並有“到安慶必登塔,到小市必登臺”之說。

孔雀臺相傳是焦仲卿和劉蘭芝定情的場所,後人為歌頌紀念他們,築臺以示懷念,故而得名。據碑文記載,此臺始建於唐朝末年,為一土墩臺;元朝在土墩上搭了竹棚,上蓋竹簟;明朝永樂年間,臺基用石條砌築,臺身為磚木結構;至清朝中葉開始修繕為戲臺,各行各業都在特定的日期,相邀戲班在此臺進行演出,少則幾日,多則十天半月,並在當地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

後來,孔雀臺不幸被毀。2006年,一座新的孔雀臺在原址上重新矗立起來。新建的孔雀檯面積比原來大1/3。孔雀臺呈“凸”字形,寬、長、高均約7米,佔地百餘平方米,分上下兩層,上為舞臺,下為居室。廡殿式屋頂,飛簷翹角,每層有斗拱,雕樑畫棟,氣宇軒昂;臺前有大紅柱一對,正中有藻井,藻井中各彩繪鴛鴦和孔雀一對;後臺左右兩側門頭上繪有焦仲卿與劉蘭芝的畫像;正中為枝葉交相覆蓋的古鬆、梧桐。整個孔雀臺,色調古樸,雍容典雅,生動地再現了詩篇“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的意境。

孔雀墳、苦水井、望雀墩、望雀亭、相公廟、化紙亭、華山,在小市鎮,與孔雀東南飛相關的遺蹟不計其數,有些至今保存完好,對於那些已毀壞的遺蹟,小市鎮堅持“不填塘、不推山、不砍樹”,不搞大拆大建,注重保持歷史遺蹟的相對完整性,對古建築的修繕尊重原有建築風格,做到所建項目與古建築協調統一。

孔雀東南飛傳說於2014年被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全域旅遊打造中,懷寧縣視孔雀東南飛景區為核心板塊。在尊重原樣、力爭恢復原貌的原則下,小市鎮先後對焦劉合葬墓、望雀亭、月亮塘、蘭芝橋等景點進行了修復,籌資興建了影視城、文化園門樓、永鎮寺、長詩碑廊和陳列館。孔雀東南飛影視城目前已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 走進其中,“焦府”、“商貿一條街”等建築,古色古香、氣勢恢宏,彷彿把遊人帶到漢代盛世,徜徉其中,感應漢風流韻,欣賞美景佳人;民俗項目表演“拋球相親”、“新娘敬茶”等,富有人情味和地方特色,令人流連忘返。

(責編:連品潔、劉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