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徹斯特恐襲:意料之中的意外

恐怖襲擊 英國 美國 喬姆斯基 中國文明網 2017-05-25

作者:高健

該發生的總會發生,曼徹斯特體育館恐襲案就像另一隻靴子,總算落地了。正如英國警方去年所言,針對英國的恐襲遲早都會發生,只是不知道會如何發生。客觀而言,比起法國千瘡百孔的防衛措施,英國反恐體系可謂相當完善了。可是,面對無孔不入的恐怖行為,英國反恐體系的神話也走到了終點。

對於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而言,這一事件不構成對其執政能力的挑戰,反倒是贏得議會大選的籌碼。如果不是英國情報系統與從中央到地方的警察隊伍夜以繼日地工作,倫敦恐怕早被炸得千瘡百孔了。英國人有理由為他們嚴謹高效的管理機制感到驕傲。可是,百密總會有一疏,民眾對自己的政府一定會給予足夠的理解與支持。

英國畢竟是現代西方文明的策源地,在涉及捍衛所謂西方價值原則的重大政治立場上,向來一意孤行,更何況對手是處於相對弱勢的一方。更關鍵的是,英國民眾在這一問題上與政府不存在對立與矛盾。反恐是梅政府強化政府形象的大好機會。不要忘記,英國人骨子裡是驕傲與自負的。有分析人士說,在“脫歐”公投中,以卡梅倫為代表的留歐派一再警告民眾脫離歐盟將使英國經濟面臨空前危機,這一言論恰恰刺激了英國民眾的自尊心。有理由相信,本次恐襲多少會轉移民眾對醫療、教育等民生問題的關注,給梅首相一個難得的展示鐵腕的機會。

恐襲對社會民眾的身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但是,真正的恐怖不是一次兩次的極端事件,而是西方文化自身根本無法找到根除恐怖主義的解決之道。實施恐怖行為的主體與方式日益多元化,越反越恐,是當前西方反恐的最終成果,這才是最大的恐怖。

什麼是恐怖主義的根源?西方學界對於這個問題的熱情遠低於對於如何防範恐怖活動。他們忙於界定恐怖分子身份,在法律上規定恐怖行為的基本要素,探討防範恐襲的管理機制與基本策略,當然還會時不時地向恐怖組織大本營扔幾枚炸彈。可是,西方學界少有對恐怖主義根源的反思。反對恐怖主義變成了一個技術問題,似乎與倫理無關。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為什麼越反越恐?美國左翼學者喬姆斯基似乎談到了一個觸及根本的觀點。作為西方列強的帶頭大哥,美國在反恐上向來採取多面立場,“有選擇”地打擊恐怖主義。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為實施其慣用的離岸平衡手的戰略佈局,不惜扶植特定地區的反對勢力,變相地支持服務於其自身利益的恐怖行為,以求確保美國在該地區存在的必要性。因此,喬姆斯基當下指認“美國是最大的恐怖主義者”。正是在美國主導的世界政治經濟秩序下,在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的主導原則下,恐怖主義才有了不斷滋生的溫床。

文明之間的對立發展到這樣形同水火的地步,不啻是人類文明的悲哀。世界彷彿在加速度滑向亨廷頓在文明衝突理論中描繪的未來場景。昨天,紐約與倫敦的股市對於曼徹斯特事件只是象徵性地波動了一下,又完全恢復正常了。已經習慣於接受根本無法解決的社會頑疾,對如此重大的社會危機見怪不怪,這恐怕正是西方社會當前最大的恐怖吧。因此,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做出判斷,曼徹斯特恐襲,不是開始,更不是結束。

(作者繫上海外國語大學英國研究中心副主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