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原螯蝦溫室大棚苗種繁育技術

克氏原螯蝦 飼料 畜牧業 技術 吉山花瑤 2019-05-21

克氏原螯蝦溫室大棚苗種繁育技術

由於市場需求旺盛, 克氏原螯蝦在長江中下游流域形成養殖熱潮,但其苗種未能形成批量供應。目前小龍蝦的苗種來源主要是自然水體的野生苗和人工養殖水體中自然繁育的人工苗, 野生苗在濫捕情況下日益銳減,人工苗受到自然條件、養殖水體的影響很大。因此,小龍蝦的苗種問題已成為制約該產業發展的瓶頸。 為了促進克氏原螯蝦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現將運用溫室大棚進行克氏原螯蝦蝦苗繁育的相關技術要點進行總結, 以期為克氏原螯蝦的苗種生產提供參考。

1 繁育池的建造與準備

繁育池宜選在水量充沛、排灌方便的地方,一般選用土池,土質以壤土為宜。 池深 1.0~1.5 m,坡比達到 1∶2 以上。 進排水口成對角設置,進水口設置 40~60 目的過濾網。 池中央留埂,中間池埂上方用鋼架支撐。 繁育池建好後,要用生石灰消毒 (100~150kg / 667 m2帶 水 20 cm 消 毒 ),667 m2 施 腐 熟 糞 肥100~200 kg 肥水。消毒肥水後,在繁育池內種植水草(如伊樂藻、輪葉黑藻、菹草等),水草栽種面積控制在 30%~40%。

2 鋼架大棚的搭建

搭建拱形式塑料大棚,骨架兩端固定在池兩側,搭建的大棚最高處距池底 2.5~3 m,中間頂架用鋼管立柱支撐。棚架上面覆蓋雙層薄膜,棚下簷四周塑料薄膜應密封嚴實,以利保溫。 大棚中設置增氧設施,配備空氣壓縮機,池底鋪設微氣孔管道,孔口向上。一般情況下,水體溶氧量應保持在 5 mg / L 以上。

3 親蝦的選擇、運輸與投放

3.1 親蝦的選擇

一般選擇在 8 月中旬至 9 月初開始收集親蝦。親蝦的選擇標準為附肢齊全、體格健壯、無傷、無病,活動能力強,顏色暗紅或深紅、有光澤,體表光滑無附著物,個體大,要求雌蝦體重在 30~50 g,雄性 40 g以上,性腺發育良好。

3.2 親蝦的運輸

可用網袋、泡沫箱等帶水草裝運,防止擠壓、乾燥,親蝦離水的時間應儘可能短,運輸時間一般不宜超過 6 h。

3.3 親蝦的投放

可選擇在晴天的早晨投放親蝦,每 667 m2 投放量為 100 kg。 親蝦投放時,用 3%食鹽溶液浸洗消毒。 不同的繁殖環境,克氏原螯蝦的雌雄配比略有差異。 但一般情況下,親蝦的雌雄比例以(2~3)∶1 或5∶3 為宜。

4 親蝦的飼養管理

親蝦的飼養管理直接影響到親蝦的性腺發育、交配、產卵和懷卵量,加強飼養管理可較好地提高產卵量及卵的質量。

親蝦入塘 2 d 後開始投喂飼料, 飼料的日投喂量為蝦體重的 3%~5%,每日投喂 2 次,第一次上午喂,喂量佔全天投喂量的 30%左右,第二次傍晚喂,佔日投喂量的 70%左右。 具體投喂量可視天氣、蝦的攝食情況及水質情況酌情增減。如遇悶熱、陰雨等惡劣天氣可少喂或停喂; 檢查發現有剩料應適當減量,反之則適當加量。 另外做好日常巡池觀察工作,控制好水質,透明度保持在 30~40 cm,防止缺氧影響克氏原螯蝦的性腺發育。

5 苗種培育

經過上述強化培育的親蝦, 會於 9 月初大量掘洞、交配,10 月中旬以後陸續產卵。10 月底前產的受精卵因水溫尚高,經 15~20 d 的孵化後可於冬前成為幼體,11 月以後產的受精卵則和母體一起越冬至第二年水溫適宜時再孵育成為幼體。

為了使不同時間孵化出的幼體都能有較高成活率,應採取如下苗種培育方法:自 10 月中旬至翌年4 月底,保持龍蝦池適度肥水,使不同時期孵出的幼體都有合適的天然開口餌料。 肥料品種以腐熟的農家肥為主,投肥量為 200~400 kg / 667 m2。 幼蝦集中孵出時,在保證親蝦飼料的同時,還應投餵魚肉糜、絞碎的螺蚌肉、枝角類、橈足類、配合飼料破碎料等,保證離開母體後的幼蝦有適口飼料, 投喂量為幼蝦體重的 30%。

[吉山花瑤頭條號]產後親蝦與幼蝦共處一池是影響幼蝦的重要因素,因此,自 10 月下旬開始,一直到第二年的 5 月,運用地籠及時捕出產後親蝦。 上述工作完成後, 第二年 4 月,水溫達到 15 ℃以上時,開始用密眼地籠捕撈 4 cm 左右蝦種。

克氏原螯蝦溫室大棚苗種繁育技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