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翼殺手》披著科幻的外衣,探討哲學、信仰以及人性

科幻片 銀翼殺手 美國 美的 影視口碑榜 影視口碑榜 2017-11-01

1982年上映的《銀翼殺手》是一部披著科幻的外衣,探討哲學、信仰以及人性的電影。

《銀翼殺手》披著科幻的外衣,探討哲學、信仰以及人性

電影敘事風格晦暗,內容陰暗潮溼猶如艾略特筆下的“荒原”,同時賽博朋克美學風格的畫面到處晃動,迷離頹廢光怪陸離的聲光電衝擊著每個人的感官……雖然電影內容本身是根植於大眾文化範疇,但由於導演斯科特意識過於超前,再或者是因為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美國經濟剛從全球性世界危機中走出,一切都在興興向榮,所有人都樂觀地認為明天會更好……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銀翼殺手》雖然只是一部科幻電影但是卻明白無誤的描繪了一個只是三十幾年後的,如同工業廢墟一般存在的社會現狀,這無疑是不討巧的。

面對慘淡的票房和滑鐵盧式的唱衰評論,最終斯科特也坐不住了,自嘲著說自己拍的這部電影只是一種娛樂罷了。

《銀翼殺手》披著科幻的外衣,探討哲學、信仰以及人性

然而,令斯科特想不到的是,三十多年過去了,這部《銀翼殺手》非但沒有被時間淹沒,相反還被封為“最偉大的科幻片之一”,為無數科幻迷津津樂道;同時這部電影也確實或多或少的影響了其後的同類型科幻電影,最明顯的就是前不久上映的寡姐演出的《攻殼機動隊》。

《銀翼殺手》披著科幻的外衣,探討哲學、信仰以及人性

說了這麼多,其實只是想表達一個意思:《銀翼殺手》地位太超然,時隔三十五年,由維倫紐瓦導演的《銀翼殺手2049》會是狗尾續貂,還是錦上添花?

恩,其實答案不用我說,最近關於#《銀翼殺手2049》封神#的討論已經成為眾多科幻電影迷們最樂於探討的話題。

《銀翼殺手》披著科幻的外衣,探討哲學、信仰以及人性

事實上,當我在電影院看著這近三個小時的電影時,一點都不覺得無趣,反而心甘情願地淪陷在維倫紐瓦精心設計的科幻世界裡:撩起充滿神祕科幻技術面紗下的世界,既有讓人心靈戰慄的脈脈溫情,也有殘暴施虐的靈魂拷問—“人性”和“非人性”的關係界定範疇,只要用“人類”和“複製人”這兩類事物就能簡單粗暴的區分開?

《銀翼殺手》披著科幻的外衣,探討哲學、信仰以及人性

而電影中關於“複製人”能否作為“人類本身”這一命題的討論,也頗有黑格爾哲學觀點的意味,即精神的絕對觀念,自我意識的確定性:雖然“複製人”本身是被製造出來的,但是作為擁有自我精神意識,甚至還能孕育生命,“複製人”和“人類”之間究竟還有什麼區別?

或許,電影裡反覆出現的雪花,緩緩墜落在手心的那一刻能給出答案。

《銀翼殺手》披著科幻的外衣,探討哲學、信仰以及人性

電影故事的內容,圍繞上一集中被製造出來的N7複製人瑞秋生下的孩子展開,N9複製人警察K被上司要求找到這個孩子並且殺死他,畢竟一個複製人能生下孩子,那麼孩子到底是人還是複製人?複製人還能是算是“複製人”嗎?這一問題相當棘手,K也猶豫著“這個孩子是有靈魂的嗎”,可是不論怎麼說,任務還是要完成。

然而,在追查的過程中,K根據自己的記憶,一度以為自己就是那個失蹤的孩子,他尋找到自己的“父親”德卡,還沒來得及搞清楚真正情況,就被華萊士公司的人追殺,在逃亡過程中,K接觸到準備揭竿而起的N8複製人,最終,他知道了原來自己不是“人”,不是瑞秋的孩子,他始終還只是一個“複製人”。

那一年,瑞秋生下的是一個女孩;K的記憶,只是被複制和移植的。

最後,K救出了德卡,並且送他去見了構建記憶的女博士安娜,她才是瑞秋的孩子。

《銀翼殺手》披著科幻的外衣,探討哲學、信仰以及人性

電影劇情的敘述曲折又帶有文藝腔,推動劇情發展的最主要的線條就是“瑞秋的孩子”。於是,在這163分鐘裡,透過主角K的視角,一點點抽絲剝繭的把整個事件剝離,從最初的種種跡象表明K就是那個孩子到最後,敘事性詭計的翻轉,原來瑞秋生下的孩子是女孩……無論是K,還是我,都大吃一驚。

《銀翼殺手》披著科幻的外衣,探討哲學、信仰以及人性

而K和他的虛擬女友Joi之間的愛情,如果這就是愛情的話,那麼這種虛擬人物的真實身份和模糊了現實界限的設定,無疑就是整部電影裡的唯美但又讓人窒息的科技浪漫了。

《銀翼殺手》披著科幻的外衣,探討哲學、信仰以及人性

說起來,冰冷的科技和溫存的浪漫結合起來,原來也可以如此的心酸。觸之不得的戀人,生與死的追隨,看起來讓人感動到迴腸蕩氣的,但是轉念一想,或許Joi對他的痴情,也只是基於電腦的程序設定罷了。

《銀翼殺手》披著科幻的外衣,探討哲學、信仰以及人性

如此一想,不覺心寒;但偏生又是合情合理,正如同Joi消失後,但是無數個她的身影被全息投影在空中,作為一個“給你所希望看到、聽到的任何東西”這一個廣告形象出現。一個宅男們夢寐以求的最佳女友。

而《銀翼殺手2049》對於1982年版本的《銀翼殺手》提出的“記憶是否可靠,複製人也可以是人嗎”這樣的問題闡述的更為深刻。擁有記憶,擁有情感,擁有自己的人生,就可以算是人嗎?“本我,自我,超我”的定義適合於複製人嗎?

《銀翼殺手》披著科幻的外衣,探討哲學、信仰以及人性

電影中N9複製人K觸摸得到雪,感受得到雪的形態,冰冷的屬性,有著出於人性的,對於生命的考慮;而德卡的女兒,那個女博士,永遠只能觸摸到虛擬出來的世界,即使她的記憶不是被移植是真實發生和存在的,可是到底誰更接近生活,誰更能迴腸蕩氣的存在這個世界上呢?

一切都已經模糊了。

《銀翼殺手》披著科幻的外衣,探討哲學、信仰以及人性

這部電影的特效充滿質感,在光影明滅中感受到濃濃的真實可信。在銀翼世界裡,天空永遠都是灰暗的,淫雨霏霏,沒有藍天,沒有白雲。而迎面撲來的雨雪又真實的彷彿隨時可以兜頭兜腦砸向自己。這種雪夜裡的冰冷,是冷到骨髓裡的。

而全息影像的投影,對於身處這一座紙醉金迷城市的人來說就像是領航燈,頹廢墮落沒有關係,是非真假也不用在意,總之在人工智能發達到全能的時代,感官強烈的刺激已經包攬生活樂趣的來源。

《銀翼殺手》披著科幻的外衣,探討哲學、信仰以及人性

大量具有強烈科幻氣息的元素,諸如飛車,無人機,又和我們生活中十分貼近使用的電腦、芯片、數據等相結合,這樣的科幻是建立在現實之中,倒是讓人接受起來毫無膈應。

《銀翼殺手2049》整部電影不得不說的,就是它的畫面感非常非常非常的乾淨、簡潔、有力、漂亮。說它是一部文藝範兒的科幻片毫不為過。影片的鏡頭語言、色調和構圖,以及陰暗都做的非常優雅唯美。

《銀翼殺手》披著科幻的外衣,探討哲學、信仰以及人性

在華萊士公司中,光影的陰暗表現,水波紋的動感,刺目的橙色,隨著鏡頭的推移切割成一層層異常鮮明的畫面。

而在銀翼世界的灰暗沉寂中,時不時的冒出跳著芭蕾舞的白色投影女孩身影,可口可樂公司帶著朦朧意味的鮮紅的廣告,以及對稱著廢棄賭城漫天漫地的橙黃色……恩,套用一句俗之又俗的話:美的窒息。

《銀翼殺手》披著科幻的外衣,探討哲學、信仰以及人性

這樣的畫面結合維倫紐瓦的敘事風格,那種不急不緩的,張弛有度的講述,和偶爾為劇情服務的穿插打鬥,終於讓電影迴歸到好好講一個故事的本質,而不是靠著漫天的轟炸來博取眼球。

電影的最後,K坐在臺階上 ,伸手握住了幾片雪。這樣的結尾讓人感傷和唏噓,雖然沒有任何的獨白,但是此時無聲勝有聲。複製人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依然在繼續。就如銀翼殺手的電影,遲早還會有下一集。

PS番外篇:

1、關於《銀翼殺手》所講述的內容摘要:

《2049》作為上一部電影的傳承,其中牽涉到一些設定,小編整理出的銀翼殺手大事記如圖1所示:

《銀翼殺手》披著科幻的外衣,探討哲學、信仰以及人性

圖1 銀翼殺手大事記

2、關於2019--2049年之間,銀翼殺手世界發生的事情:

自1982年版的《銀翼殺手》上映後,到如今的《2049》,期間跨度經歷了三十多年,官方在《2049》上映前給出了三段精心製作的短片,用於補全2019—2049年之間發生的事情。如果有時間看這三部短片,會對電影理解更深,但是沒有時間也沒有關係,小編下面整理出一條時間軸,如圖2所示:

《銀翼殺手》披著科幻的外衣,探討哲學、信仰以及人性

圖2 銀翼殺手2049編年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