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可以說是中國科幻電影的關鍵節點,由於《流浪地球》的帶動,2019年中國含科幻標籤電影的票房,將會首次超過好萊塢電影在中國的票房,預計全年國產科幻電影的票房的佔比將達到61.6%。

6月17日下午,由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電影論壇主辦、遊族影業聯合主辦、貓眼研究院與貓眼娛樂提供數據支持的“電影·科技·未來——科幻電影的想象空間”論壇如期舉行。

中國科幻電影的未來:2019年是中國科幻電影的關鍵節點

導演、編劇及製片人羅蘭·艾默裡奇(作品《獨立日》《哥斯拉》)、導演兼創意總監保羅·J·富蘭克林(作品《盜夢空間》《星際穿越》) ,貓眼研究院院長、首席科學家劉鵬,《上海堡壘》導演、編劇兼製片人滕華濤,導演兼編劇張小北等列席論壇,科幻作家、傳茂文化創始人陳揪帆受邀作為主持,與與會嘉賓一起,就中國科幻電影當下的發展狀況,未來中國科幻電影需要突破的難點展開深度對話。

當下的中國科幻電影:起步階段,有待養成

貓眼研究院數據顯示,整體而言,中國市場當下圍繞科幻電影的消費,無論是從數量和票房,都出現了逐步增長的趨勢。2018年,科幻電影的票房整體佔比已超過20%,數量已增至年均30部左右。

中國科幻電影的未來:2019年是中國科幻電影的關鍵節點

《流浪地球》被認為開啟了中國科幻元年

貓眼研究院院長、首席科學家劉鵬表示,2019年可以說是中國科幻電影的關鍵節點,由於《流浪地球》的帶動,2019年中國含科幻標籤電影的票房,將會首次超過好萊塢電影在中國的票房,預計全年國產科幻電影的票房的佔比將達到61.6%。

貓眼研究院院長、首席科學家劉鵬指出,《流浪地球》製作和情感表達上的成功,不僅意味著國產科幻電影本身的突破,同時也在推動中國電影本身帶入到了高質量、高水準的製作階段。“中國現在不缺電影觀眾,不過越來越只願意為優秀的作品買單。”劉鵬說。

中國科幻電影的未來:2019年是中國科幻電影的關鍵節點

《上海堡壘》即將上映

《上海堡壘》導演、編劇兼製片人滕華濤在提及參與科幻電影創作的動機時也認為,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票房的持續走高,低成本的喜劇和低成本的愛情片,已無法觀眾的需求。不管是科幻還是這種大型的工業化電影作品,觀眾都期待更高製作水平、高質量的電影。

不過,貓眼研究院院長、首席科學家劉鵬表示,中國科幻電影還處於起步的早期階段。從觀眾認知的角度,目前中國科幻電影的題材還存在過於單一、製作水平不一、圈層受眾群有待進一步開發的問題,“現階段觀眾中年輕觀眾並沒有養成,未來想贏得更好的票房,可以探討怎麼在年輕觀眾或者是下沉女性觀眾中有所影響。”劉鵬表示。

未來的中國科幻電影:視覺全球化,敘事本土化

在探討中國科幻電影的未來時,話題主要圍繞科幻電影的技術應用和科幻電影的創作展開。

《上海堡壘》導演、編劇兼製片人滕華濤表示,在科幻電影的技術實踐,尤其是特效層面,中國本土整體的實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最關鍵的並不是技術本身,還是一套工業化體系的建立,如何推動體系不斷成熟,是本土科幻電影發展過程中必須要努力的方向。他提到,在《上海堡壘》製作過程中,雖然也有和海外的合作,但更多地還是傾向於培養本土的團隊,建立本土的體系。“希望藉此,可以孵化和帶動一批中國本土的技術公司。”滕華濤說。

而導演、編劇及製片人羅蘭·艾默裡奇及導演、創意總監保羅·J·富蘭克林在提及技術應用時,則都強調了技術的使用應考慮合理性。

中國科幻電影的未來:2019年是中國科幻電影的關鍵節點

圖為電影《大都會》

羅蘭·艾默裡奇提出,無論特效技術如何演變,科幻電影在視覺呈現上始終要追求真實感。他表示,儘管數碼等新的技術正成為主流,但在鏡頭的呈現上,此前微縮模型的做法,在真實感方面仍有優勢。

導演兼編劇張小北進一步則表示,中國科幻電影在視覺上的確要追求全球化和現代化,但具體制作環節只是專業配合度的問題,對中國科幻電影的未來而言,真正面臨挑戰還是如何能夠找到一個在中國文化語境下的原形故事,找到適合中國科幻電影的敘事結構,尋回和樹立屬於中國的文化自信。

張小北認為,在這需要通過越來越來多的作品和觀眾交流,得到反饋後,才能夠逐漸形成穩定的市場。“只要到了那一階段,科幻類型才能夠真正在中國本土化。”張小北說。

作為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屆金爵論壇將於6月16日至6月22日舉行,含10場論壇及5場“電影學堂”活動。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將以獻禮七十週年,推動中國從電影大國向強國邁進為主題,深入電影產業各個環節,圍繞電影工業化、產業鏈、科幻電影、電影教育、主流電影創新等話題展開智慧碰撞,同時還以做深做實“一帶一路”電影交流、呈現電影藝術為重要方向,全方位展現中國電影的生命力,充分踐行平臺使命,助力中國電影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中國科幻電影的未來:2019年是中國科幻電影的關鍵節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