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金帳汗國江河日下的時候,大多數韃靼人,由韃靼貴族兀魯·穆罕默德挑頭,在金帳汗國發生內訌時脫離蒙古,於明英宗正統三年(1438)在地下流淌著石油,地上流淌著伏爾加河與卡馬河的區域裡建立了喀山汗國。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導致了無盡的摩擦。15世紀末到16世紀中葉,信仰東正教的俄羅斯人同信仰伊斯蘭教的韃靼人之間連年征戰,互有勝負,韃靼人曾俘虜了御駕親征的莫斯科大公,而俄羅斯人也曾經一度佔領喀山城。直到1530年,第一位俄羅斯沙皇--伊凡四世的降生,這一僵持局面才得到改變。

喀山汗國的覆亡

伊凡出生時,千里之外的喀山王妃伊琳娜從夢中驚醒,驚魂未定的她對喀山汗說:“莫斯科出生了一位皇子,他有兩副牙齒,一副會吃掉我們韃靼人,另一副則會吃掉莫斯科公國。” 伊凡長到18歲時加冕為俄羅斯君主,並改稱“沙皇”,莫斯科公國從此改稱“沙皇俄國”。這位以暴戾和智慧著稱的年輕人,被後人稱為“伊凡雷帝”。正是他,宣告了俄羅斯與韃靼之間百年戰爭的終結。

喀山汗國的覆亡

到了1552年春,伊凡雷帝更是往喀山城派遣官吏,儼然要把喀山汗國變成俄國的屬地。憤怒的喀山人民先是驅逐了俄國走狗汗,然後關緊城門拒絕接納伊凡雷帝派來的官吏。接著,喀山人推選一位勇敢的韃靼王子葉底格爾作為他們的領袖。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頭,喀山汗國進行了總動員。在葉底格爾的努力下,他成功地聚集了65000名士兵和100門大炮,含有30000名騎兵和差不多數量的步兵,許多烏拉爾河兩側的遊牧民也紛紛前來助戰。葉底格爾深知他的軍隊在野戰上不是俄軍對手,他的計劃是將他的軍隊一分為二,一半守衛喀山城,另一半在城外保持機動,只要能堅持到11月入冬,俄國人就不得不可恥地撤退,屆時他再全軍出擊一雪圍城之仇。與此同時,葉底格爾請求求援的書信像雪花一樣飄到南方的克里米亞汗國的首都貝克奇薩萊。

喀山汗國的覆亡

1552年,22歲的伊凡以“保衛東正教”為名,親率15萬大軍和150門大炮攻打“不信上帝的喀山人”,並在喀山城下同韃靼人展開血戰。6月26日,從南方啟程的俄國遠征軍憑藉雄厚的軍力,在圖拉城附近挫敗了一支企圖救援喀山的克里米亞軍隊。失去了牽制力量的伊凡雷帝終於放心地讓他的大軍向喀山汗國邊境從容推進了。伊凡雷帝親率主力部隊沿弗拉米基爾-穆羅姆方向前進,另一支俄軍沿梁贊-卡西姆方向前進,重炮糧秣皆由伏爾加河的縴夫運輸。俄國人於8月23日抵達伏爾加河上游的軍事基地,他們是在皮鞭的驅使下以每晝夜20公里的速度行進的。爾後,俄軍部隊以分批的形式魚貫渡過伏爾加河,出現在喀山城下。

韃靼人退回城內死守,伊凡雷帝下令堅壁清野,切斷水源。然而十天、二十天過去了,韃靼人依舊生龍活虎,令伊凡雷帝百思不得其解。最終一個韃靼叛徒道出其中祕密:韃靼人在城內的水塔下修建了一條密道,通往數百米外的喀贊河。伊凡雷帝立即下令炸燬水塔,然後對喀山城發起強攻。幾天之後,喀山淪陷,伊斯蘭學者血灑街頭。韃靼人歷時百年建設起來的堅固城堡和清真古寺化為廢墟,死屍發出的惡臭和血腥久久無法散去。俄羅斯人的這筆血債深深刻在了倖存者的記憶裡,直到今天。

喀山汗國的覆亡

果然,在20世紀末蘇東劇變的浪潮中,韃靼斯坦最高蘇維埃於1990年第一個通過了共和國主權宣言,兩年後不顧俄羅斯聯邦中央的反對,執意舉行了“國家地位”問題的全民公決,宣佈自己為主權國家和國際法主體。無奈之下,俄羅斯聯邦與其展開了艱苦的談判,最終雙方於1994年達成妥協:確認韃靼斯坦是與俄羅斯聯邦聯合的國家,給予韃靼斯坦國家稱號;而韃靼斯坦則口頭表示收回“民族獨立”要求,只向俄羅斯聯邦上繳百分之五的稅。 如今俄羅斯境內的喀山韃靼人、阿斯特拉罕韃靼人、西伯利亞韃靼人(其中混合了蒙古成分),是俄羅斯聯邦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人數已經接近600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