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河北·記憶 | 開元寺南廣場遺址 再現正定千年前市井生活

微風拂面,古城正定在春天的綠柳和繁花中顯得生機勃勃。經過南城門,繞過陽和樓,呈現在眼前的是開元寺南廣場遺址,讓我們跟隨考古人員的腳步探尋正定千年歷史印記。

大美河北·記憶 | 開元寺南廣場遺址 再現正定千年前市井生活

綠化廣場變身文化遺址

正定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開元寺為正定八大寺之一,始建於東魏興和二年(公元540年),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推進古城保護的過程中,正定遷走了開元寺南側的大量居民,擬將此地改建為綠化廣場。然而,讓人意外的是,受邀而來的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進行考古勘察時,卻為今人揭開了一個大寶藏,這便是開元寺南廣場遺址。

自2016年開始發掘至今,開元寺南廣場遺址考古發掘成果豐碩,首次發現晚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等7個歷史時期的連續文化層疊壓,已經出土可復原文物5000餘件,為研究晚唐至明清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了重要材料。

大美河北·記憶 | 開元寺南廣場遺址 再現正定千年前市井生活

開元寺南廣場遺址考古發掘現場

還原千年前的美麗池沼

站在開元寺南廣場遺址的發掘現場,各探方壁上的白色地層標線和探方內城牆、灰坑、水井、房址等遺蹟,都讓人真切地感受到一股撲面而來的厚重氣息。

大美河北·記憶 | 開元寺南廣場遺址 再現正定千年前市井生活

開元寺南廣場遺址密佈水井遺蹟

“考古就是要從發現的遺蹟中探尋根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開元寺南廣場遺址考古隊的領隊陳偉說。

在遺址北側,也就是開元寺現址南側,陳偉指著一處發掘出的遺蹟告訴記者:“這是一個池沼的遺蹟,一直延伸到開元寺現今的池塘之下。從它所處的位置推測,唐代開元寺寺內應該有一個比較大的池沼,涵蓋了現今寺內的池塘,但比現在要大得多。”

在古代,寺廟之中的池沼不僅起著美化的作用,還兼有排澇、儲水、防火以及放生的功能。可以想象,當年這個大池沼碧波盪漾,池內還有很多美麗的水生植物,也是開元寺的一處勝景。

在遺址中還清理出了牆基遺蹟,由此推測開元寺的南界自唐至今經歷了一個不斷向北退縮的過程。

密佈的水井遺蹟引人關注

開元寺南廣場遺址最引人注目的發掘成果,便是首次發現晚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等7個歷史時期的連續文化層疊壓,據介紹,這是人類生活堆積形成的。

大美河北·記憶 | 開元寺南廣場遺址 再現正定千年前市井生活

多個連續文化層疊壓

發掘現場南側的一處遺蹟,地面有三組佛龕,龕壁有彩繪,龕內出土造像殘塊,是一處金代廟宇遺址。而最讓人感覺奇特的是,這處遺蹟下面還疊壓著一座宋代的大房子,其體量很大,應該是殿堂遺蹟。考古專家推測,此處本在宋代建有廟宇,但後來遭到破壞,金代又在此處重建,兩座房址為有沿襲關係的民間廟宇。

此外,發掘現場還出土了大量唐宋時期的建築構件,包括蓮花紋瓦當、獸面紋瓦當、筒瓦、板瓦以及龍形建築構件等,其中的蓮花紋瓦當與龍形建築構件體量龐大,應當是用於大型廟宇之上。

大美河北·記憶 | 開元寺南廣場遺址 再現正定千年前市井生活

開元寺南廣場遺址出土的文物

遺址上密佈的水井遺蹟也頗引人關注。這些井有的看起來簡陋,用大小不一的磚塊砌成;也有的保存完好,井口雕刻花紋,看起來很精美。據考古隊員張雲清介紹,目前已經發掘出12口井的遺蹟,分屬不同時期。多個年代的水井在這裡集中出現,說明一直以來開元寺南廣場遺址周邊就存在密集的居民區。

一家金代店鋪的前世今生

唐代施行裡坊制度,民居、商業區和城牆都分佈在不同區域,北宋時期,正定子城的城牆防禦體系遭到破壞,失去了防禦作用,與此同時裡坊制度在這裡也已經崩壞,這讓大量居民湧入原來由特殊人群居住的子城,不斷興建民房,侵佔城牆,直至把城牆掩埋到了地底,形成了居民區。

金代的正定城內,有一位正定人經營著一間售賣瓷器的店鋪。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打亂了他的生活。在熊熊的火勢下,店鋪轟然倒塌,裡面的商品來不及往外搶救,都埋到了廢墟之下,損失慘重。

這位店主肯定不會想到,800多年後的今天,考古隊員的發掘,讓這些歷經劫難的商品又一次重見天日。不僅如此,經過文物修復師段志永的巧手,130多件瓷器再次光彩照人地擺放在陳列架上。

大美河北·記憶 | 開元寺南廣場遺址 再現正定千年前市井生活

開元寺南廣場遺址考古隊的工作室裡陳列著這130多件文物,它們經過整理、修復,每一個都以完整的造型乾淨整潔地立在陳列架上,瓷器上的青釉甚至還瑩瑩泛光。這些文物中,大部分都是日用品,有碗、盞、薰爐,還有玩具。那件玩具是一個抱鼓的娃娃形象,人物表情憨態可掬,頭髮絲也清晰可見,十分惹人喜愛。

工作室裡還有一組醫療用具,有陶臼、陶壺、瓷盒、脈枕等,據推斷,出土這組文物的房屋應為宋代的行醫房。

其實,與已經出土的5000多件可復原文物相比,這些不過是冰山一角。陳偉告訴記者,開元寺南廣場遺址出土的眾多瓷器以日常生活用具為主。儘管絕大多數為民窯瓷器,但其中仍不乏精品。這些瓷器裝飾技法或簡約,或繁複,或質樸,或華麗。透過這些精美的器物,我們得以窺見古人多元化的審美觀念。

(燕趙都市報 記者 盧偉麗/文 趙永輝/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