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文化尋蹤:資市鎮青山遺址群與資福寺千年古銀杏

考古 文物 銀杏 建築 江陵網 2017-03-26

江陵文化尋蹤:資市鎮青山遺址群與資福寺千年古銀杏

青山遺址保護區

青山遺址位於江陵縣資市鎮青山村,東周時期遺址。南北長約1600米,東西寬約100米,面積約10萬平方米。可見8個較為規整的臺基,均高出地面2~3米。文化堆積包含有灰色繩紋筒瓦、板瓦。

江陵文化尋蹤:資市鎮青山遺址群與資福寺千年古銀杏

青山遺址保護區中王臺 賀平攝

江陵文化尋蹤:資市鎮青山遺址群與資福寺千年古銀杏

資市青山楚國宮殿遺址 謝敏攝

遺址中部偏東處有朱家冢墓地,面積約1.4萬平方米,地面採集到東周時期遺物。該遺址面積較大,內涵豐富,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江陵文化尋蹤:資市鎮青山遺址群與資福寺千年古銀杏

資福寺 謝敏攝

千年古寺“資福寺”座落在江陵縣資市鎮先進村,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曆史。相傳,隋煬帝時,有艘運載佛像的船隻,行至銀杏樹附近,船體突然觸礁漏水不能前行,船家只得請人將佛像抬上岸後修補船隻。三天後,船修補好,準備前行,可是,原四人可以抬起的佛像這時用八個人也抬不起了,眾人正在議論紛紛莫名驚詫之時,卻發現船家不見蹤影。本地官紳士庶無不驚喜異常,萬分慶幸這猶如從天而降的飛來之佛(福)。於是在銀杏樹旁就地修建寺廟供奉佛像,故取名為“飛佛寺”。

江陵文化尋蹤:資市鎮青山遺址群與資福寺千年古銀杏

資福寺 賀平攝

據《荊州府志》記載:“資福寺,在城東化港裡,唐建”。唐貞觀十三年,蔚遲恭領修擴建取其“福來福地、資福於民”之意,更名為“資福寺”。 當時的建築面積南北長約三百多米,東西寬約八十多。資福寺山門南臨張資渠,渠上有橋,面向距北三十米處的一排看臺建有一座精美的戲樓。看臺和前面的空地客人容納上千人。看臺後二十米處是大殿,其廊柱為一人合抱的楠木,大殿之高大雄偉可見一般。再往後是高聳於九級石階之上的觀音閣。整體建築精美莊嚴,氣勢恢宏。當時香火鼎盛,名噪荊楚。

江陵文化尋蹤:資市鎮青山遺址群與資福寺千年古銀杏

資福寺 童奎攝

一九四一年春,日寇早板大佐率聯隊入侵資福寺,古剎和資市人民從此陷入苦難的深淵,寺廟在這次浩劫中被炸得滿目瘡痍、一片狼藉。

一九九五年吳氏釋門五僧(寂成師父、歸元隆印、棲霞隆相、南華隆慶、中美寺隆恩)極力籌措,地方賢達鼎力相幫,十方善信心贊力助慷慨解囊,在我村“仙女廟”遺址興建“資福寺”。至二零零四年,其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及兩廂殿堂建築基本告竣。新建“資福寺”佔地二十餘畝建築面積一萬多平米。這其中有香港聖一法師和臺胞的資金捐贈,臺灣佛教基金會也贈送了五十箱三藏經典。

江陵文化尋蹤:資市鎮青山遺址群與資福寺千年古銀杏

資福寺 童奎攝

江陵文化尋蹤:資市鎮青山遺址群與資福寺千年古銀杏

資福寺 樊孝銀攝

江陵文化尋蹤:資市鎮青山遺址群與資福寺千年古銀杏

資市古銀杏 賀平攝

位於資市集鎮的古白果樹,樹高31米,胸徑148釐米,夠3人合抱。1987年江陵縣人民政府派人丈量核實,並以“江政發〔1987〕31號”文件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物編號為85號。

此樹何人栽,樹齡有多長,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中國佛學院南京分院講師釋隆恩法師說:“白果樹應該是元末明初資福寺主持無聞和尚栽種,樹齡約700餘年。”

江陵文化尋蹤:資市鎮青山遺址群與資福寺千年古銀杏

資市古銀杏 賀平攝

江陵文化尋蹤:資市鎮青山遺址群與資福寺千年古銀杏

資市古銀杏 童奎攝

此樹何人栽,樹齡有多長,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中國佛學院南京分院講師釋隆恩法師說:“白果樹應該是元末明初資福寺主持無聞和尚栽種,樹齡約700餘年。”

“看到白果樹,不怕鬼迷路”,這是流傳資市的一句老話。因為白果樹所在地海拔高度是33米,比西乾渠東6個村高2~7米,比西乾渠西10個村高1~2米,加上樹高30多米,在資市的任何地方都是可以見到的,(過去資市是水鄉,樹木不多,又沒有樓房和其它高層建築)因此白果樹成了人們行船走路的航標和路標。(江陵縣民政局地名普查辦公室 供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