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工藝演變

考古 文物 陶器 手工藝 山顛一寺一壺茶 山顛一寺一壺茶 2017-09-01

原始社會,古人在平地上將黏土搓成泥條,圈疊或盤疊成形狀簡單的陶器粗坯,然後修飾整形,小件器物則直接捏塑而成。仰韶文化前期,始將黏土放在木板上搓成泥條,然後不斷轉動木板,用盤塑法成形,較大的陶罐大體用八層泥條盤塑,是陶輪的雛形。這種成形方法,在雲南勐海縣曼賀地區現在還可見到。

整個過程採用光拍、斜紋拍和直紋拍三種木拍。以製陶罐為例,先在木板上用光拍拍打泥片成陶罐底部;再用泥條盤塑成粗坯,經陰乾、拍打整形,然後用帶花紋的拍板拍印出蘭紋、方格紋或水浪紋。這種方法不方便,在木板下加一個倒截的圓錐木墩,成形時能在地上轉動,這是陶輪的前身。

後來在木墩中心開洞,地面上再安插一根木頭支桿,木墩裝置在支桿上轉動,即成陶輪。在雲南景洪曼鬥寨還可見到這種慢輪成形的工藝,這種慢輪,可成形一隻陶罐粗坯,整形加工和拍打花紋圖案。

良渚文化、龍山文化時期,開始採用快輪拉坯成形,上虞橫塘王家村古窯出土的戰國幾何印紋硬陶,就是用泥條盤塑成形,用花紋拍拍印出方格紋、米篩紋。

漢代沿用這種成形方法,上虞漢代窯址遺物中,印紋陶罌、雙系泡菜罐、盤口壺、五管瓶等較大的器物,大多用泥條盤塑法成形,經整形後拍印波浪紋、斜方格網紋等紋飾,有的在肩部劃雙線弦紋、耳面布杉葉紋。碗、盞等小件器物系用快輪拉坯成形和修坯。

三國、兩晉、南朝時期快輪拉坯成形已廣泛應用,拍坯成形大為減少。成形方法的改進,能在堆貼、壓印各種人物、動物或刻畫各種花紋圖案同時,還採用模印成形以提高工效和統一規格。

1973年衢縣上圩街路村出土的晉元康八年(298)的長方形九格是拍片成形的。紹興出土的東吳永安三年(260)高達47釐米的青瓷穀倉,主體是用快輪拉坯成形的,穀倉上堆貼的樂伎人物、魚龍水龜、守衛門犬、飛禽走獸和佛像亭闕,部分用手工捏塑成形,部分用陶模壓印成形,也有拍片成形的,各種小件還需經刻畫修飾後再安裝在坯體上,工藝十分複雜,集中反映了當時的成形技術水平。

瓷工藝演變

陶人 石家河文化

通高10釐米。

湖北天門市鄧家灣遺址出土。泥質紅陶,捏塑。陶人頭戴淺圓帽,身穿長袍,細腰,寬裾,頸部修長,正面跪坐,神態莊重,為新石器時代石家河文化。

人抱魚陶偶是石家河文化中較為常見的陶塑品,比較集中地出土於天門鄧家灣遺址之中。陶人神態端莊,多為坐姿或跪姿,雙手橫抱一魚。人抱魚造型一方面反映了石家河文化漁獵經濟的存在,同時也說明,魚也是石家河人在舉行巫筮祭儀時所使用的祭品。

瓷工藝演變

黃釉盤 明弘治

瓷工藝演變

紅彩魚紋盤 明弘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