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古城遺存 呵護源頭文化禹都古城就是夏縣禹王鄉的禹王村

考古 文物 大禹 建築 市縣人物 2017-04-12

禹都古城,就是夏縣禹王鄉的禹王村,古稱禹都安邑。植根在古老皇城根兒的大禹傳人,或許為此而自豪、欣慰甚至驕傲。因為中華的萌芽在此孕育,中國的雛形在此誕生。這裡是中國的源頭,這裡是龍脈圖騰之根基,這裡開創遠古文明之先河,這裡是人類最早的故鄉。最早夏曆紀年在這裡創造,最早奴隸制社會在此創建,最早由禪讓制變成世襲制王朝從這裡開始,最早愛情詩歌在這裡唱響,最早九州在這裡劃就,最早美酒在這裡釀成,最早青銅器在這裡冶煉,最早九鼎在這裡鑄造,最早錢幣在這裡開元。這裡遍地文物遍地寶,這裡歷經滄桑越五千,這裡敢稱華夏第一城,這裡敢言中華神州發祥地,這裡敢謂華夏民族之搖籃,這裡最早叫中國!

珍惜古城遺存 呵護源頭文化禹都古城就是夏縣禹王鄉的禹王村

大禹殿

慕名而來

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到古城真遺憾!不到禹都古城,不知道中國有多古老,不來禹都古城,不瞭解中國古代文明,只有來到了禹都古城,就等於站在了古中國的起跑線,也就是認識了真正意義上的“古國”、“古都”、“古城。”歲月無痕,滄桑有跡,禹都古城,積澱了近五千年修煉的文化底蘊,這塊傳奇而榮耀的土地,雖然,在歷史的暮色中漸漸退卻了昔日的光環,但是,仍然吸引著絡繹不絕的文人墨客,以及對古城文化感興趣的媒體和慕名前來的遊客,不過,大都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當你走進這些從歷史風雨中沖刷而成的碎石亂瓦中,佇立古老而歷史厚重的古城遺址、夏墟之上,撫讀那飽經滄桑的歷史碎片,感覺像進入了遠離人間煙火的新疆羅布泊蕭條、破敗、頹廢、淒涼,不由得使人觸物生情,黯然神傷,不寒而慄。

珍惜古城遺存 呵護源頭文化禹都古城就是夏縣禹王鄉的禹王村

大禹廟復原圖

去年,運城電視臺第一時間攝製組來禹都古城採訪禹王村村名的來歷,採訪車上記者們想象著:大氣磅礴、巍峨壯麗的古城雄姿,一定會震懾著每個人的視覺神經。思索著:優雅而美麗的古建、斑駁古樸的古亭、纏滿歲月皺紋的古樹、字跡朦朧的古碑,飛簷斗拱的古廟、古樸典雅的亭臺樓閣,端莊幽雅的古村落,下車後大失所望,萬念俱灰。既沒有宏偉的古香古色的建築群,也沒有現代化的古中國標誌的牌樓,就連一個禹王村的村名都沒有找到。要不是村子裡立著很不起眼的兩塊不到一平米的“華夏第一城”和“國家文物保護單位禹王城遺址”標誌的話,還不知道這裡是什麼地方。

珍惜古城遺存 呵護源頭文化禹都古城就是夏縣禹王鄉的禹王村

珍惜古城遺存 呵護源頭文化禹都古城就是夏縣禹王鄉的禹王村

攝製組記者聽了我們對古城的介紹,以及瞭解了古城的相關的文字資料後大吃一驚:都知道最早中國在運城,還不知道古老中國的總根系就在這裡,原來遠古時期類似伊甸園的神話世界——夏王朝的都城,威武雄壯的華夏帝國就在眼前!當一步一步丈量古城被歲月剝蝕的古城牆,近距離拍攝到不為人識的皇城遺址和廢墟時,感到震驚而又惋惜:震驚的是,能零距離觸摸根祖文化的神祕面紗,通過鏡頭如實展現原生態早期“中國”的狀態和姿容真是三生有幸,心潮澎湃;惋惜的是,我們的華夏之根,文明之源,中國之祖,竟然是這般頹垣敗井的樣子,讓人心寒膽碎,脣亡齒寒。難道這就是中國歷史上夏、魏、漢三朝古都和河東郡治所嗎?難道這就是我們四千多歲祖國母親如此寒酸的容顏嗎?難道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前身——禹都古城的模樣嗎?

古城與大禹廟

尋根溯源欲何往?中國之祖禹王城!提到古城,人們總會想到洛陽、西安、平遙等地,然而,忽略了中國最早的古城——禹王城。這裡就是當年舜帝給大禹封帝之地,大禹就是在這裡定都安邑,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朝(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共計471年),開啟了華夏民族新紀元。夏啟開始了“家天下”的歷史,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襲制,以國家形態為標誌的第一個奴隸制社會從此誕生。這就標誌著中國第一個國家的政權、機構與法制從此開始實施,也就意味著“中國”在此開始孕育、起步、發展、長大。鳴條崗下,涑水河畔,中華五千年的腥風血雨改變著山河大地的模樣,卻無法改變中華民族堅韌不拔,奮發向上的堅強意志。

珍惜古城遺存 呵護源頭文化禹都古城就是夏縣禹王鄉的禹王村

大禹

珍惜古城遺存 呵護源頭文化禹都古城就是夏縣禹王鄉的禹王村

大禹治水

禹王古城面積13平方公里,分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廟四部分。因夏建城,因城祀禹,因禹立廟。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歷史人物,後人就在大禹當年建都的青臺上為大禹蓋廟塑像。屢廢重修,歷代不絕,供奉祭祀,香火不斷。青臺晨霧陶醉了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懷,青臺紫氣滌盪著世世代代以黃土為生的人們心靈。據史料記載,青臺上原有面積9.99畝,瓊臺玉閣,碧瓦朱甍,古柏蔽日,層樓疊榭。正殿坐北朝南位於正中,內塑大禹神像。禹殿背後是塗山氏殿,左右兩側是啟和少康祠。大禹殿築在五尺高的殿基上,六楹五大間,中間兩根大梁六丈多長,直徑三尺有餘,屋頂是三樑七檁八椽,後斗拱,飛簷凌空,廟殿四周有l6柱迴廊。上下二層,歌臺舞榭,鍾鈴優雅,雕樑繡柱,金碧輝煌,神工天巧,氣勢軒昂。殿內上方橫匾書“文命閣”三個大字。大殿前有獻庭,庭前掛著“胼胝山川”大匾。廟前大門上刻“萬福來朝”四個大字,門兩邊柱子上掛著兩條木刻對聯:三過其門虛度辛壬癸甲,八年於外疏通江河淮漢。大門前有32級青石臺階,直通臺下,靠臺部分是歷朝歷代碑林群。站在青臺之上,鳥瞰臺下,遼闊無垠的大禹廣場盡收眼底,一覽無餘,真有站在天安門城樓俯瞰天安門廣場之感。

1946年,夏縣偽縣長兼閆匪愛鄉團團長侯甫國,將大禹廟當做“金鑾殿”盤踞其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同年古歷9月23日,我區民兵執行上級決定擔上柴草,燒燬敵窩,大火燃燒了三天三夜,大禹廟從此化作一片煙雲,永遠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後來,附近一些不法分子,將石碑、石條、漢白玉、古柏等文物也洗劫一空。如今什麼也沒有了,只剩下五畝大殘垣斷壁的夯土臺廢墟。老百姓稱其臺基為禹廟臺、夏臺、青臺、望夫臺、禹廟疙瘩等。現在的青臺更是殘垣斷壁,垃圾遍地,衰草悽悽,滿目蕭然。比北京的圓明園遺址更加悲壯淒涼,慘不忍睹,她只有靜躺荒野仰天長嘯,哭訴著無盡的切膚之痛!加之大禹的夫人塗山氏——女嬌,那撕心裂肺、那沙啞的“候人兮猗”之聲的吶喊,更加蒼涼悲傷,讓人心如刀割,肝腸寸斷。史鬆齡等一些禹王村民們為了傳承大禹精神,弘揚大禹文化,自助根椽片瓦搭建簡陋房屋,雕塑了大禹及家人的泥塑,多年守護大禹廟,寄託對大禹的追思。

古廟與古城牆

過去聽爸爸講,他小時候禹王村裡有八大牌樓、除禹王廟外還有三官廟、祖神廟、天神廟、財神廟、獅子廟、土地廟、觀音廟、關帝廟、城隍廟等幾十座廟宇祠堂,雖然破破爛爛,半零不落,但還是星羅棋佈,鱗次櫛比。廟宇祠堂集聚在一個村裡,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在運城範圍內獨一無二,古建築群匯聚在一個村裡,花樣之多品位之高,在全省鳳毛麟角。然而,栩栩如生的各種塑像、無數的古柏、古碑、名人字畫,在土改和大躍進時期,都以牛鬼蛇神、封建迷信的產物予以剷除並付之一炬。關帝廟裡鐘樓上五人難抱的鑄鐵大鐘葬身於“大鍊鋼鐵”的熔爐裡,鼓樓中直徑二米有餘的大紅木鼓成了“破四舊”的犧牲品。我上小學是在村關帝廟裡面上的,那時候房屋雖然斷瓦殘垣,但是,四座大殿排列有序,戲臺、鐘樓鼓樓氣勢宏偉,古槐參天,各個朝代石碑30餘通,佔地30餘畝,規模僅次於解州關帝廟。文革十年浩劫中,全村唯一的一座古建築群也毀於一旦,文物古蹟蕩然無存,連一塊冷冰冰的石碑也沒有留下。各個古廟遺址上,不要說找個有價值的文物,甚至連個廢墟遺存也找不到。與其說,大禹後人政治思想覺悟高,勇於徹底清除封資修殘餘,敢於完全消滅牛鬼蛇神殘渣餘孽,能勇猛果敢與封建迷信劃清界限,倒不如說,是大禹後人的文盲、落後、愚昧無知、目光短淺、歷史的悲哀!

珍惜古城遺存 呵護源頭文化禹都古城就是夏縣禹王鄉的禹王村

禹王城遺址

珍惜古城遺存 呵護源頭文化禹都古城就是夏縣禹王鄉的禹王村

大禹廟開發圖

禹都古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文物古蹟眾多,四處飄逸著古風,遍地散發著古韻,處處散落著“古中國”標識的歷史遺存。禹都古城,本該是高傲地屹立在中華大地,供世人飽覽,如今卻被黃土深埋沉寂幾千年之久。漢朝時,禹都安邑與長安、邯鄲、淄博齊名,是全國四大名城之一。從司馬村到西趙村,再到郭裡村,幾十公里雄偉壯麗的禹都古城牆,風雨飄搖,危在旦夕。據說建造古城牆時為了確保質量,要將黃土中的草籽、蟲卵、螞蟻等殺滅,必須把黃土過鑼、除雜,然後,在大鐵鍋裡炒熟後夯打而成。現在的古城牆有些是自然坍塌,有些人為破壞,有些村民把古城牆當做平田整地的攔路虎肆意妄為,有些村委會把古城牆當做修路擴街的絆腳石私挖亂鏟。如今僅有的十幾公里也被破壞得像一幅快要散架的恐龍化石,傷痕累累,斷斷續續,搖搖欲墜,比孟姜女哭倒的長城還要傷心慘目,悲痛欲絕。

皇宮金鑾殿遺址

禹王村以北,大禹廟西側的劉家溝皇宮遺址上,一塊叫做金鑾殿的地塊,是東周(春秋戰國時期)早期魏國都城於此(公元前562年——公元前339年,共計223年,公元前376年韓趙魏三家分晉魏始成戰國七雄之一),也是東漢末期公元195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那個漢獻帝劉協在此建都執政半年的地方,還是西漢、東漢時期河東郡治所在之地(秦漢兩代650年)。由於“人未識”、無保護、沒開發,老百姓在農田裡平整土地時,在廢墟上挖出了很多漢朝皇宮遺物:五銖錢及泥範、玉璧、雲紋瓦當、“長樂未央”、“千秋萬歲”瓦當及獸首瓦當、“海內皆臣,歲登成熟,道毋飢人”、“漢廣益強,破胡滅羌,世樂未央”地磚等珍貴文物,當初不懂文物價值都給予損壞或丟棄。後來聽說秦磚漢瓦是古代建築構件上的藝術典範,文字瓦當、獸首瓦當和12字地磚等文物,只有皇宮的建築物上才能擁有,而且,此文物在全國同時期遺址中所獨有,每塊能賣數千元甚至上萬元。皇城遺址成了“孫殿英式盜挖著”覬覦的目標,招惹了很多文物收購販子貪婪的身影,致使古城遺址千瘡百孔,一片狼藉,恐怕用不了多長時間,皇城遺址廢墟上珍貴文物會慢慢消失殆盡,這座敦煌魔窟式偉大的藝術寶庫將被毀於一旦,化為烏有。禹王村原黨支部書記史有貴、村民史小恆等十多人自發成立了保護古城文化協會,全力阻止私挖濫盜行為,然而,竭盡全力還是杯水車薪,力不從心,甚至遭來恐嚇與威脅。在這裡誠懇地告誡皇城根兒大禹的傳人:停止一切蹂躪古都母親的手段,你可知道你揮舞的鐵杴,剷除的是母親的肉體和容顏!你掄起的大?頭,刨除的是母親的身段和軀幹!你舞動的洛陽鏟,扎戳的是母親的五臟六腑各個器官!在這裡真誠的呼籲皇城腳下大禹的後人:即使你沒有保護古中國的文化、文物的意識和能力,請你手下留情,不要無節制地肆意虐待、破壞、踐蹋國家瑰寶和古城文化。如果說,我們的父輩們文盲無知,將文物當做封建迷信破除的話,那麼,而今文化知識豐富、與時俱進的新一代,不要見錢眼開砸碎金碗當廢銅賣,不要以摧殘幾千年的古城文化、皇家園林為代價來發財致富,不要用歷史的絕品佳珍與充滿銅臭氣味的金錢進行殊死的對決和交換,不要為了眼前的一點蠅頭小利而淪落為世人唾罵的千古罪人!

建築可以重建,文物不能再生。愛好文物收藏的鄰居史全家大哥滿懷激情地說:“古城遺址和廢墟亟待保護與開發,不然,她將會損毀殆盡,願大家呵護文物,留住根脈!如果有人修復禹都古城遺址,開發弘揚古中國廢墟文化,我將我所收集的古城各個朝代的文物,全部無償捐贈出來,為古城文化‘添磚加瓦’(文字地磚、文字瓦當),增光添彩!”

遺址和廢墟

遺址是歲月的記憶,廢墟是歷史的鄉愁;遺址是一曲凝固的音樂,廢墟是一副古老的國畫;遺址給人一種悲傷淒涼的美感,廢墟給人一種如影隨形的滄桑。著名學者餘秋雨在他的《廢墟》中說:“廢墟能提供破讀的可能,廢墟散發著讓人流連盤桓的磁力。是的,廢墟是一個磁場,一極古代,一極現代,心靈的羅盤在這裡感應強烈!”

徜徉在古城之上,感受著古城汩汩跳動的脈搏,似乎就在刻意追求與古城文化親密接吻,與古人執手相牽的味道。頓足遺址之上,好似看到歷史上的太平盛世,歌舞昇平,國泰民安;也看到金戈鐵馬,狼煙四起,馬蹄聲咽!肅立廢墟之上,彷彿嗅到儀狄陳釀的紅酒,還是當年那樣甘冽醇香,馨香四溢;還聞到夏桀的肉林酒池,依然瀰漫著肉腐酒餿,臭氣熏天!直立皇宮舊址上,好像聽到宮廷裡的古樂悠揚,鸞吟鳳唱,餘音繞樑,千年不散;還聽到爾虞我詐,爭皇奪位,禍結兵連!身居古城之中,漫步千年古道,細細思索著過去歲月裡的榮辱興衰,成敗沉浮,富強貧寒;默默回味著昨天先民們歷經磨難,長樂未央,國泰民安!

禹都古城像一位遍體鱗傷的老母親,等待著大醫精誠的好郎中,把脈問診,望聞問切,藥到病除,使她枯木逢春,長樂永康。她像一部泛黃的線裝古書,書寫著古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印痕;她像一臺數字化攝像機,攝錄著昔日刻骨銘心的艱難歲月;她像一首優雅動聽的歌謠,吟唱著古中國的千古絕唱;她像一道引人入勝的謎語,啟迪著後人給出恰如其分的謎底;她像一組神奇的密碼,期待著人們破解不為人知的答案;她像一個容量無限大的硬盤,存儲著世世代代酸甜苦辣,記載著祖祖輩輩喜怒哀樂,記錄著歲歲年年成敗興衰,見證者千秋萬代悲歡離合。禹都古城永遠默默護佑著她的子民們幸福安康奔向美好明天!

北風亂,夜未央,古城之魂永流芳!夢也繞,魂也牽,走出了鄉愁走不出思念。“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希望慧眼識珠的仁人志士,讓禹都古城這張印製了幾千年的文化名片橫空出世,把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發揚光大,把神州源頭遺址精髓予以踵事增華,把古城根祖廢墟精粹給予重視開發,把古中國珍貴文物給予搶救性發掘與保護,讓古城這座數千年文明史濃縮而成的文化歷史博物館,絕處逢生煥發新的青春,讓古中國沉睡已久的巨龍,昂首崛起,呼嘯騰飛,振聾發聵,拔地倚天!讓這塊古老悠久的風水寶地,讓這個滄桑神奇的絕佳福祉,讓這座富麗堂皇的錦繡華屋,惠澤千秋偉業,造福萬代子民,笑迎天下游客!

珍惜古城遺存 呵護源頭文化禹都古城就是夏縣禹王鄉的禹王村

作者:董明吉

責編: 仇瑞傑

每天正能量 · 一個靠可愛輸出正能量的組織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微信號:bdqiuyan

介紹《市縣人物》同時也講述很多普通人的故事,細膩、樸實、生動的報道風格,宗旨是“ 表揚好人,批判壞人,讀者從一些人的醜行中懂得 更多的道理,吸取更多的教訓”, 受到各界讀者廣泛好評,已經成為了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

如果你有新聞線索,歡迎爆料。郵箱:[email protected]

互聯網原創內容生產商我們與三十萬傳媒精英見證媒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