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林氏狀元故事之十四:廣東武狀元林德鏞

每個狀元都有一段傳說。比起其他狀元,林德鏞(一說德榮)的故事可以用傳奇傳神來形容,連康熙皇帝的壽命都與他緊緊聯繫在一起。

林德鏞(1686-1722),字白庵,出生於廣東揭陽棉湖(今屬揭西縣)。傳說,有一天,棉湖鎮林厝窟村的水井白煙靄靄,直升上天,天上彩雲飄揚,紅光豔豔,這時村裡林姓人家產下一子,取名“德鏞”。村裡人都說:這是祥瑞之兆,孩子將來必有出息,都來道賀。

中華林氏狀元故事之十四:廣東武狀元林德鏞

林德鏞自幼喪父,家境貧寒。生活靠叔叔作挑夫,母親幫人縫縫洗洗。有一天,叔叔臨時回家,看到有一老者正陪著侄兒玩,誤以為是嫂嫂的相好,很不是滋味。晚上幹活回來,忍不住不住問嫂嫂:“日間帶侄兒玩的老丈是誰”? 嫂嫂被問懵了,說是從不曾請人照看兒子,每天洗衣時都將兒子安置在伯爺宮中。

叔叔到伯爺宮一看,見伯爺的塑像跟日間見到的老者一模一樣,才知道委屈了嫂嫂。但由此斷定,這個侄兒非尋常之人,否則伯爺公也不會如此照顧。

中華林氏狀元故事之十四:廣東武狀元林德鏞

林德鏞自幼好武,身材魁梧,膂力過人。十多歲就隨母親到榕城謀生,後經朋友介紹,被船東僱去撐船,載貨搭客,往返於榕城西門與棉湖之間。因他身強力壯,又熟悉水路,所以船行得飛快,被過客譽為“飛鳳渡”。

中華林氏狀元故事之十四:廣東武狀元林德鏞

雖然林德鏞靠賣苦力,有碗飯吃,但船東三年都沒付他工錢,所以他決定離開船主另謀出路。事有湊巧,榕城武舉人許登庸要進京應試,想找個家僮,這個家僮非一般人所能勝任,需身強力壯,挑得動十八般兵器。此時,有人將林德鏞介紹給許登庸。

許舉人見林德鏞身體雄壯,長得跟自己還有幾分相像,頗有好感,便收下了他。主僕兩人一同進京,每到一處客棧休息,許舉人就叫林德鏞遞來他所挑的五十斤大刀,練習武藝。林德鏞在旁觀看,有時也比劃幾下,許舉人見他心靈手巧,也樂得指點一番。路上幾個月,不知不覺中林德鏞學了一點武藝。

中華林氏狀元故事之十四:廣東武狀元林德鏞

到了京都後,許舉人順利報了名,對考取武狀元志在必得。然而天有不測風雨,臨考前許舉人突然病倒了。按照當時朝廷規定,報了名不參加考試,就要受到懲罰。許舉人心急如焚,越急病情越重,無奈只好讓林德鏞代考,以應付過去。

無巧不成書。此時,康熙皇帝已經六十多歲,很想延年益壽,特派人到天竺國(今印度)求壽。使臣求來一節背竹,切開一看裡面寫著:“壽至林德鏞”。康熙皇帝下旨全國尋找林德鏞。

中華林氏狀元故事之十四:廣東武狀元林德鏞

康熙六十年(1721年)辛丑科,殿試那天,皇帝特意問主考官:“此次全國舉子,可有叫林德鏞的?”主考官回答說,只有許登庸,沒有林德鏞。因心有所繫,康熙聽成有叫林德鏞的,特傳他上殿面試。

林德鏞來到金鑾殿,精神抖擻,威風凜凜,康熙見是一位三十多歲的壯實青年,心裡高興地想:“這個年輕人至少可以再活幾十年,我的壽命若與他一樣,豈不是可以長命百歲”。於是心情大好。

此刻,林德鏞則心裡忐忑,擔心冒名頂代被人識破。心亂之下,大刀失手,他急忙把腳一踢,將刀接住。康熙問:“這招式叫什麼?”林德鏞答:“魁星踢鬥!”康熙緊接問:“你南方人會不會騎馬?”林德鏞聽成“擎馬”,當即把馬匹舉起,繞場一週,穩穩放下。全場響起雷鳴般掌聲。康熙大帝突然又問他叫什麼名字?”林德鏞說:“叫許登庸。”

康熙大聲喝道:“你叫林德鏞,不叫許登庸!”林德鏞大驚失色,暗叫不好,趕緊跪地謝罪求饒。沒想到,康熙龍顏大悅,不但賜他無罪,還欽點他為武狀元。

中華林氏狀元故事之十四:廣東武狀元林德鏞

林德鏞中武狀元后,授二等侍衛乾清門行走,加哈哈珠子。傳說,康熙大帝對他關愛有加,特留他在御苑居住。林德鏞每夜出宮遊玩,都由太監帶路,提著皇帝御用的金絲燈籠。皇親國戚、王孫公子誤以為皇帝出巡,個個當銜長跪,三呼萬歲,不敢起身。因此,皇親國戚懷恨在心,密謀害死林德鏞。

康熙皇帝聽說有人要加害林德鏞,龍顏大怒,當殿把皇親國戚訓斥一番,並想出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辦法:把林德鏞交給皇親國戚輪流供養,如有差池,或瘦半斤一兩,就要嚴懲不貸。這下大家都慌了手腳,為使林德鏞體重增加,暗暗在飯菜里加上蜂臘,把他養得白白胖胖。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有一天,皇帝在宮中無聊,便帶著林德鏞和御林軍出宮射獵。康熙射到一隻白兔,白兔帶箭跌下深潭。林德鏞自告奮勇下水捕撈。此時,正是寒冬臘月,水冷如冰,林德鏞下水後,肚裡蜂臘凝結,不幸身亡,年僅36歲。不久,康熙大帝駕崩。

中華林氏狀元故事之十四:廣東武狀元林德鏞

以上這些關於林德鏞的民間傳說,經梨園改編後,傳得神乎其神。事實上,林德鏞中武狀元,全憑自身本領。據光緒《揭陽縣誌》記載:“林德鏞天資豪宕,膂力過人。康熙丁酉(1717年)武圍第二人。辛丑(1721年)會試第九人,殿試第一人,授二等侍衛乾清門行走加哈哈珠子扈。駕幸熱河,寵幸方隆,未竟其用,遽卒。時論惜之。”

林德鏞中狀元后,在榕城西門街(古時稱宣化街)建有狀元坊。因其祖上是從福建平和遷徙到廣東,因此平和縣文峰鎮文洋村溪山林氏祠堂內也立有林德鏞狀元匾,落款為“翰林院經筵侍太學士吳士玉、戚麟祥為康熙辛丑科殿試第一名林德鏞立”。這塊“狀元牌匾”至今已有298年曆史。

中華林氏狀元故事之十四:廣東武狀元林德鏞

近年,據林氏宗親考證,林德鏞系福建九牧林長房、葦公後裔,其先祖於北宋嘉佑年間由閩入粵,繁衍生息。自林紘起,“七代連科甲,兩朝兩狀元”(即明朝狀元林大欽、清朝武狀元林德鏞)。到了清道光年間,又出了林召棠狀元,成了“兩朝三狀元”。

(作者簡介:林興華,筆名琪翔,高級編輯,廈大歷史學學士,北大文學碩士,今日頭條號“東南新華”,代表作《福建狀元的那些事》《尋找南少林》《西部娃的渴求》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