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獵場,康熙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為何不去?'

"

清軍入關之後,順治帝后面的三位皇帝,即康熙、雍正、乾隆在清史中政績突出,他們所在的時期,稱之為“康乾盛世”。康熙開疆僻壤、安定江山,雍正蓄意改革、勵精圖治,乾隆則比較幸運,有祖、父留下的產業可以揮霍。在清史中,有一個神祕場所,康熙一生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卻缺席了13年,雍正登基後從來沒去過這個地方,它就是木蘭獵場。

"

清軍入關之後,順治帝后面的三位皇帝,即康熙、雍正、乾隆在清史中政績突出,他們所在的時期,稱之為“康乾盛世”。康熙開疆僻壤、安定江山,雍正蓄意改革、勵精圖治,乾隆則比較幸運,有祖、父留下的產業可以揮霍。在清史中,有一個神祕場所,康熙一生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卻缺席了13年,雍正登基後從來沒去過這個地方,它就是木蘭獵場。

木蘭獵場,康熙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為何不去?

木蘭獵場,又稱木蘭圍場,是清朝歷史上最為神祕的場所之一,因為沒有皇帝的帶領,任何人都不允許踏入這篇廣袤的溼地。這片獵場開闢於康熙時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獵場,佔地面積空前,相當於4000多個圓明園的大小。分為70多個圍,每個圍都是一個單獨的獵場。

"

清軍入關之後,順治帝后面的三位皇帝,即康熙、雍正、乾隆在清史中政績突出,他們所在的時期,稱之為“康乾盛世”。康熙開疆僻壤、安定江山,雍正蓄意改革、勵精圖治,乾隆則比較幸運,有祖、父留下的產業可以揮霍。在清史中,有一個神祕場所,康熙一生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卻缺席了13年,雍正登基後從來沒去過這個地方,它就是木蘭獵場。

木蘭獵場,康熙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為何不去?

木蘭獵場,又稱木蘭圍場,是清朝歷史上最為神祕的場所之一,因為沒有皇帝的帶領,任何人都不允許踏入這篇廣袤的溼地。這片獵場開闢於康熙時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獵場,佔地面積空前,相當於4000多個圓明園的大小。分為70多個圍,每個圍都是一個單獨的獵場。

木蘭獵場,康熙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為何不去?

康熙8歲登基,直到除掉鰲拜之後,他才開始親政,康熙很嚮往祖先們的生活環境。康熙十六年,康熙第一次北巡,路過承德和內蒙古中間的草原時,止不住內心激動之情,策馬狂奔,有意將這個地方劃為獵場。因為自從清軍入關之後,八旗子弟缺乏練兵的場所,新一代滿洲人甚至連騎馬射箭的能力都每況愈下,當年驍勇善戰的八旗士兵,已經名不副實。4年之後,康熙正式建立木蘭獵場,讓八旗將士在關內也能感受祖先們射獵的風采。

"

清軍入關之後,順治帝后面的三位皇帝,即康熙、雍正、乾隆在清史中政績突出,他們所在的時期,稱之為“康乾盛世”。康熙開疆僻壤、安定江山,雍正蓄意改革、勵精圖治,乾隆則比較幸運,有祖、父留下的產業可以揮霍。在清史中,有一個神祕場所,康熙一生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卻缺席了13年,雍正登基後從來沒去過這個地方,它就是木蘭獵場。

木蘭獵場,康熙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為何不去?

木蘭獵場,又稱木蘭圍場,是清朝歷史上最為神祕的場所之一,因為沒有皇帝的帶領,任何人都不允許踏入這篇廣袤的溼地。這片獵場開闢於康熙時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獵場,佔地面積空前,相當於4000多個圓明園的大小。分為70多個圍,每個圍都是一個單獨的獵場。

木蘭獵場,康熙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為何不去?

康熙8歲登基,直到除掉鰲拜之後,他才開始親政,康熙很嚮往祖先們的生活環境。康熙十六年,康熙第一次北巡,路過承德和內蒙古中間的草原時,止不住內心激動之情,策馬狂奔,有意將這個地方劃為獵場。因為自從清軍入關之後,八旗子弟缺乏練兵的場所,新一代滿洲人甚至連騎馬射箭的能力都每況愈下,當年驍勇善戰的八旗士兵,已經名不副實。4年之後,康熙正式建立木蘭獵場,讓八旗將士在關內也能感受祖先們射獵的風采。

木蘭獵場,康熙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為何不去?

木蘭獵場的建立,至少有3個重大的作用:

第一,康熙為了表示自己不忘本,建立獵場,每年帶領八旗將士和王公貴族、皇子皇孫們前去狩獵,確實能提高滿人的騎射本領,在軍事方面作用明顯。

第二,木蘭獵場的建立,每年邀請蒙古各部,朝鮮等藩國前來觀禮,這種聲勢浩大的皇家活動,從某種程度上對周邊國家是一種震懾。

第三,木蘭圍獵雖然是滿洲人的集體活動,但歸根結底還是以皇帝為中心,這是清朝皇帝作秀的最佳場所,通過木蘭圍獵,可以展示皇帝的勇武和統治力,讓皇帝得到極大的滿足感。

"

清軍入關之後,順治帝后面的三位皇帝,即康熙、雍正、乾隆在清史中政績突出,他們所在的時期,稱之為“康乾盛世”。康熙開疆僻壤、安定江山,雍正蓄意改革、勵精圖治,乾隆則比較幸運,有祖、父留下的產業可以揮霍。在清史中,有一個神祕場所,康熙一生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卻缺席了13年,雍正登基後從來沒去過這個地方,它就是木蘭獵場。

木蘭獵場,康熙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為何不去?

木蘭獵場,又稱木蘭圍場,是清朝歷史上最為神祕的場所之一,因為沒有皇帝的帶領,任何人都不允許踏入這篇廣袤的溼地。這片獵場開闢於康熙時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獵場,佔地面積空前,相當於4000多個圓明園的大小。分為70多個圍,每個圍都是一個單獨的獵場。

木蘭獵場,康熙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為何不去?

康熙8歲登基,直到除掉鰲拜之後,他才開始親政,康熙很嚮往祖先們的生活環境。康熙十六年,康熙第一次北巡,路過承德和內蒙古中間的草原時,止不住內心激動之情,策馬狂奔,有意將這個地方劃為獵場。因為自從清軍入關之後,八旗子弟缺乏練兵的場所,新一代滿洲人甚至連騎馬射箭的能力都每況愈下,當年驍勇善戰的八旗士兵,已經名不副實。4年之後,康熙正式建立木蘭獵場,讓八旗將士在關內也能感受祖先們射獵的風采。

木蘭獵場,康熙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為何不去?

木蘭獵場的建立,至少有3個重大的作用:

第一,康熙為了表示自己不忘本,建立獵場,每年帶領八旗將士和王公貴族、皇子皇孫們前去狩獵,確實能提高滿人的騎射本領,在軍事方面作用明顯。

第二,木蘭獵場的建立,每年邀請蒙古各部,朝鮮等藩國前來觀禮,這種聲勢浩大的皇家活動,從某種程度上對周邊國家是一種震懾。

第三,木蘭圍獵雖然是滿洲人的集體活動,但歸根結底還是以皇帝為中心,這是清朝皇帝作秀的最佳場所,通過木蘭圍獵,可以展示皇帝的勇武和統治力,讓皇帝得到極大的滿足感。

木蘭獵場,康熙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為何不去?

所以,康熙每年都至少會去一到兩次木蘭獵場,康熙的一生去了48次,康熙六十一年,也就是他生命的最後一年秋天,康熙拖著病體仍舊出現在了木蘭獵場。乾隆即位後,先後來過40次木蘭獵場,每一次規模都超過康熙時期,非常宏大。然而,翻遍整個清史資料,從未發現雍正登基後來過木蘭獵場。如此威武宏大的皇家圍獵,為何雍正皇帝會缺席13年不來這裡呢?

"

清軍入關之後,順治帝后面的三位皇帝,即康熙、雍正、乾隆在清史中政績突出,他們所在的時期,稱之為“康乾盛世”。康熙開疆僻壤、安定江山,雍正蓄意改革、勵精圖治,乾隆則比較幸運,有祖、父留下的產業可以揮霍。在清史中,有一個神祕場所,康熙一生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卻缺席了13年,雍正登基後從來沒去過這個地方,它就是木蘭獵場。

木蘭獵場,康熙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為何不去?

木蘭獵場,又稱木蘭圍場,是清朝歷史上最為神祕的場所之一,因為沒有皇帝的帶領,任何人都不允許踏入這篇廣袤的溼地。這片獵場開闢於康熙時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獵場,佔地面積空前,相當於4000多個圓明園的大小。分為70多個圍,每個圍都是一個單獨的獵場。

木蘭獵場,康熙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為何不去?

康熙8歲登基,直到除掉鰲拜之後,他才開始親政,康熙很嚮往祖先們的生活環境。康熙十六年,康熙第一次北巡,路過承德和內蒙古中間的草原時,止不住內心激動之情,策馬狂奔,有意將這個地方劃為獵場。因為自從清軍入關之後,八旗子弟缺乏練兵的場所,新一代滿洲人甚至連騎馬射箭的能力都每況愈下,當年驍勇善戰的八旗士兵,已經名不副實。4年之後,康熙正式建立木蘭獵場,讓八旗將士在關內也能感受祖先們射獵的風采。

木蘭獵場,康熙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為何不去?

木蘭獵場的建立,至少有3個重大的作用:

第一,康熙為了表示自己不忘本,建立獵場,每年帶領八旗將士和王公貴族、皇子皇孫們前去狩獵,確實能提高滿人的騎射本領,在軍事方面作用明顯。

第二,木蘭獵場的建立,每年邀請蒙古各部,朝鮮等藩國前來觀禮,這種聲勢浩大的皇家活動,從某種程度上對周邊國家是一種震懾。

第三,木蘭圍獵雖然是滿洲人的集體活動,但歸根結底還是以皇帝為中心,這是清朝皇帝作秀的最佳場所,通過木蘭圍獵,可以展示皇帝的勇武和統治力,讓皇帝得到極大的滿足感。

木蘭獵場,康熙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為何不去?

所以,康熙每年都至少會去一到兩次木蘭獵場,康熙的一生去了48次,康熙六十一年,也就是他生命的最後一年秋天,康熙拖著病體仍舊出現在了木蘭獵場。乾隆即位後,先後來過40次木蘭獵場,每一次規模都超過康熙時期,非常宏大。然而,翻遍整個清史資料,從未發現雍正登基後來過木蘭獵場。如此威武宏大的皇家圍獵,為何雍正皇帝會缺席13年不來這裡呢?

木蘭獵場,康熙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為何不去?

其實,如果說雍正沒有來過木蘭獵場,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雍正為皇子時,康熙幾乎每次塞外行圍,都會帶上諸位皇子,雍正很少缺席。但雍正登基後,確實沒有以皇帝的身份來過木蘭獵場。雍正登基之初,上書房大臣馬齊曾經建議,皇上要效仿先帝,每年去木蘭行圍,沒想到這個建議會被雍正拒絕。其他大臣也多次建議雍正去,雍正最後給出的理由有3點:

其一,“朕事務繁多,抽不開身。”畢竟,雍正確實是個非常勤政的皇帝,每天奏摺都批改不完,哪來的時間去打獵。

其二,“朕一心禮佛,喜靜,不喜動。” 的確,雍正不喜歡動,很少出門,更很少出宮。

其三,“朕不欲殺生。”這個理由無法反駁,總之,雍正總能找出不去的理由。

"

清軍入關之後,順治帝后面的三位皇帝,即康熙、雍正、乾隆在清史中政績突出,他們所在的時期,稱之為“康乾盛世”。康熙開疆僻壤、安定江山,雍正蓄意改革、勵精圖治,乾隆則比較幸運,有祖、父留下的產業可以揮霍。在清史中,有一個神祕場所,康熙一生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卻缺席了13年,雍正登基後從來沒去過這個地方,它就是木蘭獵場。

木蘭獵場,康熙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為何不去?

木蘭獵場,又稱木蘭圍場,是清朝歷史上最為神祕的場所之一,因為沒有皇帝的帶領,任何人都不允許踏入這篇廣袤的溼地。這片獵場開闢於康熙時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獵場,佔地面積空前,相當於4000多個圓明園的大小。分為70多個圍,每個圍都是一個單獨的獵場。

木蘭獵場,康熙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為何不去?

康熙8歲登基,直到除掉鰲拜之後,他才開始親政,康熙很嚮往祖先們的生活環境。康熙十六年,康熙第一次北巡,路過承德和內蒙古中間的草原時,止不住內心激動之情,策馬狂奔,有意將這個地方劃為獵場。因為自從清軍入關之後,八旗子弟缺乏練兵的場所,新一代滿洲人甚至連騎馬射箭的能力都每況愈下,當年驍勇善戰的八旗士兵,已經名不副實。4年之後,康熙正式建立木蘭獵場,讓八旗將士在關內也能感受祖先們射獵的風采。

木蘭獵場,康熙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為何不去?

木蘭獵場的建立,至少有3個重大的作用:

第一,康熙為了表示自己不忘本,建立獵場,每年帶領八旗將士和王公貴族、皇子皇孫們前去狩獵,確實能提高滿人的騎射本領,在軍事方面作用明顯。

第二,木蘭獵場的建立,每年邀請蒙古各部,朝鮮等藩國前來觀禮,這種聲勢浩大的皇家活動,從某種程度上對周邊國家是一種震懾。

第三,木蘭圍獵雖然是滿洲人的集體活動,但歸根結底還是以皇帝為中心,這是清朝皇帝作秀的最佳場所,通過木蘭圍獵,可以展示皇帝的勇武和統治力,讓皇帝得到極大的滿足感。

木蘭獵場,康熙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為何不去?

所以,康熙每年都至少會去一到兩次木蘭獵場,康熙的一生去了48次,康熙六十一年,也就是他生命的最後一年秋天,康熙拖著病體仍舊出現在了木蘭獵場。乾隆即位後,先後來過40次木蘭獵場,每一次規模都超過康熙時期,非常宏大。然而,翻遍整個清史資料,從未發現雍正登基後來過木蘭獵場。如此威武宏大的皇家圍獵,為何雍正皇帝會缺席13年不來這裡呢?

木蘭獵場,康熙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為何不去?

其實,如果說雍正沒有來過木蘭獵場,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雍正為皇子時,康熙幾乎每次塞外行圍,都會帶上諸位皇子,雍正很少缺席。但雍正登基後,確實沒有以皇帝的身份來過木蘭獵場。雍正登基之初,上書房大臣馬齊曾經建議,皇上要效仿先帝,每年去木蘭行圍,沒想到這個建議會被雍正拒絕。其他大臣也多次建議雍正去,雍正最後給出的理由有3點:

其一,“朕事務繁多,抽不開身。”畢竟,雍正確實是個非常勤政的皇帝,每天奏摺都批改不完,哪來的時間去打獵。

其二,“朕一心禮佛,喜靜,不喜動。” 的確,雍正不喜歡動,很少出門,更很少出宮。

其三,“朕不欲殺生。”這個理由無法反駁,總之,雍正總能找出不去的理由。

木蘭獵場,康熙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為何不去?

其實,不僅木蘭獵場雍正不去,康熙和乾隆在位時,都喜歡南巡,也就是所謂的“下江南”,可從未有人聽說過“雍正下江南”。可見,雍正確實比較另類,不喜歡效仿康熙。也有人說,雍正是位比較“務實”的皇帝,對於“木蘭行圍”“南巡”這種勞民傷財的大型戶外活動,從內心是反對的。

"

清軍入關之後,順治帝后面的三位皇帝,即康熙、雍正、乾隆在清史中政績突出,他們所在的時期,稱之為“康乾盛世”。康熙開疆僻壤、安定江山,雍正蓄意改革、勵精圖治,乾隆則比較幸運,有祖、父留下的產業可以揮霍。在清史中,有一個神祕場所,康熙一生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卻缺席了13年,雍正登基後從來沒去過這個地方,它就是木蘭獵場。

木蘭獵場,康熙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為何不去?

木蘭獵場,又稱木蘭圍場,是清朝歷史上最為神祕的場所之一,因為沒有皇帝的帶領,任何人都不允許踏入這篇廣袤的溼地。這片獵場開闢於康熙時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獵場,佔地面積空前,相當於4000多個圓明園的大小。分為70多個圍,每個圍都是一個單獨的獵場。

木蘭獵場,康熙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為何不去?

康熙8歲登基,直到除掉鰲拜之後,他才開始親政,康熙很嚮往祖先們的生活環境。康熙十六年,康熙第一次北巡,路過承德和內蒙古中間的草原時,止不住內心激動之情,策馬狂奔,有意將這個地方劃為獵場。因為自從清軍入關之後,八旗子弟缺乏練兵的場所,新一代滿洲人甚至連騎馬射箭的能力都每況愈下,當年驍勇善戰的八旗士兵,已經名不副實。4年之後,康熙正式建立木蘭獵場,讓八旗將士在關內也能感受祖先們射獵的風采。

木蘭獵場,康熙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為何不去?

木蘭獵場的建立,至少有3個重大的作用:

第一,康熙為了表示自己不忘本,建立獵場,每年帶領八旗將士和王公貴族、皇子皇孫們前去狩獵,確實能提高滿人的騎射本領,在軍事方面作用明顯。

第二,木蘭獵場的建立,每年邀請蒙古各部,朝鮮等藩國前來觀禮,這種聲勢浩大的皇家活動,從某種程度上對周邊國家是一種震懾。

第三,木蘭圍獵雖然是滿洲人的集體活動,但歸根結底還是以皇帝為中心,這是清朝皇帝作秀的最佳場所,通過木蘭圍獵,可以展示皇帝的勇武和統治力,讓皇帝得到極大的滿足感。

木蘭獵場,康熙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為何不去?

所以,康熙每年都至少會去一到兩次木蘭獵場,康熙的一生去了48次,康熙六十一年,也就是他生命的最後一年秋天,康熙拖著病體仍舊出現在了木蘭獵場。乾隆即位後,先後來過40次木蘭獵場,每一次規模都超過康熙時期,非常宏大。然而,翻遍整個清史資料,從未發現雍正登基後來過木蘭獵場。如此威武宏大的皇家圍獵,為何雍正皇帝會缺席13年不來這裡呢?

木蘭獵場,康熙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為何不去?

其實,如果說雍正沒有來過木蘭獵場,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雍正為皇子時,康熙幾乎每次塞外行圍,都會帶上諸位皇子,雍正很少缺席。但雍正登基後,確實沒有以皇帝的身份來過木蘭獵場。雍正登基之初,上書房大臣馬齊曾經建議,皇上要效仿先帝,每年去木蘭行圍,沒想到這個建議會被雍正拒絕。其他大臣也多次建議雍正去,雍正最後給出的理由有3點:

其一,“朕事務繁多,抽不開身。”畢竟,雍正確實是個非常勤政的皇帝,每天奏摺都批改不完,哪來的時間去打獵。

其二,“朕一心禮佛,喜靜,不喜動。” 的確,雍正不喜歡動,很少出門,更很少出宮。

其三,“朕不欲殺生。”這個理由無法反駁,總之,雍正總能找出不去的理由。

木蘭獵場,康熙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為何不去?

其實,不僅木蘭獵場雍正不去,康熙和乾隆在位時,都喜歡南巡,也就是所謂的“下江南”,可從未有人聽說過“雍正下江南”。可見,雍正確實比較另類,不喜歡效仿康熙。也有人說,雍正是位比較“務實”的皇帝,對於“木蘭行圍”“南巡”這種勞民傷財的大型戶外活動,從內心是反對的。

木蘭獵場,康熙去了48次,乾隆去了40次,雍正為何不去?

但雍正是極其聰明的,他雖然不喜歡去木蘭圍獵,但在雍正臨死前,曾下旨:

“後世子孫,當遵皇考所行,習武木蘭,毋忘家法。”

也就是說,雍正因為自己沒有去木蘭圍獵,怕給後世留下把柄,臨終下了一道聖旨,讓子孫後世不要忘記祖宗家法,要勤去木蘭獵場,並且把這個定為“家法”。這樣一來,就沒人敢指責雍正不去打獵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