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馮玉祥“經濟顧問”的紅色資本家

抗日戰爭 馮玉祥 經濟 日本 蔣介石 莫邪青鋒 2018-12-01

文章摘自:大眾日報,作者:羅先哲。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1951年6月1日,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向全國發出了開展捐獻武器運動的號召。天津富商畢鳴岐率先捐獻飛機1架,帶動天津市民主建國會和工商業聯合會的會員捐獻飛機5架,並以華北人民赴朝慰問團副總團長的身份赴朝慰問。

曾任馮玉祥“經濟顧問”的紅色資本家

畢鳴岐

畢鳴岐是山東利津畢家嘴村人,出身貧苦。他先作洋行的職員、買辦,爾後隨著經濟實力的增長,逐步擺脫外商羈絆,自營經貿實業,逐步成為一名我國著名的愛國民族工商企業家。

曾任馮玉祥“經濟顧問”的紅色資本家

畢鳴岐在天津的舊居

成績優秀的插班生

畢鳴岐,字鳳崗,1902年10月27日出生在山東省利津縣畢家嘴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畢家嘴村處退海之地,土地鹼薄,農業收成甚微,全家難以餬口,他父親只能利用農閒時間為鹽商推鹽以維持全家生活。

畢鳴岐自幼聰明好學,在本村讀私塾時,功課一直名列榜首,常受老師誇獎。1900年,八國聯軍打進北京,腐朽的清政府割地賠款,山東成為德國的勢力範圍。德國在濟南、青島、濟寧等地廣設教堂,創辦學校,宣傳和灌輸西方文化。1917年,濟南洪家樓天主教堂的神職人員到利津縣鄉間進行傳教活動,他們看到畢鳴岐少年英俊,聰穎過人,便勸說畢家將畢鳴岐送到了濟南天主教會所辦的德育師範學校就讀。

畢鳴岐在德育師範學習勤奮,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因反對教會的一些清規戒律,與學校神甫發生衝突,後被學校開除。之後,他轉入濟寧中西中學當了插班生。這所學校以學德文為主,除語文一門為中文外,其它課程都用德語講授,教師均為德國神甫。當時德國人到中國開辦洋行的很多,這所學校的目的就是專門培養為德資企業服務的翻譯、司賬和營業員等。經過兩個冬春的刻苦學習,成績優秀的畢鳴岐奠定了紮實的德語基礎。

馮玉祥說“你是個人才”

畢鳴岐在中西中學畢業後,到濟南德商德孚洋行當了一名小職員,他頭腦靈活、頗有心計,處處留心學習經營之道。在以後的幾年中,他又先後受聘於瀋陽挪威洋行、北京德孚洋行和瀋陽禮和洋行,擔任德文翻譯和文書等職。這期間,他的德語翻譯才能和從事外貿生意的才華得到發揮。1927年冬,他被挪威商凱利洋行聘為華人經理,開始了他的買辦生涯。

沒過幾年,畢鳴岐又應聘到哈爾濱德商德茂洋行任華人經理。德茂洋行主要經營大小五金製品。時值國內軍閥混亂,戰事連年不斷,奉系軍閥在瀋陽大力興辦軍工廠,成為德茂洋行的大主顧。同時,該行還以德產機器和五金產品供給松花江造船廠和東北地區鐵路局,因此德茂洋行的生意出現了空前繁榮的局面,畢鳴岐的聲譽和地位也隨之得到提高。

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日本侵略軍鐵蹄踐踏了我國東北各省。在日本帝國主義的高壓政策下,歐洲外商同樣也受到了打擊。德茂洋行業務蕭條,一蹶不振,畢鳴岐遂辭去職務。目睹了日寇的侵略暴行,在哈爾濱時畢鳴岐參加了一些抗日活動,受到日本特務的注意,於是他化裝離開哈爾濱,祕密回到關內,然後輾轉到了張家口。不久,畢鳴岐應聘於張家口德商德華洋行任華人經理。1932年間,他利用德華洋行運輸汽車之便,掩護過中國共產黨的高級幹部進入蘇聯。

1933年春,日寇攻佔熱河,向察哈爾、河北進犯。是年5月,馮玉祥將軍在張家口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對日作戰。馮的參謀長石敬亭是畢的同鄉友好,從小一起長大,介紹他認識了馮玉祥。馮將軍曾偕同夫人李德全來德華參觀,並親筆書一條幅贈他作為紀念。德華業務停辦後,馮約畢鳴岐參加抗日同盟軍,畢鳴岐婉言謝絕。馮將軍說:你是個人才,你可在經濟方面搞工作。畢鳴岐同意了。馮玉祥領導的人民抗日同盟軍司令部成立,馮玉祥任總司令,吉洪昌任總指揮。畢鳴岐被任命為少將諮議,積極進行募捐活動,支援抗日救國鬥爭。不久抗日同盟軍遭到蔣介石的破壞,派其嫡系軍隊包圍了張家口,逼走了馮玉祥。畢鳴岐感到住在張家口沒有保障就返回濟南,三個月後赴上海德商孔士洋行任職。

1934年,畢鳴岐任機構相當龐大的天津孔士洋行華人經理。孔士洋行經營大小五金、化工原料,並代銷美國美孚石油公司的汽油、煤油和潤滑油等,畢鳴岐有多年從事經貿的豐富經驗,在不太長的時間內就把生意辦得紅紅火火,他個人也獲得豐厚收益。

多年來,身為洋行買辦的畢鳴岐逐漸積累了足夠的資金,他夢寐以求的是儘快擺脫外商羈絆,結束依附洋行、寄人籬下的生活,自營經貿實業。1945年抗戰勝利後,賴於日本帝國主義庇護的孔士洋行宣告倒閉,畢鳴岐富有前瞻性地收購全部存貨,創辦了華甡貿易行,他的願望終於變成了現實。

華甡貿易行的經營方式和經營範圍基本上與孔士洋行雷同,並沿襲了其國外業務渠道。為做到業務上的連續性,他僱用了原孔士洋行的外籍副總經理高瑞夫和外籍高級職員普斯與哈夫曼,利用他們的特長為已所用。畢鳴岐曾自豪地說:“過去我們被外國人僱用,今天我們同樣也可以僱用外國人嘛!”這三名外籍職員直到1953年才先後離開天津回國。

畢鳴岐的義舉

1948年冬,遼瀋戰役勝利之後,平津解放指日可待,解放軍乘勝進攻,國民黨政權搖搖欲墜。這時,有些資本家聽信國民黨的反動宣傳,不瞭解共產黨的政策,因而畏懼共產黨,紛紛攜資出走香港、臺灣和國外。畢家當時在平津等地已有多處企業、鉅額資產。加之他在天津市商會和同業公會任職,並與國民黨天津市警備司令陳長捷、天津市市長杜建時、國民黨政府軍役部鹿鍾麟等人交往甚密,所以他猶豫不決。

此時,畢鳴岐幼時的同學、中共地下黨員王華庭找到了他,經過多次促膝談心,王華庭向他闡明瞭解放戰爭的形勢和共產黨保護民族工商業的政策和主張,使畢鳴岐深受啟發,從而解除了顧慮,堅定了等待解放的信心。為了保證王華庭的安全,畢鳴岐將王安置在自己家居住,併為王謀了合法的職員身份,以為其地下工作作掩護。與此同時,畢鳴岐還以自己的親身感受,勸說陳合增、陳毓增等天津工商界朋友多人,放棄去香港和國外,等待解放。天津解放前夕,擔任天津市商會會長的畢鳴岐,偕同工商界名流李燭塵、朱繼聖、楊亦周等人,代表天津市各界人士去楊柳青前線,慰問解放軍指戰員和歡迎解放軍進城。天津解放後,他寫信動員已去香港的天津工商界朋友多人返回大陸。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沒過兩個月,一艘美國商船停在了天津大沽口外,船上滿載著天津多家貿易商行訂購的進口貨物,但貨主們都不敢提貨。面對這種情況,畢鳴岐挺身而出,主動向軍管會請示,這艘美國商船才最終得以進港。由此,天津港恢復了進出口業務——當時全國的對外貿易都處於停擺的狀態,天津的外貿業務率先行動等於贏得了先機,一時間出現了空前的繁榮景象:香港華資公司紛紛派員來津成立分公司,上海的進出口商也搶著在天津設立分支機構,天津的外貿業務空前繁榮,畢鳴岐的義舉也在天津進出口行業中傳為佳話。

國禮送緬甸

不久,劉少奇同志來天津視察工作。他專門邀集李燭塵、畢鳴岐、朱繼聖等著名資本家進行座談。劉少奇闡明瞭國家發展民族工商業的政策,給與會者以巨大的鼓舞。

從1949年初夏開始,畢鳴岐變賣了家中的部分黃金、房產、汽車,又從自己經營的進出口商貿企業中抽出部分資金,投到工業生產中去。到1950年底,他先後創辦了新民化工廠、新大電鋸廠、新成造紙廠等企業。其中新民化工廠是在美國對我國進行經濟封鎖,我國印染工業染料奇缺的情況下建立的。畢鳴岐通過各種渠道,廣攬人才,先後從京、津、滬等地聘請了14位高科技人才。在專家的指導下,這個廠研製生產了堅固硫化藍等一些新產品,不僅解決了國家急需,而且填補了我國染料工業的空白。1954年周恩來總理訪問緬甸時,贈給緬甸政府的20噸直接棕G染料,就是新民化工廠生產的。

1954年,已當選為全國工商聯副主委、天津工商聯主委、天津市政協副主席的畢鳴岐率先申請將他獨資經營的新民化工廠實行公私合營。這個廠當時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染料廠,在天津工商界影響很大。1956年全行業公私合營時,畢鳴岐代表天津市工商界赴京向毛主席、黨中央報喜,受到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同時,畢鳴岐夫人戴翩英也代表天津市工商界家屬向毛主席呈遞了決心書,受到毛主席及其他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這年,畢鳴岐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天津市副市長。

畢鳴岐積極參加各項社會活動。認購公債時,他每次認購的金額都為全市之首。他本人及其所經營的企業,累計認購公債20多萬元,其認購公債金額之大,引起中國人民銀行關注,銀行派人專程訪問,並創辦了公債保管業務,當場將20萬元公債券委託銀行保管。這在天津工商界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受到天津市市長黃敬的讚揚。

畢鳴岐沒有忘記山東故鄉,建國前,他曾捐助過母校山東濟寧中西中學;建國後,他捐資山東省同鄉會醫院,使之擴建成為紅十會醫院。他熱心公益事業,聯合進出口同行捐資創建天津市實驗小學;他將天津市自己的一所房產捐獻給社會開辦幼兒園;他把數以百萬的捐款獻給災區人民。除此之外,畢鳴岐還在生前準備為兒童福利基金會捐資,因十年浩劫未得實現,改革開放後由其夫人捐款6萬元,代他完成了夙願。

畢鳴岐在十年浩劫中受到殘酷迫害,1971年5月15日含冤離開人世。1978年黨為畢鳴岐平反昭雪,恢復名譽。1981年他的骨灰被安放到天津市烈士陵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