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三條以抗日名將命名的道路,你能一一列舉嗎?

北京的大街小巷有幾千條,街巷名稱涉及人物的,有以其官職命名的,如文丞相衚衕,在東城區府學衚衕內文天祥祠堂東側,以紀念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得名。有以其爵位命名的,如廣寧伯街,在西城區闢才衚衕以西,明朝功臣廣寧伯劉榮的伯爵府原在此街得名。有以其特長技藝命名的,如劉蘭塑衚衕,在西安門大街路北,以元朝塑像高手劉元得名。

而正式以現代人物姓名命名的街道,在北京城區只有三處,即西城區的佟麟閣路(通州也有一條以佟麟閣命名的大街“佟麟閣大街”)、趙登禹路(通州也有一條“趙登禹大街”)、東城區的張自忠路。這三位英烈,都是為國捐軀的抗日名將,早年都是馮玉祥的部下。在擔任29軍將領期間,自1934年29軍駐防京津地區後,都曾在北京居住過。

抗戰勝利之後,何思源出任北平市市長,何思源於1947年3月13日簽發了《北平市政府戶字第59號訓令》,將南溝沿大街命名為佟麟閣路,北溝沿大街命名為趙登禹路,鐵獅子衚衕命名為張自忠路。

佟麟閣

北京有三條以抗日名將命名的道路,你能一一列舉嗎?

佟麟閣(1892-1937),滿族,原名佟凌閣(因犧牲後報紙誤寫為“麟閣”,此後就沿用了下來),字捷三,河北省保定市高陽縣人。中華民國軍事將領,先後隸屬北京政府、國民軍、國民政府(國民革命軍),是馮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是中國在抗日戰爭中殉國的第一位高級將領。1937年7月,南京國民政府發佈命令,追授佟麟閣為陸軍二級上將。抗戰勝利後,南溝沿改名為佟麟閣路,以示紀念。

佟麟閣早年參加護國討袁戰爭。曾任馮玉祥部陸軍第11師第21混成旅旅長。1926年9月五原誓師後,隨部參加北伐。1928年起,任國民革命軍第2集團軍第35軍軍長、暫編第11師師長、第29軍副軍長。1933年率部參加長城抗戰,取得喜峰口大捷。同年5月,參加察哈爾抗日同盟軍,任第一軍軍長兼代理察哈爾省主席,跟隨馮玉祥馳騁察省,打擊日軍,收復失地,為察省光復作出了貢獻。

2014年9月,佟麟閣將軍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趙登禹

北京有三條以抗日名將命名的道路,你能一一列舉嗎?

趙登禹(1898—1937),字舜城,山東菏澤縣杜莊鄉趙樓村人,抗日烈士。1914年趙登禹加入馮玉祥的部隊,任馮的隨身護兵,跟隨參加北伐戰爭,後國民黨軍改編,回任第二十八旅旅長。

跟隨馮玉祥參加“中原大戰”,戰敗後馮的部隊被整編,趙登禹被任命為第29軍37師109旅旅長。 1937年7月28日,對日作戰時壯烈殉國,時年39歲,是抗日殉國的第一位師長。

為了紀念趙登禹,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北平市政府將崇元觀南至太平橋的馬路命名為“趙登禹路”;北平通縣古運河西岸一條大街,被命名為“趙登禹大街”。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確認趙登禹為抗日烈士。2009年9月,趙登禹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選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張自忠

北京有三條以抗日名將命名的道路,你能一一列舉嗎?

張自忠(1891-1940),字藎臣,後改藎忱,漢族,山東省臨清人,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中國國民黨上將銜陸軍中將,追授二級上將銜,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後參與臨沂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等。1940年在襄陽與日軍戰鬥中,不幸犧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追認張自忠將軍為革命烈士,2009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2014年9月, 張自忠將軍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更多抗戰故事,歡迎閱讀《抗戰往事》。

北京有三條以抗日名將命名的道路,你能一一列舉嗎?

作者以多年的探訪考查,挖掘鮮為人知的抗日戰爭新史料;以深刻的思想,揭示時代脈搏與事件底蘊;以生動的文學語言,書寫真實的歷史;以密集的知識,吸引讀者的興趣;以滿腔的激情,讚頌愛國前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