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文化:龍洞河:流淌著抗戰文化的血脈

恩施土家文化:龍洞河:流淌著抗戰文化的血脈

昔日龍洞河

恩施土家文化:龍洞河:流淌著抗戰文化的血脈

昔日龍洞河

恩施土家文化:龍洞河:流淌著抗戰文化的血脈

昔日龍洞河

恩施土家文化:龍洞河:流淌著抗戰文化的血脈

昔日龍洞河

恩施土家文化:龍洞河:流淌著抗戰文化的血脈

昔日龍洞河

恩施土家文化:龍洞河:流淌著抗戰文化的血脈

昔日龍洞河

恩施土家文化:龍洞河:流淌著抗戰文化的血脈

昔日龍洞河

恩施土家文化:龍洞河:流淌著抗戰文化的血脈

昔日龍洞河

在恩施居住多年的人都知道,有一大一小兩條河流流經恩施城區,大的是清江,小的是龍洞河。

龍洞河的源頭,算是恩施市內一處知名的景區。山上翠竹成蔭高樹成林,寒冬之時亦綠如碧玉。此處有一瀑布,自大龍山半山坎的洞中流出。漲水時則分幾股同時筆直而下,頗有銀河落九天之勢,水不大時亦有一線飛瀑自洞中流出,跌到崖底潭中,再從潭邊的水草間揚揚灑灑流下,綠草濺玉,分外惹眼。

此處春夏時節風光好,是大家踏青郊遊的好去處。

據說龍洞之水是冬暖夏涼,夏涼尚未可知,冬暖則是一定的。前日,記者再次徒步探訪龍洞源頭,始知龍洞之水寒冬猶暖。於我,又是一驚喜。

冬日的龍洞河很安靜,雖已無春夏景緻,卻別添一番寒冬特有的悲壯之色,沿途兩岸高樹葉已落光,枯草連片,風吹不動,時不時有三兩鳥雀,撲稜稜被驚起老高。記者從三孔橋一路行至龍洞口,只見三兩行人匆匆走過,頗有一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蒼涼之感。

想起幾年前爬山時所見那幢破敗的竹屋(後來才知是抗戰時期國民黨第六戰區司令兼湖北省主席陳誠的官邸),今日不知又破成幾何,我遂沿幾年前的舊路上山,行至能遙望竹屋邊上的幾棵高樹時,因受水渠缺口的阻隔,再無法跳過去,換另一條路走,亦被阻隔,只得遺憾而歸。

相較於風光,龍洞河更讓人神往則是它內蘊豐富的抗戰文化。龍洞河長不到六公里,卻是恩施抗戰文化最集中的流域。

現在進入龍洞景區,只能見新立的石碑一塊,上面寫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保護單位”“國民黨第六戰區長官司令部官邸舊址”。

河邊春秋 81歲老人艾方洪的龍洞河情結

龍洞河自恩施城郊龍洞發源,流經龍洞灣、桂花園、三孔橋、土橋壩、鳳凰山、棲鳳橋、五峰山、官坡街,於東門橋下注入清江。短短一段龍洞河,在世居恩施的人們心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且不說古時關於龍洞來歷的傳說故事,就是作為抗戰時期湖北省會的駐地,龍洞河亦顯得非常重要。

抗戰時期,日寇侵佔武漢後,湖北省政府遷至恩施,恩施成為湖北省戰時臨時省會。時任省主席、國民黨第六戰區司令的陳誠,在這裡指揮第六戰區軍隊與敵抗爭,先後打響了“宜昌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等大小戰役,重創侵略者。“鄂西大捷”後,他邀蔣介石來恩施視察戰果,於半山腰修一別墅,蔣介石來恩施即居住在此,此別墅後稱“陳誠公館”,另還建有一“中正亭”,亦稱“復楚亭”,此亭惜於文革中被毀。

位於龍洞河口的艾氏宗祠,是當時臨時會議的會址及議長石瑛的住址,時任臨時會議副會長的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曾在這裡舉行過一場學術演講會,並寫下了《鄂西川東、湘西桂花第四徵冰川現象述要》的學術報告。

順河而下,在土橋壩一帶,遍佈著臨時省政府的各要害部門及幾所中高等學校,聚集了當時的很多名流,其中就有被稱為“湖北三怪”的嚴立三、石瑛、張難先,此三人組成暫時的“賢人政府”,在當時的恩施政壇上留下了許多逸聞趣事。嚴立三後於龍洞病故,並安葬於此,新中國成立後,嚴墓被遷走,現僅剩墓碑。

恩施曾作為戰時湖北省臨時政府五年,在龍洞河畔留下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蹟,為後來開發龍洞景區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艾老說,龍洞河兩岸曾遍植楊柳翠竹,水清見底,曾有八大景點:斷橋臥龍、桂花飄香、石龍奔江、兩河相會、拱橋倒影、參議會址、鐵索橋懸、蓮花泛潮,現今的龍洞河,無法可比。

開發龍洞景區,就不得不提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艾方洪等九位老人自發籌資開發龍洞的事情。

1990年,艾老從恩施物資部門退休,由他提議,當時同時從恩施各單位退休的幾位老人:康紀成,白虹、鄒今魁、羅時炳、熊一軍、羅會炎、艾方剛、艾方繼一起克服重重困難,自掏腰包籌集十多萬元,決定開發龍洞景區。他們作了龍洞200米陰河水路探險,為兩個幹洞安裝了照明設備,在一些可供遊人觀賞的景點修了石梯和護欄,並造了六隻木船,還在洞外新建了一條600米的公路,修復了一座石拱橋和兩座鐵索吊橋,現今龍洞河上可見的那座木板吊橋,是由其中一座鐵索橋被沖毀後重建而成。經過幾年的打造,艾方洪等九位老人成立了旅遊服務社,龍洞景區於1995年2月掛牌營業,吸引了很多州內外遊客來遊玩。但終因未能得到政府的財力支持,景區經營每況愈下,幾位老人終因資金短缺而將項目擱淺。

現今的龍洞河已不復當年盛況,只有停靠在河中那隻遊船彷彿還在訴說著那時的熱鬧景象。河水亦不再清澈如昔,甚至可以說是垃圾遍地。有著豐富的人文資源和自然景觀的龍洞河,荒廢至此,惜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