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陳毅點將隨行的將軍

抗日戰爭 陳毅 張雲龍 項英 紅色文化週刊 2017-05-25

他是陳毅點將隨行的將軍

開國少將張雲龍革命故事

他是陳毅點將隨行的將軍

抗日旌旗到江南 經略延陵促和平

“軍行早,滿目皆荒草。破衣遮得風雪寒,樹皮草根充飢飽。北上是英豪。”

這首題為《草地行軍有感》的詞,是張雲龍將軍回顧長征的作品,抒發了身為一名紅軍戰士勇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戰鬥豪情。

張雲龍將軍1910年11月出生於永定縣湖雷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4歲當篷船工人,1926年積極投身大革命運動,任永定縣篷船工會工人糾察隊隊長,同年參加反帝大同盟。18歲參加紅軍,出生入死,轉戰南北,歷任戰士、班長、排長、連長,在五次反“圍剿”戰爭中,戰功卓著,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紅軍基層指戰員。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全面爆發。值此民族危亡的關頭,中國共產黨顧全大局,決定聯蔣抗日。1938年1月6日,新四軍軍部在南昌正式成立,軍長葉挺、副軍長項英、參謀長張雲逸,全軍編為四個支隊。張雲龍等七八十位營、團以上幹部,由項英、陳毅反覆挑選,從延安遠赴江南抗日前線,張雲龍被任命為軍部參謀處參謀。

1938年1月中旬,張雲龍隨陳毅司令員由南昌出發,到浙贛邊區的開化、溪口山區,集結紅軍游擊隊,編成新四軍一支隊,六月進入蘇南敵後,新四軍首戰衛崗大捷。1938年7月,一支隊派遣張雲龍在延陵地區開展工作,陳毅部署張雲龍兩大要務:一是在紅四軍趕跑日本鬼子、各方勢力明爭暗鬥、局勢混亂之時,由張雲龍帶領連隊做好維穩工作,若有向國人開火的胡作非為者,堅決不客氣地消滅;二是委託張雲龍帶一份陳毅的親筆信面交紀振綱先生,與其和平相處,同時搞好同延陵的國民黨區貢友山先生的關係。

貢友山先生是一位60多歲的士紳,富有民族氣節,日寇佔領丹陽時,要他擔任維護會長、區長,被他堅決拒絕,卻欣然就任陳毅任命的區長。陳毅司令員對張雲龍說:“此人在我離開後表現如何,我不清楚,但就我在當地工作中的感覺,他對我黨的抗日主張心悅誠服,對新四軍派去的人非常尊重,凡事有商有量,從不專斷,身為區長盡心盡力,我們共事很融洽。”

張雲龍率部挺進延陵地區後,積極搞好與貢友山先生的關係,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成立了一支100多人的遊擊大隊,隊長由區長貢友山兼任,實際上他不干預“軍事方面的事”,一切聽由新四軍安排。這支游擊隊發展到數百人,改稱延陵獨立支隊,後來成為新四軍部隊新六團三營。

張雲龍在延陵地區開展工作一個月後,陳毅司令員點將,要張雲龍隨他去拜訪紀振綱。

紀振綱是江南著名的經營茶莊的實業家,茶園產業,方圓數百里。他收留了“八·一三”上海戰敗後的十九路軍潰散老兵,組成了一支裝備精良的數百人的隊伍。

陳毅司令員帶著張雲龍登門拜訪紀振綱。看到陳毅、張雲龍親自來訪,紀振綱非常高興,三人相談甚歡,很是投緣。紀振綱深深感激他們的“知遇之恩”,資助了大量布匹、藥品給新四軍,此後還把他所統領的數百人的隊伍,連人帶槍送給了新四軍。

日寇“掃蕩”磨盤山 孤軍水路破重圍

新四軍挺進江南,建立了以茅山為中心的抗日民主根據地,給日寇造成了極大威脅,日軍為確保南京、鎮江等戰略要地安全,並確保其京滬線、京杭縣等交通命脈的暢通,連續不斷地對新四軍進行大肆“掃蕩”。

1938年9月15日,日軍再次以重兵“掃蕩”上興埠、上沛埠和溧水溧水等地,同時,兵分幾路,猛撲茅山地區。

陳毅司令員決心殲滅日寇一路,命令部隊在茅山公路以北三至四公里丘陵地段設伏。吳詠湘營迅速投入預設陣地。

日軍步騎兵配屬炮兵果然沿路攻擊前進,兵力多達千餘人。敵眾我寡,陳毅司令員果斷決定改變原定計劃。

“軍情危急。張參謀,你帶幾個偵察員迅速通知吳詠湘,立即撤離磨盤山,不可戀戰。”

“是”,張雲龍向陳毅司令員行過軍禮,轉身率偵查員跑步前進,趕在日落之前,將命令傳達到吳詠湘營長。

吳營孤軍深入,撤回殊非易事。張雲龍與吳詠湘共同研製了一個大膽的回撤計劃———不走陸路走水路。吳營悄然經商淳地區,乘船強渡石臼湖,連夜通過了日軍的掃蕩區和封鎖線,安全順利地回到了新四軍第一支隊部。次日拂曉,日軍層層包圍了磨盤地區,磨盤地區已空無一人。

陳毅司令員面對突圍後的吳詠湘營,幽默地說:“豆腐渣也撐死老母豬,敵眾我寡,不可硬拼,鬼子的兔子尾巴長不了!”

(遊京紅 整理)

他是陳毅點將隨行的將軍

他是陳毅點將隨行的將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