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對抗日戰爭的反思

抗日戰爭 日本 軍事歷史 中國近代史 政治 當代歷史故事 2018-11-28
關於對抗日戰爭的反思

近年來,中國對抗日戰爭勝利的紀念比較隆重,很多論著和影視作品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侵華的暴行及對中國人民造成的災難,歌頌了中國人民英勇抗戰的事蹟,倡導繼承和發揚抗戰精神,這都是很好的。但我覺得有一個缺陷,即對日本為什麼大規模侵華,中國為什麼一次次失敗,抗日戰爭有什麼教訓,反思不夠。

關於對抗日戰爭的反思

中國從近代以來在遭受日本侵略時之所以一次次失敗,

首先是因為中國經濟和武器的落後。日本雖然是一個小國,但經濟實力和軍隊的武器裝備遠勝中國。中國雖然是一個大國,軍隊的數量遠遠超過日本,但經濟實力和軍隊的武器裝備卻遠遠落後於日本。在現代戰爭中起重要作用的坦克、汽車、飛機、大炮、艦艇等武器裝備,中國一樣也不能製造。因此,中國軍隊的戰鬥力,與日軍相比差得很遠。有的材料甚至說,據日本方面估算,日軍一個大隊(相當於營)的戰力相當於國民黨軍隊一個師。在七七事變以後,中國雖然形成了全民族抗戰,但在強大的日軍進攻面前,仍然丟失了大片國土,就是由於兩國、兩軍的實力相差太遠的緣故。正因為如此,日本才不把中國放在眼裡。如果中國不是那麼落後,日本就不敢那麼肆無忌憚地大規模侵略中國。

關於對抗日戰爭的反思

其次,是因為中國政治的腐敗。日本原來和中國一樣,也是一個落後的封建國家,曾經被迫與西方列強簽訂不平等條約。但在19世紀七八十年代,也就是中國的慈禧太后統治的年代,明治天皇大膽地進行資產階級改革,在政治上實行西方的民主制度,在經濟上努力實現上業化迅速地變成一個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而在中國,卻殘酷地扼殺了康有為等人發動的“戊戌變法”,極力維護封建制度。甲午戰爭發生時,北洋艦隊的裝備雖然不比日本艦隊差,但政治和軍隊的腐敗,卻使北洋艦隊一敗塗地。後來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時期中國在與日本衝突

中的失敗,也是與當時政治和軍隊的腐敗分不開的。

關於對抗日戰爭的反思

再次,是因為中國政府的軟弱。現在我們說日本從明治維新後就逐步變成侵略成性的軍國主義國家,侵佔中國是其既定國策,但在如何侵略中國的問題上,日本統治集團內部並不是沒有矛盾和分歧的。正因為日本統治集團內部存在著矛盾和分歧,侵略成性的軍人才不斷地在中國各地進行挑釁,製造事端,以作為擴大侵略的藉口。而由於中國政府的軟弱,使他們的這種手段屢屢輕易地得手。因而,使他們在日本統治集團內部的勢力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占主導地位。如果中國在日本軍人制造事端、進行挑釁時給予迎頭痛擊,使他們的陰謀不能得逞,他們的侵略氣焰就不會那麼囂張,他們在日本統治集團內部就不容易佔據主導地位。

關於對抗日戰爭的反思

第四,是因為中國政治和軍隊的不統一。在清朝末年,中國己經是派系林立,形不成全國統一的力量。北洋政府時期,更是軍閥遍地,混戰不一。南京政權建立後,中國雖然在形式上統一了,但各地方實力派仍然是各自為政。在蔣介石企圖削弱地方派系的政策下,他們在同日軍的較量中不能不力圖保存實力,從而為日本各個擊破,一步步蠶食中國提供了條件。例如九一八事變發生時,日軍在東北的數量並不多,東北軍在關外的10萬人如果奮起抵抗,東北就不會那麼輕易丟掉。又例如七七事變時,日軍在華北的數量也不多,第29軍的10萬人如果全力抵抗,平津地區也不會那麼輕易丟掉。但他們為了保存實力,都沒有全力反擊,東北軍甚至根本就沒有反擊,而中央軍又不全力支援,日軍當然就會輕易得手了。

關於對抗日戰爭的反思

痛定思痛,中國值得總結的教訓實在太多。

關於對抗日戰爭的反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