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憶童年'

"

九渡河 酒桌與茶臺 gh_a38029a091a3

金秋九月,轉眼又是一年開學季,看著一個個小娃娃,揹著花花綠綠的小書包,在大人的陪伴下,第一次怯生生的踏入學校,彷彿又回到那個讓我難以忘記的童年。

誰當初不是一個小娃娃呢?誰當初沒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呢?沒上學時的我們,撒尿和泥都能樂呵的玩上半天。

那個曾在父母懷裡牙牙學語,只會吃喝拉撒睡鬧玩的“小泥孩”,一轉眼變成了一個可以上學的小小少年。

每年九月一號,無數小朋友在父母的陪伴下,斜跨著一個小書包,搬著小木凳,走出家門跨進了校門,從此開始了一生的求學生涯。

"

九渡河 酒桌與茶臺 gh_a38029a091a3

金秋九月,轉眼又是一年開學季,看著一個個小娃娃,揹著花花綠綠的小書包,在大人的陪伴下,第一次怯生生的踏入學校,彷彿又回到那個讓我難以忘記的童年。

誰當初不是一個小娃娃呢?誰當初沒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呢?沒上學時的我們,撒尿和泥都能樂呵的玩上半天。

那個曾在父母懷裡牙牙學語,只會吃喝拉撒睡鬧玩的“小泥孩”,一轉眼變成了一個可以上學的小小少年。

每年九月一號,無數小朋友在父母的陪伴下,斜跨著一個小書包,搬著小木凳,走出家門跨進了校門,從此開始了一生的求學生涯。

開學季,憶童年

那時候,父母在學校遇見老師,都會來那麼一句,“老師啊,我這孩子打今兒就交給你了,不聽話,就當自己孩子,該打就打,該罵就罵,別心疼”。當時的我聽到這句話一臉懵逼,用現在的話說,“這是親生的嘛”。那時候,從來沒有誰家因為孩子挨罰,大吵大鬧的去學校找老師評理的。

小時候上學,人人都有一個小書包,有的是手巧的母親用舊布拼接縫製的,最受歡迎的要數解放軍叔叔用的軍用綠書包,一人一個,或斜跨在身上,或套在脖子裡耷拉在胸前,或攥著書包帶在手裡來回悠達著,一路打鬧一路笑,蹦蹦跳跳到學校。

"

九渡河 酒桌與茶臺 gh_a38029a091a3

金秋九月,轉眼又是一年開學季,看著一個個小娃娃,揹著花花綠綠的小書包,在大人的陪伴下,第一次怯生生的踏入學校,彷彿又回到那個讓我難以忘記的童年。

誰當初不是一個小娃娃呢?誰當初沒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呢?沒上學時的我們,撒尿和泥都能樂呵的玩上半天。

那個曾在父母懷裡牙牙學語,只會吃喝拉撒睡鬧玩的“小泥孩”,一轉眼變成了一個可以上學的小小少年。

每年九月一號,無數小朋友在父母的陪伴下,斜跨著一個小書包,搬著小木凳,走出家門跨進了校門,從此開始了一生的求學生涯。

開學季,憶童年

那時候,父母在學校遇見老師,都會來那麼一句,“老師啊,我這孩子打今兒就交給你了,不聽話,就當自己孩子,該打就打,該罵就罵,別心疼”。當時的我聽到這句話一臉懵逼,用現在的話說,“這是親生的嘛”。那時候,從來沒有誰家因為孩子挨罰,大吵大鬧的去學校找老師評理的。

小時候上學,人人都有一個小書包,有的是手巧的母親用舊布拼接縫製的,最受歡迎的要數解放軍叔叔用的軍用綠書包,一人一個,或斜跨在身上,或套在脖子裡耷拉在胸前,或攥著書包帶在手裡來回悠達著,一路打鬧一路笑,蹦蹦跳跳到學校。

開學季,憶童年

開學第一天,學校發新書,那時只有語文和數學兩門課,書到手後,最先看的就是語文,最喜歡聞的就是那新書散發出來的淡淡的油墨香味兒,然後急不可待的,小心翼翼的,一頁一頁的把新書裡面的畫看個遍。

那時候的我們,非常愛惜自己的新書。發新書那天,回家第一件事兒,不再是“媽,我餓了”,而是放下書包,掏出課本,擺上小方桌,讓父母找來乾淨的報紙、掛曆或牛皮紙,在父母的幫助下,一本一本的包上新書皮,並讓父母在封面上,方方正正的寫上自己的名字,人生中終於第一次有了寫上自己名字的東西了。

如今,很多朋友懷念童年,因當初沒有好好保管當年用過的課本而惋惜,而是用來疊紙飛機、紙三角、紙面包,甚至被家人當成破爛賣掉了。

"

九渡河 酒桌與茶臺 gh_a38029a091a3

金秋九月,轉眼又是一年開學季,看著一個個小娃娃,揹著花花綠綠的小書包,在大人的陪伴下,第一次怯生生的踏入學校,彷彿又回到那個讓我難以忘記的童年。

誰當初不是一個小娃娃呢?誰當初沒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呢?沒上學時的我們,撒尿和泥都能樂呵的玩上半天。

那個曾在父母懷裡牙牙學語,只會吃喝拉撒睡鬧玩的“小泥孩”,一轉眼變成了一個可以上學的小小少年。

每年九月一號,無數小朋友在父母的陪伴下,斜跨著一個小書包,搬著小木凳,走出家門跨進了校門,從此開始了一生的求學生涯。

開學季,憶童年

那時候,父母在學校遇見老師,都會來那麼一句,“老師啊,我這孩子打今兒就交給你了,不聽話,就當自己孩子,該打就打,該罵就罵,別心疼”。當時的我聽到這句話一臉懵逼,用現在的話說,“這是親生的嘛”。那時候,從來沒有誰家因為孩子挨罰,大吵大鬧的去學校找老師評理的。

小時候上學,人人都有一個小書包,有的是手巧的母親用舊布拼接縫製的,最受歡迎的要數解放軍叔叔用的軍用綠書包,一人一個,或斜跨在身上,或套在脖子裡耷拉在胸前,或攥著書包帶在手裡來回悠達著,一路打鬧一路笑,蹦蹦跳跳到學校。

開學季,憶童年

開學第一天,學校發新書,那時只有語文和數學兩門課,書到手後,最先看的就是語文,最喜歡聞的就是那新書散發出來的淡淡的油墨香味兒,然後急不可待的,小心翼翼的,一頁一頁的把新書裡面的畫看個遍。

那時候的我們,非常愛惜自己的新書。發新書那天,回家第一件事兒,不再是“媽,我餓了”,而是放下書包,掏出課本,擺上小方桌,讓父母找來乾淨的報紙、掛曆或牛皮紙,在父母的幫助下,一本一本的包上新書皮,並讓父母在封面上,方方正正的寫上自己的名字,人生中終於第一次有了寫上自己名字的東西了。

如今,很多朋友懷念童年,因當初沒有好好保管當年用過的課本而惋惜,而是用來疊紙飛機、紙三角、紙面包,甚至被家人當成破爛賣掉了。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上學,我們總是結伴而行,從沒有父母接送。誰和誰玩的好,一吃完飯就跑到另一個人家門口等著,被等的小夥伴看到小夥伴來找自己,趕緊扒拉幾口。如果稀飯太熱,就學著父母轉著碗喝的法子,沿碗沿一圈一圈吸溜著喝,喝的比較快,吃完飯後,兩個人邊走邊玩去學校。

"

九渡河 酒桌與茶臺 gh_a38029a091a3

金秋九月,轉眼又是一年開學季,看著一個個小娃娃,揹著花花綠綠的小書包,在大人的陪伴下,第一次怯生生的踏入學校,彷彿又回到那個讓我難以忘記的童年。

誰當初不是一個小娃娃呢?誰當初沒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呢?沒上學時的我們,撒尿和泥都能樂呵的玩上半天。

那個曾在父母懷裡牙牙學語,只會吃喝拉撒睡鬧玩的“小泥孩”,一轉眼變成了一個可以上學的小小少年。

每年九月一號,無數小朋友在父母的陪伴下,斜跨著一個小書包,搬著小木凳,走出家門跨進了校門,從此開始了一生的求學生涯。

開學季,憶童年

那時候,父母在學校遇見老師,都會來那麼一句,“老師啊,我這孩子打今兒就交給你了,不聽話,就當自己孩子,該打就打,該罵就罵,別心疼”。當時的我聽到這句話一臉懵逼,用現在的話說,“這是親生的嘛”。那時候,從來沒有誰家因為孩子挨罰,大吵大鬧的去學校找老師評理的。

小時候上學,人人都有一個小書包,有的是手巧的母親用舊布拼接縫製的,最受歡迎的要數解放軍叔叔用的軍用綠書包,一人一個,或斜跨在身上,或套在脖子裡耷拉在胸前,或攥著書包帶在手裡來回悠達著,一路打鬧一路笑,蹦蹦跳跳到學校。

開學季,憶童年

開學第一天,學校發新書,那時只有語文和數學兩門課,書到手後,最先看的就是語文,最喜歡聞的就是那新書散發出來的淡淡的油墨香味兒,然後急不可待的,小心翼翼的,一頁一頁的把新書裡面的畫看個遍。

那時候的我們,非常愛惜自己的新書。發新書那天,回家第一件事兒,不再是“媽,我餓了”,而是放下書包,掏出課本,擺上小方桌,讓父母找來乾淨的報紙、掛曆或牛皮紙,在父母的幫助下,一本一本的包上新書皮,並讓父母在封面上,方方正正的寫上自己的名字,人生中終於第一次有了寫上自己名字的東西了。

如今,很多朋友懷念童年,因當初沒有好好保管當年用過的課本而惋惜,而是用來疊紙飛機、紙三角、紙面包,甚至被家人當成破爛賣掉了。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上學,我們總是結伴而行,從沒有父母接送。誰和誰玩的好,一吃完飯就跑到另一個人家門口等著,被等的小夥伴看到小夥伴來找自己,趕緊扒拉幾口。如果稀飯太熱,就學著父母轉著碗喝的法子,沿碗沿一圈一圈吸溜著喝,喝的比較快,吃完飯後,兩個人邊走邊玩去學校。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我們是五年制,沒有學前班,沒有幼兒園,一上學就是一年級,課桌先是用磚頭支撐當腿的幾排長木板,後變為木頭做的,板凳是從自家帶的,黑板是用水泥砌成長方形再刷上黑漆做的,語文是從“a o e ”拼音開始學的,數學是從“1 2 3 4 5 ”和乘法口訣開始教的,一個老師既可以教語文,也可以教數學,文武雙全,語數雙修。

那時候的我們,最怕老師提問回答問題,怕被點起來上講臺在黑板上聽音默寫漢字,回答不出問題,寫不出來漢字,就得站在講臺一邊,低著頭,兩手緊緊著的拉著,小臉漲的通紅。

"

九渡河 酒桌與茶臺 gh_a38029a091a3

金秋九月,轉眼又是一年開學季,看著一個個小娃娃,揹著花花綠綠的小書包,在大人的陪伴下,第一次怯生生的踏入學校,彷彿又回到那個讓我難以忘記的童年。

誰當初不是一個小娃娃呢?誰當初沒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呢?沒上學時的我們,撒尿和泥都能樂呵的玩上半天。

那個曾在父母懷裡牙牙學語,只會吃喝拉撒睡鬧玩的“小泥孩”,一轉眼變成了一個可以上學的小小少年。

每年九月一號,無數小朋友在父母的陪伴下,斜跨著一個小書包,搬著小木凳,走出家門跨進了校門,從此開始了一生的求學生涯。

開學季,憶童年

那時候,父母在學校遇見老師,都會來那麼一句,“老師啊,我這孩子打今兒就交給你了,不聽話,就當自己孩子,該打就打,該罵就罵,別心疼”。當時的我聽到這句話一臉懵逼,用現在的話說,“這是親生的嘛”。那時候,從來沒有誰家因為孩子挨罰,大吵大鬧的去學校找老師評理的。

小時候上學,人人都有一個小書包,有的是手巧的母親用舊布拼接縫製的,最受歡迎的要數解放軍叔叔用的軍用綠書包,一人一個,或斜跨在身上,或套在脖子裡耷拉在胸前,或攥著書包帶在手裡來回悠達著,一路打鬧一路笑,蹦蹦跳跳到學校。

開學季,憶童年

開學第一天,學校發新書,那時只有語文和數學兩門課,書到手後,最先看的就是語文,最喜歡聞的就是那新書散發出來的淡淡的油墨香味兒,然後急不可待的,小心翼翼的,一頁一頁的把新書裡面的畫看個遍。

那時候的我們,非常愛惜自己的新書。發新書那天,回家第一件事兒,不再是“媽,我餓了”,而是放下書包,掏出課本,擺上小方桌,讓父母找來乾淨的報紙、掛曆或牛皮紙,在父母的幫助下,一本一本的包上新書皮,並讓父母在封面上,方方正正的寫上自己的名字,人生中終於第一次有了寫上自己名字的東西了。

如今,很多朋友懷念童年,因當初沒有好好保管當年用過的課本而惋惜,而是用來疊紙飛機、紙三角、紙面包,甚至被家人當成破爛賣掉了。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上學,我們總是結伴而行,從沒有父母接送。誰和誰玩的好,一吃完飯就跑到另一個人家門口等著,被等的小夥伴看到小夥伴來找自己,趕緊扒拉幾口。如果稀飯太熱,就學著父母轉著碗喝的法子,沿碗沿一圈一圈吸溜著喝,喝的比較快,吃完飯後,兩個人邊走邊玩去學校。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我們是五年制,沒有學前班,沒有幼兒園,一上學就是一年級,課桌先是用磚頭支撐當腿的幾排長木板,後變為木頭做的,板凳是從自家帶的,黑板是用水泥砌成長方形再刷上黑漆做的,語文是從“a o e ”拼音開始學的,數學是從“1 2 3 4 5 ”和乘法口訣開始教的,一個老師既可以教語文,也可以教數學,文武雙全,語數雙修。

那時候的我們,最怕老師提問回答問題,怕被點起來上講臺在黑板上聽音默寫漢字,回答不出問題,寫不出來漢字,就得站在講臺一邊,低著頭,兩手緊緊著的拉著,小臉漲的通紅。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誰表現好,老師就給誰發紅領巾。老師說,“紅領巾是國旗的一角,是烈士用鮮血染紅的,你們以後都是共產主義接班人。”那時候,做夢想的就是能夠有一條自己的紅領巾,想當社會主義接班人。

如果誰得到紅領巾了,每天上學前都會站在鏡子前,好好整理一番,系的整整齊齊的,昂首挺胸去上學,神氣的不得了,其他同學只有仰慕和眼熱的份兒。

"

九渡河 酒桌與茶臺 gh_a38029a091a3

金秋九月,轉眼又是一年開學季,看著一個個小娃娃,揹著花花綠綠的小書包,在大人的陪伴下,第一次怯生生的踏入學校,彷彿又回到那個讓我難以忘記的童年。

誰當初不是一個小娃娃呢?誰當初沒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呢?沒上學時的我們,撒尿和泥都能樂呵的玩上半天。

那個曾在父母懷裡牙牙學語,只會吃喝拉撒睡鬧玩的“小泥孩”,一轉眼變成了一個可以上學的小小少年。

每年九月一號,無數小朋友在父母的陪伴下,斜跨著一個小書包,搬著小木凳,走出家門跨進了校門,從此開始了一生的求學生涯。

開學季,憶童年

那時候,父母在學校遇見老師,都會來那麼一句,“老師啊,我這孩子打今兒就交給你了,不聽話,就當自己孩子,該打就打,該罵就罵,別心疼”。當時的我聽到這句話一臉懵逼,用現在的話說,“這是親生的嘛”。那時候,從來沒有誰家因為孩子挨罰,大吵大鬧的去學校找老師評理的。

小時候上學,人人都有一個小書包,有的是手巧的母親用舊布拼接縫製的,最受歡迎的要數解放軍叔叔用的軍用綠書包,一人一個,或斜跨在身上,或套在脖子裡耷拉在胸前,或攥著書包帶在手裡來回悠達著,一路打鬧一路笑,蹦蹦跳跳到學校。

開學季,憶童年

開學第一天,學校發新書,那時只有語文和數學兩門課,書到手後,最先看的就是語文,最喜歡聞的就是那新書散發出來的淡淡的油墨香味兒,然後急不可待的,小心翼翼的,一頁一頁的把新書裡面的畫看個遍。

那時候的我們,非常愛惜自己的新書。發新書那天,回家第一件事兒,不再是“媽,我餓了”,而是放下書包,掏出課本,擺上小方桌,讓父母找來乾淨的報紙、掛曆或牛皮紙,在父母的幫助下,一本一本的包上新書皮,並讓父母在封面上,方方正正的寫上自己的名字,人生中終於第一次有了寫上自己名字的東西了。

如今,很多朋友懷念童年,因當初沒有好好保管當年用過的課本而惋惜,而是用來疊紙飛機、紙三角、紙面包,甚至被家人當成破爛賣掉了。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上學,我們總是結伴而行,從沒有父母接送。誰和誰玩的好,一吃完飯就跑到另一個人家門口等著,被等的小夥伴看到小夥伴來找自己,趕緊扒拉幾口。如果稀飯太熱,就學著父母轉著碗喝的法子,沿碗沿一圈一圈吸溜著喝,喝的比較快,吃完飯後,兩個人邊走邊玩去學校。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我們是五年制,沒有學前班,沒有幼兒園,一上學就是一年級,課桌先是用磚頭支撐當腿的幾排長木板,後變為木頭做的,板凳是從自家帶的,黑板是用水泥砌成長方形再刷上黑漆做的,語文是從“a o e ”拼音開始學的,數學是從“1 2 3 4 5 ”和乘法口訣開始教的,一個老師既可以教語文,也可以教數學,文武雙全,語數雙修。

那時候的我們,最怕老師提問回答問題,怕被點起來上講臺在黑板上聽音默寫漢字,回答不出問題,寫不出來漢字,就得站在講臺一邊,低著頭,兩手緊緊著的拉著,小臉漲的通紅。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誰表現好,老師就給誰發紅領巾。老師說,“紅領巾是國旗的一角,是烈士用鮮血染紅的,你們以後都是共產主義接班人。”那時候,做夢想的就是能夠有一條自己的紅領巾,想當社會主義接班人。

如果誰得到紅領巾了,每天上學前都會站在鏡子前,好好整理一番,系的整整齊齊的,昂首挺胸去上學,神氣的不得了,其他同學只有仰慕和眼熱的份兒。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上學,排座位是頭等大事,但總體遵循“個子矮的、學習好的坐前面,傻大個坐後面”的大原則。

那時候,兩個人一個桌,男生和女生都不說話,分桌時如果分到一個桌,中間就會用小刀劃一道印兒,楚河漢界清清楚楚,誰都不能越界,如果一人越界,另一方就用胳膊肘子頂他一下,因為越界吵嘴的事時常發生。

也有調皮的男生喜歡欺負女生,把自己的那一半佔的多多的,女生氣的哭著告訴老師,免不得老師一頓訓斥男生,但男生依然樂此不疲。

"

九渡河 酒桌與茶臺 gh_a38029a091a3

金秋九月,轉眼又是一年開學季,看著一個個小娃娃,揹著花花綠綠的小書包,在大人的陪伴下,第一次怯生生的踏入學校,彷彿又回到那個讓我難以忘記的童年。

誰當初不是一個小娃娃呢?誰當初沒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呢?沒上學時的我們,撒尿和泥都能樂呵的玩上半天。

那個曾在父母懷裡牙牙學語,只會吃喝拉撒睡鬧玩的“小泥孩”,一轉眼變成了一個可以上學的小小少年。

每年九月一號,無數小朋友在父母的陪伴下,斜跨著一個小書包,搬著小木凳,走出家門跨進了校門,從此開始了一生的求學生涯。

開學季,憶童年

那時候,父母在學校遇見老師,都會來那麼一句,“老師啊,我這孩子打今兒就交給你了,不聽話,就當自己孩子,該打就打,該罵就罵,別心疼”。當時的我聽到這句話一臉懵逼,用現在的話說,“這是親生的嘛”。那時候,從來沒有誰家因為孩子挨罰,大吵大鬧的去學校找老師評理的。

小時候上學,人人都有一個小書包,有的是手巧的母親用舊布拼接縫製的,最受歡迎的要數解放軍叔叔用的軍用綠書包,一人一個,或斜跨在身上,或套在脖子裡耷拉在胸前,或攥著書包帶在手裡來回悠達著,一路打鬧一路笑,蹦蹦跳跳到學校。

開學季,憶童年

開學第一天,學校發新書,那時只有語文和數學兩門課,書到手後,最先看的就是語文,最喜歡聞的就是那新書散發出來的淡淡的油墨香味兒,然後急不可待的,小心翼翼的,一頁一頁的把新書裡面的畫看個遍。

那時候的我們,非常愛惜自己的新書。發新書那天,回家第一件事兒,不再是“媽,我餓了”,而是放下書包,掏出課本,擺上小方桌,讓父母找來乾淨的報紙、掛曆或牛皮紙,在父母的幫助下,一本一本的包上新書皮,並讓父母在封面上,方方正正的寫上自己的名字,人生中終於第一次有了寫上自己名字的東西了。

如今,很多朋友懷念童年,因當初沒有好好保管當年用過的課本而惋惜,而是用來疊紙飛機、紙三角、紙面包,甚至被家人當成破爛賣掉了。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上學,我們總是結伴而行,從沒有父母接送。誰和誰玩的好,一吃完飯就跑到另一個人家門口等著,被等的小夥伴看到小夥伴來找自己,趕緊扒拉幾口。如果稀飯太熱,就學著父母轉著碗喝的法子,沿碗沿一圈一圈吸溜著喝,喝的比較快,吃完飯後,兩個人邊走邊玩去學校。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我們是五年制,沒有學前班,沒有幼兒園,一上學就是一年級,課桌先是用磚頭支撐當腿的幾排長木板,後變為木頭做的,板凳是從自家帶的,黑板是用水泥砌成長方形再刷上黑漆做的,語文是從“a o e ”拼音開始學的,數學是從“1 2 3 4 5 ”和乘法口訣開始教的,一個老師既可以教語文,也可以教數學,文武雙全,語數雙修。

那時候的我們,最怕老師提問回答問題,怕被點起來上講臺在黑板上聽音默寫漢字,回答不出問題,寫不出來漢字,就得站在講臺一邊,低著頭,兩手緊緊著的拉著,小臉漲的通紅。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誰表現好,老師就給誰發紅領巾。老師說,“紅領巾是國旗的一角,是烈士用鮮血染紅的,你們以後都是共產主義接班人。”那時候,做夢想的就是能夠有一條自己的紅領巾,想當社會主義接班人。

如果誰得到紅領巾了,每天上學前都會站在鏡子前,好好整理一番,系的整整齊齊的,昂首挺胸去上學,神氣的不得了,其他同學只有仰慕和眼熱的份兒。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上學,排座位是頭等大事,但總體遵循“個子矮的、學習好的坐前面,傻大個坐後面”的大原則。

那時候,兩個人一個桌,男生和女生都不說話,分桌時如果分到一個桌,中間就會用小刀劃一道印兒,楚河漢界清清楚楚,誰都不能越界,如果一人越界,另一方就用胳膊肘子頂他一下,因為越界吵嘴的事時常發生。

也有調皮的男生喜歡欺負女生,把自己的那一半佔的多多的,女生氣的哭著告訴老師,免不得老師一頓訓斥男生,但男生依然樂此不疲。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天熱了,見別人拿著瓶子灌上水拿到學校裡喝,大家都互相效仿。有的把父親的酒瓶子,家裡的油瓶子,醋瓶子都找出來喝水用了。

有時,老媽做飯用醋時,突然發現醋瓶子不見了,第一眼就往我喝水的瓶子上瞅,免不了 一頓訓斥。

小時候,沒有飲料,但小夥伴自有辦法。那時候,村村不定日子的都有貨郎來,或拉著架子車,或挑著挑子,走村串巷叫賣生活中常用的一些針頭線腦。

貨郎一到了村裡,撲稜鼓子一搖,聲音一響,小夥伴們就拿著雞蛋、廢銅爛鐵等舊物,匯聚到了貨郎那裡,這個換幾粒糖精,那個割上一段細細的塑料管,還有的包上一包吃色(一種顏色,可以食用)。

回家後,灌上一瓶涼涼的井水,放入兩粒糖精,加點吃色,用手堵上瓶口一搖,塑料管一插,就美美的吸起來,又涼又甜,一個甜甜的夏天。

有膽大的小夥伴,會割上幾尺的塑料管,把調好的“飲料”放到桌兜裡,塑料管從縫隙穿出來,前面用書本擋著,趴在桌子上裝看書,一節課把飲料喝的乾乾淨淨,下課後,捉急忙慌的提著褲子就往廁衝。

"

九渡河 酒桌與茶臺 gh_a38029a091a3

金秋九月,轉眼又是一年開學季,看著一個個小娃娃,揹著花花綠綠的小書包,在大人的陪伴下,第一次怯生生的踏入學校,彷彿又回到那個讓我難以忘記的童年。

誰當初不是一個小娃娃呢?誰當初沒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呢?沒上學時的我們,撒尿和泥都能樂呵的玩上半天。

那個曾在父母懷裡牙牙學語,只會吃喝拉撒睡鬧玩的“小泥孩”,一轉眼變成了一個可以上學的小小少年。

每年九月一號,無數小朋友在父母的陪伴下,斜跨著一個小書包,搬著小木凳,走出家門跨進了校門,從此開始了一生的求學生涯。

開學季,憶童年

那時候,父母在學校遇見老師,都會來那麼一句,“老師啊,我這孩子打今兒就交給你了,不聽話,就當自己孩子,該打就打,該罵就罵,別心疼”。當時的我聽到這句話一臉懵逼,用現在的話說,“這是親生的嘛”。那時候,從來沒有誰家因為孩子挨罰,大吵大鬧的去學校找老師評理的。

小時候上學,人人都有一個小書包,有的是手巧的母親用舊布拼接縫製的,最受歡迎的要數解放軍叔叔用的軍用綠書包,一人一個,或斜跨在身上,或套在脖子裡耷拉在胸前,或攥著書包帶在手裡來回悠達著,一路打鬧一路笑,蹦蹦跳跳到學校。

開學季,憶童年

開學第一天,學校發新書,那時只有語文和數學兩門課,書到手後,最先看的就是語文,最喜歡聞的就是那新書散發出來的淡淡的油墨香味兒,然後急不可待的,小心翼翼的,一頁一頁的把新書裡面的畫看個遍。

那時候的我們,非常愛惜自己的新書。發新書那天,回家第一件事兒,不再是“媽,我餓了”,而是放下書包,掏出課本,擺上小方桌,讓父母找來乾淨的報紙、掛曆或牛皮紙,在父母的幫助下,一本一本的包上新書皮,並讓父母在封面上,方方正正的寫上自己的名字,人生中終於第一次有了寫上自己名字的東西了。

如今,很多朋友懷念童年,因當初沒有好好保管當年用過的課本而惋惜,而是用來疊紙飛機、紙三角、紙面包,甚至被家人當成破爛賣掉了。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上學,我們總是結伴而行,從沒有父母接送。誰和誰玩的好,一吃完飯就跑到另一個人家門口等著,被等的小夥伴看到小夥伴來找自己,趕緊扒拉幾口。如果稀飯太熱,就學著父母轉著碗喝的法子,沿碗沿一圈一圈吸溜著喝,喝的比較快,吃完飯後,兩個人邊走邊玩去學校。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我們是五年制,沒有學前班,沒有幼兒園,一上學就是一年級,課桌先是用磚頭支撐當腿的幾排長木板,後變為木頭做的,板凳是從自家帶的,黑板是用水泥砌成長方形再刷上黑漆做的,語文是從“a o e ”拼音開始學的,數學是從“1 2 3 4 5 ”和乘法口訣開始教的,一個老師既可以教語文,也可以教數學,文武雙全,語數雙修。

那時候的我們,最怕老師提問回答問題,怕被點起來上講臺在黑板上聽音默寫漢字,回答不出問題,寫不出來漢字,就得站在講臺一邊,低著頭,兩手緊緊著的拉著,小臉漲的通紅。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誰表現好,老師就給誰發紅領巾。老師說,“紅領巾是國旗的一角,是烈士用鮮血染紅的,你們以後都是共產主義接班人。”那時候,做夢想的就是能夠有一條自己的紅領巾,想當社會主義接班人。

如果誰得到紅領巾了,每天上學前都會站在鏡子前,好好整理一番,系的整整齊齊的,昂首挺胸去上學,神氣的不得了,其他同學只有仰慕和眼熱的份兒。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上學,排座位是頭等大事,但總體遵循“個子矮的、學習好的坐前面,傻大個坐後面”的大原則。

那時候,兩個人一個桌,男生和女生都不說話,分桌時如果分到一個桌,中間就會用小刀劃一道印兒,楚河漢界清清楚楚,誰都不能越界,如果一人越界,另一方就用胳膊肘子頂他一下,因為越界吵嘴的事時常發生。

也有調皮的男生喜歡欺負女生,把自己的那一半佔的多多的,女生氣的哭著告訴老師,免不得老師一頓訓斥男生,但男生依然樂此不疲。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天熱了,見別人拿著瓶子灌上水拿到學校裡喝,大家都互相效仿。有的把父親的酒瓶子,家裡的油瓶子,醋瓶子都找出來喝水用了。

有時,老媽做飯用醋時,突然發現醋瓶子不見了,第一眼就往我喝水的瓶子上瞅,免不了 一頓訓斥。

小時候,沒有飲料,但小夥伴自有辦法。那時候,村村不定日子的都有貨郎來,或拉著架子車,或挑著挑子,走村串巷叫賣生活中常用的一些針頭線腦。

貨郎一到了村裡,撲稜鼓子一搖,聲音一響,小夥伴們就拿著雞蛋、廢銅爛鐵等舊物,匯聚到了貨郎那裡,這個換幾粒糖精,那個割上一段細細的塑料管,還有的包上一包吃色(一種顏色,可以食用)。

回家後,灌上一瓶涼涼的井水,放入兩粒糖精,加點吃色,用手堵上瓶口一搖,塑料管一插,就美美的吸起來,又涼又甜,一個甜甜的夏天。

有膽大的小夥伴,會割上幾尺的塑料管,把調好的“飲料”放到桌兜裡,塑料管從縫隙穿出來,前面用書本擋著,趴在桌子上裝看書,一節課把飲料喝的乾乾淨淨,下課後,捉急忙慌的提著褲子就往廁衝。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學校的上下課鈴,是一個不太大的鐵鈴鐺,是用手拎著敲或吊在樹上拉的,各種鈴聲都是校長親自操作的,好似校長權力的體現。有時候,校長打鈴鐺,調皮的我們還會站在門口偷看,放學時趁其不注意還會偷打幾下鈴鐺,校長免不得跑出辦公室嚇我們一下。

課間時間,“叮鈴鈴”鈴聲一響,小夥伴一湧而出,女生幾人一組玩跳皮筋、扔沙包、踢毽子,男生拽起褲腿玩鬥雞,拿起木棍學武俠對打,校園一片歡鬧景象,不像現在下課急匆匆去趟廁所,回教室又開始學習了,少了童趣,沒了童年。

"

九渡河 酒桌與茶臺 gh_a38029a091a3

金秋九月,轉眼又是一年開學季,看著一個個小娃娃,揹著花花綠綠的小書包,在大人的陪伴下,第一次怯生生的踏入學校,彷彿又回到那個讓我難以忘記的童年。

誰當初不是一個小娃娃呢?誰當初沒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呢?沒上學時的我們,撒尿和泥都能樂呵的玩上半天。

那個曾在父母懷裡牙牙學語,只會吃喝拉撒睡鬧玩的“小泥孩”,一轉眼變成了一個可以上學的小小少年。

每年九月一號,無數小朋友在父母的陪伴下,斜跨著一個小書包,搬著小木凳,走出家門跨進了校門,從此開始了一生的求學生涯。

開學季,憶童年

那時候,父母在學校遇見老師,都會來那麼一句,“老師啊,我這孩子打今兒就交給你了,不聽話,就當自己孩子,該打就打,該罵就罵,別心疼”。當時的我聽到這句話一臉懵逼,用現在的話說,“這是親生的嘛”。那時候,從來沒有誰家因為孩子挨罰,大吵大鬧的去學校找老師評理的。

小時候上學,人人都有一個小書包,有的是手巧的母親用舊布拼接縫製的,最受歡迎的要數解放軍叔叔用的軍用綠書包,一人一個,或斜跨在身上,或套在脖子裡耷拉在胸前,或攥著書包帶在手裡來回悠達著,一路打鬧一路笑,蹦蹦跳跳到學校。

開學季,憶童年

開學第一天,學校發新書,那時只有語文和數學兩門課,書到手後,最先看的就是語文,最喜歡聞的就是那新書散發出來的淡淡的油墨香味兒,然後急不可待的,小心翼翼的,一頁一頁的把新書裡面的畫看個遍。

那時候的我們,非常愛惜自己的新書。發新書那天,回家第一件事兒,不再是“媽,我餓了”,而是放下書包,掏出課本,擺上小方桌,讓父母找來乾淨的報紙、掛曆或牛皮紙,在父母的幫助下,一本一本的包上新書皮,並讓父母在封面上,方方正正的寫上自己的名字,人生中終於第一次有了寫上自己名字的東西了。

如今,很多朋友懷念童年,因當初沒有好好保管當年用過的課本而惋惜,而是用來疊紙飛機、紙三角、紙面包,甚至被家人當成破爛賣掉了。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上學,我們總是結伴而行,從沒有父母接送。誰和誰玩的好,一吃完飯就跑到另一個人家門口等著,被等的小夥伴看到小夥伴來找自己,趕緊扒拉幾口。如果稀飯太熱,就學著父母轉著碗喝的法子,沿碗沿一圈一圈吸溜著喝,喝的比較快,吃完飯後,兩個人邊走邊玩去學校。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我們是五年制,沒有學前班,沒有幼兒園,一上學就是一年級,課桌先是用磚頭支撐當腿的幾排長木板,後變為木頭做的,板凳是從自家帶的,黑板是用水泥砌成長方形再刷上黑漆做的,語文是從“a o e ”拼音開始學的,數學是從“1 2 3 4 5 ”和乘法口訣開始教的,一個老師既可以教語文,也可以教數學,文武雙全,語數雙修。

那時候的我們,最怕老師提問回答問題,怕被點起來上講臺在黑板上聽音默寫漢字,回答不出問題,寫不出來漢字,就得站在講臺一邊,低著頭,兩手緊緊著的拉著,小臉漲的通紅。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誰表現好,老師就給誰發紅領巾。老師說,“紅領巾是國旗的一角,是烈士用鮮血染紅的,你們以後都是共產主義接班人。”那時候,做夢想的就是能夠有一條自己的紅領巾,想當社會主義接班人。

如果誰得到紅領巾了,每天上學前都會站在鏡子前,好好整理一番,系的整整齊齊的,昂首挺胸去上學,神氣的不得了,其他同學只有仰慕和眼熱的份兒。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上學,排座位是頭等大事,但總體遵循“個子矮的、學習好的坐前面,傻大個坐後面”的大原則。

那時候,兩個人一個桌,男生和女生都不說話,分桌時如果分到一個桌,中間就會用小刀劃一道印兒,楚河漢界清清楚楚,誰都不能越界,如果一人越界,另一方就用胳膊肘子頂他一下,因為越界吵嘴的事時常發生。

也有調皮的男生喜歡欺負女生,把自己的那一半佔的多多的,女生氣的哭著告訴老師,免不得老師一頓訓斥男生,但男生依然樂此不疲。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天熱了,見別人拿著瓶子灌上水拿到學校裡喝,大家都互相效仿。有的把父親的酒瓶子,家裡的油瓶子,醋瓶子都找出來喝水用了。

有時,老媽做飯用醋時,突然發現醋瓶子不見了,第一眼就往我喝水的瓶子上瞅,免不了 一頓訓斥。

小時候,沒有飲料,但小夥伴自有辦法。那時候,村村不定日子的都有貨郎來,或拉著架子車,或挑著挑子,走村串巷叫賣生活中常用的一些針頭線腦。

貨郎一到了村裡,撲稜鼓子一搖,聲音一響,小夥伴們就拿著雞蛋、廢銅爛鐵等舊物,匯聚到了貨郎那裡,這個換幾粒糖精,那個割上一段細細的塑料管,還有的包上一包吃色(一種顏色,可以食用)。

回家後,灌上一瓶涼涼的井水,放入兩粒糖精,加點吃色,用手堵上瓶口一搖,塑料管一插,就美美的吸起來,又涼又甜,一個甜甜的夏天。

有膽大的小夥伴,會割上幾尺的塑料管,把調好的“飲料”放到桌兜裡,塑料管從縫隙穿出來,前面用書本擋著,趴在桌子上裝看書,一節課把飲料喝的乾乾淨淨,下課後,捉急忙慌的提著褲子就往廁衝。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學校的上下課鈴,是一個不太大的鐵鈴鐺,是用手拎著敲或吊在樹上拉的,各種鈴聲都是校長親自操作的,好似校長權力的體現。有時候,校長打鈴鐺,調皮的我們還會站在門口偷看,放學時趁其不注意還會偷打幾下鈴鐺,校長免不得跑出辦公室嚇我們一下。

課間時間,“叮鈴鈴”鈴聲一響,小夥伴一湧而出,女生幾人一組玩跳皮筋、扔沙包、踢毽子,男生拽起褲腿玩鬥雞,拿起木棍學武俠對打,校園一片歡鬧景象,不像現在下課急匆匆去趟廁所,回教室又開始學習了,少了童趣,沒了童年。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沒有那麼多彎彎繞,都很淳樸,小夥伴吵嘴了,打架了,幾天不說話,但有時候拉個勾,又成了好朋友。

"

九渡河 酒桌與茶臺 gh_a38029a091a3

金秋九月,轉眼又是一年開學季,看著一個個小娃娃,揹著花花綠綠的小書包,在大人的陪伴下,第一次怯生生的踏入學校,彷彿又回到那個讓我難以忘記的童年。

誰當初不是一個小娃娃呢?誰當初沒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呢?沒上學時的我們,撒尿和泥都能樂呵的玩上半天。

那個曾在父母懷裡牙牙學語,只會吃喝拉撒睡鬧玩的“小泥孩”,一轉眼變成了一個可以上學的小小少年。

每年九月一號,無數小朋友在父母的陪伴下,斜跨著一個小書包,搬著小木凳,走出家門跨進了校門,從此開始了一生的求學生涯。

開學季,憶童年

那時候,父母在學校遇見老師,都會來那麼一句,“老師啊,我這孩子打今兒就交給你了,不聽話,就當自己孩子,該打就打,該罵就罵,別心疼”。當時的我聽到這句話一臉懵逼,用現在的話說,“這是親生的嘛”。那時候,從來沒有誰家因為孩子挨罰,大吵大鬧的去學校找老師評理的。

小時候上學,人人都有一個小書包,有的是手巧的母親用舊布拼接縫製的,最受歡迎的要數解放軍叔叔用的軍用綠書包,一人一個,或斜跨在身上,或套在脖子裡耷拉在胸前,或攥著書包帶在手裡來回悠達著,一路打鬧一路笑,蹦蹦跳跳到學校。

開學季,憶童年

開學第一天,學校發新書,那時只有語文和數學兩門課,書到手後,最先看的就是語文,最喜歡聞的就是那新書散發出來的淡淡的油墨香味兒,然後急不可待的,小心翼翼的,一頁一頁的把新書裡面的畫看個遍。

那時候的我們,非常愛惜自己的新書。發新書那天,回家第一件事兒,不再是“媽,我餓了”,而是放下書包,掏出課本,擺上小方桌,讓父母找來乾淨的報紙、掛曆或牛皮紙,在父母的幫助下,一本一本的包上新書皮,並讓父母在封面上,方方正正的寫上自己的名字,人生中終於第一次有了寫上自己名字的東西了。

如今,很多朋友懷念童年,因當初沒有好好保管當年用過的課本而惋惜,而是用來疊紙飛機、紙三角、紙面包,甚至被家人當成破爛賣掉了。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上學,我們總是結伴而行,從沒有父母接送。誰和誰玩的好,一吃完飯就跑到另一個人家門口等著,被等的小夥伴看到小夥伴來找自己,趕緊扒拉幾口。如果稀飯太熱,就學著父母轉著碗喝的法子,沿碗沿一圈一圈吸溜著喝,喝的比較快,吃完飯後,兩個人邊走邊玩去學校。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我們是五年制,沒有學前班,沒有幼兒園,一上學就是一年級,課桌先是用磚頭支撐當腿的幾排長木板,後變為木頭做的,板凳是從自家帶的,黑板是用水泥砌成長方形再刷上黑漆做的,語文是從“a o e ”拼音開始學的,數學是從“1 2 3 4 5 ”和乘法口訣開始教的,一個老師既可以教語文,也可以教數學,文武雙全,語數雙修。

那時候的我們,最怕老師提問回答問題,怕被點起來上講臺在黑板上聽音默寫漢字,回答不出問題,寫不出來漢字,就得站在講臺一邊,低著頭,兩手緊緊著的拉著,小臉漲的通紅。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誰表現好,老師就給誰發紅領巾。老師說,“紅領巾是國旗的一角,是烈士用鮮血染紅的,你們以後都是共產主義接班人。”那時候,做夢想的就是能夠有一條自己的紅領巾,想當社會主義接班人。

如果誰得到紅領巾了,每天上學前都會站在鏡子前,好好整理一番,系的整整齊齊的,昂首挺胸去上學,神氣的不得了,其他同學只有仰慕和眼熱的份兒。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上學,排座位是頭等大事,但總體遵循“個子矮的、學習好的坐前面,傻大個坐後面”的大原則。

那時候,兩個人一個桌,男生和女生都不說話,分桌時如果分到一個桌,中間就會用小刀劃一道印兒,楚河漢界清清楚楚,誰都不能越界,如果一人越界,另一方就用胳膊肘子頂他一下,因為越界吵嘴的事時常發生。

也有調皮的男生喜歡欺負女生,把自己的那一半佔的多多的,女生氣的哭著告訴老師,免不得老師一頓訓斥男生,但男生依然樂此不疲。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天熱了,見別人拿著瓶子灌上水拿到學校裡喝,大家都互相效仿。有的把父親的酒瓶子,家裡的油瓶子,醋瓶子都找出來喝水用了。

有時,老媽做飯用醋時,突然發現醋瓶子不見了,第一眼就往我喝水的瓶子上瞅,免不了 一頓訓斥。

小時候,沒有飲料,但小夥伴自有辦法。那時候,村村不定日子的都有貨郎來,或拉著架子車,或挑著挑子,走村串巷叫賣生活中常用的一些針頭線腦。

貨郎一到了村裡,撲稜鼓子一搖,聲音一響,小夥伴們就拿著雞蛋、廢銅爛鐵等舊物,匯聚到了貨郎那裡,這個換幾粒糖精,那個割上一段細細的塑料管,還有的包上一包吃色(一種顏色,可以食用)。

回家後,灌上一瓶涼涼的井水,放入兩粒糖精,加點吃色,用手堵上瓶口一搖,塑料管一插,就美美的吸起來,又涼又甜,一個甜甜的夏天。

有膽大的小夥伴,會割上幾尺的塑料管,把調好的“飲料”放到桌兜裡,塑料管從縫隙穿出來,前面用書本擋著,趴在桌子上裝看書,一節課把飲料喝的乾乾淨淨,下課後,捉急忙慌的提著褲子就往廁衝。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學校的上下課鈴,是一個不太大的鐵鈴鐺,是用手拎著敲或吊在樹上拉的,各種鈴聲都是校長親自操作的,好似校長權力的體現。有時候,校長打鈴鐺,調皮的我們還會站在門口偷看,放學時趁其不注意還會偷打幾下鈴鐺,校長免不得跑出辦公室嚇我們一下。

課間時間,“叮鈴鈴”鈴聲一響,小夥伴一湧而出,女生幾人一組玩跳皮筋、扔沙包、踢毽子,男生拽起褲腿玩鬥雞,拿起木棍學武俠對打,校園一片歡鬧景象,不像現在下課急匆匆去趟廁所,回教室又開始學習了,少了童趣,沒了童年。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沒有那麼多彎彎繞,都很淳樸,小夥伴吵嘴了,打架了,幾天不說話,但有時候拉個勾,又成了好朋友。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教室沒有裝電燈,上晚自習,都要自己帶著煤油燈。煤油燈是都自己做的,用一箇舊的墨水瓶子,剪一片圓圓的鐵皮,中間串一個孔,用棉線從中間穿過,瓶子裡灌上煤油即可點燃使用,簡單方便。

一人一盞,冒著黑煙,薰的鼻子裡都是黑的。坐在前面的長髮女生,有時候一個不小心,免不了“刺啦”一下,頭髮燎了一大片,傷心難過的哭。

"

九渡河 酒桌與茶臺 gh_a38029a091a3

金秋九月,轉眼又是一年開學季,看著一個個小娃娃,揹著花花綠綠的小書包,在大人的陪伴下,第一次怯生生的踏入學校,彷彿又回到那個讓我難以忘記的童年。

誰當初不是一個小娃娃呢?誰當初沒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呢?沒上學時的我們,撒尿和泥都能樂呵的玩上半天。

那個曾在父母懷裡牙牙學語,只會吃喝拉撒睡鬧玩的“小泥孩”,一轉眼變成了一個可以上學的小小少年。

每年九月一號,無數小朋友在父母的陪伴下,斜跨著一個小書包,搬著小木凳,走出家門跨進了校門,從此開始了一生的求學生涯。

開學季,憶童年

那時候,父母在學校遇見老師,都會來那麼一句,“老師啊,我這孩子打今兒就交給你了,不聽話,就當自己孩子,該打就打,該罵就罵,別心疼”。當時的我聽到這句話一臉懵逼,用現在的話說,“這是親生的嘛”。那時候,從來沒有誰家因為孩子挨罰,大吵大鬧的去學校找老師評理的。

小時候上學,人人都有一個小書包,有的是手巧的母親用舊布拼接縫製的,最受歡迎的要數解放軍叔叔用的軍用綠書包,一人一個,或斜跨在身上,或套在脖子裡耷拉在胸前,或攥著書包帶在手裡來回悠達著,一路打鬧一路笑,蹦蹦跳跳到學校。

開學季,憶童年

開學第一天,學校發新書,那時只有語文和數學兩門課,書到手後,最先看的就是語文,最喜歡聞的就是那新書散發出來的淡淡的油墨香味兒,然後急不可待的,小心翼翼的,一頁一頁的把新書裡面的畫看個遍。

那時候的我們,非常愛惜自己的新書。發新書那天,回家第一件事兒,不再是“媽,我餓了”,而是放下書包,掏出課本,擺上小方桌,讓父母找來乾淨的報紙、掛曆或牛皮紙,在父母的幫助下,一本一本的包上新書皮,並讓父母在封面上,方方正正的寫上自己的名字,人生中終於第一次有了寫上自己名字的東西了。

如今,很多朋友懷念童年,因當初沒有好好保管當年用過的課本而惋惜,而是用來疊紙飛機、紙三角、紙面包,甚至被家人當成破爛賣掉了。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上學,我們總是結伴而行,從沒有父母接送。誰和誰玩的好,一吃完飯就跑到另一個人家門口等著,被等的小夥伴看到小夥伴來找自己,趕緊扒拉幾口。如果稀飯太熱,就學著父母轉著碗喝的法子,沿碗沿一圈一圈吸溜著喝,喝的比較快,吃完飯後,兩個人邊走邊玩去學校。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我們是五年制,沒有學前班,沒有幼兒園,一上學就是一年級,課桌先是用磚頭支撐當腿的幾排長木板,後變為木頭做的,板凳是從自家帶的,黑板是用水泥砌成長方形再刷上黑漆做的,語文是從“a o e ”拼音開始學的,數學是從“1 2 3 4 5 ”和乘法口訣開始教的,一個老師既可以教語文,也可以教數學,文武雙全,語數雙修。

那時候的我們,最怕老師提問回答問題,怕被點起來上講臺在黑板上聽音默寫漢字,回答不出問題,寫不出來漢字,就得站在講臺一邊,低著頭,兩手緊緊著的拉著,小臉漲的通紅。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誰表現好,老師就給誰發紅領巾。老師說,“紅領巾是國旗的一角,是烈士用鮮血染紅的,你們以後都是共產主義接班人。”那時候,做夢想的就是能夠有一條自己的紅領巾,想當社會主義接班人。

如果誰得到紅領巾了,每天上學前都會站在鏡子前,好好整理一番,系的整整齊齊的,昂首挺胸去上學,神氣的不得了,其他同學只有仰慕和眼熱的份兒。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上學,排座位是頭等大事,但總體遵循“個子矮的、學習好的坐前面,傻大個坐後面”的大原則。

那時候,兩個人一個桌,男生和女生都不說話,分桌時如果分到一個桌,中間就會用小刀劃一道印兒,楚河漢界清清楚楚,誰都不能越界,如果一人越界,另一方就用胳膊肘子頂他一下,因為越界吵嘴的事時常發生。

也有調皮的男生喜歡欺負女生,把自己的那一半佔的多多的,女生氣的哭著告訴老師,免不得老師一頓訓斥男生,但男生依然樂此不疲。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天熱了,見別人拿著瓶子灌上水拿到學校裡喝,大家都互相效仿。有的把父親的酒瓶子,家裡的油瓶子,醋瓶子都找出來喝水用了。

有時,老媽做飯用醋時,突然發現醋瓶子不見了,第一眼就往我喝水的瓶子上瞅,免不了 一頓訓斥。

小時候,沒有飲料,但小夥伴自有辦法。那時候,村村不定日子的都有貨郎來,或拉著架子車,或挑著挑子,走村串巷叫賣生活中常用的一些針頭線腦。

貨郎一到了村裡,撲稜鼓子一搖,聲音一響,小夥伴們就拿著雞蛋、廢銅爛鐵等舊物,匯聚到了貨郎那裡,這個換幾粒糖精,那個割上一段細細的塑料管,還有的包上一包吃色(一種顏色,可以食用)。

回家後,灌上一瓶涼涼的井水,放入兩粒糖精,加點吃色,用手堵上瓶口一搖,塑料管一插,就美美的吸起來,又涼又甜,一個甜甜的夏天。

有膽大的小夥伴,會割上幾尺的塑料管,把調好的“飲料”放到桌兜裡,塑料管從縫隙穿出來,前面用書本擋著,趴在桌子上裝看書,一節課把飲料喝的乾乾淨淨,下課後,捉急忙慌的提著褲子就往廁衝。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學校的上下課鈴,是一個不太大的鐵鈴鐺,是用手拎著敲或吊在樹上拉的,各種鈴聲都是校長親自操作的,好似校長權力的體現。有時候,校長打鈴鐺,調皮的我們還會站在門口偷看,放學時趁其不注意還會偷打幾下鈴鐺,校長免不得跑出辦公室嚇我們一下。

課間時間,“叮鈴鈴”鈴聲一響,小夥伴一湧而出,女生幾人一組玩跳皮筋、扔沙包、踢毽子,男生拽起褲腿玩鬥雞,拿起木棍學武俠對打,校園一片歡鬧景象,不像現在下課急匆匆去趟廁所,回教室又開始學習了,少了童趣,沒了童年。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沒有那麼多彎彎繞,都很淳樸,小夥伴吵嘴了,打架了,幾天不說話,但有時候拉個勾,又成了好朋友。

開學季,憶童年

小時候,教室沒有裝電燈,上晚自習,都要自己帶著煤油燈。煤油燈是都自己做的,用一箇舊的墨水瓶子,剪一片圓圓的鐵皮,中間串一個孔,用棉線從中間穿過,瓶子裡灌上煤油即可點燃使用,簡單方便。

一人一盞,冒著黑煙,薰的鼻子裡都是黑的。坐在前面的長髮女生,有時候一個不小心,免不了“刺啦”一下,頭髮燎了一大片,傷心難過的哭。

開學季,憶童年

盼望著,盼望著,不知不覺長大了,變得愛懷念從前了。兒時的,那一幕幕遊戲,那一出出鬧劇,那一頓頓抽在屁股上的鞋底子,哪個能不讓我懷念如初呢?

同樣的金秋九月,不同的開學季,留給每個人的都是獨一無二的回憶。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